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四輯
如本法師著
2……請問出家前應該做那些準備工作,出家後才能使心地安住下來?
6.現今文刊發達,弘傳佛法之僧俗頗多,佛法以出家僧眾為佛教之重心,……?
16.常常發現一些人,總喜歡發問一些與生死開悟不相干的問題,因而發問,……?
17.佛門中有『八解脫』的名詞,總是不明其義,請慈悲開示好嗎?
18.學佛須三業清淨是最終目標,但敝人身口二業尚可勉強不作惡,但意業猶然就範……?
21.學佛須要具備大知識和大學問嗎?如果程度不夠,可以走出家這一條路線嗎?
27.學佛者如何透視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轉貪瞋癡成戒定慧?
36.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惡心,是何原因?
37.學佛須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應具備何種條件,方可堪稱善知識?
38.學佛要達到理事圓融方為究竟,可是事實上,事與理總是還有一段距離,……?
39.吾人欲得出家修行,但在年齡方面是否有限制?請慈悲開導?
40.天人福報大,天人有十法是人間所沒有的特點,請問天人十法是什麼?
41.阿彌陀佛之接引身相,為何所見都是立相、而不見有坐相呢?
42.修淨土法門者,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雖達一心不亂,但福報不夠,是否能往生?
43.無量壽經所說,西方淨土無惡人,而修淨土宗是帶業往生,還有惡習氣,何以無惡人?
44.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法身滿虛空宇宙,又說六方有恒河沙諸佛那麼多,……?
45.極樂娑婆同是佛土,為何生到淨土便不退轉,生到娑婆此土便皆退轉,這是什麼道理?
46.淨土法門貴在念佛求生淨土,如念阿彌陀佛,即彌陀來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47.有病應吃藥,而藥方裏有動物藥方,若服此藥方,是否犯殺生戒?
53.般若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然則盲聾瘖啞之人,念佛豈不是較容易達成?
55.別人出家因緣成熟,從中鼓勵勸導,成全他人剃度心願,有無功德?……
56.出家修行,若同胞姊妹出家,妹先現尼相,而姊後落髮,是否以妹為師兄,……?
57.學佛以滅妄歸真為宗旨,但佛書常見有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之語,請慈悲釋疑?
59.佛教有句名言:『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既然是在心中,……?
60.諸佛六通具足,對過去未來無量劫之事,瞭如指掌,當能預知,……?
63.佛菩薩乃至歷代高僧大德火化之後,皆有無數的舍利,『舍利』如何而有?
69.當人類死亡之後,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處如何?請慈悲開示!
76.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
93.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其餘的佛菩薩,是否也能尋聲救苦?
98.天台四教儀,何謂藏教生滅四諦?何謂通教無生四諦?何謂別教無量四諦?……
103.儒家之仁愛,基督教之博愛,與佛教之慈悲,有何不同之處?
106.六祖壇經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是何意義?
109.有些人不敢受五戒的原因,因為怕不小心弄死螞蟻而犯殺生戒,及商人因工作……?
112.香板的由來如何?為何有些人被打香板,而說是消業障,如此說正確否?
114.為何有些人聽聞到佛法即能善根流露,但有些人善根卻無法流露,何以故?
128.佛門中有所謂『阿毗達磨』,不知是什麼意思?請慈悲開示!
129.佛經裏常提到天龍天部亦參與聞法,到底『天龍八部』是何等人物?
禪定(梵語dhyand),禪那、靜慮之義;般若(梵語prajna)譯為智慧。圓滿的佛道,是禪定與智慧的圓滿。若偏修禪定,或偏修智慧,始終不得成佛。畢竟,佛道是定慧等持圓滿之中道法。
有定無慧成枯定,有慧無定成狂慧;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離定無慧,離慧無定;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異故。
若依因地修行,必次第而修,何以故?因為修行之功力尚未圓熟,無能等持而修,修亦修不成故。
楞嚴經云:『因戒(梵語sila)生定,因定發慧,因慧破一切煩惱惑,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若依果位而言,修行有成,在心地功夫上,則禪定中有智慧(梵語jnana),智慧中有禪定;離禪定別有智慧,離智慧別有禪定,禪定與智慧正等無異。因此,若欲得成佛道,必須定慧等持,方為究竟之道。
2、往往發心出家會遇到種種魔障,請問出家前應該做那些準備工作,出家後才能使心地安住下來?
出家(梵語pravrajya),即是出離家庭生活,專心修沙門(梵語saramana)之淨行。有些人出家是一帆風順,無障無礙,甚至家人朋友祝福歡送,可謂福報可佳,善根成熟。但是有些人出家卻充滿逆境,惡緣橫阻,障礙重重。兩者之出家可謂懸殊甚鉅。
大體上出家前,心裏應存有十二點正確觀念方得出家,何等為十二?分別如下:
一、發心出家應具足正確之知見。
二、人緣、地緣、時節因緣應具足。
三、社會上所有一切感情應處理得體,方得出家。
四、若有欠別人債務應償完,方得出家。
五、軍公教,公司工廠一切事業,應處理圓滿,方得出家。
六、若有訴訟者,應處斷圓滿,方得出家。
七、盲聾瘖啞不得出家。
八、應親近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而出家。
九、應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依戒而住。
十、勇於割愛辭親,解無為法,直證菩提為宗。
十一、出家心境應住而無住,無住而住;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圓妙自性故。
十二、出家應秉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立志願。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意譯作應供、無生、殺賊。諸佛菩薩,乃至阿羅漢皆已證得涅槃妙心,得不生不滅,共登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得此法者,其心已斷三毒,六通圓成,自性能隨願自在,不被諸惑所動故。
尚未證成阿羅漢之人,三毒(貪瞋癡)熾盛,六根觸六塵,生心染境,一切時一切處皆被外境所迷惑:因而自性漂浮不定,無常萬變,把持不住本性之動向,任業風牽流六道,致使浪跡生死,窮劫不休。
凡夫未證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絕對不可任意相信自己的心,原因在此,假使願力不足,道心不堅,隨便就信賴自心,往往易於闖禍,自招其果。
所以,唯證之際,得涅槃法身,方得深信自心,畢竟,不被外境所動,自性自在故。
雜阿含經云:『所謂阿羅漢者,貪欲(梵語lobha)永盡,瞋恚(梵語pratigha)永盡,愚癡(梵語moha)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
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是一體的,何以故?因為上求佛道是成就大智慧,下化眾生是成就大慈悲心,智慧(梵語jnana)與慈悲(梵語maitrya)的圓滿,當下是佛道的成就。
所以我們說,學佛者欲先成佛再度眾生,這種論調是不正確的;若先度眾生而後成佛,這種說法也不是常理。
依佛法而言,菩薩(梵語bodhisattva)的類型有三種:一者悲增菩薩。二者智增菩薩。三者悲智雙運的菩薩。前兩者菩薩是各偏一方的菩薩,不能代表中道實相的菩薩,後者是正常道的菩薩,是吻合佛道之本懷。
悲心足夠而智慧偏失,易陷溺沉淪之境,亦稱為敗壞菩薩,無智慧引導故,佛經常云:菩薩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同樣的理由,若專求智慧解脫,縱得智慧而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沒有慈悲心所滋潤,易沉空守寂,永住涅槃,不從空出假,悲度有情,佛陀常稱此類行者為焦芽敗種之羅漢。何以故?因為阿羅漢悲心不及菩薩,度生僅抱隨緣之態度,不像菩薩能作為不請之友,因而從事度化眾生之聖業。
總而言之,智中有悲,悲中有智;離智無悲,離悲無智;智即是悲,悲即是智,悲智不一不異,故名為佛。
天壤之別,忍氣吞聲是壓抑之法,令脾氣不要發作,若壓抑不住,則有爆發之際;又如石壓草,石頭一旦拿掉,雜草照常長起茂葉,不根本故,非究竟法,非了義故;修忍辱行者,有佛法的疏導,與般若(梵語prajna)空性相應,故得究竟之忍辱,突破時空之忍,已登彼岸之忍,成正覺之忍,故兩者之內涵醞釀不同之因質,其果報也就感召不同之果。
忍辱(梵語ksanti,巴利語khanti),即令心安穩,堪忍順逆之境,而心地不動。修忍辱者,貴在與般若智慧相互呼應,因為般若智慧能觀諸法空性,因而內心不生執著,當下證忍辱波羅蜜,是故,十方三世諸佛皆一致讚歎般若智慧之殊勝,令大地一切眾生能正覺諸法自性空,唯有證得諸法自性空,才能踏上菩提華之彼端。
大般若經云:『諸法自性空,非聲聞作、非獨覺作、非菩薩作、非如來作、亦非餘作,有佛無佛,其性常空,此即涅槃(梵語nirvana),無生無滅故。』
6、現今文刊發達,弘傳佛法之僧俗頗多,佛法以出家僧眾為佛教之重心,若一旦顛倒僧俗,傳統的佛教能繼續維持下去嗎?
大聖佛陀一再強調,在婆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三寶為黑暗中之明燈,是出世之寶筏,三寶(梵語tri—ratna)是我們所依歸之大善知識,失去三寶,如同黑夜不得其路可歸程,無三寶導航,又如迷失之舟,無從靠岸,漂茫大海中。
律藏云:比丘(梵語bhiksu)是七眾之綱領,世上若無比丘僧,比丘尼(梵語bhiksuni)是領導綱領,世上無比丘與比丘尼,沙彌(梵語sramanera)是領眾修行之綱領,世上若無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是修行領導綱領,依此類推,是行佛道,若違佛意,實與佛法之緣尚有一段距離,顛倒正法故。
佛法世風日下,戒律不實踐,唾棄律法,僧俗顛倒領眾,違背如來正法,令正信佛弟子,傷感悲慟!
蕅益大師云:『佛法之衰亡,實乃戒律之不張。』
律藏云:『一切眾律中,戒經為最上,佛法三藏教,毘奈耶(梵語vinaya)為首。』
不論出家或在家佛弟子,對於戒律都是一樣同等而遵而行,因為全部的佛法,都建築在戒律之上,欲證成無上佛道,必然應學戒守戒,因戒度脫覺悟之彼岸,離戒不守戒,欲得道果,終無是處。
佛珠是記數修行用的道器,沒有特別的神秘感,後人逐漸加以嚴飾,品質種類極多,出家行者佩帶身上更能顯得身教莊嚴殊勝。
一0八粒的佛珠由來是這樣的,人有六根,日夜時中,必定要接觸到六塵(梵語sad visayah)之境,即是六根觸六塵,一旦觸六塵,當下即產生六識,六根六塵六識,合為十八界,是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內的生死根本,應離三界,故乘以三,即成五十四,五十四是自度自利,尚不能度人利他,應發起大慈悲心度生,自度度人,故須乘以二,即成一0八的數目,這佛珠的意義由來是如此,此含意甚為佛弟子所偏愛,也合乎一串佛珠的恰當數目哩!
尚未成佛之前,皆屬有情的眾生,既是有情的眾生,就是感情尚未達到徹底之淨化,當然生活中亦含有感情成份,以經典所記載,唯有佛方居淨土,三賢十聖亦住於果報中,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梵語anuttara—samyak—samdodhi),九法界亦屬有情,住於果報就有感情的世界。
佛教徒若尚未圓滿佛果,必然亦屬有情,學佛之後,若正見佛法實義,應日益對感情生活淨化,應以慈悲相待,以因緣相待,以廣結善緣相待,以無所求相待,與空性相待,如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相待,如此而履行正法,日積月累,功成德圓,雖是感情生活,何妨不是慈悲生活,又何嘗不是佛法生活。
淫欲是與生俱來就有的,非一旦一夕就能淨化斷除,必須盡非常的用功,才能達非常的成果,疏導的法門極多,舉例不完,說之不盡,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幾項,作為仁者所參究:不淨觀、骷髏觀、父母兄弟姊妹觀、淫欲無常觀、淫欲空性觀、淫欲當下涅槃觀、淫欲不生不滅觀,這些法門因人而異,根機不同,用法則不同,契機則宜。
修行一定要達成斷淫欲的階段,若不斷淫欲,必落魔道,始終無法圓滿佛道的。
楞嚴經云:『修行不斷淫心,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由此看來,大聖佛陀是如此悲切的告訴弟子,對淫欲應加以防犯,莫陷溺沉淪之深淵,我佛弟子怎能知而自陷苦處呢?
修淨土法門之行者,其根機亦有深淺高低,不能一概而論,故其法門亦隨之而廣,欲令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這必須具備多方面的因緣,因為人心散亂,其因素極多,畢竟,各人的業因(梵語karma—hetu)、業緣、業果皆不同,又加上各人的思想、背景、教育、環境、習性亦皆有異,在這種情況之下,每個人的立場不同,所須要的法藥也就有所不同了。
若欲佛號於二六時中綿綿不間斷,其方法今舉經典十三種法則,供給諸君共研,分別如下:
一、具足厭離娑婆(梵語saha)之心而勤於佛號。
二、欣慕西方淨土微妙之樂而勤於佛號。
三、發起人溺己溺之心而勤於佛號。
四、聖教衰微,匹夫有責,因而勤於佛號。
五、無量劫來之生死,今生懇切欲斷生死而勤於佛號。
六、人生苦(梵語duhkha)、空(梵語suny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令圓滿涅槃四德,常樂我淨而勤於佛號。
七、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成就信願、慈悲、智慧而勤於佛號。
八、未達一心不亂,如喪考妣,應勤於佛號。
九、六道眾生皆為過去生之父母、親戚、眷屬、朋友,應發度脫之心而勤於佛號。
十、十法界同一佛性,應勤於佛號。
十一、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因而勤於佛號。
十二、一天二十四小時修行,次數增多,不一定僅有早晚二堂課修,可令佛號圓熟。
十三、佛號即心,心即佛號,非一非異,如是正念而勤於佛號。
賺錢謀生方法頗多,依佛教啟示我們的準則,就是不應違失因果(梵語hetu—phala)、道德、造惡業之下即可,在謀求而得之財產,這前後階段,不傷害他人、團體、社會、國家,稟持這種正念而謀生賺錢,即是正當的行為,正當的職業。
八正道(梵語aryastangika—marga),八種求趣涅槃之道。八正道是小乘教法中,歸納於三十七道品中的其中八種修行法則,是通達聖者的道法,隨後大乘佛法亦加以圓融發揚之。何謂八正道呢?今分別敘述如下:
八正道:
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
二、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
三、正語:即正當的言語。
四、正業:即正當的行為。
五、正命:正當的職業。
六、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
七、正 念:即正確的觀念。
八、正 定:即正確的禪定。
諸法皆空無自性、無有常法,更無有定相可言,一切窮變萬化,命相、風水亦為諸法之數,更無特權可赦免。正信佛弟子不可著迷命相、風水之類,畢竟諸法空故,這是佛法最尊最上的殊勝莊嚴處,空更是不同於一切宗教,空是不同世間一切學術,空(梵語sunya)是諸法的本來面目,有佛無佛一切法皆如故。
大般若經云:『如來覺一切法畢竟空寂,證大菩提,隨順世間假立名字,故稱為佛(梵語buddha),非為實有,若有若無,不可得故。』
總而言之,命相、風水是幻相而有,無有定法,無常空故,皆不可得,眾生不明諸法實相,因此被假相迷惑,從中不得自覺,將命相、風水,執著實有論、宿命論、定命論,其可悲憐,迷者誤以命相、風水可依可靠,導致自誤誤人,以訛傳訛,於是越陷越深,迷而又墮落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網。
大般若經云:『諸法性相,不可表示、不可分別、不可取著、不可造作,一切有情,設能如實了達諸法皆如幻化,應本已證無上菩提,然由有情於一切法,不可通達皆如幻化,故於諸趣生死輪迴。』
諸佛不妄語,妄語非真佛,佛陀徹始至終,從未對眾生說過妄語,反而悲心徹骨循循誘導我們踏上解脫之道,共證菩提(梵語bodhi),住大涅槃,豈會妄語之有。
念佛一聲,罪滅河沙,道道地地有實質之理,何以故?有佛念即無妄念,有妄念即無佛念,佛念與妄念不得同時存在;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當下自性清淨,無有造業故,身口意三業清淨,得無量功德,福報日增,諸佛讚歎;若無念佛,則妄念紛飛,若起邪念(三毒),當下豈不是造業闖禍了嗎?這麼闖禍(殺盜淫妄酒)之下,一切罪業(因果)何止河沙之多!
如上所述,不難明白,念佛非但能得三業清淨=,亦可避免動念繽紛因而造作諸業,廣受一切殘局之報。眾生之妄想造業,多得窮劫廣說不盡,堆積遠勝須彌山,故曰:念佛一聲,罪滅河沙。
大藏經云:『眾生(梵語bahu—jana)之造業,若有體相,盡虛空不能容受。』
修福報是圓滿佛道部分之一,不能代表佛道的全體,因為修福報而不修智慧,始終無法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之外,固然能得人天之大富大貴,亦免不了受善惡之業所牽纏,控制得三界不得出,三業致使自己身不由己,隨其擺佈故。
不修道就沒話說,一旦要修行,福報是應該修,智慧(梵語jnana)亦不可或缺,何以故?有福無智成顛倒,有智無福成煩惱,是故,福智應雙管齊下,相得益彰,不得偏失一邊。
儘管努力勤修福報,但不修智慧來破煩惱,淨化業障,窮盡來生罪亦存在,因為福報不能滅罪,滅罪有滅罪之法,豈可不慎哉!
