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當今世界人人不安,互相無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導致引發社會亂象。若欲對治此一亂象病態,必須先了解聚集亂象之因,才能對治下藥漸趨好轉,否則費心費力徒勞且無功。那麼亂象主因為何?就是因為人人無法以五戒(十善)自嚴身心的緣故,佛陀制定五戒包含十善戒在內,凡佛教七眾弟子,無論是出家、在家,或非佛教徒,只要是關心世界、關心社會、關心家庭、關心自心及他人者,都必須持守五戒,因為持戒是自己修習福德的根本,也是世界、社會和平不可缺的條件,只要持守五戒(十善)清淨,福德必能增長、社會自然就和樂。
戒律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佛陀即將入滅時,於最後遺教開示世人:必須「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但慢慢至今已遭遺棄,如此重要教誡一旦遭遺棄,世界、社會如何得以安寧呢?佛陀又開示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無明覆蔽)不能證得(佛道、覺悟)。」若能遠離妄想執著(無明),智慧自然漸漸開啟,由此足證眾生皆有成就佛道的可能,只要捨離顛倒妄想執著,終能成就佛道。既然成就佛道必須斷除妄想執著,當然首先就必須持戒,藉由持戒得心安寧、清淨,攝心修定就容易多了,繼而起觀思惟而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解脫苦惱、成就佛道不可缺的法寶,只要人人持守五戒(十善),世界、社會自然和平安寧,期望大家共同持守五戒(十善),為後世代代留下一片淨土!
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大願寫於慈蓮寺大悲殿庭
大願法語:
「欲求福田者,持守五戒最為勝;戒乃菩提本,培福成佛道;人人持戒、培福,世界、社會和平安樂。」
各位護法居士,吉祥如意!今天又見面了,現在我來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因為在家居士信徒很多,若是不說該怎樣修行,恐怕大家都只光會嘴說:「我是佛教徒啦!我在修行了。」但應怎麼修呢?現在先來解釋「戒」和「律」。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戒」、「律」兩字的意義,應該是各有所指,簡單說,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戒有戒的範圍,律有律的範圍。「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止當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應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所以「戒律」用二句話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瞭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卻不瞭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話:「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若是不瞭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面,就無法瞭解佛教積極面的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與律以文字來說應該是這樣,所以「戒」是比較屬於個人的持守,「律」是較屬於團體的活動,不過有時也可以將「戒」、「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應該要持守的,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則,做人的根本立場,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因為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所以我們要學佛,必先要瞭解二項:一是戒律,一是法。
持戒律行 以無我精神服務社會
凡是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團體,就有其組織的人員,有其組織的規章,其組織的健全與否,就看其規章的內容而定。假如章程不健全,組織也等於不健全,若組織健全、章程健全,才能有效的發揮。任何組織,不管是社會組織或是宗教組織,都是依其各自需要的理想而制定規章,再由規章產生力量,但是組織的規章是否能產生力量,以及團體能不能發展,都必須視其組織的所有人員能否一致的對其規章的遵守(戒)與擁護(律),即奉獻、犧牲的意思,共同一致履行權利義務及理想的追求。若是如此,團體組織才能發揮功能。
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的戒律性質,雖然跟社會一般組織的規章有些相似,但宗教是以犧牲為其最大要素。有些宗教類型是以提供外表的身軀犧牲於神,為神、人做交通,就是做神與人之間的媒介,這是一種較低層次的宗教作法,以犧牲肉體供神使用。若是高等宗教者,則以「戒」嚴身心,以「律」生活,先自悟證無我法,也就是說先獨善其身,徹底瞭解無我法、瞭解緣起空性,空其身心於自然,就是不執著身心為一個自我體,不執著這個身心是我,永遠不變。因為這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的而已、因緣成熟則結合、因緣分散即離開,沒有一個我,如此才能以無我的精神來服務社會。若不能以這種體驗,確實達到無我,有時說要犧牲,卻處處以我的主觀認為,我做這事以後的果是什麼?固執等等……就處處產生很多的罣礙與遭遇。所以若瞭解緣起空性、無我法,這樣的犧牲在任何宗教、任何角度而言,你是無畏的,你是犧牲、奉獻的,因為你「無我」,你會過得很自然,奉獻得身心安樂。若不然,處處希望如自己理想,可是結果卻不是這樣!若能瞭解緣起,你可以真正走出你完美的理想,因為瞭解無我故,趕緊借用有用的色身,有用的本錢,就是說身體健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楚,你有這樣的本錢做資糧,將你符合社會、符合真正的了義法,奉獻於社會、傳授給別人,能夠讓眾生離開我執束縛、得到真正究竟的涅槃,走入真正的解脫。若要走入涅槃,則必須先瞭解次第方法,若不瞭解次第方法,一味盲目的修行,當然就沒辦法,所以必需離開「五欲」和「我執」來達到證入涅槃,這是較高層次宗教最大的一件事情。也就是為了要達到真正斷滅一切憂悲苦惱,「犧牲」為重要行持之一,這是層次較高宗教不同的地方。
戒律制定的源起
有人類的世界以來,不知經過多少的宗教緣起緣滅,組立掘起又解散、恒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但是到目前為止,被世界公認的宗教很少,主因也是離開了戒律及教義。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須要有明確的圓滿教義,與明確的戒律,因為戒律的功用,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夠增進大眾的福祉,否則,便會遭受社會自然的淘汰。每一個宗教都有它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與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因為佛陀是在人間自體證,親身體證世間苦、親身瞭解苦的原因之後,用修行的方法來滅除苦,所以他是瞭解苦的主因起源,瞭解修行的方法滅掉苦,即是於人間自體證,滅除一切煩惱及憂悲苦惱,所以他不違背人類道德利益標準而制戒。也就是說佛陀在人間生活、在人間成道、依人間需要制戒,所以佛陀所立的戒符合眾生所需要。
