佛教聖典(佛陀篇)

 

關世謙居士譯

 

歷史上的佛陀

永恆的佛陀

佛的形態與德行

 

佛陀篇

 

第一章  歷史上的佛陀

 

第一節  偉大的生命歷程

 

(一)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在羅希尼Rohini河流域,釋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毘羅Kapila城。國主淨飯王 Shuddhodana承襲先帝的正統,在此築城廓、施善政,民眾景然順從,帝號喬達摩 Goutama 氏。

 

王妃摩耶 Maya 夫人系出釋迦的另一拘利 Koliya 族,是天臂 Devadaha 城的公主,算來猶屬淨飯王的表妹。

 

婚後,歷經了相當長的時期,膝下猶虛。二十幾年的漫長歲月,悠悠度過;一天夜裏,摩耶夫人夢見白象從右脅入懷而妊娠。於是,王室上下乃至全國民眾,都在屈指數算著產期,為王子的降生而翹首盼望。到了產期臨盆,王妃依從國人的風俗,須回娘家待產,途中經過藍毘尼 Lumbini 園,略事休息。這時正當風和日麗的春天,一種無憂樹 Ashoka 花方自盛開,王妃為那鮮麗的花朵所吸引,一時舉起右手,想折一枝花朵,就在這剎那之間,王子誕生了。一時,天地間齊聲歡騰,向他們母子同聲祝福,這時正是四月初八日。

 

淨飯王的喜悅,更是無以比喻,並為王子賜名悉達多 Siddhartha ,取義:「一切願皆得成就」的含意。

 

(二)但是,人世間在喜悅的背後,往往暗藏著悲傷,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後,不久便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以後的歲月中,太子完全靠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 MAhaprajapati 撫養。

 

這段時期,一位在深山修道的仙人——阿私陀 Asita 正在京城附近遊方,為人卜相;他目睹祥瑞,進得宮來,端相過太子以後,就預言說:「這孩子長大成人,如果在俗,將是一位統治世界的英明帝王;設若出家修道,必將成為救世的聖主。」

 

淨飯王聽了仙人的預言,起初覺得很高興,繼而又耽憂太子於異日,當真會出家而去。

 

太子到了七歲,開始學習文經武略的技藝。開春之際,隨侍父王到田野去參加春耕的盛會,見那牛犁過處,小鳥們緊隨在後,爭啄田瓏間翻出新土裏的小蟲。太子親見這種情景,一時感喟著:「可憐哪!生物們的弱肉強食...。」於是獨自坐在樹蔭下,靜靜地陷入了沉思。

 

生來沒多久,母親便長別而去,如今又親見世間生物的自相殘殺。這般情景,已經在太子的心靈中,深深地印上了苦惱的記痕,正如一棵成長中的幼樹,遭受到創傷,隨著與日俱增的成長,太子更深一層地沉入了瞑思的境域。

 

仁慈的父王,察覺到太子的這般情狀,深感憂慮,從而聯想到早年仙人的預言,於是開始作籠絡太子心情的打算。接著,在太子十九歲那年,為他迎娶了舅氏天臂城主善覺王 Suprabuddha 的女兒——耶輸陀羅 Yashodhara,並冊定為太子妃。

 

—佛傳

 

(三)婚後的十年中間,太子耽樂於春季、秋季,乃至雨季裏,每座宮殿的笙歌妙舞的生活中;這期間亦曾不斷地沉思瞑想,企圖為人生的究竟開創一條出路。

 

「究竟這宮廷裏的豪華、健康的肉體、惹人羨悅的少壯,到頭來到底對我有甚麼實質的存在呢?人,總是會生病,曾幾何時亦將衰老,最後也難免一死;這少壯、健康,乃至生存,究竟具有甚麼意義呢?」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八

 

人,生存在這個世間,最終目的總不外是有所祈求,但這所求,則有非分的妄求和正當的希求二種。所謂非分的妄求,是祈求自己免於疾病、衰老和死亡等不可能的種種,同時猶自處心積慮地,祈求那些憧憬中幻想的事物。

 

所謂正當的希求,該是超然於覺知這種謬妄之求的老、病和死,而希求擺脫人世間的一切苦惱,體認到現在的「我」,不過是追究那產生奢求方法之人而已。

 

——巴利本中部三‧二六‧聖求經

 