六祖慧能大師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16、常常發現一些人,總喜歡發問一些與生死開悟不相干的問題,這輩人士這種行為,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
若真有疑難,是該發問的,由問而得到如實真相,因而破迷啟悟,這是好現象的,值得讚歎與嘉許。
佛門有句名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這是勉勵學佛行者,應勇於求知,達成破迷啟悟,早證法身(梵語dharma—kaya)之德,但是的確有一些不法之人,喜歡問一些與佛法無關,與修行無關,與證成無生法忍無關種種問難,這些豆腐中挑骨頭的人,只是玩弄手段,刺激他人,從中求得幸災樂禍之心,此人與真理尚有一段距離故,內心執著意識堅固不拔,亦須浪跡無量劫冤枉之苦呢!
大聖佛陀在世之時,亦有很多外道總是喜歡找佛陀的麻煩,種種故意問難,令佛陀難堪一般,佛陀不愧是佛陀,焉能受那些無知之輩所難倒呢?畢竟,佛陀之智慧已達世出世間圓滿無礙,三二句的真理就把對方駁倒,使對方心服口服。
若遇上無理取鬧之輩,大聖佛陀也不想跟這輩之人結惡緣,當下沉默,安住不生不滅自性中,這是佛陀處斷惡劣不法之人的態度。在佛經記載大聖佛陀有三不答,就是無意義之問題,有答無答皆與事實了無痛癢,毫無相干,佛就沉默不答,何謂三不答?分別如下:
佛陀三不答:
一、對修行絲毫無幫助不答。
二、不趨向聖道不答。
三、沒有答案不答(無意義不答)。
大聖佛陀之智慧已究竟圓滿,對人生與宇宙洞澈無惑,怎麼不回答呢?因為縱然答案給了你,你的智慧夠狹窄,亦然不能懂得佛意,如此日夜保守這個問題,會因此磨滅光陰,無常一到,空廢了這輩子的人身,豈不痛哉!佛陀該答覆的總是會慈悲為我輩答之熟,就酌量答覆之,這就是觀機逗教之法。
17、佛門中有『八解脫』的名詞總是不明其義,請慈悲開示好嗎?
八解脫(梵語asatu vimoksah),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就是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繫縛的禪定。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若有色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故稱解脫。
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所以稱為解脫。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莊嚴、珍寶之色、稱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即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稱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是解脫,所以稱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稱具足住。
四、空無邊處解脫。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者,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梵語duhkha)、空(梵語suny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稱解脫。)
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稱為滅盡定。
18、學佛須三業清淨是最終目標,但敝人身口二業尚可勉強不作惡,但意業猶然就範,請問應如何疏導,普令意業共登彼岸?
三業(梵語trini—karmani),即身口意三業。意就是心,心是一切萬法之源,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身口亦必由心所支配,離心則身口動用不得,心若解脫,身口亦必隨之而解脫;心若不解脫,身口二業也隨之而不得解脫。
八大人覺經云:『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佛陀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演說三百餘會,佛經浩瀚如海,合計大小乘聖典有八千四百六十卷之多,要辨別是否真經或偽經,實在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發心探究經典的來源,以及教史教制教典多方面瞭解之外;佛教(梵語Buddha—sasana)流傳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透過時空的演變,佛法的確會多少變質,參雜一些外道色彩,或捲入時代哲人思想,致使無上法寶不得不變樣!
大聖佛陀的教法,具體上,可分為前後五個階段延傳下來,何等為五?敘述如下:
佛教延傳五階段: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初期大乘佛教。
四、中期大乘佛教。
五、後期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是佛陀於人間成等正覺後,弘宗演教,廣度無量眾生,有說有證,正法時期。
部派佛教是佛陀滅度後約一百二十年左右,佛教的教法,因弟子領悟有別,因此,開始分裂演化,成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大體上,是小乘(梵語hina—yana)興盛而大乘(梵語maha—yana)隱沒時期,前後維持五百年的佛法。
初期大乘佛教是佛法由小乘開始進入大乘佛教的開端。
中期大乘佛教是佛法進入中年時代的佛教,融合大小乘無礙,大力倡導般若性空,空有不二之時期。
後期大乘佛教是佛法在印度逐漸落沒的時代,密宗日益興起,而密宗內部參雜許多波羅門教的思想與色彩極多,因此,佛教的本質就開始走下坡,再加上北部的回教南侵,法難甚劇,使佛教大傷元氣,招架不住,內憂外患,佛教分崩離析,不久之後,佛教則消失於印度,佛法在印度發源,也在印度緣滅,後期大乘佛教是值得同情的佛教,值得過濾與淨化的後期佛教。
縱管佛法如何延傳,正信佛弟子應勇於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能引導我們由黑暗進入光明,由痛苦進入清涼地,由迷入悟,由凡轉聖。
辨別佛經之真偽,具體上可分為三個根本法則,此法則即是三法印,何等為三?分別如下:
三法印:
一、諸行無常印。
二、諸法無我印。
三、涅槃寂靜印。
一、諸行無常(梵語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說明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畢竟諸法無常,緣起緣滅,無有定相。
二、諸法無我(梵語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說明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空性故。
三、涅槃寂靜(梵語santam nirvanam):是說明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無雜無染,不生不滅,故涅槃是寂靜的。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陀正法,有如世間印信,作為證明,故名法印。
八敬法(巴利語attha garu—dhamma),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過法等,簡稱為八敬法。這是佛陀規定比丘尼眾應須恭敬比丘眾,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發心受過比丘尼戒,亦須加受八敬法,故後人稱之為八敬法。何等為八?分別如下:
一、百歲比丘尼應禮初夏比丘足。
二、不罵比丘、不謗比丘。
三、比丘尼(梵語 bhiksuni)不得舉比丘(梵語 bhiksu)過,比丘得舉比丘尼過。
四、比丘尼具足戒,須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在二部僧中懺除。
六、每半月須求比丘教誡。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處結夏安居,也不得遠離比丘住處結夏安居(為便利請求教誡故)。
八、安居圓滿,應求比丘為比丘尼作見、聞、疑罪約三種自恣(自由舉罪)。
21、學佛須要具備大知識和大學問嗎?如果程度不夠,可以走出家這一條路線?
世間知識與學問可以促成修行的增上緣,但不是絕對的,不是非它不行的,知識與學問不是學佛的通途正道,知識與學問本質無佛法的內涵,縱得知識與學問大飽和,得到滿天下的博士學位,這麼多博士學位對證得菩提(梵語bodhi)有何相干呢?與證得涅槃(梵語nirvana)有何關係呢?絲毫都無幫助啊!
假使知識與學問具有佛法實際本質,依此而進修,必得菩提道果,如鳥兩翅,無障無礙,自在自得。
出家(梵語pravrajya)這條路是菩提之路、是正覺之路、是涅槃之路,若能具足佛法知識與學問,加上精進佛道,這是最好不過了;倘若出家知識與學問不足,這也不是絕對不可走出家這門路,何以故?因為各人根機不同,頓漸利鈍不同,善根深淺有別,何況開悟本性,通達諸法實相,非關文字,只要出家修行肯用功、精進、肯多聽多聞多看,如此低聲下氣求法,何妨不證菩提!那怕證無生法忍不成!
法法亦非法,非法亦是法,法非法如故,一切法皆是對治眾生一切病,在因地不能沒有法,沒有法不能登彼岸;在果地上諸法可以不要,因為已登彼岸,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燃頂、燃臂、燃指,在凡夫(梵語prthag—jana)因地而言,極為須要,依此而增上緣,以達到破相等四法之功,這並不是提倡執著或標新立異,譬如人餓極需飲食,凡夫需要佛法,渡河需舟,黑暗需要光明,生死需要涅槃,煩惱極需菩提一般。
修行不是用嘴巴說一說就了事了,理論談一談就得了,我佛弟子得到佛法真諦,必須履行修證,有理有事才能達彼究竟;燃頂、燃臂、燃指是對佛法力行的具體行動,佛弟子應具足如是正見,若他見即是邪見或外道,何等為四?敘述如下:
燃頂燃臂燃指四義:
一、破相義。
二、警策義。
三、發願義。
四、供養義。
凡依三藏教典(梵語trini pitakani),在此娑婆國土精進行道,積累功德,斷惑證真,以達修因得果者,皆屬難行道所攝。凡依淨土教門,勤修勇猛,以達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仗佛力與自力往生淨土,於彼國中,蒙佛教化,因而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終成正覺者,皆屬易行道所攝。
經藏(梵語 sutranta—pitaka)、律藏(梵語 vinaya—pitaka)、論藏(梵語abhidharma—pitaka),是名三藏。三藏教典皆為佛陀覺悟之法,欲深入三藏聖典,心地應存虔誠慶幸之心,存正直覺悟之心,而後須以殷勤之心渴求正法,恭敬之心親近善知識,從中開導悟入佛之知見;同時,自己也必須踏實按部就班的研習三藏教典,除此之外,更須勤於實證戒定慧,理事不偏,日積月累,耳熏目染,善法即可日益增長,因緣成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三藏聖典可望深入矣!
三藏教典浩瀚如海,義理堂奧,艱深無比,畢竟,法法皆是覺悟之法,學佛欲一門深入,首先應深入教理,通達佛陀解脫之道,生死流轉如何!涅槃還滅如何!各宗各派應深入理解一番,而後,按個人習性根機,在契機契理之下,方可一門深入,直修無疑,如是漸斷無明(梵語avidya),漸增法身(梵語dharma—kaya),勇往直前,一路涅槃門。
廣大無邊的佛法,都在令眾生覺悟菩提,成就佛道,這是別無異議的。根機不夠魯鈍而雜修,總是難修成就的,只要教理通達之後,如實專修,照樣亦可得證涅槃之道,專修而不雜修易成道業,因為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何以故?一回生、 二回熟、三回巧,專精一向,別無異念,亦能產生觸類旁通,如是巧妙亦能達成大小不二,廣狹不二之妙;終了亦必成就無上佛道。
有些根機頓利者,則能廣學廣修廣證,從中亦然無障礙,這是另當別論的,何以而說呢?此輩學佛者,往昔皆已成就無量福德與智慧,所播放的菩提因種,今生是開花結果之際,故能承擔大行大修大證,這不算是雜修,畢竟,諸法當下能相應故、解脫故、圓成故。
27、學佛者如何透視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轉貪瞋癡成戒定慧?
是的,這種透視與修法,皆為中道不二法門,請仁者注意詳聽,今略以闡述中道法義,若依此行,與聖法相呼應,欲證道果,終有是處。
煩惱(梵語klesa),煩惱是總稱,是惑之別名、是漏之別名、亦是無明之別名。
煩惱與菩提是對立法,因有煩惱才說菩提(梵語bodhi),菩提是對煩惱而言,若無煩惱,菩提不可得,菩提是有對象的,煩惱之境是菩提的對象,煩惱當下覺悟,煩惱即是菩提,菩提由煩惱而得,是故稱為,煩惱即菩提,離煩惱無菩提,菩提由煩惱覺悟所得名的。
維摩詰經云:『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透悟生死空性無生,生死(梵語samsara)是涅槃(梵語nirvana),涅槃是由生死的覺悟而得,離生死之法涅槃始終不可得;凡夫看涅槃,涅槃是生死;聖人觀生死,生死是涅槃,生死涅槃無自性空,如幻如化,假名施設故,終不可得。
依佛法而言,戒是對治貪、定是對治瞋、慧是對治癡。戒律令三業清淨,了知五蘊皆空,使心不生貪欲,則戒律成就;禪定對治瞋恚,當知禪定(梵語dhyana)與瞋恚(梵語pratigha)皆無自性,心地之火焰當下成紅蓮,則禪定成就;智慧對治愚癡,了知人生宇宙本緣起,諸法自性不可得,執著當下解脫,心地光明自顯,則智慧成就。
維摩詰經云:『佛為增上慢人,說淫怒瞋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禪宗的行者是難能可貴的,發大願心今生了辦生死大業,為明心見性而精進菩提,所謂:斷一分無明,增長一分法身,漸斷漸增,如是而辦道,終結為證得法身(梵語dharma—kaya)為宗。
學禪的大德,若終生不開悟、不證悟,必隨善惡之業所牽引,流浪六道,無特權可免;但由今生熏習禪定與智慧之故,縱得人身,亦有隔陰之迷,定堅慧強,正見若能提起,亦有機緣與佛法相會之際。
雜阿含經云:『若人生世間,正見(梵語samyag—drsti)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梵語naraka)。』
若定虛慧弱,正見忘失,無法提起之際,必然受無量劫之業因所擺佈,沉淪而不得自覺。高僧大德云:『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
這兩句話是祖師大德所說,其宗旨在於鼓勵出家眾,修行不得放逸,應把戒律持好,將佛法實際證悟,了脫生死,免得吃了那麼多檀越(在家居士)之米糧,不但今生沒有辦好生死大業,致使來生又須償還施主一切米糧之債物,因而投胎轉,披毛戴角還!
若今生的確不能了道,當然愧欠施主之債,隨業受報,來生受報不完全今生之業種而已!還包括無量劫前之業因存在,究竟現起那一世之業因(梵語karma—hetu),就由業力來決定了,誰也奈何不了之事,這才是如實之說,不然還有誰敢出家修行呢!不出家不了道,不會披毛戴角還,一旦出家不了道,當下就來個披毛戴角還,那還得了,甘脆不出家,就不會披毛戴角還了,所以說,我們要實際了解祖師大德一番苦口婆心的規勸,出家(梵語pravrajya)修行要踏踏實實勤修正法,為開悟證果而邁進,方不會辜負祖師大德們一番悲切心懷。
佛(梵語buddha),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兩方面作解釋。
一者、學佛越久,理應與佛越近才對,那為什麼會離佛越遠呢?這裏頭就很多問題產生了,譬如:在修行的階段,或許進進退退,懈怠成習,久而久之,甘脆放棄,或者高興就學佛,不高興就三寶殿一步也不登,道心不堅,與佛法距離甚遠,不得證法身,這怎麼不會離佛越遠呢?
二者、在進修過程,有種種考驗,譬如家庭百般阻擾,當下即考倒;親戚眷屬朋友誹謗,這也被考倒,甚至不能正見佛法教義是什麼,把佛菩薩當神來膜拜,欲求得名利,卻求不得,因而退道心。
還有很多佛弟子,不能正見因緣果報實況,遇到逆境或挫折,在不如意中,就開始錯怪佛菩薩不慈悲不加被,甘脆不拜不學佛了,這因正見不足,所引發的退墮!如此一來,就難免學佛越久,離佛越遠了。
若能正見(梵語samyag—drsti)大聖佛陀如實教義,因教義入門,正見增上,絕無退墮可言,現今依聖典引敘修行者,應遵守四種正法而修證,不可偏依外道法乃至一切非法,正信佛弟子不可不慎!
維摩詰經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煩惱(梵語klesa)煩惱由心境對立,因而感召苦受,六根對六塵(梵語sad visayah)生六識,六識是分別外境,由七識對分別之境產生執好執壞,於是引生種種煩惱,而且性質不一樣,痛苦的差別自然不同,若欲斷除(淨化)煩惱,應由七識執著淨化成平等性智,或以般若智慧透視七識執著當下無自性空,七識空性(梵語sunyata),不生執染,那麼,前五、六識與後八識也就自然淨化解脫,一切煩惱則不得由生。
煩惱是自作自受的果報,既是自作,理應自解,自己知病本所在,對症下藥,無不痊癒;若不自解,由他人解縛,終不得解。當知煩惱本不縛人,解從何生?無縛無解,煩惱從何而來?