佛陀成道後的最初數年之中,佛陀弘法其間尚無戒律,根本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初期佛的弟子,都是根器道德很好,聽聞佛陀說的法,都能馬上悟出真理,而信受奉行,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來約束大家。直到佛陀成佛以後的第五年,有一位比丘由於俗家母親的逼迫,聽說其父母準備要供養比丘,所以叫他出家的兒子比丘帶著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養,結果其母設下圈套,迫使他與其未出家時所娶的太太行淫欲而犯了淫戒。同行比丘告知佛陀,所以佛陀才制戒,佛教的戒律就從此陸續的制定下來。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維護僧團的清淨莊嚴,若教團內有所犯錯,隨犯隨制,從此以後凡有違犯僧伽團體清淨生活者,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所以佛陀制戒的動機,是為僧伽團體清淨的緣故、和合的緣故。只要進入佛門,我們一定要瞭解制戒的動機,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與遵守,所以凡是佛弟子,不論是出家或在家,只要踏入佛門,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須受戒及守戒,若是無者,雖然自稱為信佛、學佛的佛教徒,也不過是被稱為佛教徒,卻是徘徊佛教門外的人,因為你只是嘴巴說信而已,對佛教的戒與律不清楚,那只是說信而已,是信仰的信,這樣是不會被佛教所承認的。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
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那是次第與階層的區分。現在所要說的是在家戒律,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但是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以後我們會說到。首先來說三皈依戒,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所以我們一定要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這是公海,這是隸屬南韓,這是屬日本的等,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既然這樣,在受三皈依戒時,授戒的僧師有明確的說明,皈依後必須持守三條皈依戒,也就是皈依後必須禁止:
一、「盡形壽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受皈依的人應該都有念到才對,既然都有念到就該知道它的意義。
二、「盡形壽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意思是說:我活著的一天,我一定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我們皈依時,授戒的師父都會念著讓你跟,也都會由皈依授戒的師父解釋。
既然你發心皈依佛教的三寶了,三皈依後必須持守禁戒,所以皈依三寶就含有一種戒的特質了,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瞭解。現今世界上皈依佛教為三寶弟子的信眾很多,人數難以正確統計,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不瞭解三皈依戒,為什麼呢?因為他初皈依,對佛法僧三寶無深入瞭解,尤其是我們皈依時的時間也不太長,不能夠說你來先上一天課,瞭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現今社會時間就是本錢,於工業社會中,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時間來,不然按常理皈依應該要一天的時間,早上上課,先瞭解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才有辦法,因為沒有那種環境,也沒有這樣的制度,有時你用制度反而讓信徒認為「囉嗦」!別人皈依時間都不長,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時間。嫌囉嗦,所以大家如果有這般的風氣,那皈依後,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初皈依的人對佛及自在天魔兩者的差別不能瞭解,既然初皈依者不能瞭解,他又將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所以會產生錯解佛是高級的天仙,落入神格的信仰,將佛與自在天魔混在一起,不知道什麼是自在天魔,什麼是佛?那就違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條——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不是他不去持守,而是他不瞭解,不徹底、不知道。初皈依的人怎會徹底呢?所以,我覺得必須要讓信徒瞭解,才藉這機會來講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對法方面,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在家居士對律的方面,如何去持守及奉行。因為有很多在家居士擁護佛教,我們才能專心研究佛法,他們布施物質使我們不缺吃住穿,建立莊嚴道場讓我們專心研究佛法,我們必需要提供一條相當有次第的方法,讓在家居士能夠按步就班的修行,那才不會摸不到路。一般對於戒律的解釋不是太深,就是無次第,戒歸戒、律歸律,如汪洋大海不知從何摸索起?每個說的不同,一個說一種,一個法師說這樣、二個說兩樣,到底聽誰呢?並非我本人對戒律很有研究,只是儘量以我個人所瞭解的跟各位給個善緣,與各位互相溝通,若是說的不圓滿、不太清楚,希望你們再參考專門研究戒律的人,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至少我說一些讓各位有個印象,也可以依這次第來追求。
了義皈依與非了義皈依
其實「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品,因為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回轉或是歸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是歸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並不是佛教的專利。那麼信仰佛教有三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奉祀、崇拜多神以及妖魔鬼怪等的信仰,也可稱為皈依,因為他們歸投他、依靠他。像很多人不瞭解,如小孩子要去讀書,平常不輔導小孩努力認真讀書,要考試時才買一些水果,拿三柱香,去哪里呢?去求菩薩保佑讓他考上錄取!但這並非不好,可以讓他內心有個寄託,這種也等於是依靠他、皈依他。
那麼什麼叫做自在天魔呢?「自在」有了義自在及不了義自在之別,不了義自在就是不究竟自在的意思,了義的自在就是究竟的自在。那什麼是究竟的自在呢?也就是已經達到涅槃,斷除一切憂悲苦惱、離開貪瞋癡了;不了義的自在就是不究竟的自在,也就是暫時而已,暫時的自在快樂而已,馬上又煩惱痛苦,憂悲苦惱又來了,所以這也就是不究竟的、是暫時的,又叫做有漏的。不了義自在就是福業的招感,就是說你福報很好,感覺你也不缺錢,身體也健壯,子女也孝順,夫妻也和睦,但是必須瞭解這是暫時的而已,不論如何,再好的夫妻總有一天也會分開,再好的父子母子也會分開,再年輕、再健壯總有一天也會老化,所以這種自在只是暫時而已,即使讓你有再多的財產,你也不能買到永遠不老不死啊!雖然福業感招你眼前全都俱足,但那只是暫時的而已,煩惱一樣會來。
若是了義的就不同了,他徹底瞭解煩惱的起因、徹底瞭解煩惱,因為有一個不明白的渴愛,誤認為有一個我的緣故,才感召痛苦、煩惱。既然已經瞭解徹底了,且依佛陀的教義修行,親證了,他就不會再產生執著,這種才是真正慧的解脫、智慧的解脫。以智慧的解脫來斷滅心的一切煩惱,以及束縛,這是究竟的,也是通達無礙的自在。