(四)日復一日地為這種心情所困惑,歲月則在背後悄悄地溜走。太子在二十九歲那年,生了個兒子——羅侯羅 Rahula ,從而太子也奠定下出家的決心。一天,在馭者——車匿 Chandaka 的陪同下,跨上白馬——犍陟 Kanthaka ,走出一向深居而迷惘的宮殿而去,從此,也斷絕了與俗世的聯繫,一變而為出家之身。

 

這時候,惡魔早已伺伏在他的左右:「還是回宮去吧!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您的啊!相機早作歸計吧!」太子一本正經地申斥他們:「惡魔,走開吧!天下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所希求的。」太子於是趕走惡魔,薙去鬚髮,手托瓦缽,向南方行乞而下。

 

一開始,太子先去造訪仙人跋伽婆 Bhagava ,實地去體驗他苦行的種種。接著又往參訪阿羅邏‧阿藍 Arada kalama 和鬱頭藍弗 Udraka Ramaputra ,實際了解他們修禪的情形,而且也身歷其境地去共同實踐修行之路。但是,太子最後意識到這些結果,均非覺悟之道,隨即去往摩竭陀 Magadha 國雲遊。

 

瀕臨伽耶 Gaya 城的尼連禪 Nairanjana 河旁邊,有一片名叫優樓頻螺 Uruvilva 的大樹林,太子屬意於此,在這幽靜的林野中,銳意修行澈底的苦行。

 

——佛傳

 

(五)這真是一番道道地地的苦行,世尊自己曾說:「過去的修行人、現在的苦行者,還有未來的出家人,儘管都是如何地修行,也沒有比這更甚的苦行,相信今後也不會再有比這更苦的修行。」著實是世所罕有的苦行。

 

——巴利本中部九‧八五‧菩提王子經

 

但是,如此的苦行,並沒有達到太子所期望的結果,於是,決意放棄那歷時六年猶未成功的苦行,踴身躍入尼連禪河中沐浴,洗盡了身上的污垢,並且從須闍多 Sujata 女童的手中接過了乳糜,因而得以恢復了體能。

 

這時候,本來跟隨太子在樹林中一同苦行的五位出家人,誤以為太子在修行過程中半途而廢,甚至墮落,因此捨棄了太子,逕自雲遊他方。

 

——佛傳

 

太子此刻的感受,天地間好像祇剩下他孤單單地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樹蔭下,專心一意地沉入了極端的思惟中,「血可涸、肉可腐、骨可朽,如不覺悟,我誓不離開這座位!」太子當時下定了這樣的決心。

 

——巴利本經集三‧二‧精勤經

 

這一天,太子的心境充滿了無可比喻的艱苦奮鬥,心思散亂、思緒激盪,內心裏黑影重重,各色各樣的醜陋形態,以及惡魔入侵的一切景象,都顯露無遺。太子集中全力到內心的每一角落,分別把它們驅散、擊退。這真是一場血流、肉迸、骨碎的苦戰。

 

決戰終於結束了,舉頭仰望著迎接黎明的閃亮晨星,此刻太子的心靈突然閃礫出光輝,登時開啟了靈覺,澈悟了生死的真諦,當下即成就了佛道。這是太子三十五歲那年十二月初八日早晨的事情。

 

——佛傳

 

(六)從此以後,太子具備了:佛陀、無上覺者、如來、釋迦牟尼、釋尊、世尊等種種稱號。

 

世尊成佛後的第一件事,是對六年苦行中於自己有恩益的五位同修道友,去到他們的住處波羅奈斯 Vatanasi 的鹿野苑 Mrigadava ,向他們演說教法,施以度化。這五位出家人,起初乍見釋尊,都紛紛走避,後來聽聞教法而漸漸起了信仰,終於成為釋尊的最初弟子。稍後,進入王舍城 Rajagriha ,,去度化頻婆娑羅 Bimbisara 王,此後,並把這裏作為講經說法的根據地,大事推廣了佛教的教化。

 

群眾們恰似口渴之人求取飲水、飢餓之人乞求食物一般,成群地集聚到釋尊的座前,以舍利弗 Sariputra 和目犍連 Maudgalyayana 二人為首的二千餘位弟子們,仰慕世尊的威德,都歸依了佛陀。

 