維摩詰經云:『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具體而言,感應的性質有四種:一、顯感顯應。 二、顯感冥應。三、冥感冥應。四、冥感顯應。
一般民俗的靜坐也會產生感應的現象,各人的因緣不同,心境有異,所感的現象亦有別;社會上其它的宗教由於透過禱告、懺悔、誦念、作法、靜坐,心神凝注,也會產生感應的靈驗,各人的心念因緣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感應。
外道神祕感應頂多有五種神通,他心、神足、天眼、天耳、宿命等通,外道得此五通尚未究竟,亦有生死輪迴。佛教的神通有六種,一得永得,由證所得,因為修行斷了一切煩惱,故諸漏皆盡,不受生死,名為漏盡通。外道乃至一般宗教,他們亦能修得禪定,得到五通,由於尚未斷諸煩惱垢纏,禪定一失,隨時五通皆會消失,非究竟之道,亦屬輪迴(梵語samsara)。
社會上常見一些神秘道壇,產生若干感應,這些尚屬冥感顯應之類,由鬼或神從中加附人身,而顫抖說話或寫些文字,大多是勸化世人,匡正人心,斷惡行善;但有些是相當低級的魍魎魑魅,降乩、扶鸞、著書,顛倒各宗教的教義,大談五教合一,三教合一,萬教同源等邪說,嚴重者,假冒佛菩薩之名,自言是佛菩薩降乩,觀音、彌陀、釋迦、濟公、關公、老中娘等等,這種黑暗不光明的降乩,真相不能大白,誰能明察秋毫到底是彌陀或濟公呢?鬼神也相當會說謊話的,自編自導自演,畢竟,鬼神亦屬六道輪迴眾生之一,善信大德被擺佈得不知所以然,乾脆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己無法正見真相大白,始終難以自覺,就如此迷信下去了。
如此胡為作法,種種混淆視聽,致使一些微有善心人士,往往易受其蒙蔽真相而受騙,當今社會多得不勝枚舉,不可為喻。
正信佛弟子,不可任意顯現神通感應,不可為人占相吉凶,卜卦算命,改運說些無稽之因果,恐嚇信眾,抽籤問佛,看手相看面孔,占相出生年月日,問前世說後世,博得信眾的信賴,以為你有神通境界高深不可測,因而尊敬你,這些都是邪命(梵語mithya—jiva),不務正道,的確佛門中產生有這麼多的病本,這一連串的事實都不是佛門擁有的產物,是佛弟子自己胡為亂搞,因此,大破如來正法,非佛弟子,乃佛門中之外道,罪業無量,諸佛會叫冤枉,天龍八部唾棄。
大聖佛陀末法時代,有無量出家人,身穿袈裟,吃如來飯,卻專門破壞如來正法,混入僧團,或各自一人,作一些非法之事,這些假冒出家人之輩,讓一些無辜之善信大德,產生莫大誤解,因而退墮,這些罪業緣起,因何人而起?何人受無辜之殃?豈可不慎!怎可不勇於懺悔,浪子回頭,還給佛門一個清淨世界!以下引錄諸經作為見證:
梵綱經菩薩戒經云:『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若有眾生偽作沙門(梵語sramana),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梵語avadata—vasana),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梵語bhiksu),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梵語bhiksuni)、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盪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迥,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其聽法者愚迷,惑為菩薩,姪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梵語lobha),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世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奧,種智銷滅。
爾時天魔,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梵語naraka)、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人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站在因位的學佛行者而言,對名利應盡心淨化, 道心不堅,易受名利所誘惑,盡可能減少接觸名利之鉤,免得見境名利心又重蹈覆轍,而這段歲月裏,應勤奮精進道業,與般若智慧相應,正覺名利空無自性,如幻而有,終不可得,日久功圓 ,則能對名利無所惑動,自修自成佛道。
若站在果地的行者而言,名利對證成果位者來說,是不惑不動的,何以得知?因為行者自性解脫,了知名利本空,如幻不可得,當下心地不執著諸法之相,名利無法束縛解脫者,解脫者對名利亦不動,空相解脫故。
身為佛教徒應該稟持十點基本法則,佛法就不會變質而衰滅,畢竟,眾生(梵語bahu—jana)共業複雜,牽一髮動全身,應全面性的建設,除了宗教外,亦有社會、國家、世界等等的牽制,但也應挽救這一切之逆流,何等為十?今敘述如下:
一、共同依戒(梵語sila)為師。
二、僧俗倫次不可亂,七眾之法共遵,不可顛倒違越如來法則。
三、出家在家應廣行正法,開闡菩提涅槃大法,邪法外道法,應嚴禁於佛寺川流。
四、僧事僧斷。
五、僧寶應普遍提高素養、學問、人格、因果(梵語hetu—phala)、道德。
六、僧團應團結一心,應以六和敬為正宗,不得劃分界線,故步自封,自築圍牆。
七、外道易滲透僧團,有形無形摧毀佛教,纂改佛教聖典。正信佛弟子,皆有責任與護法之責,經云:菩薩觀眾生苦而發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見聖教衰而發菩提心。
八、政府處斷宗教法,應稟持大公無私而立法,擁護正教,邪教應勇於嚴禁或解散,不得偏袒他教。
九、佛教本體應整肅教史、教法、教制、教團,使其圓滿上軌道。
十、培養弘法僧寶,無盡推動法輪,讓三寶(梵語tri—ratna)遍及朝野上下,乃至全世界皆可得聞如來菩提大法,因而能正覺佛法出現人間如實之本懷。
菩薩(梵語bodhi—sattva),菩提薩睡之略稱。菩薩廣度眾生,等視一切有情,是親非親,無分高下遠近,男女老幼,富貴貧窮,菩薩平等皆度化,在菩薩心地已突破時空觀念,更沒有種族區別,甚至六道眾生都一一度化之,所以,菩薩行者,度自己的子女,這是理所當然,不算自私自利的行為,何況父母、兄弟、姊妹、子女、眷屬朋友等,在菩薩心地中,皆等視六道中之一分子,同時是未來佛,畢竟同具佛性故。
梵網經菩薩戒云:『汝是未來佛,我是已成之佛。』
36、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惡心,是何原因?
畜牲(梵語tiryanc,巴利語tiracchana)。有些人我們看見會心生歡喜,也有些人一看見之後,會心生厭惡,這就是佛門所講的緣分問題,業報問題;畜牲也一樣,有些畜牲見之,內心生歡喜,有些畜牲見之,心生厭惡,這都是緣分問題,業報問題,這如何而說呢?諸位想想看:假使你與我都結下很深刻的善緣,你看到我,會心生歡喜,無有造作,相處愉快,不會疑神疑鬼,始終法喜。我看見你,心地會非常歡喜,相處自然,自始至終愉悅,何以如此呢?因為你我都互相結過好緣分,不論過去生或現生故。
同樣的理由,假使你看到我會生厭惡,不喜歡與我見面或相處,在一起總覺得不太對勁,有說不出的厭離心,心裏還是不能信賴我,甚至疑神疑鬼,相處之間生不如死一般,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彼此沒有結過好因緣(梵語hetu—pratyana)之故。
或者我看見你,我內心也會生厭惡,對你的長相與行為,樣樣看不順眼,嫌東又嫌西,你做起事來,我都不滿意,但是你並沒有如我所看所想的那麼差勁,為何我看不慣呢?這一連串的毛病,就出在你我彼此沒有結過善緣之故,不論過去無量世前或今生,畢竟,凡事皆有前因與後果的。
人與人的見面或相處,甚至人看見一些畜牲,彼此的好壞,歡喜不歡喜,厭惡不厭惡,這都與緣分有直接的關係;結善緣得善報,結惡緣得惡報。
另一方面而言,業報之形象,也會使人厭惡,譬如:我長得醜八怪,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令人心生不舒服,直想厭離,一點好感都沒有,種種條件都不上道,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看見我的模樣,當下不暈倒,也要說一聲:拜託!天下那有這麼醜陋的男人,難看得不得了,看久了會生病,搞不好被傳染了怎麼辦?三十六計走之為先!
這個例子,就是由業報所帶來的厭惡心,普天之下,六道眾生皆生活在因緣果報中,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脫離因緣而獨居,因此,我們為何不彼此結美好因緣?將後的未來,不論今生或來生,所開花結果的,絕對是很純真的、愉快的、美好的、善良的、和諧的、無事的、喜悅的!
37、學佛須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應具備何種條件,方可堪稱善知識?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是理智的宗教,是令人踏上覺悟的另一端,不僅是信仰它,在求知上,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啟發,都應通過理性的,一一導歸正法,通達涅槃,這種種入門之道,須要有善知識的開示教導,眾生何等根機,要依何等法藥才能根治眾生之病本,這生死大業相當之重要,抉擇善知識就不得不謹慎而為了。
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巴利語kalyana—mitta)。怎樣才算是善知識呢?善知識的條件,不是因為他徒眾多、寺院大、相貌莊嚴、或者知名度大、福報大、學問好就以為是善知識了,如實之善知識,應具足五點尊德,今引錄成佛之道,何等為五?敘述如下:
一、證德:指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三、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由現證慧通達,或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說法。
五、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為眾說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果成就這些功德,那就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善知識了。
38、學佛要達到理事圓融方為究竟,可是事實上,事與理總是還有一段距離,學佛者該如何善待成就之?
諸法本是不二法,理事是一體的,不是兩回事,事即理,理即事,從中不得分開;從事透理,理何嘗不是事;從理顯事,事何嘗不是理,諸法從本以來無變異,法爾如是。
事與理表面看起來似乎兩回事,其實,大聖佛陀慈悲,為令我輩正覺諸法實相,有時說事、有時說理、有時說理事不二,一切法本來就是如實不二的,為令方便覺悟實相(梵語dharmata),因而才說事與理,而後方說理事不二。
我們不要怕理與事有距離,當下理事是一體的、同時的、肯定的、非二的、說事說理都是方便權巧之談,比喻說:房子已蓋好了,那麼房子是理還是事,覺悟者當下不可言說,一落入言說與諸法實相違也。
在覺悟者方便為人解說的話,說事、說理、說理事不二、二亦不可得,全部都對,說非事、非理、非理事,也都全對;在迷而不覺者,一開口即錯誤橫飛,說事、說理、說理事,全部自性迷故,若說非事、非理、非理事,亦全迷諸法而言說。
道理一定必先通達,因通達而後如實實踐,因而實證諸法實相,一切則無有爭矣!
祖師大德云:『理雖頓悟,事須漸修。』徹悟禪師云:『全大火聚是清涼池,非離火聚別有涼池;全清涼池是大火聚,非離涼池別有火聚。』
39、吾人欲得出家修行,但在年齡方面是否有限制?請慈悲開導!
出家梵語(pravrajya),年齡方面而言,依佛陀教制是有限制的,最低應七歲以上方可出家,最高六十、七十亦可,但是身體一定要健康,心理要健全,思想要端莊,行住坐臥不須人扶持,身體能自在往來,亦能修習三寶事;六十歲以上有限制,僅能受沙彌戒或沙彌尼戒,不得受比丘或比丘尼戒,若強行受戒,一切皆得不如法,大有違佛之律法。
薩婆多論云:『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僧強授,亦不得戒,惟聽為沙彌(梵語Sramanera)。七歲以下亦不聽度,若度受戒,二具惡作。』
薩婆多論云:『若過七十能為所作,若減七十不堪造事,臥起須人,皆不聽出家,若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聽與出家(梵語pravrajya)。』
40、天人福報大,亦有殊勝之身心,天人有十法是人間所沒有的特點,今引敘長阿含經所載,何等為十?
一、飛去無限數。
二、飛來無限數。
三、去無礙。
四、來無礙。
五、天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
六、身無不淨大小便利。
七、身無疲極。
八、天女不產。
九、天目不眴。
十、身隨意色,好青則青、黃赤白隨意而現。
41、阿彌陀佛之接引身相,為何所見都是立相,而不見有坐相呢?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乃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也。三世諸佛說法,則有說法相;接引則有接引相,通常所見的確立相居多,坐相極少見得;諸佛證得法身(梵語dharma—kaya),故已得自在無礙,行住坐臥皆得解脫自得,正信佛弟子,不應以佛之何相接引而產生相執,接引相是應眾生方便而有,若眾生要佛以坐姿接引,佛則以坐姿接引,若欲立相接引,佛則以立相接引,諸佛度生無有定法故。
42、修淨土法門者,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雖達一心不亂,但福報不夠,是否能達成往生之願?
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即專注一事,使心不散亂,不動搖之謂。既能念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又分為事一心與理一心,理一心發願往生絕對不是難事,因為已能斷三毒而得法性;事一心雖未能斷惑,但已能伏諸惑,命終之際,縱然是事一心不亂,也不會被周遭一切逆境所惑動,一心不亂即是正定,當下能堅強信心與願力,勇猛佛號,往生必成,終無疑惑。
所以說,命終之際,既得一心不亂,福報不夠之業亦隨而伏之,福報夠不夠已成其次問題,我佛門弟子應以信、願、行三資糧,牢固不動搖,心如大地,往生淨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43、無量壽經所說,西方淨土無惡人,而修淨土宗是帶業往生,還有惡習氣,何以無惡人?
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又作妙樂、安樂、安養、樂邦、為淨土宗特別重視之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是修行最高學府,始終是正法時期,無有像法、末法時期,環境莊嚴,師資莊嚴,同參道友亦莊嚴,何以故?極樂世界是修行特佳之道場,十方諸佛共讚共宣之法門;到極樂世界不是觀光為目的,不是遊覽走馬看花而去的,往生西方淨土者若以疑心,觀光、遊覽、欣賞、走馬看花而去,反而去不成;畢竟,西方淨土的行者,一一皆發心修行而往生的,為證菩提為成佛道而往生。
縱然帶業往生,亦有惡習氣,是絕對沒錯,一旦往生淨土不是馬上成了大菩薩,或成了佛,亦須不斷勤修佛法,親聽彌陀演音,漸修漸證無生忍。這惡習氣,只是存在內心而有,不會暴發殺盜淫妄於外在,故無惡人之有,既然有條件往生淨土了,殺盜淫妄對往生淨土的行者而言,是絕對不會構成的。從來於經典也沒有看到極樂世界有監獄,有警察局、分駐所、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司法院、監察院,更沒有便衣的秘密警察,何以如此呢?因為這一連串的警察局,最高法院是為一切惡徒所立的,若是大眾奉公守法,監獄、司法院等等必須一一關門,一切法律是為制止惡人而立,若無惡人,一切的法律即成傀儡,當下就失效,沒有作用了。
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的人,都是大丈夫相、無女人相,大家容貌都很莊嚴、尊貴、道氣翩翩,一股道人之氣質,令人心生歡喜,見之亦隨喜修行,從中淫念當下不生,殺意息滅,何況無冤無仇,殺盜淫從何起?
極樂世界的人各個皆有神通(梵語rddhi),假使有人有意無意動邪念、或妄語、或行動怪異,淨土諸人悉知悉見,怎敢邪念妄語繽紛呢?修行慚愧都來不及了,怎敢妄動胡為呢?
極樂世界皆以黃金為地,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黎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黎、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整體的淨土皆是無上珍寶所成,貪欲從何起?偷盜從何生?腳踏是黃金,睡處亦珍寶,空中、地上、水池樓閣全是無量寶物所嚴飾,這富有而尊貴的國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是福德與智慧溶鑄莊嚴之道場,為欲令眾生安住道心,有個相當殊勝之環境,讓眾生的煩惱減少到最低限度,因而好修行。
物以稀為貴,婆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種種珍貴資源有限,故覺得人人爭奪喜愛,畢竟,物稀人眾,供不應求,導致求之不厭,貪之無窮,無形中即產生造業之念;極樂世界處處是黃金,處處是珠寶,求之不竭,用之不盡,天眼看之不完,惡念、貪欲、偷盜從何而起?極樂世界這麼殊勝莊嚴,這一切福德與智德建設,是阿彌陀佛無量劫前發四十八大願,透過累生累劫勤修,莊嚴(梵語vyuha)所成,真是功德無量!
44、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法身充滿虛空宇宙,又說六方有恆河沙諸佛那麼多,彌陀法身已經塞滿整個虛空法界,那麼六方恆河沙數諸佛,坐在何處?豈非無容身之處嗎?
法身(梵語dharma—kaya,巴利語dhamma—kaya),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這位仁者問得相當好,也蠻有趣的,我們應該明白,法身是無形無相的,非青、黃、赤、白、黑、藍、靛、紫等顏色所能形容的,非大小長寬圓所能比擬的,彌陀法身固然充塞虛空,六方諸佛亦是法界藏身,充塞虛空 ,照理而說,應該擁擠得非常火爆才對,反而為什麼不會互相擠壓叫苦呢?或者擠得滿身大汗呢?這位仁者啊!這就是諸佛甚深境界,不愧是真功夫!我們不應該以凡夫之情見,臆斷諸佛空性世界,若以凡情測量佛境界,始終墮入我見我執,我見我執是入佛知見的大障礙,凡夫若能空我見,空我執,即能逐漸入佛見,所以,在學佛的歷程,應轉凡夫知見入佛知見,這是轉凡入聖的根本關鍵所在。
梵網經云:『轉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
法身與法身是相互無礙的,空(梵語sunya)與空亦無礙。譬如:一盞日光燈的光明照於暗室,暗室當下光亮起來,第二盞日光燈又打開,此日光燈之光明又照明在前日光燈之光明處,前日光燈之光明與後一盞日光燈之光明絕對不會相互排擠,你推我推的、你擠我擠的,當下光明與光明互不侵犯,互不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無礙、相互安住,二盞日光燈是如此,十盞、百盞、千盞、無量盞日光燈皆如是,日光燈這種美德實在值得讚歎,值得嘉許!諸佛法身與法身之間相互無礙,相互包容之美德,亦復如是。
又如眾流百川流入大海,大海不嫌一切川流,川流之水與大海之水不相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無礙,打成一片,大海之雅量,能縱容百川眾流,而不增不減,始終是大海一片,容多容少自在!諸佛法身充塞虛空,未曾增多,亦未曾減少;又如虛空,挖一個洞,未曾減少一空間,虛空添塞一個空間,亦未曾增加一個空間,虛空終不增不減,虛空與虛空不相互阻礙,而能相互包容;無量諸佛之法身充滿虛空,亦復如是!