那麼天魔二字呢?天子魔之略稱,第六天之魔王。天魔是福業的果報,因為我們在人間修福業,而感招到天上,人家說六道輪迴不是有個天、人、阿修羅,意思是說福業的果報。在佛教的教義之中來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他們的最高理想,總不會超出升天的範圍,就是說佛教以外很多的宗教,都偏向修善,或是偏向以後死後去天上,像印度很多的宗教都是修求升天,所以它的理想範圍都只在天上而已。但是以佛教而言,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是在生死輪迴之中,因為他還有一個「我」,無論天上的壽命有多長,亦有其限度,天福若享盡,死後還墮,所以天魔非可靠的皈依處,也非究竟、是有漏的,並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處,即使讓你皈依天上的天魔,想要去天上,上去了卻又下來,永遠在往返而已,光是上去下來,腳都走酸了,也會累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到清淨、得到解脫安樂之道。
那麼佛是什麼呢?初皈依的人,要瞭解佛是什麼的也很有限。佛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別把佛當成是一位高級的仙,高級的神,那這樣你就不瞭解佛了。
「佛」——是梵語,意思是一位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若要更詳細,我也有說一卷佛法僧,跟一卷三皈依可供各位作參考,其他的法師也有很多論及佛法僧的著述,都可供參考探討,但是千萬注意,若是我們所看的書已將佛落入神格化,那這本書是不是可以看,就該考慮了,若要看、那你只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誤解了。佛不是天魔、神、仙等的神格化,佛是究竟解脫憂悲苦惱,止息輪迴生死的大聖人。所以皈依佛陀的人格為行持模範,依止佛陀的教法力行才可成佛道。因為眾生本具佛性,什麼佛性呢?就是說眾生俱足圓滿的智慧,只因妄想執著,迷塵背覺不悟,認假為真,產生痛苦生死輪迴,皈依佛與皈依天魔的差別就在此,大家要瞭解,所以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凡是我們初皈依的人,在正授中都有念過的,那麼若是我們能真正皈依佛,不去皈依天魔外道,那你就是真正會修持、受持三皈依戒的人,不然,你不瞭解天魔與佛的差別,到底如何能皈依佛呢?簡單說:有了義和不了義,有漏與無漏之分,也就是有究竟與不究竟的差別,所以要認清楚。
第二條戒:盡形壽皈依法。有這肉體活著的一天,一定要皈依法,既然皈依了,就永遠不再皈依外道的典籍,我們三皈依的第二條,明明有如此的說法跟如此的記載,引導皈依的大眾念誦三遍,那麼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什麼是「外道典籍」呢?初皈依的人哪知道什麼是外道的典籍呢?包括現在已皈依五年、十年、廿年的人,若不用功去探討,現今處於宗教自由複雜的前提下,人人都能說一套,那他怎麼能分得清楚什麼是對或不對呢?所以初皈依的人,幾乎沒人能分辨什麼是外道典籍,所謂的「外道典籍」就是違背自然法則心外求佛者,也就是說,你不向內自己征服自己,來斷滅自己的所有我執及憂悲苦惱產生執著的貪瞋癡,反而向外去追求,要使自己有智慧,追求滅掉貪瞋癡,卻不向內在貪瞋癡去征服,這種叫做向心外求佛者,叫做外道。
印度當時的外道就有九十六種之多,有名的外道有六師:
一、阿夷多,阿夷多的教理是屬某某論,他主張人皆由四大原素構成的,身體若破滅時,也隨著消滅,主張極度的求樂,活著時,儘量去享受,這就是我們說的外道典籍了。
二、散惹耶,散惹耶的教義是懷疑論。不反對別人說有無來世,有無果報等。此派學說,對一切問題都不作決定說,都無正面的答覆。
三、末伽黎,末伽黎的學說是定命論者。主張無因論,否定一切依業的輪迴,一切生物輪迴是無緣無故的,一切修行都是空的、無用的,只要經過八百四十萬大劫,屆時不管智或愚,都自然得解脫。所以他的教論很奇怪,既然修行無用,那他又修苦行,是在修什麼呢?他又修禪定,又是在修什麼呢?這些都叫做外道典籍。
四、富蘭迦葉,富蘭迦葉的學說是道德否定論。主張縱欲,立無道德論,無善惡果報。殺害他人非是行惡,無惡報。即使祭祀、布施、克己制御感官、行好事、說實話,也不是行善,也沒有善報。簡單說,做惡沒有惡報,做善也沒善報,業的報應不可能有,他否認善惡,所以這個教派叫做外道說法。
五、鳩鳩陀,鳩鳩陀的學說立七種要素,認為人是由七種要素而構成的。七要素是:地、水、風、火、苦、樂、生命(靈魂)。不承認靈魂的獨立性、主動性,否認道德,他認為靈魂是由這幾項所結合的,這也是外道典籍。
六、尼乾子(耆那教),此派立五戒和佛教的五戒只差一戒不同而已,尼乾子所立的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妄語,三、不與取(不與取等於佛教不偷盜的意思。),四、不邪淫,五、無所得。耆那教他的修行法很嚴,我們在「宗教的起源與佛教的源起」中有介紹到,若要更瞭解印度六師可以參考。此派分世界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生命不得解脫是由於業的束縛。還有印度婆羅門教的奧義書等一些常、斷之法,佛教稱他為外道。其實外道是指無關斷滅生死煩惱痛苦的教法,所以稱他為外道典籍,不瞭解的人,錯解誤會外道是在罵別的宗教,其實不是,這只是名相而已,並不是說外道是在罵人,千萬別誤解了,心外求佛,才是外道,佛教裏面也有很多佛教徒是外道,也是很多啊!這是事實。
自滅貪瞋癡 親證八正道
佛陀的教義就是從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下手,修行以征服自己三毒為物件,佛教的教義,是叫我們自己去征服自己,征服我們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並不是去征服別人的宗教,所以佛陀的教義特別不同,若是你不從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下手,那麼你如何修行呢?佛陀是不會去罵或看不起別的宗教的,因為宗教各有他的教理,必須去尊重,千萬不可譭謗其他的宗教,當然也不容許其他宗教冒仿佛教,這樣也不行。雖然宗教很多,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仍有不同之處(不共法),教義雖有共法與不共法,共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如佛教所說的結夏安居,過午不食等等。這都是與其他宗教相同,所以叫做共法。若是真正的了義法叫做緣起性空、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四聖諦,這些與其他宗教不相同,所以稱為不共法。就是差別在了義與不了義,其實佛教也有些法和別的宗教一樣,所以稱他為共法,也就是不了義法或稱為有漏法,不究竟的。那麼什麼叫做了義(無漏)法呢?就是中道,中道是什麼?就是八條正道,也是唯一解脫的道路。外道思想不是「斷」就是「常」。所以稱他為兩邊人,佛陀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入「斷」或「常」,所以稱為中道法。中道的八條正道:簡單解釋一下,在我們「回歸自然」系列也有談到八正道,若要參考八正道,應該要參考回歸自然,現在只作簡單介紹:
一、正見:是正當的見解、正確的知見,認清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真實相,本來面目,如認識一切皆苦,明白諸行無常,瞭解諸法無我,徹知萬法皆空性等等。
二、正思惟:是正確的思惟。由於徹底的認識事物真相「緣起緣滅」,而以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能實現自己的正欲。正當的欲望,所以稱為正思惟。
三、正語:一切的言語都必須不離法或善,不作一切非理的口業。
四、正業:除去身上一切不正當的動作,而且常行清淨之業。
五、正命:離開一切不正當的生活,必須活在正法當中。
六、正勤:是正確方法的努力,是正精進勇猛於修行。