當初憂慮太子出家,甚至蓄意阻止,後來又為太子的出家而深為憂惱的淨飯父王、養母波闍波提、太子妃耶輸陀羅等人,率領釋迦族的大眾,都歸依了世尊,成為佛弟子。另外,還有更多的民眾,影響所至,都成為世尊的信仰者。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品(抄)

 

(七)到處布教遊化的工作,繼續不斷地進行了四十五年,世尊到了八十歲,有一次,從王舍城赴舍衛城 Shravasti 的途中,在毘舍離 Vaisali 身感微恙,並作預言:「三個月後當入涅槃。」隨後,又繼續前行到了波婆 Pava 小鎮,接受一名鐵匠淳陀 Cunda 的食物供養,而使病情更形惡化,強自忍抑著痛苦,走到了拘尸那迦羅 Kusinagara 城。

 

世尊蹣跚著腳步,來到了娑羅 Sala 樹林,在兩棵並立的大樹中間躺了下來,懇切地向弟子們敘說最後的教誡;這是人間大導師——佛陀,完成其度化使命的最後一刻說法。語畢,便安詳地入了涅槃。

 

(八)拘尸那迦羅城的人民得悉世尊的入寂,不勝悲傷,隨即依從阿難 Ananda 的指示,決定將世尊的遺體火化。

 

當時以摩竭陀的阿闍世王 Ajatasatru 為首的八大國王,要求分配世尊的靈骸,但為拘尸那迦羅城的人民所拒絕,並為此而導致了紛爭。後來接受了賢者香姓 Drona 的建議,把靈骸平分給八大國。另外也有人分到了裝骨骸的瓦瓶和火化後的骨灰,都一一請回各地去供養。迨至後世,分別在世界各地興建了佛陀的十大靈塔。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第二節  最後的教誡

 

(一)世尊在拘尸那迦羅城郊外,娑羅樹林中宣說了最後的教誡:

 

弟子們!你們大家各人把自己的明燈點燃起來,各須以自身為依據,不要依靠別人。我所說的教法,就是明燈,可奉為行事的圭臬,不必依賴別的教法。

 

看看我們自身,當你想到了種種污穢,就不致於起貪欲。不管是苦還是樂,你若留意那苦的因由,就不致於沉淪。再來觀照我們自己的心,當你想到了其中沒有「我」的存在,就不致於為事物所迷惑。這樣一來,就可以和所有的苦惱絕緣。當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你們若能遵守這樣的教誡,纔是我的真實弟子。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二)弟子們!從前我為你們所說的教法要常常記取,常常思考,常常修持,切不可廢置。如能依照教法去實踐,常會得到幸福和滿足。

 

教法的要旨,修心為上。因此,抑制貪婪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必須端正身體和矯正心思;言語要真實,戢止貪婪,制息怨怒,遠離惡行,更須經常不要忘記無常的道理。

 

如果心思被邪惡所蠱惑,受了欲念所牽制,必須立刻加以抑制;不可隨心所欲。時時須能替心作主;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令人作畜生。迷者為鬼,覺者成佛;那都是心的作為,所以心地要端正,不可致力於正道之外。

 

(三)弟子們!大家須以教法為基準,互敬、和睦、共相勉勵,纔能同享修道的樂趣。不要為無聊的事分心,不要為無意義的事花費時間,決意去攀摘覺悟的花朵,拾取那修道的果實。

 

弟子們!我自己就是以此教法而開悟,因而也為你們說此教法。希望大眾善自遵守,凡所作為,都應以此教法為依歸。

 

因此,如果不遵守教法去行事,你雖與我對面而立,那也就像沒有見到我一樣;雖然和我處在一起,實則離我很遠。同此道理,如能依教奉行,雖然與我遠隔關山,但精神是長相左右的。

 

(四)弟子們!我的此期生命行已云暮,即將與大眾訣別。徒自悲傷,於事無益;世事本來就是無常的,沒有生而不死的。如今,我的身體就像腐朽了的車輛,行將解體,無常的道理,就以我的身體作示範,顯示在大眾的面前。

 

免去無謂的悲傷,須把無常的道理,切記在心,世間的真象,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洞澈。本來就是變遵的事物,硬要它不發生變化,那是非分的希冀。

 

——般泥洹經

 

煩惱之賊,永遠窺伺在你的身邊,希圖盡力一舉把你制服。正如你的房間裏潛伏著毒蛇,你若不把牠趕走,而想泰然入夢,那是不可能的事。

 