法身是解脫甚深之境,與般若性空正等相應,非凡情所能揣測得知,已超乎時度空間,非語言文字所能描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落入知見即成障道。
法身之德,大之無外,小之無內,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大不礙小,小不礙大,大小亦不可得,縱橫三千大千世界,自在無礙,分身無量百千萬億化身於一剎那,如是窮劫欲讚歎法身之德,終無是處。
45、極樂娑婆同是佛土,為何生到淨土便不退轉,生到娑婆此土便皆退轉,這是什麼道理?
極樂國土正報莊嚴(諸佛菩薩聖人),依報莊嚴(環境富裕無欠缺),衣食住行豐富自得,行者不會造業,師資皆聖人,可教導行者開悟證果,色食與法食具足成就,造業無得造起,墮落亦不可得,可安心立命而進道,故永不退轉。
婆婆(梵語saha)此土正報不莊嚴(雖有凡有聖,生死無窮,貧富不均,無常窮變萬化,造業者多,聖人難遇,正法難聞),依報不莊嚴(環境卑劣,所求難得,身處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殺盜淫妄熾盛,環境無常多變,身心無安)。眾生隨業生此國土,必受業力所報,眾生欲扭轉淨化業報不是那麼簡單,業障一現前,則暴跳如雷,怒氣沖天,難調難伏,諸佛欲救無能,自己平時修行的功力全泡湯!業障沒現前還好好的,一旦業障逼臨,過去能說能講,大談諸法空性、唯識學、般若學、天台、華嚴、禪宗,當下失效、失靈,口罵手舞腳踢,然後在佛前開始懺悔,如此一進一退周旋不休!進一步退三步,這就是婆婆國土眾生修行狀況,大體上進少退多,婆婆國土修成就亦有,其數不多,易受惡劣環境所牽化,願力道心不堅,故不易成就,反而墮落者居多。
華嚴經云:『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梵語avinivartaniya)。』
總而言之,諸佛是不妄語者、不異語者、真語者、不誑語者,諸佛令眾生導歸淨土是方便中的方便法門。婆婆國土是坎坷的、無常遷變的、多缺陷的、美中不足的、輪迴的、不自在的、障礙多的、聖人難遇的、故易退轉,因而墮落六道,沉淪三界。極樂國土正報與依報殊勝莊嚴,不憂欠色食與法食,不憂不欠,一切時一切處,皆可得安心無慮,佛是本師,菩薩是伴侶,正法是慧命,成佛是歸宿,退轉從何起?煩惱從何生?是故,極樂國土終無退轉之有!其道理就在這裏展現大放光芒!
46、淨土法門貴在念佛求生淨土,如念阿彌陀佛,即彌陀來接引往生西方淨土;念他方佛亦有他方佛來接引。假使念大悲咒或準提咒,此人命終時,誰來接引呢?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異方便之法門,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皆有無量世界,無量世界即有無量諸佛,任憑稱念何方佛名,一心發願欲生彼國,彼佛必將接引念佛者往生他國,這絲毫無差,合乎淨土法門之要義。
若畢生稱念大悲咒或準提咒,誰來接引呢?這個問題問得妙極了,相當有意義,是我佛門弟子所關切的,請仁者諦聽,當你發願一生稱念大悲咒或準提咒的時候,應該同時發願,願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或觀音勢至,在你臨命終時慈悲接引,令你往生淨土無障礙,如此必能蒙三聖接引往生;或發願他方佛他方菩薩,來接引你到彼佛國土亦可,若無發願求佛接引,接引條件不能成立,誰來接引呢?法無定法,應機則宜,只要佛所說之咒,咒是通於十方三世諸佛,平等無對待故。
47、有病應吃藥,而藥方裏有動物藥方,若服此藥方,是否犯殺生戒?
若依徹底理念持戒,絕對不可行,所謂寧願持戒而死,不以破戒而活,正如此意;若開方便緣,不是絕對不可以的,各人持戒的成績因人而異,有些人有病無病之際,精進絲毫不犯;有些人有病無病之際,還是會自動開方便,這是不理想的 ,所謂:大戒不犯、小戒不斷。持滿分戒也是持戒,持六十分也是持戒,分數有高低故。
假使因病在身,非動物藥方不可,這就憑自己持戒的精神而定,雖然藥方已構成間接殺業,為療形枯,為求醫病,為證菩提之下,自己可酌量而決定,在這種情況之下,法絕對無定法,純在一心念之動機而已!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動物之藥方,是絕對間接殺生的。
受了戒不持戒是無法了生脫死的,想證成菩提(梵語bodhi),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戒是度生死 的寶筏,正當發心受戒的一念是最尊貴的,受戒 的確功德殊勝,能超生死,共趨涅槃(梵語nirvana),種下這戒因是難得出世之因,八識田中有戒因種子,盡未來際亦必然戒因現前,可繼續受戒而修行,這是受戒的殊勝處,但受戒不持戒,這是嚴重破佛淨戒,罪業深重必招果報的。
未受戒而心裏持戒,縱得果報,必屬人天小果,但人天小果僅有漏生滅,福報一盡,又墮落貧窮之數,畢竟有為生滅之法,亦屬不究竟。
依佛法而言,受戒已入佛弟子因位,已種下聖因,這是重點所在,不持戒是個人墮落的果報,知見沒有破,知道犯戒是不對的,果報受完,將後即不敢為,有慚傀心故;未受戒究竟還是未入佛弟子之因位,尚屬凡夫位,沒有種下聖因故,往往犯過失會原諒自己,寬恕自己,反正還沒有受戒嘛!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墮落下去!同時破見與破戒之較量,破見比破戒嚴重。所以,前者功德殊勝,後者應須努力之。
瓔珞經云:『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瓔珞經云:『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
道(梵語marga),見道就是正見佛法實相義,因為正見佛法實相,修行才不會誤修,譬如有眼目,才不致走錯方向;對事理的真相能正見了知 ,諸法緣起性空之道,內心無惑,對境不染,是非善惡,了義不了義,究竟不究竟,皆能明辨,見道者得失寸心知,不用別人規勸與啟發,自心自知自解脫,這是見道方是修道者的步步境界。
不見道如何修起呢?不見道就如同不明事理 ,事理不明焉能處斷大事,必定過失節節生枝, 一切時一切處都會把人事物搞砸了,不但不能圓滿事理,反而有造業墮落的危機;不見道就無法修道,硬性要修,也不知從何修起,縱然在修,越修越遠,成了天魔外道,自己亦然不能自覺,還自樂洋洋,心生我慢貢高,如大梵天王,天魔上帝皆然,甚至修到四禪八定後,自認為人是他所創造的,天地萬物是他獨創的,畢竟無明所致,這種種無明我慢與責高之心,乃至顛倒實相義理,生心染塵,皆是不見道而修,所帶來的一連串自誤誤人之道,豈可不知!豈可不慎!
佛法已深入人生宇宙實相,已得正見諸法真諦,得不退轉之後,才參究他教之書,無妨,不但無妨,反而更應深入理會他教之教義,不然如何破邪顯正呢?怎能知道他教講些什麼道理呢?既不知他教之教義,焉能摧邪樹立正法!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曾經未正覺人生宇宙前,就已經對外道思想摸索得一清二楚,對外道學術精確明了,所以,大聖佛陀開悟證果後,就能破邪顯正。
初發心或剛入道的佛弟子,暫時不要參究他教之書,因為自己對人生宇宙真諦一概不通,馬上參研他教教典,往往會先入為主所束縛,從此障礙真理,如入迷魂陣,稠林密網所覆蓋,增長我慢無明,欲得證悟菩提,終無是處。
木魚與大磬都是佛門修行之法器,不論自修或共修,在佛門中往往皆用得著,在佛陀時代並沒有這些法器,然而這些法器是如何而有呢?是從後代祖師大德所創制的,木魚的作用與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在誦經時打拍子,念一字敲一下,如是念念敲敲乃建立在和諧,統一的作用,因為修行的大眾有數百人、數千人之多,沒有固定的節拍,易於混亂的結局,所以必須有木魚的法器以助陣,因而產生大眾修行的和諧與默契。早晚課誦修行時用得上,或種種法會中皆用得著。
大磬是特殊的敲打,譬如誦經時,遇有段落變換之際,必須敲打大磬,令大眾明了變換,或遇佛號特殊處,也應敲打大磬,令大眾師知覺改換段落,或者合掌放掌,亦有敲大磬令大眾師得知之作用。
總而言之,木魚與大磬是修行的法器,是助長大眾共修之增上緣,我佛門弟子對法器應該愛護它,護持法器是理所當然,但千萬不可迷信,對法器產生無知的崇拜與迷信,現今的佛教界,的確或多或少有如此現象產生,正信佛弟子,理應切記法器之作用與宗旨才對。
普賢十大願王云:『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勤修淨土法門者,稱念佛號達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是往生淨土之通途,普賢菩薩就殷勤奉勸我們,應多禮敬諸佛,多稱讚如來,甚至多懺悔業障,直至普皆迥向,這是修淨土行所該學的課門,通常佛門弟子只知念佛求生淨土,而不知一切行門皆應如實勤修,因此狹隘於念佛法門而已!把佛陀聖教棄之不顧不學,堂堂的法門卻置之虛空,斷喪自己修學佛法的機緣!
在婆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不勤修普賢十大願王之教法,僅學念佛一法,其餘諸法棄而不顧,實在不智之舉,固然人生無常,生命短暫,是絕對沒錯,假使你活到八十歲不死呢?難道非念佛等死不可嗎?所以念佛者理應多學正法,何以如此而說呢?因為往生到西方淨土的話,阿彌陀佛還是教導往生者要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常隨佛學,乃至聽聞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六度、般若學等等,今生不學,到西方淨土還是要學。
佛教徒除念佛之外,必須兼懺悔,這是理所當然之事,懺悔可得消業障,淨化身心,能增長菩提道心,心地光明,懺悔可塵垢剝落,善法萌芽,自性莊嚴,若與念佛互相配合,即可相得益彰之功。
53、般若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然則盲聾瘖啞之人,念佛豈不是較容易達成?
心經所言:無眼耳鼻舌身意,是指六根無自性空之意思,若能當下證悟六根空性,即能轉凡入聖 ,不受生死輪迥之苦,並不是沒有眼睛、沒有耳朵、沒有鼻子、沒有舌頭、沒有身體、沒有意念 ,如果修行離開六根,就無從修起,無從證悟,何以故?離六根不可得,離六根空性亦不可得,六根即是空,空(梵語sunya)即是六根,佛法在如此正見中得以證道,非離六根別有空可修可證。
然而盲聾瘖啞之人,當下是業障深重,眼耳鼻舌身意有毛病故,與般若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是絕對不同的立場與意義,般若心經是修行解脫之聖法,盲聾瘖啞者是業障深重者,不可誤導大意,立場天壤之別。
盲聾瘖啞之輩,無法念佛,無法聽法,無法看佛經,一切皆業障所障覆,不能與正常人一般的念佛、聽法、看經,如果他能了解佛法大意,能提起意念而專注用心念佛,亦可達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我們要知道,正常人會有妄想,盲聾者亦有妄想,亦有敏銳思考之能力,雖然眼耳鼻不能作用,但心意識亦然很活躍著,是否能比正常人在念佛中,較易成就,或達一心不亂,這就不一定了。
淨土宗是屬大乘佛教,由經文所顯示,廣修淨土法門者,不但自利還須利他,自度亦須度人,不得自度而逃之夭夭,應興起大悲心,廣說佛法,令大地一切眾生勤修正法,是故淨土宗屬大乘教。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乃至觀音勢至等三聖,文殊菩薩(梵語Manjusri)、普賢菩薩、龍樹菩薩,都是淨土宗的佛菩薩,乃至十方三世諸佛,一切大菩薩無不宣揚淨土宗之法門,諸佛菩薩是大乘法的推動者,更是大乘佛法實證的見證聖人。
55、別人出家因緣成熟,從中鼓勵勸導,成全他人剃度心願,有無功德?他人欲出家,而勸阻他人發心出家,令其心願不成,有無罪過?
出家,梵語(pravrajya),別人因緣成熟,欲出家修行,這是莊嚴甚莊嚴之聖業,走出世解脫輪迴之神聖使命,是自度度人的豐功偉業,是值得鼓勵的,讓他人剃度心願達成,其功德不可思議,非語言所能為喻,現在略舉經典作證,分別如下:
瓔珞經云:『法師(梵語dharma—bhanaka)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
出家功德經云:『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脫;有人挑三千世界眾生眼,有人救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他人因緣成熟,欲發心出家修行,有人從中勸阻他人出家,令其出家心願不得成就,這罪過是很嚴重的,何以故?因為當下斷了別人修道之因緣,假使今生出家修行可證得果位,由於你從中阻礙苦勸,結果出家不成,導致無法證成菩提,這種神聖大業之因果你負得起嗎?證成菩提之後,他能廣度無量眾生,從中被你勸阻無法度無量眾生,這種廣度無量眾生之因果,你能負得起嗎?不但負不起,縱然你分身百千萬億的身體,在地板上磕頭懺侮,血流滿地,歷經百千萬劫,也無法懺悔勸阻他人出家之無量罪業以得清淨,命終墮入阿鼻地獄,受百千劫極苦之報,如此勸阻出家修行的果報,窮劫廣說不盡,正信佛弟子不得不謹慎,非佛弟子更應警惕自己,不得違犯,今引錄經典供養諸君,分別如下:
本緣經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
僧祇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六千六百六十歲三途之苦。乃至醉中剃髮,戲裡披衣,一曏之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愛捨親,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
出家功德經云:『爾時阿難叉手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需,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惟願世尊具盡告示。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梵語guna),猶不能盡,是人恆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受天人樂。』
若有於此妙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因緣,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汝滿百歲,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梵語naraka)中,常盲無目,受極苦處,若作畜牲,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中,久乃得脫,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問是義,我於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能盡。
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或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
出家功德經云:『出家(梵語pravrajya)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見佛法身。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
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梵語duhkh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不淨,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巴利語ariya—magga),趨涅槃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誰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者,終不得見涅槃城。所生常盲。』
出家功德經云:『佛告阿難:譬如四天下四大部洲,充滿阿羅漢(梵語arhan),若稻麻叢林。若見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阿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華香、瓔珞、旛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偶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遠勝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需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出家菩薩勝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閑曠若虛空,自在無為離繫著。諦觀在家多過失,造諸惡業無有邊。營生貪求無有足,猶如大海難可滿。』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若善男子(梵語kula—putra),善女人(梵語kula—duhitri),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永不退轉,得值諸佛,授菩提記。』
56、出家修行,若同胞姊妹出家,妹先現尼相,而姊後落髮,是否以妹為師兄,姊為師弟,或者不以年齡分長幼?
出家後稱師兄,師兄是應方便稱謂,隨中國民情而稱呼的,可牽強稱呼。戒律中稱比丘(梵語bhiksu)為比丘僧、大德、尊者等名稱;比丘尼(梵語bhiksuni)則稱大姊、或比丘尼僧而稱呼之。
同胞姊妹出家修行,妹先現尼相而稱師兄,而姊後現尼相,亦應稱呼師兄,為佛門出家眾不以師弟、師姊、師妹而稱謂,一律以師兄稱呼,意謂平等之義,避免情感譏嫌故。
依戒律法則而言,先受戒者為先,後受戒為後,不分老少長幼,不分種族貴姓與賤族,一律平等如戒(梵語sila)而行,不得乖尊卑次第,亂了如來戒法。
梵網經云:『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57、學佛以滅妄歸真為宗旨,但佛書常見有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之語,請慈悲釋疑?
佛法為中下根機之人,廣說斷煩惱而證菩提(梵語bodhi),斷生死而證涅槃,斷妄證真,這絲毫無差,如此修證皆落入次第,不得圓融教法,乃為二乘人所修證之法;大乘(梵語maha— yana)上根機之人,不說先斷後證,而說中道實相義,不二法門,不落階級,而入佛知見。
妄當下正覺,妄即是真,真若迷,真即是妄;真由妄之正覺而得,離妄而真不可得故,真若迷,真即是妄,有人會問:真是真,何以真會變迷呢?這是站在凡夫因位而言,譬如大家都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雖有佛性,但尚未見佛性,迷了本性,因迷故,所以稱真若迷,真即是妄,當妄若正覺,妄即是真,真與妄之間,正處於直接相互微妙關係,是故,離妄無真,離真無妄,妄即是真,真即是妄,迷悟染淨有別。
六祖壇經云:『煩惱(梵語klesa)即是菩提(梵語dodhi),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維摩詰經云:『法無有比,無對待故。』
大聖佛陀正覺人生宇宙實相後,廣為眾生說法,從不說人之由來與人之壽終後有始有終,人之生命是無始劫前即有,不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佛陀正覺諸法無生,無對待故,人命之由來,更非佛所造,非餘人所造,無始即有,佛陀覺悟諸法實相,從不說第一因,這是大聖佛陀所正覺,了知眾生無量劫前即有無量無邊,諸佛亦無量無邊,其數之多,不可稱不可計,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之。
59、佛教有句名言:『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既然是在心中,佛之智慧神通等等,為何眾生不得受用?眾生起惑造業,豈不是佛之起惑造業?既是起惑,為何稱之真窮惑盡?