七、正念:將正確的思想常住於心,時時憶念不忘,不起一切邪念。
八、正定:用正確的方法修禪定,將心靜止於正念,保持身心於三昧(正定),不被煩惱妄念所動。
今天時間的關係,暫時說到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所開示的八條正道,也是佛教修行實踐的代表傑作。下星期有空,有時間、因緣,我們再繼續研究,祝福各位持戒清淨、福德圓滿,感恩!
大願語錄:
「佛法是用以度人,給予得到安祥、和平、自在、寧靜的涅槃,不僅為了滿足求知的好奇。」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我們又在空中見面了。
正見引領 正道以行
我們前集已將八正道的條文簡單說過了,若想要對八正道更清楚,我介紹看回歸自然第廿三集,以上佛陀所開示的八條正道,是佛教實修履踐的代表傑作。依止八正道修行能解脫一切煩惱,而親證涅槃,止息輪迴生死的痛苦。佛教的教義、修道法,是依中道建立,所以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典籍。若皈依外道典籍就犯三皈依戒的第二條戒了。初皈依的人有誰能夠瞭解呢?怎麼知道外道典籍是什麼呢?所以我們修行思惟正見的標準,一定要依止佛陀的教義,否則就無法以正見的標準來落實於生活中,若能如此,也就是持守三皈依戒的第二條戒了,所以印度六師所言的教法,我們都稱之為外道。現今宗教複雜,所以我們要修行一定要依法。不能只認那是誰說的,在回歸自然裏的噶拉瑪經有說,不能只依知名度,或只認定這是我師父,也不能斷定是出家師父講的就對,一定要經過思惟,符合三法印與否,若符合三法印就接受,若不是則需懷疑請教,才不致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
第三、盡形壽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這地方很多人不瞭解,認為我皈依這位師父,這位師父才是我的師父。不是我皈依的師父,就不是我的師父,不是這樣的,佛陀說僧伽就是個和合的僧團,待會會說到,所以皈依師父等於代表僧伽都是我們的師父,所以是依法。僧伽:就是集團之意,所謂集團,必須要有三人以上才能說僧伽,後來有所謂僧,是以一人為單位,對不對姑且不論,這是名相與我們修行無關,只不過是一種代表的名詞,我們別浪費太多時間在這種與修行無關的事,是非與否我們不必去研究,故出家人都被稱為僧,僧是佛法僧三寶之一。僧伽一詞,並不是出自佛教團體而已,在佛陀未誕生前,印度就有僧伽兩字了,印度人將商業、社會、政治或是宗教等單位,都稱為僧伽集團。佛陀成道以後,教理圓滿、學德兼優、教化有方,弟子就漸漸多起來了,終於演變成一大集團,佛陀沿用印度舊有的僧伽制度,自己則是僧伽裏的導師,所以僧伽確實是指佛陀和他的弟子,以及廣義的在家佛教徒們。不過談論僧伽,還是以佛陀和出家弟子的一大集團為原則,直到後來,才將佛陀除外,專指出家弟子們的大集團,而成為佛法僧三寶的局面,也許有可能佛陀教人要以法為師,要依法而住,故佛陀所悟的佛法,是吾人應該要皈依的,同時佛是唯一大覺大悟發現真理的人,由他啟示開導眾生,故大家依止佛陀。至於僧伽集團,乃是唯一傳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也就是說佛陀他是一位覺悟者,將他的佛法留傳下來,而歸依佛也就是皈依他的人格與福慧,依止佛陀所體悟的佛法,我們可以用他的佛法修行,達到與佛陀一樣,那麼佛陀滅度後我們一定要依止僧伽集團,傳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所以皈依僧就不可再皈依外道邪眾。你皈依僧之後,若再皈依外道邪眾就犯了皈依戒。
外道,以上有說明過,邪眾,就是不依中道,藉宗教名義活動者等等不正見的人,也可以說是假藉佛教名義行利己之事,而他所說的話都不正見,妖言惑眾,甚至藉宗教去騙人,用言語去騙,去拐人等等,都是外道邪眾。初皈依的信眾,若是不先瞭解三皈依戒,他如何去分別好壞,又如何去持守呢?真能夠瞭解三皈依的內容及意義嗎?其實很難。所以問題就出在這裏,希望初皈依信眾,必須深入瞭解三皈依戒,瞭解佛法僧,不要只聽人說就跟著走,也不可只求名相皈依就結束了,很多人有這個毛病,將皈依佛當成佛是鬼神般在拜,我們拜佛是想到佛的德行、教義,想他的悲智去學習他,看到他就想到這些,那才能拜得下去,若是我們不清楚佛的德行,不瞭解他的好處,也不瞭解他偉大在哪里,我們怎會拜得下去呢?很多人都只是跟著拜而已,所以,以後有關於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地方會說到,現在不是在說這一項,怕扯的太遠讓各位聽起來覺得複雜。所以你若真正皈依佛,就不會把佛陀當成鬼神去拜。有的人皈依三寶之後,將佛陀當成鬼神拜,將佛法當成學術在研究,他只顧研究卻沒有去實踐,佛教重視理事圓融,理論雖然瞭解,卻更重視行持修證,所以是理論與修持兩者結合的。若只瞭解理論,不去修證,那這樣只是學術認知而已,以佛教觀點看,這不能親證,也就無法圓滿。很多人皈依僧,就好像將這師父當成幹爸爸一樣,只拜幹爸爸而已,那就失去三皈依的意義了。雖然現在不是說三皈依,我們在三皈依裏有說到,你可以參考三皈依,現在只簡單介紹,三皈依是要佛法僧三項具足缺一不可,若是缺少其中一項,那你就是三皈依無具足圓滿了。很多人不知道皈依的內容,也不去研究,只是一個名相的皈依,好像說我來皈依,就如同領了一張護身符一樣,這是錯誤的,別以為拿了一張皈依證書就可以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傍生,皈依僧不墮餓鬼,那是不可能的,那張皈依證書是不能做我們的護法神,也不能拿來當作護身符的。而是要確實去行持三皈依戒才能無地獄、餓鬼、畜生,我們應該瞭解,千萬不要只皈依名相就結束,這樣真是太可惜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正法更難聞,今世有如此福報,讓我們活在這裏,而且福報又那麼好能親近佛教,那就應該深入研究,否則等到時機因緣失去,無常到來才要追求,想親近的機會也就沒了,唯有把握當下修行體證自利利他,這才是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必須要實踐的。首先要自利,自利是充實自己,並非消極,然後將所瞭解的傳授給別人,這樣才不會前盲引後盲,如此才不辜負今生而白跑一趟,況且又出生在生活富裕、環境這麼好的地方,還有那麼好的年輕本錢,耳朵可聽聞到正法,若不然,時機一失去就拉不回來了,那就白跑了這一趟。既然皈依清淨僧伽,就應該依止清淨的僧伽,作為修學佛法的導師,引導我們的老師,不要將僧伽當作幹爸爸,這點千萬要記住。另外還包括要「依法不依人」,皈依後所有的師父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導師,要依他的法、依法不依人。
皈依目的為成就佛道
那麼受持三皈依戒有什麼好處呢?若能受持三皈依戒,好處實在太多了,若是以過去經典的記載而言,例子很多,我們只是簡單拿幾項來說,比如說:可以求得現世安樂免受一切煩惱痛苦,減少造一切業,可以由受持三皈依戒而向上增進,向上、向善、向解脫,達到涅槃寂靜的究竟安樂。能受持三皈依戒者的好處,綜合起來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成為佛陀(覺者)的弟子。
二、是受戒的基礎。受三皈依戒之後,才能受五戒,若沒有受三皈依戒,就不能去受五戒,所以說受持三皈依,就是受戒與成就的基礎。
三、減輕業障。
四、能積福慧。
五、不墮惡趣。因為你受持三皈依戒,你有正見、正念了,你若斷惡修善了,當然不會墮入惡趣,不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就怕你只是空皈依,皈依只為拿一張皈依證書而已,這樣的話,地獄、餓鬼、畜生還是有你的份,若是你能確實受持三皈依戒,保證就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事實。不要只是盲目形殼,皈依後不受持三皈依戒,也沒有向上、向善、向解脫,也不繼續深入佛法,認為皈依過後就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不可能的。
六、一切好事都會成功。就是說一切善事,包括利己利人的都能成功。