必須驅除煩惱之賊,趕走煩惱之蛇。大眾們!必須謹慎地固守道心。

 

——遺教經

 

(五)弟子們!這是我此生最後的一刻,不要忘記,這死是肉體之死,肉體是由父母而生,靠食物維持生存,這中間總不免有病痛或傷患的。

 

佛陀的本質不是肉體,而是覺悟的;肉體到此已經幻滅,而覺悟、修道和教法,則是永遠常存的。所以見到我的肉體,並不表示就見到了我;了解我的教法,纔真正地見到了我。

 

我死之後,經我所說的教法,永遠為你們之師;繼續遵守教法,就等於奉事於我。

 

弟子們!我這人生後半歷程的四十五年間,應該說的教法都已說完,應該做的事情亦已做完,我已經沒有祕藏;既無內、亦無外,所有的一切都已宣說完畢。

 

弟子們!目前是我最後的一刻,我現在即將入涅槃,這就是我的最後教誡!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等

 

第二章  永恆的佛陀

 

第一節  慈悲和心願

 

(一)佛的心是大慈大悲的,用一切方法去救度所有的人,這是大慈心。別人有病,如同自己患病;別人有煩惱,自己也覺得煩惱,這就稱之謂大悲心。

 

—觀無量壽經、維摩經

 

正像母親之念愛兒女,不曾須臾或離地看顧、撫育和援助他們;佛的心就是這樣,並且曾說:「你們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你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是片刻不離的。

 

——首楞嚴經

 

佛的大悲心,是依人而生的,由於大悲的感召而產生信心,由信心而修持,纔得以開悟。由衷地愛念兒女,就是做母親的本分,兒女們在母愛中也就心安理得了。

 

可是,人們卻不知道享受這份佛心。人,由於愚昧心而起愛著,纔有了苦的感受。日常生活總是在煩惱中打滾,自然苦惱異常。揹著罪業的重負,迷惘、氣喘吁吁地從山頭圍繞著山腰打轉。

 

——維摩經、大般涅槃經

 

(二)佛的慈悲不祇限於我們這一生,而是往長久遠的。人們生來就在變,到死還在變,因而迷上加迷,從開始一直繼續到現在。

 

佛常在人們的面前顯示其慈悲護念,克盡其救度的能事。

 

生為釋迦族的太子,而後發心出家、苦行、悟道、說教,直到滅寂。

 

人們的迷惑了無際限,因而佛的度化也無有限量;人們的罪業,深而無底,因而佛的慈悲也無窮際。

 

——法華經第十六‧壽量品

 

所以,佛在修道之初,便立下了四大誓願:「一、誓救一切人類,二、誓斷一切煩惱,三、誓學一切教法,四、誓成無上覺道。」佛的修行以這四大誓願為主,佛以這樣的誓願修持己行,更充分顯示其佛心度眾的大慈悲。

 

——心地觀經

 

(三)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須遠離殺生的習行;並以這種功德求願人類得以長壽。

 

佛陀持遠離偷盜的修行;並以這項功德,祈願人類凡有所求,都能得到滿足。

 

佛陀行戒絕淫亂的修持,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心無害意、身無飢渴。

 

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須捨棄口出虛謊的語言;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語出真實、心處平靜。

 

修持遠離一口兩舌之行;求願人類常處和合,互相以道樂敘語。

 

修持遠離惡口之行;求願人類心平氣和,避免激情暴躁。

 

修持遠離閒言廢語之行;求願人類培植深厚的同情心以待人。

 

還有,佛的修持就是:立志成佛,必須遠離貪欲;而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永息貪心。

 

修持遠離憎恨之行;並且求願人人的心地都能充滿慈悲。

 

修持遠離愚癡之行;並且求願人類崇尚因果道理,了無乖舛的觀念。

 

佛的慈悲就是這樣地對待每一個人,佛的求願除了為人類幸福之外,別無所期。佛也正像父母之憐愛兒女,但願能把人類從迷惘的大海中接渡過來。

 

——大般涅槃經

 

第二節  救度和方法

 

(一)站在覺岸上,佛用語言呼喚沉淪在迷海中的人類。但人們的耳朵總是不能輕易地聽到,所以佛親自投身迷海,宣示了救度的方法。

 