佛陀說法,有時因中說果,有時果中說因,無有定法可說,諸法本無法,為應眾生機宜,故設種種法,法法亦非法,非法亦是法,法非法如故。
佛是眾生心內之佛,這是告訴我們人人各具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不可佛外求佛,肯定自性是佛,離性無佛,奈何眾生不明佛意,畢生猛追外佛,佛焉能外求可得,豈非捨本逐末!這不是意味諸佛是你,你是諸佛的意思,若顛倒說諸佛叫冤枉!
除了肯定自性是佛之外,佛亦鼓勵我們勤修自性是佛的法門,當下心觀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梵語asity—anuvyanjanaai),具足六度萬行,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十八佛不共法,自心作佛,如此作觀成就,即可入甚深三昧(梵語samadhi),登菩提門。
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佛正覺眾生皆有佛性,在佛之心目中,一切眾生之類,佛恆以度之,平等對待,誓願無盡故。眾生一向為成佛道,諸佛恆以度生,兩者終無變異。
這位仁者會錯佛陀本意,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當下不是馬上是佛,這是佛要眾生肯定自心是佛之意,若眾生是佛,為何佛還會起惑造業,可見眾生亦是眾生,佛亦是佛,眾生非佛,佛非眾生,因位有別,故眾生不得受用佛之智慧神通等。
若正覺佛之本意,修行即可入道,就不會走冤枉路,因而誤入歧途,窮劫周旋不出苦輪。修行依此正見而進道,何妨不能真窮惑盡!
觀無量壽佛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梵語asity—anuvyanj—anaai)。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60、諸佛六通具足,對過去未來無量劫之事,瞭如指掌,當能預知,既能預知未來無量劫之事,豈不是未來之事已屬定業?那作善作惡又如何能轉業?
決定業(梵語viniscita—karman),受異熟果決定,及受異熟果之時分決定之業,略稱定業。何謂異熟果(梵語vipaka—phala)?謂眾生以現世惡業招來世三惡之苦,以現在善業招來世人天之樂果;以其異世而成熟,故稱異熟果。定業是指某時某處所展現的果報,是有時度空間之限量,故如何堅固定業,亦屬不定業,畢竟定業亦有時間性的期限,期限一過,定業亦是不定業了,依諸佛智慧透過諸法實相,不管定業不定業皆屬空性之法,是非、善惡、因果(梵語hetu—phala)、業報、色法心法、有為無為、六度、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佛道等等皆為空性之法,無有定法可得,皆如幻如化故!
正因為諸佛正觀諸法實相,空無自性故,則能了知過去未來無量劫之事,因而無障無礙。諸佛具足十力,其中就談到,佛能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諸佛具足十八不共法之功德,唯佛獨有,不與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其中就有智慧(梵語jnana)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地獄(梵語naraka)十八泥犁經中,列有十八個地獄,何等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虛倅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 呼、須健居、末都乾直呼、區通途、陳莫。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殺傷,大火大熱、大寒大凍、大坑大谷等的種種罪刑。
十八地獄是以受罪時間的長短,與罪行等級輕重而排列,若隨最短時間的光就居地獄之壽命而言,其一日等於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經一萬歲,也就是人間一百三十五億年,才命終出獄,逐次往後推,每一地獄各各比前一地獄,增苦二十倍,增壽一倍,到了十八地獄時,簡直苦得無法形容,並也無法計算出獄的日期了。
正信佛弟子,了知地獄情景怎可忽忽度日,修行如沖天之志,精進不懈,不達菩提之岸,終無罷休!
印光大師云:『修行者,常思地獄苦,專注一心,勇猛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往生可期。』
談修行,應從教理深入,正覺諸法實義,而後實踐教理,稱之因解起行。正當修行之際,行門裏有解門,解門中有行門,當下是中道實義,倒不必行門中另起解意:何以故?因解有行,行由解有,非離解另有行可得,亦非離行另有解可得, 一即二、二即一,一與二不一不二故。
63、佛菩薩乃至歷代高僧大德火化之後,皆有無數的舍利,『舍利』如何而有?
舍利(梵語sarira),巴利語(sarira)。即死屍、遺骨之意。又作實利、設利羅、室利羅。意譯體、身、身骨、遺身。通常指佛陀之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其後亦指高僧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舍利可分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又可分為髮舍利、血舍利、肉舍利、骨舍利。
金光明經云:『舍利者(梵語sarira),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梵語punya—ksetra)。』
安置佛舍利之寶塔,稱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稱為舍利瓶,供養佛舍利之法會,稱為舍利會。
般若經云:『佛身及設利羅,皆由如是甚深波羅蜜多所熏修故,乃為一切世間天人,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四食(梵語catvara aharah),指長養有情生命之段、觸、思、識等四種食物。
(一)段食(梵語kavadimkarahara),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瞰,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細二種;前者如普通食物 中的飯、麵、魚、肉等,後者如酥、油、香氣及諸飲料等。
(二)觸食(梵語sparsakarahara),又作細滑食、樂食。以觸之心所為體,對所觸之境,生起喜樂之愛,而長養身者,此為有漏之根、境、識和合所生。例如觀戲劇終日不食亦不感饑。
(三)思食(梵語manah—samcetanakaraha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業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者,此即成實論所謂以思願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糧等。
(四)識食(梵語vijnanakarahara),有漏識由段、 觸、思三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支持有情身命不壞者,如無色界及地獄之眾生以識為食。
乃五十三佛與三十五佛之合稱。五十三佛出自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三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卷九十八優婆夷會。在叢林中,晚課所誦之大懺悔文,亦簡稱為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稱念之八十八佛名號而言。
塵(梵語artha),新譯作境,境界。指六根感覺而緣慮之對象、對境。佛教稱色、聲、香、味、 觸、法六者為六根之塵,而眼、耳、鼻、舌、身 、意為六根,六根對六塵(梵語sad visayah)而生六識,若根塵相對六識清淨無垢,稱為一塵不染。後世援用此一佛家語,轉以形容東西之潔淨,行為境地之清淨,為官之清廉等。
一境四心又作一水四見。譬如一水,本無有異,茲因天、人、餓鬼、畜牲果報不同,故於一水而見有四相分別之異。何等為四?敘述如下:
一、天見是寶嚴地,謂諸天福德殊勝,其所見水,悉成溜璃眾寶莊嚴之地。
二、人見是水,謂世間之人所見之水,清濁雖異,而皆是水。
三、餓鬼見是膿血,謂由宿世慳貪,罪障深重,墮餓鬼中,長劫不聞漿水之名,既因饑渴所逼,望見河水,意欲飲之,連趨岸傍,皆是膿血。
四、魚見是住處,住處即窟宅。謂魚以水而為住處,潛躍游泳,不見水相。
就是八種儀相,又作釋迦八相、八相成道、如來八相、八相示現、八相作佛等等不同稱謂。乃佛陀一生之化儀,從降生至涅槃(梵語nirvana)的歷程,分為八個重點,分為八種相,自古有此說,至後世,通常係指如下之八相成道:
一、降兜率相:謂菩薩(梵語bodhisattva)從兜率天將降神時,觀此閻浮提內迦毘羅國,最為處中,往古諸佛出興,皆生於此,爾時菩薩即現五瑞,現此瑞已,於是下生,故稱降兜率相,何等為五?分別如下:
菩薩現五瑞:
(一)、放大光明。
(二)、大地震動。
(三)、諸魔宮殿隱蔽不現。
(四)、日月星辰無復光明。
(五)、天龍等眾悉皆驚怖。
二、託胎相:謂菩薩將託胎時,觀淨飯王性行仁賢,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為菩薩母,應往彼託胎。大機之人,見乘栴檀樓閣;小機之人見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諸天作諸伎樂,從右脅入,身映於外,如處琉璃,故稱託胎相。
三、降生相:謂四月八日初生時,摩耶夫人在嵐毘尼園,手攀無憂樹枝,菩薩漸漸從右脅出,於是樹下生七莖蓮花,大如車輪,菩薩處於花上,周行七步,舉右手而言:『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爾時難陀、跋難陀龍王於空中降溫、涼二水,灌太子身,時其身呈黃金色,具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故稱降生相。
四、出家相:謂太子年至十九時,出遊四門,見老病死之相,厭世無常(梵語anitya),心思出家(梵語pravrajya),至父王處稟白,願聽出家,父王不許,於二月七日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宮乃至淨居天宮。諸天見已,到太子所,頭面禮足白言:『無量劫來所修行願,今者正見成熟之時。』太子遂於後夜乘馬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鬚髮,故稱出家相。
五、降魔相:謂菩薩於菩提樹下將成道時,大地震動,放大光明,隱蔽魔宮,當時魔王波旬,即令三女亂其淨行。菩薩以神力,變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部眾,上震天雷,雨熱鐵丸,刀輪器杖,交橫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變成蓮花,不能加害,群魔憂戚,悉皆迸散,故稱降魔相。
六、成道相:謂菩薩降伏魔已,放大光明,隨即入定,悉知過去所造善惡,死此生彼之事。於臘月八日明星出時,豁然大悟,得無上道 ,成最正覺,故稱成道相。
七、說法相:謂菩薩成道已,便欲說法度諸眾生,即自思惟:『諸眾生等,不能信受甚深法義,若我住世,於事無益,不如遷逝無餘涅槃。』時梵天前白佛言:『今者世尊,法海已滿,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潤益成立,今正得時,云何欲捨一切眾生,入於涅槃,而不說法?』是時如來受梵天王請已,即往鹿野苑中,先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及說大小乘種種教法,故稱說法相。
八、涅槃相:涅槃(梵語nirvana)謂如來度化世間四十九年,將入涅槃,二月十五日,於拘戶那城婆羅雙樹間,臥七寶床,其林忽然變白,猶如白鶴。爾時佛陀受純陀長者最後供已,與文殊師利等言:『諸善男子(梵語kula—putra),自修其心,慎莫放逸。』遂於中夜進入涅槃,時為紀元前三八三年。如來涅槃後,諸天人等以千端纏裏其佛陀之身,七寶為棺,盛滿香油,積諸香木,以火焚之,收取舍利,分為八分,起塔供養,故稱涅槃相。
這八相成道為小乘(梵語hinayana)所有,另據大乘起信論等載,則無『降魔』,而加『住胎』一相,稱為大乘八相。上述乃北傳佛教所主說之八相成道;南傳佛教則主說四大事,如佛傳碑像中所刻畫之降誕、成道、初轉法輪、入涅槃等四相,稱為四大事。又成此四大事之地,稱為四大聖地。
69、當人類死亡之後。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處如何?請慈悲開示!
人死亡之後,投生何處,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死亡時的相狀,是可以驗知其人將來投生之處的,在瑜伽論立死相有六驗,由六驗即可明白亡者投生何處,何等為六?分別如下:
一、若作善之人將死時,先自足冷至臍,臍上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人中。
二、若作善之人,頭頂皆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天上。
三、若自頂冷至臍,腰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餓鬼(梵語preta)中。
四、若自頂冷至膝,膝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畜趣(梵語tiryagyoni)中。
五、若自頂冷至足,足底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地獄(梵語naraka)。
六、若羅漢聖人要入涅槃(梵語nirvana),或心或頂,數日皆溫。
四魔(梵語catvaro marah),指奪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種魔。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等稱為四魔,這四魔是修道者的大障礙,若能摧伏四魔,當下解脫自在,法身自然彰顯,不受輪迴所束縛,出三界、脫六道,今解釋如下:
一、煩惱魔(梵語klesa—mara):指貪瞋癡習氣能惱害身心。
二、五陰魔(梵語skandha—mara):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
三、死魔(梵語mrtyu—mara):指死亡能斷人之生存命根。
四、天魔(梵語deva—putra—mara):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即是。
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教主阿彌陀佛,現在亦然於彼國土為弟子廣宣正法,令諸有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成就佛道。若阿彌陀佛於彼國土緣盡,則轉他方國土又行度生,此時,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ra)又遞補佛位,為諸眾生宣揚正法;若觀世音菩薩於彼國土又緣盡,同轉他方諸佛國土教化眾生;此時,大勢至菩薩亦遞補佛位,大轉法輪,廣度有情,令發菩提道心,共證菩提(梵語bodhi),若大勢至菩薩與彼國土緣盡,則轉他方諸佛國土教化群生;此時,極樂世界諸菩薩眾亦漸證菩提,次第遞補佛位,為諸眾生宣揚正法,終無停息,是故,極樂國土始終是正法時期。
願我輩學佛弟子,應發心隨喜,早證彼岸,親聽法音,共證菩提。
可以,佛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佛門弟子,二則在家佛門弟子。在家佛門弟子欲修行,於家裡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地藏本願經是一部孝道之經,同時倡導因果之經,更是具足道德之經,是一部相當好的經典,在家佛弟子可以儘管放心而誦讀受持。
最近有一些不肖弘法者,根本對佛經半知半解,甚至對地藏菩薩本願經一竅不通,竟然說在家人不可在家裏誦地藏經,若誦地藏經會有許多鬼魅來糾纏,集合於家裏的前前後後,使家庭不得安寧,致使凶多吉少等等恐嚇之言,如此一來,使得沒有深入佛法的在家弟子,受此毒辣思想威脅,因而蒙蔽聖典之真相,致使不敢在家裏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實在是佛弟子的不幸!若論弘法者的過失,罪非淺矣,不但要負起一連串的因果之外,還須負起被他毒化思想的無辜佛弟子之因果;這輩受害者,一一墮入邪見之網,如是而不得自覺,如此邪見的思想,以訛傳訛,因盲引盲,這種破佛知見之弘法者,佛菩薩欲救不能,將來的果報當墮無間地獄,塵劫終不得出,何以故?