七、能開啟智慧達成佛道。優婆塞戒經有說:皈依三寶必須受持三皈依戒,將來所得福報之大,大得不可限量。譬如有一個寶藏蘊藏豐富,全國人民搬運七年都搬不盡,而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比這還要大千萬倍。想想看,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有多麼大!這是對初學而言,所以引喻功德。折伏羅漢經云:過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在天福享盡後,身體變得衰敗不堪,壽命將在七日之後終了,他自己知道,命終之後,將會投胎豬中,所以恐慌緊張,於是就去請教天主,但天主也沒辦法,因為天主本身也會五衰,天人也有老病死啊!所以天主跟他說:其實我跟你都一樣,只是福報的時間長短而已,終歸我也跟你一樣,步你後塵。於是天主要他去請教佛陀,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三寶,受持三皈依戒,那麼死後就不會墮入豬胎,得生人間,並且還於人間巧遇舍利弗,請舍利弗為其說法,因此修行而證聖果(阿羅漢果)。所以受持三皈依的好處,在佛經之中實在說得太多了,如:凡受持三皈依的人,就有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來輪番護持的記載。然而,不管受持三皈依的功德有多大,但受持皈依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自己成就佛道。這是對初學者而言,指引你必須要具足福德因緣的說法,千萬不可將受持三皈依,偏向於求得人天享受而已,因為人天是有漏的,終歸享盡還會墮入人間,所以一定要瞭解,我們受持三皈依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要來成就佛道,要與佛相同具足福慧(二足尊),斷除一切憂悲苦惱。三皈依戒介紹到此,若不詳細,有因緣再互相研究。並不是三皈依戒,從我簡單的講述中就能理清楚,只是希望各位居士聽了三皈依戒之後,能加深印象,由此做起點,慢慢再精進研究,達到向上、向善、向解脫,這是我拋磚引玉,希望各位一定要受持三皈依戒。
現在皈依的佛教徒實在很多,但要從哪里入門也不懂,受持三皈依之後,要做什麼也不知道,甚至受三皈依之後,要如何行持也不知道,只是盲目而行猶如一隻失去方向的船在汪洋大海當中,不知要往何處去。又各人所說不同,法師與法師所說的也不盡相同,這本書與那本書所載的又不一樣,那到底要從哪里下手呢?形成無處下手,最終就放棄了。不然就只是信仰就好了,所以是很可惜的。因為這個機緣,且感恩信徒布施給我們吃、穿、住,所以必須感恩回報信徒,因此才能來介紹三皈依戒,讓在家居士們瞭解,到底有什麼次第可修行,這樣才不致盲目而不知如何下手,否則白白空過太可惜了。三皈依戒說完接著來介紹「五戒」。
戒乃自由良藥而非束縛
「五戒」是一切諸戒的基礎,一切戒必須從五戒築起,如同我們蓋房子,一定須從地基先打好。若五戒持不好,以後你能持什麼戒呢?這是不可能的。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們能夠持戒,因為「戒是無上菩提(般若)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如法(如法是指按照佛陀所說的戒條,戒的內容與戒的精神而持守),個人能增長功德,團體則能和合安樂。有的人認為持戒是一種不自由而且有被束縛的感覺,其實是他不瞭解,戒並不是束縛,戒是自由的良藥。就如同我們佛教裏的三法印,也是佛教的防腐劑,若無戒,那麼佛教就容易爛沙一把,教法教理若無三法印,那每個人就會各自一個樣子無所依止,所以三法印是教法的防腐劑,戒則是團體與個人修養的防腐劑,可以不容易腐敗,這是很重要的,千萬不可認為無所謂,你若誤以為戒只是束縛,而以後不受持眾戒,反而會被不自由所束縛,其實對戒瞭解的人,會當它是自由的良藥,保證是自由的良藥。比如說:國家有國家的法律,尤其是每個國家的法律也不相同,像美國的法律,日本就不能完全適用,新加坡的法律,犯錯可以鞭打,別的國家就不一定有,有的國家有槍決,有的就沒有槍決,光是美國國內各州法律就不盡相同,那州會槍決,這州就不會槍決,所以團體必須要有法律。但是對於守法的公民,無論法律多麼嚴格,像新加坡犯錯要被鞭打,你若不犯錯,即使訂再嚴的法律,也對你起不了作用,對你根本不產生影響,像很多人看見警察,警察是在保護我們的,你若去販賣安非他命,去做壞事情,自然你看到警察就混身不自在。警察的責任是保護我們生命、財產安全,那麼你若守法,看到警察就不會緊張,無論法律多麼嚴格,只要你不犯法,在你身上是不產生作用的,你若不去遵守,當然就會產生不良後果,所以各位要瞭解這個意思,戒也是一樣。為了要維護人民的安全,所以必須要有法律來限定,因為社會中個人的理念及思想不一定相同,你的思想和他的理念,你的業力與我的業力不同,觀照不同,思想不同,智商不同,所以必須要有法律。為了要保護大家,避免為了一點小事而造成千古恨,所以要有法律。若人人守法社會就安樂太平,所以國家的法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安樂、和平的一種規範。佛教的戒律也是如此,在眾多的弟子中,也必須要有如國家法律般的戒律來維護團體的和樂,國家有國家的法律,佛教有佛教的戒律。佛陀初成佛道,根本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那時來親近他的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素質都很好,後來弟子增多了,質方面漸差,所以才制定戒律。
不持守戒者,就會妄作惡業,導致產生兩種不自由的身心果報,身受法律制裁,心自欺不安,因為要騙別人,必須先騙自己,你若不先騙自己,就無法去騙別人,怎麼說呢?你要騙別人之前,你的心已經知道自己要去騙別人了,所以已經自己先騙自己了。自欺欺人,不自欺怎麼去欺人,自己不先欺騙自己,怎麼去欺騙別人呢?加上業力的因果報應,業力的因果輪迴是很恐怖的,只是因緣未成熟,不是業力因果不報,等因緣成熟時,必然自受,絕對自受!這是佛陀在他的本緣經裏提到。從過去的修行過程中來看,不管是對不對,是勸人的或是實際的姑且先不論,但事實上人在業力論當中,一定要注意。佛教無靈魂論,但是佛教重視業力論,業力的行為要自己承受,自己做自己承受,誰會替你承受呢?沒有人可以替你承受,所以因緣若到時,果報還自受,無人能替你承擔,不要時間一到來便怨天怨地。這是希望我們先了知因、了知果,做每一件事情因果同時看,這會比較安全。所以持戒是自由的,並不是束縛,何況無持「戒」身心如何安「定」呢?如果說我今天不持戒,做了一件壞事情,看了人就提心吊膽,聽人在說話也會心想:我是不是做了壞事讓他知道了?還是我昨天在做壞事時,他看見了?於是內心產生不安。你心產生不安,要如何能生定呢?心若持戒,不論什麼事,即使天塌下,也一樣安心,因為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事不違犯一切道德範圍自然心安,無論誰來都不會怕,也不會提心吊膽,所以心能安,安了之後就是持戒,然後定,心安之後,你減少緊張,放鬆你的身心,明覺清楚行住坐臥,自然慢慢生出定來,你心不安就不能定,不能定則生妄念緊張,那要如何將精神集中思惟甚深的緣起正法?緣起法甚深,並非簡單懂一些名相而已,我研究了廿多年,尚不敢說自己懂,只不過懂個皮毛而已。阿難曾說了一句話:「緣起法很簡單」,佛陀就說:「不是,阿難你別誤解,緣起甚深,甚深「。所以佛法的三學「戒、定、慧」是有他相當周密的次第,不知者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本末倒置,以為先修「慧」就不需要修戒定了,這個就太天真了,佛陀若在會摸他頭,甚至訓他,你無戒心就不定,要如何集中精神來思惟慧?你講的不是慧,那就是世智辯聰,本末顛倒。如此邪見之人,永遠是世間狂亂者,沒有止息生死輪迴煩惱的一日。
止持戒律 息滅三毒惡徑
如今持戒的風氣漸漸被忽略,原因就是對業力的了解太少,因為對於業力的輪迴瞭解太少,所以在這種環境當中,必須加強對業力方面的認知,並不是一見面就說很深的佛法,我覺得這樣效果反而不好,他反而變成狂慧,無法腳踏實地。基本的基礎都沒穩固,如同這房子地基沒打穩就蓋二樓、三樓,一定會塌下來,像我們經濟若不好,有一天遇到經濟困難,就會為經濟煩惱,意思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知道輪迴生死的重要,業力果報的重要,由於持戒的風氣越來越少,社會也愈來愈混亂,教界裏面的是非也越多,自己本身妄語一大堆,瞋恨、貪瞋癡一大堆,初學者看見怎敢親近我們呢?