在此先說一個譬喻:一座城鎮裏有位長者,一天,他的家中失了火,經常出門在外的長者偶爾回到家裏,目睹這種情形甚為驚慌,焦急之餘,決計先把孩子們呼喚出來;可是他們正沉湎於嬉戲之中,對火勢的蔓延完全茫無所覺,依然逗留在家裏。

 

父親大聲向兒女們叫喊:「孩子們,逃命吧!趕快出來呀!」孩子們仍然沒理會到父親的呼喚。

 

為孩子們安全而耽心的父親,急智之下,改口喊:「孩子們!這裏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趕快出來拿呀!」孩子們聽說有玩具,馬上爭先恐後地從火宅中急奔出來,倖免了這場災難。

 

誠然,這個世界恰如一個著了火的家,但是人們總是無視於家裏著了火,竟自滯留在可能被燒死的環境中,所以佛以大慈心,用種種方法援救每一個人。

 

——法華經第三‧譬喻品

 

(二)再說一個別的比喻:從前,一位長者有個兒子,早年離開雙親,隻身在外流浪,以致淪入貧困。

 

老父念子心切,四處尋找兒子的下落,但是費盡了心神,總是打聽不到兒子落腳的去處。

 

經過幾十年的歲月,處境落魄的兒子,不期然地飄泊來到父親的城裏。

 

眼光銳利的長者,乍看一眼,便認出是自己的兒子,自屬喜出望外,趕緊差人去接回這流浪在外的孩子。但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兒子驚疑,誤以為是出於一種誘騙,因而拒絕回去。

 

父親無奈,再度派人設法籠絡兒子,說明想以較好的待遇僱他到家裏做工。兒子於是欣然接受約僱,成為長者家裏的一名傭人。身為父親的長者,對於完全不知道是在自己家裏工作的兒子,漸漸給予格外的待遇,終至讓他管理家中金銀財寶典藏的重責。至此,兒子仍不曉得是自己的父親,一向忠誠服侍,感動得為父的無限欣慰,同時也自覺於不久人世。有一天,召集族人和至親好友指告大家說:「這就是我的兒子,是我常年四處尋找的兒子。從今以後,我的一切金銀財寶統統都歸我這兒子所有。」兒子乍一聽這突然的宣告,感覺到一陣莫名的驚喜:「如今,我不但見到了父親,想不到更擁有這麼多的財富!」

 

這段比喻所顯示的意義,長者就是佛;迷失在外的兒子,就是一切人類——眾生。

 

佛的慈悲,就像父親對獨子一般的愛;去愛一切人類。佛對一切人類,如同己子般的接引與關顧,使其擁有覺悟之寶,而各自致富。

 

—法華經第四‧信解品

 

(三)佛對一切人類,有如己子的等慈大悲是一體的。為了適應每一個人的不同個性,所以,救度的方式亦因人而異。正如植物同樣接受雨露,但草木各自所得到的滋潤與實惠,卸不盡相同。

 

(四)做父母的,即使有再多的兒女,對他們的眷愛性,都不會有任何變異;這中間任何一個有了病痛,做父母的都會格外地予以呵護。

 

佛陀的大悲心對一切人類都是平等的,甚至對罪業深重,或為愚癡而苦惱的人,都是慈悲與憐愛兼施的。

 

譬如:太陽在東方的空中昇起,照亮了黑暗,孕育著萬物;佛陀在人際之間出現,消滅了罪惡,培育著善良,智慧之光遍照一切,消除了愚昧的幽暗,導向覺悟。

 

佛是慈父、悲母;佛陀以慈悲心對待世間每一個人,而一無條件,世人如果沒有佛陀的慈悲是無法得救的。

 

佛陀視人為自己的子女,因而必須接受佛陀的救度。

 

—法華經第五‧藥草喻品

 

第三節  佛是永恆的

 

(一)人們都相信佛是以王子之身示現於世,後來出了家而證得覺悟。其實,在成佛的過程中,也經歷了無盡際的歲月。

 

在這漫長的時間中,佛陀經常處身於這個世間,並且熟悉人類的習性,想盡一切方法去救度他們。

 

佛說的永恒教法是沒有虛妄的,甚麼道理呢?因為佛陀了解這世間事物的真實所在,用以教化所有的人類。

 