大藏經云:『離經一字,皆同魔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若不下三途,莫謗正法輪。』
三十二相(梵語dvatrimsan—mana—purusa—laksanani)。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與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合稱「相好」。
關於三十二相名稱之順序,各有異說,今依大智度論卷四所載,分別敘述如下: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語su—pratisthita—pada) ,又作足下平滿相,兩足掌下皆悉平滿相。係佛於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導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輪相,又作千輻輪相:即足心現一千輻輪寶之肉紋相。此相能摧伏怨敵、惡魔,表照破愚癡與無明之德。或謂「足」亦指手足,故又稱手足輪相。
三、長指相(梵語dirghanguli),又作指纖長相,指長好相、纖長指相。即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之相。係由恭敬禮拜諸師長,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壽命長遠,令眾生受樂歸依之德。
四、足根廣平相(梵語ayata—pada—parsni)又作足根圓滿相、足根長相、腳根長相。即足踵圓滿廣平,係由持戒、聞法,勤修行業 而得之相,表化益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之德。
五、手足指縵網相(梵語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間王相、俱有網鞔相、指網鰻相。即手足一一指間,皆有縵網交互連絡之紋樣,如王張指則現,不張則不現。此相乃由修四攝法,攝持眾生而生。能出沒自在無礙,表離煩惱惡業,至無為彼岸之德。
六、手足極柔軟相(梵語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羅綿相、手足細軟相。即手足極柔軟,如細劫波之相。係以上妙飲食,衣具供養師長或於父母師長病時,親手為其拭洗等奉事供養而感得之德,表佛以慈悲柔軟之手攝取親疏之德。
七、足趺高滿相(梵語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圓滿之相。乃佛於因位修福,勇猛精進感得之相,表利益眾生,大悲無上之內德。
八、伊泥延相(梵語aineya—jangha),又作如鹿王相、鹿王相、兩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纖圓,係往日專心聞法,演說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滅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語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過膝相、手過膝相、平住手過膝相。即立正時,兩手垂下,長可越膝。此相係由離我慢,好惠施,不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惡魔,哀愍摩頂眾生之德。
十、陰藏相(梵語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馬陰藏相、陰馬藏相、象馬藏相。即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之相。此相係由斷除邪淫,救護怖畏之眾生等而感得,表壽命長遠,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廣長等相(梵語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縱廣等如尼拘樹相、圓身相、尼具盧陀身相。指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圓滿,如尼拘律樹。以其常勸眾生行三昧,作無畏施而感此妙相,表無上法王尊貴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語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髮毛,由頭至足皆右旋。其色紺青、柔潤。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眾生,心生歡喜,獲益無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語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雜亂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氣。乃由尊重、供養一切有情,教人不倦,親近智者,掃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滅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語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為真金色,如眾寶莊嚴之妙金臺。此相係以離諸忿恚,慈眼顧視眾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眾生厭捨愛樂,滅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尋相、圓光一尋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運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發大菩提心,修無量行願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願皆能滿足之德。
十六、細薄皮相(梵語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膚細軟相、身皮細滑塵垢不著相。即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不染。係以清淨之衣具、房舍、樓閣等施與眾生,遠離惡人,親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
十七、七處隆滿相(梵語saptotsada),又作七處滿肩相、七處隆相。指兩手、兩足下、兩肩、頸相等七處之肉皆隆滿、柔軟。此相係由不惜捨己所愛之物施與眾生而感得,表一切眾生得以滅罪生善之德。
十八、兩腋下隆滿相(梵語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滿相、肩膊圓滿相。即佛兩腋下之骨肉圓滿不虛。係佛予眾生醫藥、飯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德。
十九、上身如獅子相(梵語simha—purvardhakaya),又作上身相、師子身相:身如師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容端嚴,一如獅子王。係佛於無量世界中,未曾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遠離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貴,慈悲滿足之德。
二十、大直身相(梵語rjugatrata),又作身廣洪直相、廣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謂於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藥看病、持殺、盜戒,遠離憍慢所感;能令見聞之眾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二十一、肩圓好相(梵語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圓大相、兩肩平整相。即兩肩圓滿豐腴,殊勝微妙之相。係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表滅惑除業等無量功德。
二十二、四十齒相(梵語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齒相、具四十齒相。指佛具有四十齒,一一皆齊等,平滿如白雪。此相係由遠離兩舌、惡口、恚心,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淨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眾生之惡口業,滅無量罪,受無量樂。
二十三、齒齊相(梵語sama—danta),又作齒密齊平相、諸齒齊密相。即諸齒皆不粗不細,齒間密接而不容一毫。係以十善法化益眾生 ,復常稱揚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淨和順,同心眷屬之德。
二十四、牙白相(梵語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淨相、齒白如雪相。即四十齒外,上下亦各有兩齒,其色鮮白光潔,銳利如鋒,堅固如金剛。係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眾生強盛堅固之三毒。
二十五、獅子頰相(梵語simha—hanu),又作頰車相、頰車如獅子相。即兩頰隆滿如獅子頰。見此相者,得除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諸佛。
二十六、味中得上味相(梵語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諸味中之最上味。此係由見眾生如一子,復以諸善法迴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滿足眾生志願之德。
二十七、大舌相(梵語prabhuta—tanu—jihva),又作廣長舌相、舌廣博相、舌軟薄相。即舌頭廣長薄軟,伸長則可覆至髮際。係發弘誓心,以大悲行迴向法界而感之相;觀此相,則滅百億八萬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億之諸佛菩薩授記。
二十八、梵聲相(梵語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聲如梵王相。即佛之清淨梵音,洪聲圓滿,如天鼓響,亦如迦陵頻伽之音。乃由說實話、美語,制守一切惡言所得之相;聞者隨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權實亦得惑斷疑消。
二十九、真青眼相(梵語abhinila—netra),又作目紺青色相、目紺青相、紺眼相、紺青眼相、蓮目相。即佛眼紺青,如青蓮花。係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歡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三十、牛眼睫相(梵語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齊而不雜亂。此相係由觀一切眾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憐愍愛護而感得。
三十一、頂髻相(梵語usnisa—siraskata),又作頂上肉髻相,肉髻相、烏瑟膩沙相。即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係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三十二、白毛相(梵語urna—kesa),又作自毫相、眉間毫相。即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如兜羅綿,長一丈五尺,右旋而捲收,以其常放光,故稱毫光、眉間光。因見眾生修三學而稱揚讚歎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稱為『百福莊嚴』。
依據戒律所言,三彈指即是敲三下門的意思,具體上有兩種原因,何等為二?一者欲試探廁所是否有人,若有人理應回聲,是故應三彈指。二者若廁所有啖屎鬼魅,應速急避開,是故應三彈指。若佛弟子入廁照理就該如法奉行,若非佛弟子,也應該入廁敲三下門。
若物屬他、他所守護、前人不與、舉離本處、即成盜罪。佛制盜戒,盜五錢以上犯重罪,失戒體,不通纖悔,四錢以下犯中罪,二錢一錢犯下罪。懺悔者懺除犯戒之罪,而性罪不滅,須加利償還;苦不還者,後生轉重,絕對無法逃避債物的。
所謂常住(梵語nitya—sthita),略稱常,為無常之對稱。即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曰常住。此常住地上,屬十方三世常住三寶所共有之物,即曰常住物。如寺院之房屋、田地等不動產,法器、炊具、交通工具等動產皆是也。限於當處,不得出外,但得受用,不得分賣,故曰常住物。
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物之罪極重,應墮地獄(梵語naraka)。
方等經華聚菩薩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不能救。』
大律云:『若盜佛塔物及寺中供具,即犯重罪。』
佛經云:『有一沙彌(梵語sramanera)盜常住果七枚;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便墮地獄。』
犯戒要件:
一、是有主物。
二、有主物想。
三、起盜心。
四、用盜法。
五、值五錢。
六、舉離本處。
76、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理由何在?
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與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樣,其理由有兩點:一、表徵出家修行之形象,乃以出世解脫為宗旨,為利益眾生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為方便,故號稱方外客或沙門(梵語sramana),或修道行者。二、表徵僧俗之身份有別,才不至於混雜立場,帶來模稜兩可。
當今之佛教界有許多道場鼓勵在家人的衣服,一一模仿出家人的制服,如此一來,往往不易分辨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因而顛倒事實,在一次的因緣中,我頂禮過一位在家人,原來他模仿出家人的制服,上衣與下褲完全一模一樣,而且又腳穿羅漢鞋,肩背著僧袋,彷彿是一位道貌岸然有道高僧,我將要頂禮的當下,這位老和尚開口道:「哇啊!師父啊!不行不行啊!我不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啊!慚愧慚愧!」
諸如此類的情況,多得不勝枚舉,是好是壞,是對是非,我們不難明白,正信佛弟子焉能模仿出家形象呢?這種非僧非俗的形象產生誤導的機率,可說頻頻日昇,真令佛門大傷元氣,諸佛菩薩欲挽回這變質之歪風,實在束手無策,佛門亦不斷呼籲,這般在家模仿弟子,始終堅持不變,豈不是證實佛陀之預言已兌現,末法僧俗顛倒,正法不張,戒律鬆馳,佛教不敗也得傷痕累累。
梵網經云:『應教身所著袈裟(梵語kasaya),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梵語bhiksu)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佛遺教經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
善法(梵語kusala dharmah),指合乎於「善」之一切道理。固然善法是佛法,惡法亦是佛法,法的定義極廣,簡稱為法,法之種類,廣說不能盡,賅攝世出世間諸法,在施教的立場,眾生根機有利鈍,故有權實的教法;善法可累積福德,善法若不與般若智慧相應,善法亦能令人墮落輪迴深坑,佛門強調善法要有智慧引導方得與菩提相應。
為什麼惡法也是佛法呢?現在分兩點立場敘述:
一、佛法是覺悟之法。所覺悟之法,遍及人生宇宙萬法,窮劫盡說不得,含概心法色法、有為無為法、空法有法、善法惡法、相應法不相應法、生死涅槃法、煩惱菩提法、三界六道法、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六度萬行法等等不盡,皆屬佛法故。
二、在教導眾生的立場,心念動機是純善的,為令覺悟,縱然以惡法來對治頑抗的眾生,這一連串的施為權宜,亦尚屬佛法。所謂:菩薩為度生,有時以慈悲教化(理論),有時以金剛怒目度生(打罵罰),畢竟,眾生無量,根機亦無量,法門亦無量,無非以達成度脫為宗旨,是故,法無定法,無有高下,應機則宜;藥無貴賤,應病則良。
修行大乘佛法之行者,非但自利,也應利他,利他層次相當廣泛,佛門宣稱這時空裡就有十法界的生靈,其中有四聖六凡,除佛之外其餘概稱九法界為有情,九法界裡有一道廣受極苦的眾生,那就是地獄道(梵語naraka—gati)了,地獄是造諸五逆十惡而感召,是受一切極端刑罰的受難處,依據佛經所云:造上品十惡之業,就感召受地獄法界之報;造中品十惡之業,就感召餓鬼法界之報;造下品十惡之業,即感召畜牲法界之報。
縱然造惡而墮入苦難之地獄,身為出家修道者,觀看眾生受大苦聚,於晚課之際,即發起悲愍地獄受苦之眾生,仗三寶(梵語tri—ratna)功德力,廣宣破地獄真言,解冤結真言,恭請諸佛菩薩加被,普令得離地獄之苦,而後為地獄受苦難之眾生歸依三寶,為之開示佛法,令地獄眾生心開意解;隨之,又誦念滅定業真言,滅業障真言,滅障礙開咽喉真言,接著又為受三昧耶戒法,令餓鬼道一切眾生得無量福,得心意清淨,最後就開始作法誦念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一字水輪真言,乳海真言,求佛菩薩感召加持,乃至施無遮食真言,普供養真言,再誦經迴向(梵語parinama)。
如此一來,有色食有法食,二食具足,並得無量之福報,在出食的情況之下,地獄餓鬼蒙受大利益,以達救濟有情為宗,這是出家眾於晚課修行之際,同時發心出食給幽冥苦難眾生的實況,純屬悲心之流露矣!
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指五種制戒,佛陀為在家男女所制定之戒法。五戒乃小乘戒法,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是屬於盡形壽之戒,命終後當下戒體消失。依此受持五戒功德,最起碼可保持來生當人,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能如法受持,如法受持的作用是在增長法身慧命,如是斷惑證真,均由守戒的陶養而起。五戒表面看起來,是消極不作惡,而無積極為善的作用;但事實不然,如能稍加體察,便可明白守持五戒,實在也含有無限悲心,此悲亦可推己及人,自己守五戒,擴而悲心起,亦令眾生共守五戒。
菩薩戒是大乘戒法,在家菩薩戒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出家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是屬於盡未來際的戒法,故眾生受持菩薩戒即入諸佛位,菩薩(梵語bodhisattva)是因,佛(梵語buddha)為果,是故菩薩戒受持圓滿即是佛道圓滿。
梵網經云:『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臨命終時,正見(梵語samyag—drsti)心歡喜。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此處所說的平常心,並非凡情染污分別之心,而是不起一切愛憎取捨之心,與空性相應之心,與菩提之心相應,此心並無造作,遠離得失進退,平常心善分別諸法相,於清淨本性無沾無染,光明自在,若如是知解,因解而證,平常心何妨不是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因緣成熟,法身自然彰顯。
修行者能以般若智慧眼,善觀人生宇宙之實相,從中自性光明不迷,因而得無量無邊之智慧,名之為看破是般若德。修行者能勘察貪瞋癡一切煩惱,皆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幻化了不可得,諸煩惱不得束縛菩提自性,遠離諸垢,當下法身慧命復活,名之為放下是解脫德。修行者已透澈淨化塵垢,諸纏無縛,法身(梵語dharma—kaya)之德,即是自在平等之性,而且常住不滅的法性身無不周遍,名之為自在是法身德。
佛教(梵語buddha—sasana),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十宗,甚至數宗數派,大聖佛陀觀機逗教,什麼根機說什麼法,自在為眾生廣說諸法,佛陀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總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之大藏經,可謂浩瀚如海,無量無邊諸有情,廣受大法的滋潤,證成菩提者,不勝枚舉。
佛教之所以會形成八宗十宗,其原因在於眾生根機問題,畢竟發心學佛者,個人的智慧有深淺,性向有差別,喜好的法門各有立場不同,甚至善根有薄厚,在這種種不同的條件之下,因而引發大藏經的探討與學習,就有所分別取捨,歷代祖師大德就將法海藏經,分門別類,組織各宗各派,但應無量眾生之機,如此演化延傳下來,佛法在中國,便形成十個宗派,何等為十?分別敘述如下:
佛教十宗:
一、淨土宗
二、三論宗
三、禪 宗
四、華嚴宗
五、天台宗
六、唯識宗
七、律 宗
八、密 宗
九、成實宗
十、俱舍宗
袈裟(梵語kasaya),意思為不正色,壞色、不美而濁之色。或稱福田衣、幢相衣、離塵衣、無相衣、解脫服等等之稱。十方三世諸佛示現人間,皆以大丈夫相而出家證道,所著袈裟一律偏袒右肩,乃至代代相傳之出家僧眾,亦以偏袒右肩而著袈裟,何以偏袒右肩呢?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意義,代表十方諸佛所證悟實相諸法,若有佛陀來示現教化眾生,應以右肩荷擔神聖大法,以延續而不斷故,諸佛如是,代代出家僧寶亦如是,必以偏袒右肩而著,表徵擔當十方諸佛之大法故。
苦(梵語duhkha),這是六道眾生未得出離生死(梵語samsara),廣造諸業所感召之苦難,大聖佛陀把它分門別類為八苦:
一、生苦:在胎如處監牢,出胎如鑽穴隙,苦痛無量,是為生苦。
二、老苦:六根漸衰,日益不振,眼昏耳聾,身體支架不易,氣虛柔弱,是為老苦。
三、病苦:四大不調,面黃肌瘦,諸病臨身,病痛極盛。
四、死苦:疾痛喪生,四大欲分裂,身體之病與無量牽掛在一瞬間,死而逼迫,是為死苦。
五、愛別離苦:骨肉分離,魂牽夢縈,是為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苦:惡眷敗家,仇人見面,是為怨憎會苦。
七、求不得苦:名利愛樂,圖謀不成,內心極痛 ,是為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的作用熾盛,蓋覆真性,故死之後,復須再生,如是循環不已,是為五陰熾盛苦。
眾生(梵語bahu—jana),諸佛是大慈大悲的,眾生固然無量無邊,但佛之悲願亦無盡的,不論眾生與佛的緣份深淺如何,認識不認識、眷屬非眷屬、朋友非朋友,乃至怨憎仇敵,這一連串的關係,佛陀皆一一淨化,而以大慈悲心平等以待,有緣者而度之,無緣者若因緣成熟之際,佛陀亦然悲心而度之,只是時機遲早罷了,佛陀已徹底證成圓滿之無我(梵語anatman)、無有對立性、排斥性、取捨分別性、畢竟平等性故。
依此而類推,有緣無緣、認識不認識、眷屬非眷屬、朋友非朋友,乃至怨憎仇敵,佛陀皆慈悲一一淨心而度之,只是緣份成不成熟,遲早而已!
佛遺教經云:『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
大地眾生悉有佛性,只是善根深淺有異,甚至大惡之人亦有佛性,僅為煩惱覆障,若業消障除,善根亦然大展流露,即當發菩提心,可共登覺岸。
涅槃經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故。』
祭拜祖先是民族性傳統美德,表徵有慎終追遠,對歷代宗親的孝思與緬懷,代代相傳,子孫綿延,蓬勃朝氣,香煙鼎盛,人間自謂福址也!
身為正信三寶弟子,對祭拜祖先之看法,是透過理念的抉擇而定,並非一味盲從而祭拜,依經典啟示而言,父母兄弟姊妹,乃至祖父母等等,若臨終之際,理應於七七日內,如法作功德(梵語guna)迴向(梵語parinama),讓命終者受此福德而超生淨土;若已超過七七日,欲得作法迴向,乃至廣舖法會,令亡者超度,可謂困難甚難,因為亡者命終越久,神識也就越迷妄,而記性漸減而消失,甚至早已轉生投胎矣!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梵語karma—phala),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簡單而言,祖先命終之後,於七七日內,如法廣作功德(梵語guna),是合乎佛意的,是與經典相呼應的,是正確的抉擇:若已過四十九天,因而方超度作法,這是茫茫渺渺的,不易靠得住,甚至是迎合方便的,為契眾生根機須要而權巧設立。
與生俱來的我執,這種我執是累生累劫而延續下來的心病,是先天性的,尚屬未解脫的執著,不是後天性學來的,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 ,任運而轉,故謂俱生。
我們在六道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中流浪生死,皆為我執在作祟,若能我執當下與空性相應,因我而無我,無我即是解脫自在,更是轉凡入聖之要階,通達涅槃的要道,是故,十方三世諸佛皆讚歎無我的殊勝與功德。
凡夫(梵語prthag—jana)心境尚有強烈執著,時空之存在,是因為眾生業識不淨,乃至執著而自然感召的,因念念執著,分別諸境,時空當下現前;諸佛心境已定破時空,內心絲毫無染污分別 ,故得清淨一心,時空之有無,對佛而言,可有可無,非有非無,有無不一不異故。
據經典所記載,應於五十六億萬年,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下生人間,人間淨土即在彼時產生,那時的眾生皆實踐十善業(梵語dasakusala—karmani),因而得到淨土清淨殊勝果報,人壽八萬四千歲,男女五百歲方行婚嫁,大地平坦,五穀不作,自然豐收。
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云:『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五百歲然後出嫡。』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云:『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於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常住(梵語nitya—sthita)是諸佛菩薩,乃至一切聖賢僧所居住之聖域,在常住裡有弘法利生事業,是實際履行佛法的道場,古來高僧大德時常於佛寺弘宗演教,廣度無量僧眾,令僧眾得度超脫 ,可謂功德無量!常住是清淨道場,是力行佛法最殊勝的環境,應學佛所行,遵佛所言,學佛所證之聖域,是故稱之為,常住即是佛學院是也。
轉法輪(梵語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轉梵輪。弘法利生是僧寶之職責,僧寶清淨,無盡願力以宣揚正法,普令有情導歸出世解脫,因而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其功德甚深不思議,窮劫讚歎,終不得盡,畢竟,轉法輪僧捨俗割愛辭親,嚴持毘尼,弘範三界,令有情由迷而悟、由凡而聖、由苦而樂、由黑暗而光明、由生死而涅槃,這聖業非泛泛之輩所能為也,要具足無量智慧,無盡悲願,乃至發大菩提心,廣行菩薩道的行者,方能堪任此神聖大業,轉法輪僧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讚歎,諸大菩薩所護持,天龍八部拱手嘉許。
由此可見,轉法輪僧是何等難遭難遇,世上所稀有,至高至上,猶如曇花一現,佛弟子應鼎力護持轉法輪僧,讓無量眾生能蒙受甘露法雨。若有人從中蓄意破壞轉法輪僧,乃至誹謗轉法輪僧者,其罪業當墮無間地獄,受無量百千萬劫之苦,求出無期,應謹慎矣!