我覺得持戒慢慢被遺忘,對佛教來說,是沒有好處的。有些持戒清淨的人,反而會被指指點點,反被指說他固執、死板等等……好像是一位怪人。沒錯!持戒不能變成怪人,這是我經常告誡弟子的,持戒雖然重要,但是不能變成怪人,其實受戒和學戒的目的,主要是要持戒,如果受戒而不持戒,那如何能了知戒呢?既然不瞭解戒如何持戒?佛陀制定戒律,是要佛弟子去遵守實踐(止、持),並不是學些戒法來放在口中,產生我慢自高,到處批評人,甚至連出家眾也不例外,哪個和尚犯戒,哪個尼姑不規矩等等的造業,果報是要自己承受,業力自己承受,嘴一溜就說了出去,但你所說出去的,像水潑在地上要收回來就困難了。你聽戒聽聽看就知道,雖然我並不是專門說戒的人,但是這因果業力的關係,你千萬要注意。現今佛教,多半的佛門是非醜事,都是由佛弟子口中所傳播出來的,其實只不過是一點意見不合或因師徒意見不合,或是居士請法不合,人與人之間意見不合,就產生亂造是非的現象,聽者不知內情,錯認為教界裏面都無人持清淨戒,加上聽者又再加油添醋,就演變愈傳愈不像話,讓聽到的人產生誤解看不起三寶。若以戒來說這是很嚴重的,所以佛弟子的質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出家眾,出家人質若好,在家弟子就會慢慢受影響,我們出家人質若不好,在家居士們看了就不敢親近佛教,所以不管在家或出家,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互相譭謗是更不應該,這是我的看法,這不但會毀滅佛教徒的自身名譽,也會影響初學的善男善女對佛教失去信心,更會損害三寶的尊嚴。平時我常說,佛教是向我們的內心征服貪瞋癡,絕對不是用語言、惡語、或是暴力向外去征服他人,而是要征服我們自己的貪瞋癡、征服我們自己的妄念、征服我們自己的一切習性,向內在去征服,不是向外去征服,如果你親眼看到他人犯戒,也只能找機會向犯戒的人當面勸告,如果不能接受,也只好內心為他悲痛:「可惜!這人不瞭解業力故,所以才來製造這些惡業,以後他的後果不知如何!」絕對不可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物件,一看見就一張嘴巴隨便亂講,尤其是聽別人說的,自己沒有親眼目睹。現在的是非大多數是斷章取義,要不就是多加了一句,或少說了一句,才產生是非,往往一件小事就是非一大堆。我們應該勇於承擔,不對就需承擔接受而改正過來,若真是如此才是在修行,否則還自己打腫臉充胖子,硬梆梆的,不願接受他人的建言,不願接受人家的勸告,這是不對的,所以絕對不能到處亂講,尤其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只聽別人講的更要小心,否則的話,自己變成了是非人,本來沒有我們的事,聽了人家說,你若不慎重考慮,別人說你也跟著學,還再加鹽添醋的,那你本身就是是非人了,果報是不小哦!怎麼說呢?因為你所聽到的,根本不知道事實的真假,反而自己犯了戒,犯了「說四眾」,四眾是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犯了四眾過戒的人,如果所說不實,更加再犯了「妄語戒」,如果你所說的是一位出家眾,那更嚴重,又犯了「譭謗三寶戒」,不懂的人當然不覺得怎樣,像我們童年時,連雞糞也拿起來吃,傻呼呼的根本不知道,人家說:「瞎子不怕槍」。沒有人告訴他那是槍,砰、砰、砰,他還當作是放鞭炮,等到被打中了,才知道已經來不及了,所以說話一定要小心「禍從口出」,很多人不知道譭謗三寶戒是很嚴重的。這三條戒,都一樣犯波羅夷罪(戒律中之嚴重罪也,謂之棄,永遠被排除學佛的機會,四分律謂之斷頭罪。),波羅夷戒是現在失去戒體,若無發露懺悔,死後必須墮落地獄的大罪,大眾不可不慎!如是一位持戒的人,他決不會輕易說他人犯戒,如果常常愛說他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常常犯戒了。
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為住
學佛修行就應該要依法、依戒律行持,不能偏離法與戒律,雖然你的法很好,但是行為偏離戒律,這樣你也無法成就,雖然你戒律持得很好,但是本身不去思惟法,這樣也是無法成就,法和戒律二者是不可缺少的,缺一不可。若偏離法和戒律,雖然有在修行,但最後也是徒勞無功,所以法與戒律是修行者不可缺的資糧。佛陀弘法四十九年間,不知說了多少的修行方法,但將入般涅槃時,最後對佛弟子開示,就是用兩句話來表達,來提醒我們,哪兩句話呢?應該大家都知道,他說:「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佛陀為什麼要入般涅槃時(入滅),還要用這兩句話來提醒我們呢?我們為什麼不將這兩句最後的遺教放在我們的心裏呢?「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你只是以戒為師,而不依四念處為住,那你就是有福無慧,你若只是依四念處為住,而不以戒為師如何能得清淨心,悟四念處,體證四念處呢?所以「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是代表福慧,代表止觀,所以必須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兩者缺一不可。佛陀入滅後,時間經過越久,大家對佛陀最後的遺教就不重視了,所以演變成信佛者多、學佛者少、成道者更少的情形,既然我們發心要學佛,就應該依佛陀的教義方法行持,不要外表是信仰學佛,但內心是不信佛法、不信戒律,反而學外道的典籍,口口不離迷信執著,妖言惑眾,而前盲引後盲,自毀又毀人,這種是違背佛陀教誡的。既然我們要信佛學佛,就應該依止佛陀最後的遺教來行持,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戒律是佛所制,雖然佛陀已入滅了,但佛弟子若能人人以戒為師,人人遵守戒律,那就是尊重佛陀,也即是心中時時有佛,如果人人能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而修行,我們佛教必定會更興盛,更能助益更多的眾生斷除煩惱、脫離一切苦、輪迴等等的憂悲苦惱。
推廣五戒 息災納福
話又說回來,五戒條文看起來文字很簡單,但實際上要如法行持,並不是那麼容易,要真正清淨行持五戒不是那麼簡單,這是我自己的經驗,各位也許根器較好,我不敢說,但以我本人來說,要受持五戒實在不簡單,隨時都可能會犯,必需馬上覺醒。現在世界,人人大都生活在不安恐懼之中,大家都應該感受得到,為什麼世界上的人會恐懼不安呢?其實都是不守五戒而引起的,因為大眾都難以受持五戒而偏離五戒,如果人人能持守五戒,那麼世界和平、社會安樂,人間淨土就會顯現。不管是不是佛教徒,只要是生活在這世界的人,只要你對社會有一點責任的人,就應該來提倡受持五戒,這是我的呼籲與希望,因為世界社會的不安,是不守五戒所引起的,這種責任應該建立在每個人身上,並不是只在警察身上、在法律上而已。社會的安和樂利建立在每個人的責任上,並不是推給警察機關,否則誰有把握能保證自己在一生中都不受殺、盜、淫、妄的災害所影響?看誰有把握!意思是說不受持五戒引起的這種責任應該在大家的身上,這樣才對,否則誰也沒把握敢拍胸脯保證一生之中絕對不會受到殺、盜、淫、妄等的災禍所威脅和影響。
五戒雖然僅僅五條,但其細則是非常繁複,簡單說,五戒是一切佛弟子戒的基礎,但是我呼籲大家,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大家來推廣五戒,別以為佛教才來推廣,大家若都推廣五戒,那我們的警察先生就不用忙得那麼可憐了,我們的憲兵先生、社會的治安單位,就不用那麼忙碌,我們的監獄也不用越蓋越多。也不用鐵窗裝設那麼多,鐵門做好幾道,若發生火災時,人就像被關在鳥籠裏,走也走不掉,逃也無處逃,我覺得很可憐、很危險。有時要進入一棟房子時,還得先要看看有沒有防火巷可逃生,鐵厝都蓋飽和,一旦火災發生,從大門燒進來,難以逃出,自己束縛自己,找自己麻煩,這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都是由自己所造作出來的。若是人人能持五戒就不用裝設鐵窗,社會和樂,不需要做那麼多道鐵門,也不會每天報紙一攤開,殺盜淫一大堆,所以不管任何人,希望大家都能推廣五戒,尤其是政治家,若能從小孩子的教育就教育五戒,我覺得這社會就更有希望,別只是犯錯處罰,又起個瞋恨心,以後更變本加厲,其實應該是從根本來下手。所以進入佛門的弟子,不管在家或出家必須加以研究受持。五戒的毀犯,有輕重之別,重罪不通懺悔,所以稱為不可悔,輕罪可通悔又分有兩類,稱為中可悔與下可悔,但根據大乘菩薩戒的說法,雖然犯重罪,如能作取相懺,也就是在佛前禮懺,一直達到得見好相,見光或見華,見菩薩前來摩頂,直至身心輕安,罪即悔除。時間很快又到了,希望我們下星期大家再見面,再見!祝福各位每天都在安樂清淨的生活當中。再見!