誠然,了解這世間上事物的真實性非常困難。何以故?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看來是真實的,其實並不盡然;看來是虛偽的,其實並不虛偽。愚癡的人很難了解人間世的一切。

 

唯獨佛陀才了解世間事物的真實相,所以,佛陀對世間事既不說是真、也不說是假;既不說是善、也不說是惡;祇是原原本本地宣示其真實性。

 

佛所施於人類的教化是:針對各人的習性、素行和信心,分別培養他們的善根。

 

(二)佛陀不但以語言來教化,並且以身施教。佛陀的壽命是無限際的,但是為了儆醒那些貪婪不厭的人,不惜以死示現於世間。

 

例如:一位擁有很多孩子的醫師,到遠地去旅行,留在家裏的孩子們,因為誤食毒藥而痛苦不堪;醫師回到家來,見狀非常驚訝,連忙投以解藥施救。

 

孩子們之中,尚未失去正常心的,服藥之後,病症便得以消除;但是已經失常的,卻拒服救藥。

 

做醫師的父親,為了醫治孩子的病,想盡種種方法和決心,於是向他們說:「我必須出一趟遠門,如今年已垂老,幾時將死,都很難說。在此我預留下藥物給你們各自服用,你們必須好自為之;如果一得悉我的死訊,而想恢復健康,唯有服下我的解藥。」語罷,便又束裝就道,開始長程旅行。許久,打發使者回家來報喪。

 

孩子們聞耗,都深感悲痛,並歎息說:「父親去世,我們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可資依靠的人了!」旋又記起父親臨別的遺言,便遵照囑咐,在悲切與絕望中服下藥物,因而得以恢復健康。

 

世人也許將會責難這位做醫師的父親,對兒女們出此謊言,但佛的作為就恰如這位父親;佛陀為了挽救那些追逐於世間私欲的人們,假藉這塵世的生與死,以為示範。

 

——法華經第十六‧壽量品

 

第三章  佛的形態與德行

 

第一節  三種形態

 

(一)佛是不能在相貌和形態上去尋求的,相貌與形態之所示,都不是真的佛。佛的本質是從覺悟中得來,因此,在覺悟的境界中所見,纔是真正地見到了佛。

 

看到世界上莊嚴的佛相,以為那就是見到了佛,這是一種愚昧的錯覺。佛陀的真實相貌,一般人的眼睛是無法看到的,任你描寫得再優越,也無法示意佛的真相;任你刻畫得再精緻,也沒法表達佛陀的本質。

 

所謂真實之相,其實,有相可取的並不是佛。佛是無形無相的,但卻可以依你的想像,顯示出佛的妙相。

 

因此,如實地真知灼見,而又不執著,這種人便得到一種自在的力量,就是見到了佛。

 

——華嚴經第三‧如來名號品

 

(二)佛陀之身,由於從覺悟而得,所以是常住而不壞的,有別於靠食物維持的肉體。由於智慧所成就的金剛之身,既無憂懼、也無病痛,是永遠不變的。

 

——大般涅槃經

 

所以,佛是永遠不滅的,除非覺悟泯滅,否則永遠是靈明常存的。而這覺悟所形成的智慧之光,顯現於世,不但啟人以覺悟,更可導入往生於佛的國度。

 

了悟這番道理,便是佛陀之子,可以接受佛陀的教化而實踐、遵守佛的教導,並且以之傳留後世;這都是佛陀的默化力量所及,了無若何奇異之處。

 

——華嚴經

 

(三)佛陀具備了三種身分:一是法身、二是報身、三是應身。

 

法身,就是以法為身。法就是世間實相的真理,和覺悟那道理的智慧,合而為一的稱呼。

 

法也就是佛。這佛既無顏色,亦無形相;由於無色無相,所以既無來路,也無去處。惟其來去無由,所以無處不充塞,亦正如太空之遍蓋一切萬物之上,而無不周涵。

 

佛不會由於人之思惟而有、不因人之忘失而無,更不致於因人之喜悅時而來、怠慢時而去。因而,佛是超越於人心的種種活動而存在的。

 

佛身,是充滿於一切世界的,無所不到。這人們本具的佛,不論你曾否予以思考過,都是永遠常在的。

 

(四)報身佛,就是無形的法身佛,為了援救人類的痛苦而顯現的形相;他立誓願、積善行、示名號,從而廣施引導救度人類。

 