破羯磨轉法輪僧者,罪過無法稱計,梵網經稱為七逆罪,七逆罪必感召無間地獄,窮受極苦之刑罰,如是百千萬劫求出無期。何等為七?分別如下:
七逆罪:
一、出佛身血。
二、弒父。
三、弒母。
四、弒和尚。
五、弒阿闍黎。
六、破羯磨轉法輪僧。
七、弒聖人。
佛陀時代並無經懺之有,佛陀很殷勤告誡弟子若有過失,應該勇於承認懺悔,求得自性清淨,了知諸法本空,如幻不可得!隨著時空演變延傳, 佛法東傳至中國,約梁武帝時代,經懺便逐漸產生,首先是梁武帝為超度其夫人郗氏,因而召集佛教十位高僧大德,而收集大小經典之懺悔文與佛號,編集成十卷為一冊的梁皇寶戲,這是很明顯的經懺開始起源之際,隨後接踵而來的經懺,譬如有金剛懺、法華懺、華嚴懺、大悲懺、地藏懺、三時繫念、水陸大法會等等經懺佛事,可謂百花盛開,熱鬧非常,大體上經懺是由歷代高僧大德所編集而成,以聖典為依據,按個人性向所好,造什麼業,誦什麼經懺,一一不等,形成佛教史上的特色與方便法門矣!
93、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其餘的佛菩薩,是否也能尋聲救苦?
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kitesvara),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法法平等,佛佛道同,無有高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廣度無量眾生,無盡的尋聲救苦,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早已成就佛道,是倒駕慈航的菩薩,如實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六道同胞愛,這種精神處處無不與般若性空相應,以達成度化有情為宗;累生累劫以來,觀音大士常於娑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行化,一切時一切處皆有觀音大士度生之痕跡,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只要眾生有苦難,大士無不尋聲赴應,普令大地一切眾生得離苦海,共登覺悟彼岸。觀世音菩薩如此,其餘諸佛菩薩亦如此,更無有異!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梵語eka—citta)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梵語vimoksa)。』
此兩條帶子稱為劍帶,是綁戒刀用的,為何出家僧眾須持戒刀呢?這是很莊嚴的持戒精神,出家僧眾欲臨破戒之際,寧以持戒而死,不以破戒而活,如此而來,當下即可持戒刀自盡,免得破戒活在世間,畢竟佛門是清淨之聖法,不容有破戒不淨者停留佛陀正法中,因而自墮墮人,毀壞如來正法,罪過無量矣!
梵網經云:『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是這樣子,每一個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火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
須彌山上下皆大,中間略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仞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再上則為色界(梵語rupa—dhatu)十八天,及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四空天。
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鹹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功德(梵語guna),音譯作懼囊、寞囊、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
景德傳燈錄卷三云: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安僧立眾不可勝計,有何功德?達磨云:『並無功德。』蓋此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所謂真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於世。
六祖壇經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就是將佛陀成道後,廣宣正法,度之有情,一直到入滅為止,這段四十九年的弘法,分為五個時段,讓學佛者能提綱契領,依時間先後分出應機應理五個時段,現在敘述如下:
大聖佛陀成道後,於最初三七日,廣宣華嚴經,度大菩薩,是華嚴時。繼而於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阿含經,度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乘(梵語pratyeka buddha—yana)人,是為阿含時。繼阿含時後,於八年中,說維摩勝鬘金光明等諸大乘經,廣談四教,均被眾機,是為方等時。乃後,二十二年間,說諸部般若經,強調諸法皆空之義,是為般若時。再後八年,說妙法蓮華經,會三乘於一佛乘。法華之後,佛將入滅,乃在拘尸那拉城之娑羅雙樹間,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乃至一闡提人,亦當成佛,是為法華涅槃時。
98、天台四教儀中,何謂藏教生滅四諦?何謂通教無生四諦?何謂別教無量四諦?何謂圓教無作四諦?
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藏教生滅四諦:藏教者,經律論三藏之教。生滅者,此教詮因緣生法,有生有滅。四諦者,諦即審實之義,謂聲聞之人,用析空觀,諦審苦集滅道之法,一一不虛,是名藏教生滅四諦。聲聞之人,厭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樂。此藏教生滅四諦,是正教聲聞緣覺,旁化菩薩(梵語bodhisattva)。
通教無生四諦: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也。用體空觀,體達五陰諸法,當體即空,如幻如化,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滅無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無生四諦。(通前藏教者:此教鈍根菩薩,但證真空之理,與前藏教是同也;通後別圓者:此教利根菩薩,於真空之理能知不空,證人中道(梵語madhyama—pratipad)之理,與後別圓二教相同也)。此通教無生四諦,是三乘通學,以菩薩為正機,二乘旁機。
別教無量四諦:別教者,別前藏通,別後圓教也。無量四諦者:此教獨菩薩法,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故云: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法門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是名別教無量四諦。(別前藏通者:此教純是菩薩所修之法,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修也。別後圓教者:此教所明法門行相,隔歷次第,不同圓教一切圓融也。)別教無量四諦,是特別對菩薩說無量法門,不通於二乘,別於圓教菩薩。現在將五住地煩惱列表如下:
枝末煩惱:
一、見惑:三 界—一切見住地惑
二、思惑: 欲 界—欲愛住地惑;色 界—色愛住地惑;無色界—有愛住地惑
根本煩惱:三 界—無明住地惑
以上合稱五住地煩惱
圓教無作四諦:圓教者,事理無礙,法法融攝也。無作四諦者:大乘菩薩,圓觀諸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梵語samsara)即涅槃(梵語nirvana),無滅可證,是名圓教無作四諦。此教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僧是和合的意義,而和合復具有二義,即理和與事和,理和是證擇滅,就是僧眾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的寂滅之道理,事和共有六項,即所謂六和敬。一、身和同住:就是身體和平共處。二、口和無諍:就是言語不起爭論。三、意相同悅:就是心意共同欣悅。四、戒和同修:就是戒律共同遵守。五、見和同解:就是見解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就是利益一體均霑。
這是大聖佛陀時代的僧眾制度,在於保障整體僧團的和樂無諍,以達到平等解脫之涅槃彼岸為正宗,固然佛陀三千年前親自所制定的規則,這六項真理是不變的、永恆的,是涅槃必經之道。我佛門僧團應恪守六和敬,以圓成佛陀理性之教團,若如是依教奉行,諸佛讚歎,現今列表說明如左:
六和敬:
理和:證擇滅
事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相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這是佛陀說法應機的鞭策語,鼓勵修行者正解世間無常(梵語anitya),五蘊皆空的法義,因而樹立修行的風範,才不至於進退不已,道心懈怠,抖擻不得。三分病在修行者的身上,這是何等親切之事,日夜難忘,依此警惕人命無常之理,修行即易勇猛精進,早登正覺。
佛陀的慈悲立場,乃引發行道者專注一心,共趨聖域為目的,並非佛陀希望大家都帶三分病修行,無病找病來安立,而是設定有點病苦在身,人之常情,會因此激發無常之道,住世不久,理應倍加修行,沒有時間可猶豫了,自然能死心踏地的萬緣放下,一心(梵語eka—citta)始終邁向菩提之道,更無有異。若無病,而又能時時警策道心,這是最好不過之福報矣!
我們的法身慧命是來自三寶(梵語tri—ratna或ratna—traya),是三寶給我們一切修行上的理念與方針。飯前行供養之禮,以表感恩之心,尊敬佛法僧三寶,勉勵道心之義,畢竟,三寶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乃出世間之寶,故云三寶。
寶性論云:『三寶功德廣大如海,具足六義,何等為六?一、稀有之義。二、明淨之義。三、勢力之義。四、莊嚴(梵語vyuha)之義。五、最勝之義。六、不變之義。
三界六道之有情,生死沉淪,倍受諸苦,知見不正,行為不當,廣造惡業不得自覺,欣逢三寶,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患病之人而言,良醫、妙藥、看護者均不可少,三寶示現人間,悲愍眾生出離生死,亦復如是!飯前行供養三寶之禮節,其意含概有此深義。
出家(梵語pravrajya)修行者,於進食之前所應作之五種觀法,佛門中稱之為食存五觀,或沙門受食五觀。意表進食之際,內心應存感恩於三寶,與施主的發心功德,理應正念受食之時,以達成自勉之內涵,何等為五?敘述如下: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謂此食墾植收穫舂磨、淘汰、炊者,所費功夫甚多,且施主減其妻子之分,為求福而施,故受食時,應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謂若坐禪誦經,營三寶事,不持戒,不以涅槃之道為宗,受施則墮,故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謂須防心離於三過,於上味食不起貪,於中味食不起癡,於下味食不起瞋,否則不知慚愧,墮三惡道,故受食時,當作此觀。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謂饑渴為主病,故須以食為藥,不起貪著。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難成道業,而多食致患,少食氣衰,故必食得適量,以資身修道。
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修行者飯前依此行觀,即能正見飯食前後之真諦。
中觀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係以龍樹(梵語Nagarjuna)之中論為基礎宣揚空觀之學派。
認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獲得之認識,皆屬戲論範圍,稱為俗諦;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覺觀照,方能證得諸法實相,則稱為真諦。從俗諦而言,因緣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諦而言,一切皆無自性,皆畢竟空。然世俗有即是畢竟空,畢竟空即存在於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諦,則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在理論上,統一性空與方便;在認識上和方法上,統一名言與實相,俗諦與真諦;宗教實踐上,統一世間與出世間,煩惱與涅槃,即所謂假,有性空,不著有、無二邊之觀點,即稱中觀。中觀與瑜伽派對立,迄印度大乘教末期,此派一直為二大潮流之一。
中觀派以龍樹菩薩為始祖,歷經提婆(梵語Arya—deva)、羅喉羅跋多羅(梵語Rahulabhadra)、青目、婆藪開士等人。至六世紀初,有佛護(梵語Buddhapalita),清辨(梵語Bhavaviveka,Bhavya),二論師出而作中論之註釋。
其後中觀派裂為佛護系之具緣派(梵語Prasangika)與清辨系之依自起派(梵語Svatantrika)。前者之月稱(梵語Candrakirti)論師曾對清辨之中論註釋,予以激烈抨擊,其思想並傳入西藏而廣泛流傳;後者則以觀誓(梵語Avalokitavrata)等論師為代表人物。
七、八世紀之際,中觀派與瑜伽派有交互流通之趨勢,終於形成寂護(梵語Santaraksita)、蓮華戒(梵語Kamalasila)等之中觀瑜伽派(梵語Madhyamakayogacara),與密教同時流傳,直至印度佛教之滅亡為止。
在我國方面,此派之學說由鳩摩羅什開始系統地介紹至中國後,發生極大之影響,如隋唐之時,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及禪宗等諸大宗派,均以此派之創始者,及其經典為立宗之重要根據。
103、儒家之仁愛.基督教之博愛.與佛教之慈悲,有何不同之處?
儒家之仁愛,亦僅限以人類為主;基督教是創造論、一神論,基督教之博愛也同樣局限人類為主,不能遍及六道眾生的博愛,儒家與基督教如何仁愛與博愛,始終無法突破六道眾生的同胞愛,永處人道狹隘之觀念,不能正見旁邊亦有五道眾生存在,是故,仁愛與博愛的真理始終不能周全,有顧此失彼,顧彼失此的危機,儒家與基督教的教義缺陷層出不窮,前後就沒有關照六道眾生,僅是對人道行仁愛,對人道行博愛,那麼,那些天道(梵語deva—gati)眾生、阿修羅(梵語asura)眾生、地獄(梵語naraka)眾生、餓鬼(梵語preta)眾生、畜牲(梵語tiryagyoni)眾生等等,難道可以一筆勾銷嗎?或者可以不用放在心裏,瞪著眼睛說瞎話呢?這完全說不過去的,又如何能達到仁愛與博愛的圓滿呢?此二教只是關起門戶在人類自決而已?又怎能將真理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呢?這一連串的局限思想,不足與佛陀正覺之道相比倫,何以故?因為佛陀大澈大悟之後,開口第一句話即云: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無明妄想遮蔽,若無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當下現前。由此可見,大聖佛陀之智慧已洞察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足以證實佛教的慈悲是遍及六道眾生的,非但此世界、他世界,乃至無量三千大千世界,若有六道眾生,佛菩薩皆一一度化,無有選擇性、取捨性、排斥性,如大海之水能含容百川眾流,終無厭棄,佛教慈悲之法,亦復如是!
是故,儒家之仁愛,基督教之博愛與佛教之慈悲較量之下,遙不可及,百千萬億分不及一,當下三者之不同教義,即在此處當下明察秋毫,明鏡高懸,有個水落石出之真相矣!
涅槃經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蠢動含靈亦皆有佛性,一切有心者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一皆不可殺不可食,夫食一切眾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
法王(梵語dharma—raja),法王即是佛之別名,能於法自在,佛之尊稱。王即是最勝義、自在義,佛為法門之王,能自在教化眾生,故稱法王。法即是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總稱。
佛(梵語buddha)已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已成就三覺圓滿,三覺即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也。也可以說福德與智慧修滿之義,故名法王。
無量壽經云:『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釋迦方志卷上云:『凡人極位,名曰輪王,聖人極位,名曰法王。』
眾生是菩薩的淨土,這話如何而說呢?因為菩薩為了利他才能自利,突破我執,增長智慧;為了自利才能利他,興大悲心,廣度有情。並不是菩薩離開眾生而獨居,即可成就淨土的,淨土有兩大類:一則四聖所得之淨土。二則為眾生而有之淨土。可見淨土是不能獨居一方,淨土是眾生須要而有,若大家都成佛了,淨土當下即成歷史上的名詞,虛有其名。
菩薩的信願、慈悲(梵語maitrya)、智慧(梵語jnana),皆與眾生息息相關,若離開眾生,一切的信願、慈悲、智慧亦不可得,眾生是菩薩的增上緣,眾生是菩薩的一面好鏡子,眾生的是非、善惡、好壞,一切因果,都與菩薩有直接間接之關係,換句話說,若無眾生,菩薩名不可得,畢竟,菩薩是因眾生而成就佛道的。
維摩詰經云:『眾生(梵語bahu—jana)之類,是菩薩佛土。』
106、六祖壇經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是何意義?
菩提(梵語bodhi),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佛、 菩薩、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四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偏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由此得知,在果位中,菩提即是自性;在因位中,凡夫未覺自性,所有起心動念莫不染境,迷而不覺,故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欲得清淨自性,應於妄中覺,妄心覺悟,妄心何妨不是淨心!非離妄心另有淨心可覓可得,離妄無淨,淨由妄而得,故云:淨心在妄中。行道者,若能行正道,處處與般若智慧相應,自性清淨心,任何時處皆大放光明,不著三界,不離三界,那麼,煩惱障(梵語klesavarana)、業障(梵語karmavarana)、報障(梵語vipakavarana)、不消自淨,不空自空,當下三障即成般若智慧,故云:但正無三障。
三觀是天台宗重要法門,智者大師所立,為教義與實踐之骨架。係對於一切存在作三種觀法,即空觀、假觀、中觀,稱為「空假中三觀」。此乃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所說「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而立。
(一)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為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為空觀。簡而言之,自世俗常識之立場(假)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空),是為空觀。
(二)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為假;由觀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而言之,不停滯於「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三)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簡而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辛(梵語parivyaya),西藏語spod(藥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與酒、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所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恙,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脣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消;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讚淫怒癡,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二說:一、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所舉。二指蒜、蔥、興渠、韭、蔑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所舉。
109、有些人不敢受五戒的原因,因為怕不小心弄死螞蟻而犯殺生戒,及商人因工作關係,怕犯妄語戒,請慈悲開示該如何?