大願語錄:
「佛法是活的,但是原理、原則決不變。渡化眾生變化妙法,目標為使眾生離迷入悟。」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今天我們大家又見面了。
戒罪可懺 性罪不可懺
我們前集說到大乘菩薩戒,認為犯罪可以懺,但是懺有兩條,一條是戒罪,一條是性罪,戒罪就是你已經是受戒的人了,但是你偏偏明知故犯,也就是說你已經受戒了卻故意去犯這條戒,這叫做戒罪。另一條,也就是你犯錯後,你雖然有悔過認錯,但是你在佛前祈求懺悔,僅能懺除戒罪而已,你的性罪不能懺,什麼叫做性罪呢?假使我來殺死一個人,那個人被我殺死了,已經殺死了,不可能因懺悔之後那個人就活起來,是不是這樣呢?懺悔除罪,只是能懺除犯戒的戒罪而已,而不是性罪。再補充就是說:假使有一個人被你殺死,殺人後你犯了殺人的殺戒,你殺人的戒罪會墮入三途(地獄、餓鬼、畜牲)苦,如果你有懺悔改過的心,你說:「唉呀!我不應該殺人,殺人是錯的!」有懺悔改過的心,加上如法作取相懺悔滅罪,也就是說虔誠在三寶前面,或是師長前面揭露你做錯悔過之意,從今以後決定改善,那麼你就不用墮入三途苦,但是你殺對方,對方讓你殺死了,當你殺他時,他會起瞋恨,所以他的瞋恨心未消,那麼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在,也就是說你可以將你的戒罪懺掉,但你殺人,那個人已被你殺了,不管有死沒死,已經被你殺了,你不能收回說我沒有殺,這是不可能的。性罪和戒罪差別在這裏。因緣相遇你一定要相信果報,除非你斷因緣,修到證阿羅漢果,否則因緣成熟時,果報必定現前。比如說:今天我把一個人揍一下,他起瞋恨,然後我發覺,不行呀!我怎麼可以揍人,從此之後我有懺悔,但是被揍的人已經被我揍了,他的內心起了一個瞋恨心,有了這個瞋恨心以後,跟我一起辦事,或見面後他內心就一把火,因為我揍他,他的內心起了一個瞋恨,那個瞋恨心一直存在著,想報復我,所以對我任何事都比較挑剔,要不就說話諷刺我,處處找我麻煩,他處處找我麻煩做什麼呢?也就是因為我揍了他一下的緣故,他心裏看不開,有個瞋恨不捨的執著心,那麼我就不要去助緣,也就是無論他怎麼樣對我,罵我、找麻煩、挑剔、種種的刁難我都不要有機會跟他起衝突,都對他謙虛,他大聲叫,我小聲應,來避免跟他衝突,放在他心裏的瞋恨,就沒有機會助緣而跟我吵架、打架,所以一定要斷緣,若沒有斷緣你就沒辦法。所以,在我們五戒裏,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四種戒,都屬可悔與不可悔,也就是已經殺人了,殺後雖有懺悔除罪,只是除戒罪,至於你殺人的性罪是不可悔除的,所以,有一個可懺,有一個不可懺,除非你已經修行到無餘涅槃已斷緣了。所以,殺、盜、邪淫、妄語這四種戒,都有可悔與不可悔。五戒中的飲酒戒,雖然犯了飲酒,但是懺悔就對了,因為飲酒戒,只有犯戒罪,而無性罪。你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你就是五戒弟子了,然而你又去飲酒,你犯的這一條是戒罪,因飲酒本身是沒有性罪,所以五戒的前四條戒,皆具戒罪與性罪,而飲酒這一戒只有戒罪而無性罪,所以稱前四戒為性戒,飲酒戒為遮戒,像一把雨傘遮太陽,遮戒。
那麼有人聽了以後會懷疑,懷疑什麼呢?若我沒有受戒,做壞事比有受戒做壞事情,就多一條戒罪出來,也就是說沒有受戒,做壞事只有犯一條性罪,受戒的人犯罪,反而加上一條重戒罪!各位要瞭解,既然你已經受戒了,你就不容易去犯錯,不可能你去受戒又故意去犯錯,這樣去受戒做什麼?認為沒有受戒,若犯戒時減少一種罪,其實,既然你已去受戒了,就是要戒除不應該犯惡的事,惡業不能做,違背道德的不能做,違背良心的事不能做,不可能明知又去故犯?何況沒有受戒的人,犯戒同樣有性罪的存在,並不是沒有受戒而犯戒卻沒有罪,不是這樣的,只不過他沒有戒罪,仍有性罪,並不是沒有去受戒的人犯了錯誤都沒有罪,如果這樣,大家都不去受戒了。受戒的人若是犯戒可懺悔(戒罪),可貴的就是有經過受戒的人,他會時時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已是受戒的人了,將可避免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就不會放縱自己、原諒自己,害了自己還連累周遭的人,包括我們的親戚,甚至包括社會大眾,都被我們影響,無受戒的人,就比較容易原諒自己,認為反正我又沒去受戒,做壞事無所謂,如此就會產生作惡的機會。
慈悲戒殺 論心成罪
現在來說五戒的戒條,我們一條一條分開來說,先說第一個殺生戒:殺生戒有分輕重,以殺人為犯重戒,殺旁生異類為犯輕戒(佛教稱畜生曰旁生,上自龍獸包括畜牲,下至水陸昆蟲,都是它的業力輪迴,所以,非人天之正道,日旁生)。殺人以具足五個條件,就成為不可悔。第一是人,就是所殺的是人,殺死了對方犯不可悔罪,這裏我們應該瞭解。二、人想:蓄意要殺人,你有心的意思要殺人,而非想殺異類旁生。三、就是你有殺人的心,有心殺人,而非誤殺或過失殺人。四、興方便:運用殺人的方法,你運用殺人的方法置人於死。殺人的方法很多,像現在的機關槍、手槍、手榴彈,也有核子炸彈等等,殺人的手段也很多,無法一一說明,譬如自己親手殺人、用口勸人自殺、或是用口教人去殺人,派人殺人等等。五、前人斷命:就是說被殺的人,斷定已經死了,被你殺死了。所謂殺人,是不限用刀或用槍。凡是能致人於死,這種種手段都稱為殺人,都必須負起殺人的罪責,殺人的後果,若當時殺死是犯不可悔戒,當時沒有死,以後因此而死,也犯不可悔戒,因為你把他殺死的嘛!雖然你殺了卻沒有死,但送醫院後仍救不活,也是不可悔戒;當時不死,以後因此而死,雖然現在並沒有殺死,送醫院暫時救活了,以後也因為這樣而死,是犯中可懺悔戒。