這佛是以大悲為本,不惜以種種方式去救援那無限的人類。像火一般的燃燒一切,當然也把人們的煩惱之薪燒盡;同時又像風把灰塵吹走一般,把人們的苦惱之塵,吹散無餘。

 

應身佛,為了完成佛的救度,應合世人的習性,以不同的形態出現於世間,包括:誕生、出家與成道;想盡各種方法予以引導,甚或以病和死來示警於世人。

 

佛身的本體是同一法身的,但以世人的習性各有不同,所以佛以各色各樣的形體顯現於世,而世人各有其本能所希求的心和行為,以致各人所見的佛相,也各有不同;但佛祇以一種真實示現於人。

 

佛雖分為三身,但是祇為完成一件事體——那就是救助世人。

 

常以若干殊勝之身,出現於一切境界,那種身不是佛陀之身,因為佛身不是肉體的。佛陀祇以悟得之身,充滿於一切處,經常出現於體悟實相之人的面前。

 

——金光明經第三‧三身品

 

第二節  與佛相會

 

(一)佛之出現於這個世界,是甚為希罕的。佛在這世界上開悟、說法、斷決疑網,拔除愛慾之根、杜塞罪惡淵藪,而一無障礙,悠然自得地在這世上行化,世人都以佛為無上的善行。

 

——華嚴經

 

佛示現在這世間宣說教法,是為了施惠人類以真正的福祉。為了不願捨棄痛苦與煩惱的人類,所以佛纔示現在這苦難的世界。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這個世界上缺乏公理,邪見橫生,慾壑永難填滿,以致身心均陷入墮落。在這人命苦短的世界上,布施教法給人,是非常困難的。佛祇憑著這分大悲心,終於克服了這項困難。

 

——阿彌陀經

 

(二)佛在這個世界,視一切人類都是好友;為煩惱重負所苦的人遇上了佛,佛會替他擔荷起重負。

 

佛在這個世界是良師,為愚癡所迷的人遇上了佛,霑佛智慧之光,得以驅散黑暗。

 

——華嚴經

 

牛仔始終是不肯離開母牛的。佛的教法祇要聽過一次,便不想再離開佛,這是由於常常聞到快樂的緣故。

 

——雜阿含經三五‧卷五

 

(三)當月落時,人們會說月亮沉下去了;月昇時,人們則說月亮又出來了。其實,月亮是常住不變的,並無所謂出沒或昇沉。佛陀也是一樣,是常住而無生滅的,祇是為了教化人類纔示現生滅相。人認為月亮有盈虧,其實月亮原本就是常滿的,既無增、也無減。佛亦未嘗不如是,常住不變而無生滅,祇是依各人的所見,而產生有生滅感罷了。

 

月亮映現在一切物體之上,不論在街市、在村落、在山野、在河川、在池沼中,或在甕缸裏,乃至在樹葉末梢的露珠上,都無所不現。人們所到之處,即使千百里,月亮常會緊隨其人。月亮本身雖然是不變的,卻因人們蔽於所見,而有不同。佛依然同此道理,為了適應世界上的人類,顯示出無數的形態,但佛的本體卻是常住而不變的。

 

(四)佛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是出現抑或隱沒,總是不離因緣的。為了救度世人,當好的時節因緣來臨,便出現了;當因緣消滅,也會從世界上隱沒而去。

 

佛雖有生滅之相,但卻沒有生滅的實質。了解這番道理,對佛所示現的生滅,乃至對一切事物的變遷,都能處變不驚而不為感傷,從而開啟了覺悟,得到無上的智慧。

 

佛非肉體,乃由覺悟而成的道理,已如前述。肉體不過是個容器而已,裏面如果盛得覺悟,便稱為佛。因此,執著肉體,為佛的逝世而傷感者,實際上,這種人是見不到佛的。

 

本來,一切事物的實相,是離開生滅、去來、善惡的差別,而屬於體空平等的。

 

如果當體認為有差別,那是由於意識上所起的判斷所致。佛的實相,其實既未顯現、亦無隱沒。

 

——大般涅槃經

 

第三節  偉大的德行

 

(一)佛具備五項勝德,而為人所尊敬,包括:偉大的素行、卓越的見地、崇高的智慧、宣揚覺悟之道,使人能依教奉行等。

 