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指五種制戒。殺盜淫妄稱為四重戒,亦稱為性戒,有受戒犯之則有罪,若無受戒犯之亦有罪,飲酒戒而言,有受戒犯之則有罪,無受戒犯之則無罪,故稱為遮戒。
殺戒輕重等級有三種:一、逆罪。二、重罪。三、輕罪等三種。
殺父(梵語pitr—ghata)、殺母(梵語matr—ghata)、殺阿羅漢(梵語arhad—ghata)、出佛身血(梵語tathagatasyantike)、破和合僧(梵語samgha—bheda)稱為五逆罪。殺死人為重罪。殺死畜牲為輕罪。
依佛法而言,在理性方面,凡所有一切有命者,含靈蠢動者,一律皆不可殺,殺則有無量罪過。在事相方面而言,離成就佛道較近者,或較有智慧靈性者殺之,罪較重;離成就佛道較遠者而殺之,其罪較輕。
不慎弄死螞蟻,其罪尚屬輕罪,心應起懺悔之念,若嚴格行持戒律不犯,凡夫位實在辦不到,若要等到永遠不會弄死螞蟻才要受戒的話,我看你一輩子也永遠沒辦法受五戒,因為不犯輕罪要證成初果以上的境界才能辦得到,不要說今生沒辦法受五戒,窮盡未來生亦辦不到,所以,不要以這個問題心生煩惱,悠悠不敢受戒,耽誤你的生死大業。
商人因經理事業,易妄語,受戒之後,怕犯妄語戒,那就暫時勿受,等到因緣成熟再受之,但也要盡可能的創造因緣,改變因緣才對,因為人命無常,生死事大,輪迴(梵語nirvana)路險,欲共度解脫之彼岸,應以戒為師故。
謂命終時生於他方世界之義,往生不是發願就夠了,還要履行修行的階段,有了修行的實證功夫才能如願往生,若沒有修行的實證功夫,僅是發願就想往生的話,這是不可能的,畢竟,身心亦受業報,業報未盡,由不得往生,尚未解脫故。
法(梵語dharma,巴利語dhamma),證得菩提的聖者,已正覺人生宇宙之真相,是故,一切萬法無非啟示諸法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變異生滅,山色無非清淨身,溪水盡是廣長舌,翠翠黃花皆般若,悟者自悟,悟者稱之法追人;迷者自迷,不斷苦心體證諸法實相,故云人追法。
112、香板的由來如何?為何有些人被打香板,而說是消業障,如此說正確否?
香板的使用由來,原始於禪宗所流傳,時間上不久,後來淨土宗的大德亦以香板而行用,香板分為很多等級,略述四種如下:
一、「警策」香板:是用來勉勵大家的道心,以資振作。
二、「巡香」香板:是用來巡察坐禪昏沉之用。
三、「監香」香板:於禪七時使用,一般是由方丈、首座、維那、糾察等執行。
四、「清規」香板:是屬較嚴重者,犯了清規時,才會請清規香板來處罰。
除此之外,有的信徒還喜歡請賜香板(打香板),來消除業障(梵語karmavarana),為自己抖擻道心,增長力量,這可說是方便中的方便,何嘗不可!
凡夫(梵語prthag—jana)畢竟是凡夫,起心動念不定,變化多端,不易掌握,如同心猿意馬,始終定不下來,如同水中的浮萍,漂流不定;凡夫的心也如此一般,若任意信自心,易被自心所害慘,分分秒秒皆在生滅變化故。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梵語arhan)已,乃可信汝意。』
阿羅漢已證得果位,達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心已得解脫自在,永不受外境所惑動,已突破時空,永恆不變異,是故方可信得自己的心。
114、為何有些人聽聞到佛法即能善根流露,但有些人善根卻無法流露,何以故?
善根(梵語kusala—mula,巴利語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產生諸善法之根本。
據中阿含卷七大拘烯羅經載,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謂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於正法中。無貪、無瞋、無癡三者為善根之體,合稱為三善根。
不善根(梵語akusala—mula)則為善根之相反,貪瞋癡等,即稱三不善根,或稱三毒。又善法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稱善根。
如上所說是善根定義,有些人聽到佛法之際,當下善根大展流露,這是因為善根現前,因緣成熟,過去所造的佛法善因,善根之種子現前與佛法再度相會,親切吻合,當下打成一片,善根在此時此刻如瓶洩水般的湧現,有時情不自禁當下淚滿衣襟,嚎哭哽咽,心情舒爽如迷途歸家,如飲甘露,如暗遇明,如獲至寶,感念不盡!
有些人聽到佛法,內心無動於衷,若無其事,聽到如來正法,如同隨風飄過,毫無相應之念,錯過機緣不得自覺,更不得珍惜正法之意,何以如此心態呢?因為此輩之流,無始劫來尚未種下菩提聖因,或善根種子未現前之故,所以聽到佛法不能自覺,善根當然不能流露而出哩!
善來(梵語svagata,巴利語sagata)音譯作沙竭陀、莎揭哆、娑婆揭多。為印度比丘歡迎來客所用之客套語,即「其來正好」之意。
佛陀對比丘稱「善來比丘」時,該比丘即得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此謂「善來得」 ,為十種得戒緣之一,係限世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願力與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稱「善來比丘」,彼人即為沙門,具備剃髮與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
「善來比丘」一語始用於橋陳如等五比丘歸依世尊時。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七載,佛世時依此法而得戒者,凡一千三百四十一人。
增一阿含經卷十五:『諸佛常法,若稱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梵語sramana),是時世尊告迦葉曰:「善來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盡變作袈裟,頭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經七日。』
無想果(梵語asamjnika),指修無想定,死後升入無想天之一種果報。又作無想報、無想事、無想異熟。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謂生無想天者,其心,心所悉滅,而呈無意識之狀態。外道謂此為真涅槃,故於現世修無想定,死後則生於彼天。蓋以無想定為因,感得一種非色非心之境界,使心,心所不生,此非色非心之境界,乃無想定之異熟果,故稱無想果。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四云:『凡夫人入無想定,得無想果。』
無想定(梵語asamjna—samapatti)。指能於定中心想不起,猶如冰魚、蟄蟲,但不能斷惑而證入聖果,心不相應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乃心,心所(心之作用)滅盡之定,即使一切心識活動全部停止,以求證得無想果所修之禪定;與滅盡定並稱為二無心定。
此定為凡夫及外道所修,即彼等誤信色界第四禪無想天之果報為真悟境,又修此定所得無想天之果報,稱無想果或無事果。蓋無想定屬心不相應行法,依之在五百大劫之間得滅心、心所。
這是迴小乘(梵語hina—yana)向大乘(梵語maha—yana)的呵責語,是指二乘行者不能發無上道心之意。如與草芽之枯焦,種子之腐敗者無異,故稱為蕉芽敗種。如維摩詰經謂,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
煩惱(梵語klesa),菩提(梵語bodhi),這是顯示大乘佛教之圓通法義,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稱為菩提。
然貪、瞋、癡等煩惱,當體空性,當體為菩提;離此菩提法性之外,則別無諸法可言,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兩者相即不離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義載,煩惱為分別性,故其體非有;即見惑性空時,不必斷除煩惱惑,而得入真如(梵語bhuta—tathata),故說煩惱即菩提。
又「煩惱即菩提」常與「生死與涅槃」並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極。
道理(梵語yukti),簡稱為「理」。指正確之理,即事物之存在,變化必須準據之法則。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中舉出四種道理:
一、觀待道理(梵語apeksa—yukti),又作相待道理,即真(勝義)與俗(俗諦)相待之道理。
二、作用道理(梵語karya—karana—yukti),有因果關係之作用的道理。
三、證成道理(梵語upapatti—sadhana—yukti),又作成就道理,即確認方法和道理。
四、法爾道理(梵語dharmata—yukti),又作法然道理,如火有熱性,水有溼性,有其本來不變本性之道理。
修行若不博通道理,如盲人走路,有碰牆跌跤之殃;認識佛法道理者,如人具足雙目,能看清事理的真相,對人生宇宙的實相不迷惑,因解而行,因行而證,這是十方三世諸佛一貫行法,縱經塵劫,終無變異。
大悲咒(梵語Mahakarunikacitta—dharani),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乃觀世音菩薩內證功德之根本咒。
此大悲咒係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說,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va)受之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時觀世音始住初地,一聞此咒,立超第八地,心生歡喜,發誓弘布,安樂眾生,即時應願,身生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如眾生誦持大悲神咒,不生諸佛國者,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覺;惟除不善及不至誠。』
此咒共計八十四句,內除「娑囉娑囉」句,係表五濁惡世外,其餘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薩(梵語Bodhisattva)。雖咒內同句甚多,然所代表之菩薩,則每句不同。
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一、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常生善國。三、當值好時。四、常逢善友。五、身根常得具足。六、道心純熟。七、不犯禁戒。八、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龍天善神恆常擁衛。十四、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咒即真言,或名陀羅尼,亦即總持法門,是諸佛菩薩修持得果之心法結晶。十方世界有無量諸佛,故有無量陀羅尼門;而同一陀羅尼門,亦有無量諸佛修持成功得果。學佛者,不以多持各種為貴,而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一門精進為宗,當知諸法如義,一法等於一切法。但咒為梵文,間有譯意,而持咒者不必曉其意,因誦咒時,心解其意,反生分別心,而不能至爐火純青,一心不亂之境,切記之!
指比丘以五種邪法求取利養而活命,何等為五?敘述如下:
(一)詐現異相:謂諸比丘(梵語bhiksu)違反佛之正教,於世俗人前詐現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
(二)自說功能:謂諸比丘以辯口利詞,抑人揚己,自逞功能,令所見者心生信敬。
(三)占相吉凶:謂諸比丘攻學異術,卜命相形,講談吉凶。
(四)高聲現威:謂諸比丘大語高聲,詐現威儀令人畏敬。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所得利,指所受之供養:謂諸比丘於彼得利則稱說於此,於此得利則稱說於彼,令人動心。此五種皆是不正當之活命方法,為比丘者當深戒之。(大智度論卷十九)
又作八法、八世風。謂此八法,為世間所愛所憎,能煽動人心,故以風為喻,稱為八風。苟心有所主,安住正法,不為愛憎所惑亂,則不為八風所能動。八風即:
(一)利—利乃利益,謂凡有益於我,皆稱為利。
(二)衰—衰即衰滅,謂凡有減損於我,皆稱為衰。
(三)毀—毀即毀謗,謂因惡其人,構成異語,而訕謗之。
(四)譽—譽即讚譽,謂因喜其人,雖不對面,亦必以善言讚譽。
(五)稱—稱即稱道,謂因推重其人,凡於眾中必稱道其善。
(六)譏—譏即譏誹,謂因惡其人,本無其事,妄為實有,對眾明說。
(七)苦—苦(梵語duhkha)即逼迫之意。謂或遇惡緣惡境,身心受其逼迫。
(八)樂—樂即歡悅之意。謂或遇好緣好境,身心皆得歡悅。
菩薩(梵語bodhisatta)之八種報因,因此而得八種果報。何等為八種因果呢?敘述如下:
(一)壽因壽果:壽即壽命。不殺物命,無傷害心,稱為壽因;因此而長壽住世,則稱壽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施燈明供佛,或以淨物施人,稱為色因;由此得顏容光澤,色形端正,則稱色果。
(三)種姓因種姓果:種即種類,姓即族性。捨離憍慢之心,稱為種姓因;由離憍慢而生於上族,則稱種姓果。
(四)自在因自在果:以種種所需之物惠施於人,令他人得自在,稱為自在因;由此得大富、大眾、大眷屬等,得大自在,則稱自在果。
(五)信言因信言果:離口四過,稱為信言因;由此而其所言,人皆信聽,則稱信言果。
(六)大力因大力果:力即力用。作大功德,立大誓願,恭敬三寶(梵語tri—ratna),孝養父母,稱為大力因;由此得大名稱、大福德等,為一切人所敬重,則稱大力果。
(七)丈夫因丈夫果:樂丈夫法,並能說丈夫法,饒益他人,稱為丈夫因;由成就丈夫法之故,來世得丈夫身,則稱丈夫果。
(八)力因力果:隨力營助他人如法之事,稱為力因;由此而得少病少惱,有所堪能修諸善法,則稱力果。
所謂直指人心,即無須向外界尋求,而直觀自心、自性;所謂見性成佛,即無須分析思慮,而透澈覺知自身具有之佛性(梵語buddha—dhatu),即達佛之境界。此語與「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皆為禪宗表澈悟境界之用語也。
功德(梵語guni)根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所記載,聽經聞法有八種功德,何等為八?敘述如下:
(一)端正好色,指色身端正,無醜惡之相。
(二)力勢強盛,指福力威勢,降伏一切而不怯弱。
(三)心悟通達,指澈悟一切法相,了無罣礙。
(四)得妙辯才,指能以一句之義,演說無窮。
(五)獲諸禪定(梵語dhyana),指能攝斂心念,不生妄想而入定。
(六)智慧明了,指開發本有之智慧,照澈無礙。
(七)出家(梵語pravrajya)殊勝,指出家學道,並能傳法利世。
(八)眷屬強盛,眷屬指得法之人,指人聽聞佛法,復能依經為人演說,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屬,展轉流布而日盛。
言語道斷(梵語sara—vada—caryoccheda)。讚歎真理深妙不可說之用語。又作言語道斷、言語道過、名言道斷。常與「心行處滅」一語連用。
六十華嚴經卷五云:『遠離取相真實觀,得自在力決定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大智度論云:『言語已息,心行亦滅。』即多表示第一義實相斷絕言語,思慮時用之。
佛、聖人(梵語arya)、僧三種為敬田;和尚、阿閤黎、父、母等四種為恩田;救濟病人為病田,又稱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稱為「田」。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供養尊敬,即能如農人之力田,則穫秋成之利。
(一)佛田:佛(梵語buddha),意譯為大覺者,謂覺道俱圓,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若人能恭敬供養,即能獲一切福,亦能滅一切罪,故稱佛田。
(二)聖人田:謂菩薩、緣覺、聲聞等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稱聖人田。
(三)僧田:僧(梵語samgha),音譯僧伽,意譯為和合眾。謂出家僧眾皆能六和敬,敬順無諍,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稱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語upadhyaya),即教授師。謂出家者,因師教誨力,生長法身,其恩實重。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稱和尚田。
(五)闍黎田:闍黎(梵語acarya),音譯阿闍黎,意譯為正行。以能糾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師,因依此戒,得生禪定智慧,其恩實重。若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稱闔黎田。
(六)父田: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長,教誡育養,其恩重極。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稱父田。
(七)母田:謂母始自懷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為人子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稱母田。
(八)病田:謂見人有病,即當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予湯藥,則能獲福,故稱病田。
128、佛門中有所謂『阿毘達磨』,不知是什麼意思,請慈悲開示?
阿毘達磨(梵語abhidharma,巴利語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毘曇,阿鼻達磨、毘曇。意譯為對法、大法、無比法、向法、勝法、論。與經(梵語sutra)、律(梵語vinaya)合稱為三藏(佛教聖典之總稱)。故偶以阿毘達磨藏、阿毘曇藏、對法藏或論藏等見稱。
阿毘達磨原指有關教法之研究,若研究律藏(梵語vinaya—pitaka)者,則稱為阿鼻奈耶。其後廣至對於經、律二藏之論述,皆稱為阿毘達磨。
其成立約於西元前後,最初僅為簡單歸納一些佛教名詞,後卻逐漸演成解釋之形式。直到部派佛教時代,各個有力之部派皆成立各自之阿毘達磨,深奧繁瑣之哲學式教學於是展開。
現存之阿毘達磨,主要有上座部(巴利文)與說一切有部(以漢譯為主)二類,尤以後者孕育出大乘佛教,更具有其特殊之意義。
129、佛經裡常提到天龍八部亦參與聞法,到底『天龍八部』是何等人物?
天龍八部乃指守護佛法之諸神。又作八部眾、龍神八部、八部。何等八部眾呢?
一、天(梵語deva)。
二、龍(梵語naga)。
三、夜叉(梵語yaksa)。
四、乾闊婆(梵語gandharva,香神或樂神)。
五、阿修羅(梵語asura)。
六、迦樓羅(梵語garuda,金翅鳥)。
七、緊那羅(梵語kimnara,非人、歌人)。
八、摩喉羅伽(梵語mahoraga,大蟒神)。
此等異類皆歸化於佛之威德,成為佛之眷屬,住放諸佛之受用土,護持佛及佛法。
中道(梵語madhyama—pratipad,巴利語majjhima—patipada)。即離開兩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
中道係佛教之根本立場,於大小二乘,廣受重視,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則為一致。
中道之意義稱中道義,中道之真理稱中道理。中道教即指中道之教說,以中道為旨之立場稱為中道宗(法相宗主張唯識中道,並自稱為中道宗),觀中道稱為中道觀。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真實相,故就中道即實相之意義而言,稱為中道實相。
佛法貴在實踐中道實相,因為中道實相即是佛陀出世本懷,若佛弟子能依中道實相履行修證,才不會落入極端的一環,遠離一切邪執,破除邊見、常見、有見、無見、斷滅見等等,因此,依中道實相之法,破一分無明,增長一分法身,如是漸破漸增,直登無上菩提。
若佛弟子,欲深入法義,共證佛道,應勤修中道(梵語amdhyama—pratipad),何以故?因為中道是轉凡入聖所必經,中道是佛與魔的分水嶺,中道是生死(梵語samsara)與涅槃(梵語nirvana)的關鍵所在,修道者若遵循中道實相而進修,當下即與佛法相應,一切時一切處,念念菩提(梵語bodhi),步步無生,諸佛讚歎,菩薩歡喜,佛道可望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