佛另外並具有八項勝德:一者,佛給予人類利益和幸福;二者,依佛的教化,可以立獲福祉;三者,對善惡正邪能施正確的教誨;四者,宣示正道,令人覺悟;五者,不論何人,皆將導之入正途;六者,佛陀沒有驕傲和自滿;七者,所言必行,所行必孚所言;八者,不疑惑,所願必滿,成就善美之行。

 

佛在禪定中得到寂靜與和平,對所有的人以慈心、悲心相待,而了無分別,祛除心中一切污垢,保持喜悅。

 

——巴利本中部八‧七七‧善生優陀夷大經

 

(二)佛是一切人類的父母,當嬰兒生下來尚在襁褓期間,父母和著孩子的發音說話,然後,再漸漸教以語言。

 

佛,亦復如是,隨著人類的語言來宣說教法,並以各人所見,顯示不同的形相,使每個人都能處在安穩不動的境地。

 

此外,佛雖用一種語言說教,但各人所聽到的,認為都能符應自己的習性,覺得佛陀現在是對我開示,不勝欣悅。

 

——大般涅槃經

 

佛的境界,遠超於一般人所想像,很難用語言說出一個端倪。如果勉強描述那種境界,除了譬喻之外,別無他途。

 

恒河雖然屢為龜、魚、馬、象等所染污,但依然經常清淨;佛亦恰如恒河,雖為異教的魚、龜等競相侵擾,但思緒卻絲毫不為所亂,清淨如常。

 

——楞伽經

 

(三)佛的智慧能明察一切道理,遠離偏頗的兩種極端而立於中道,而且超越一切文字和語言,了知一切人類心中所思惟的,而能在瞬間即洞澈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太空中的繁星,在恬靜的大海裏反映出它們各自的形相。佛的智慧如海,把一切人類心地上所思惟的,乃至宇宙萬物,原原本本地顯現出來,因此佛亦稱為一切智者。

 

佛的這種智慧,潤澤了一切人的心地,賜人以光明,使人明確地了解這世界上的意義、盛衰和因果道理。誠然,人類經由佛陀智慧的啟示,而得知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

 

——華嚴經第三二‧如來性起品

 

(四)佛,並不祇以佛的身分見示於世人,有時也作惡魔,時而也會以女人相、神仙像、國王、大臣等姿態出現,有時也會出現在妓院或賭場。

 

——法華經第二五‧普門品

 

當你患病時,佛以醫師之身,示臨施藥並演說教法。當戰事乍起,佛則演說正教,速離災難。對於留戀常情者,佛說無常的道理;對於驕傲自大者,佛說無我的法則;對於耽樂世俗娛悅者,佛則昭示世間的苦楚百態。

 

佛的功用,如此地展現在事物之上,而這一切,又都是從法身的根本處所流露出來。那無限的生命,以及那無限光明所救度的,其歸根結抵都是法身之佛。

 

——大般涅槃經

 

(五)這個世界猶如火宅般的不具安全感,人們由於愚癡與無知而憤怒、嫉妒、猜忌,終至陷入一切煩惱之中。一如嬰兒的需要母親,人們也同樣必須依賴佛陀的慈悲。

 

——法華經第二‧方便品

 

佛陀是聖者中最可尊敬的聖人,也是整個宇宙之父。一切人類都是佛子,他們一味地沉湎於世間的享樂,卻未具備可以看穿災禍的智。世界上充滿了痛苦而值得恐懼的,一如老、病和死的火焰,正燃燒不息。

 

但是,佛離開了這個稱為迷惘世界的火宅,處於寂靜之林。

 

並且說:「現在這個無常而多苦的世界,是屬於我的;生存在這裏面的,均為我子,能夠拯救他們無限煩惱的,也祇有我而已。」

 

佛,實際上是大法之王,依自己的證悟去說教。其實,佛祇是為了人們的安樂,施人以幸福而出現於世,為了從痛苦中拯救人類,佛纔宣說了教法。但是人們被物欲所誘惑,總是充耳不聞,涅不經心。

 

不過,聽了教法而心懷喜悅的人,決不致於再退墮到迷惑之境。佛曾說:「我的教法,須憑信仰,纔能得入。」亦即因為相信佛的話,纔符合被救的條件,而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得救;從而,靜聆佛陀的教法,並應依之奉行。

 

——法華經第二‧方便品

 

http://buda.allcadbl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