殺人的動機有四種,犯罪輕重也有差別:第一為殺人而作方便者;假使用陷阱、下毒藥、放火燒人、放水等等,人死是犯不可悔罪,畜生死則是犯中可悔罪。非人(就是不是人,是天龍八部及夜叉、惡鬼之冥眾,總稱為非人)使其死是犯中可悔罪。第二為殺非人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與畜牲死,皆犯下可悔罪。第三為殺畜生而作方便者;人死、非人死、畜牲死,皆犯下可悔罪。第四作不定方便:準備遇到什麼就要殺什麼,不一定要殺人,反正心情不好遇到什麼就要殺什麼,預先沒有準備要殺什麼,反正看到人或看到動物都殺,什麼都殺,不管什麼,所以,這殺人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牲死犯下可悔罪,就是說你殺人沒有設定,但是你殺死人,你犯不可悔罪,而非人死犯可悔罪,畜牲死你也犯可悔罪,因為你沒有目標沒有決定要殺什麼人。佛教殺生戒,不殺生戒也包含墮胎,墮胎也是殺生呀!因為一個胎色好好的,你將它墮胎,若是為了殺胎兒而墮胎者,胎死則犯不可悔罪,胎兒沒死但母死者,犯中可悔罪。怎麼說呢?我並不是要殺死他母親,而且墮胎要種種因緣。母親因此而死,這樣犯中可悔罪,因為你不注意的,中可悔罪。簡單來說,因為殺人,人死者,犯不可悔罪;殺非人,就是天龍八部及夜叉,惡鬼之冥眾,稱為非人,非人死者,犯中可悔罪;殺畜牲,畜牲死者,犯下可悔罪。所以,殺生有分上、中、下三品的罪過。
在殺人中以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最嚴重,這叫逆罪。這種逆罪大多數墮無間地獄,佛經是這樣說的,所以,殺生最主要是以存心的動念為主,我要去殺人的動機,動念是什麼?以動念為主,若是無意來殺者,無犯重罪但犯可悔罪,因為你無意呀!但若是意外的誤殺者,無犯。若有誤殺的可能,而皆不注意,誤殺他人致死犯中可悔罪。如果是殺人者,心癡狂,你的心已經抓狂,頭腦狂亂了,自己已無法作主了,像瘋子等等,這種是無罪。現在這個社會看起來,殺人比以前越來越多了,以前殺個人是轟動的大新聞,現在報紙一掀開,每天都看到殺死人,所以,殺人的機會越來越多,假如大家來提倡不殺生,那麼報紙也就越來越看不見殺人案件,因為殺生越來越嚴重,所以,這個不殺生戒越需要大家來提倡,每回報紙刊載殺人事件,看了真的會害怕,這個社會難道真的生病了嗎?我們大多數都在山上可能比較不瞭解,只有在報紙、電視新聞上看得見而已。所以,殺非人,現在是沒有聽過,也不可能說去殺死鬼、殺死天龍、夜叉,這是不可能的事,這是當時那麼說,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那個現象。那麼殺生戒,有可能只是什麼呢?我們平常比較容易會殺死蟲、蚊子啦!雖然社會那麼大,但是不管什麼時候看到報紙,也不是天天都有在殺人,但是你殺死蒼蠅、蚊子、蟑螂、螞蟻,有可能每天都有機會,所以殺戒變成這個問題,在我們來說比較大問題而已,不然除非是屠夫,殺豬殺羊的屠夫,每天都要殺呀!都要犯殺戒,尤其現在登革熱傳染的蚊子,有人說持戒,佛教說不殺生,好啦!蚊子都不撲滅,看到蚊子讓它去繁殖,你要保護蚊子,換成蚊子以後傳染疾病,人都滅了,所以推廣消除登革熱,撲殺蚊蟲是對的,在佛教的立場是准許的,有的人不瞭解,認為不可以,所以有的人不敢說而認為:「唉喲,這不能說,說了我們沒有慈悲心!」其實佛教重視維護人類生命財物,為了這樣,不得不驅蟲和殺蟲,所以不要認為不行,否則以後我們就被蟲吃了,我們看佛陀當初他是如何處理這件問題,怎麼處理呢?佛陀當初為了處理殺蟲的問題,在戒律中有些根據,有根據可尋,我們把那個根據找出來,譬如十誦律卷十一有記載,佛陀親自為僧伽的床褥除蟲,因為床鋪底下以前都鋪草。所以生蟲,蟲都會咬被子,咬被子底下的草和咬床腳,床拱,床繩,甚至枕頭都咬了。有一次佛陀在查看精舍的寮房時,看到一隻蟲,那只蟲在做什麼呢?開始在咬床腳,包括床上所鋪蓋的草,佛陀發現後,開始把蟲除掉,然後還找機會向比丘開示,佛陀開示什麼呢?信徒血汗布施的東西,我們必須好好保管,沒有保管被蟲咬了,床蛀了,將別人布施的東西蛀壞了,佛陀在這裏說,遇到這種情況須殺蟲。
再來說個比喻:十誦律卷三十七也有一個個案,因為印度每年有段時間天氣炎熱且潮濕,佛陀當時都是從這鄉鎮走到那個鄉鎮,不像現在可以開車,坐火車或是坐飛機,過去佛陀是用走的,打赤腳徒步而行,帶著弟子從這裏走到那裏到處弘法,佛陀走的路程遙遠,從這個精舍到那個精舍,來回的時間很久,所以浴室裏潮濕又熱,生蟲的機會就多,有一次佛陀去別地方弘法,弘法完後要回到精舍,於是叫他的弟子先清理環境,他的弟子在清理時看到浴室裏蟲一大堆。問佛陀該怎麼辦?佛陀說:「應蕩除令淨」,也就說應該要清理乾淨。舉出十誦律兩個個案的資料,我們來看就瞭解,佛陀允許我們除去對人體有害的蚊蟲,我們提出十誦律為證據,以免大家說我們亂講,標新立異,說得跟別人不一樣。但最重要是保持衛生,平常衛生保持良好,你就不用煩惱蚊蟲的問題,像登革熱,只要你將花盆、花瓶、或是潮濕的東西,時常換水,清理好,就不會讓登革熱有繁殖的機會,也就不用為了殺蟲而煩惱呀!你家有蟑螂,環境保護好,蟑螂就沒有機會生存了,也就沒有機會生蚊蟲了,只要經常保持我們周圍環境衛生,就不用為了蟲的問題來煩惱,這是最好的防止方法,要不就常常消毒,讓蚊蟲沒有機會衍生,不用等到蚊蟲生起來才困擾,這種方法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我們周圍環境沒有辦法做到使它不生蚊蟲,因為環境複雜,我們的力量有限也無法做到,那你要除蚊蟲就要小心來除,如何小心呢?盡量用你的慈悲心,認為這蚊蟲雖然也是動物,但是由於它的業力故,非我故意。你若認為不可以除蚊蟲,蚊蟲不能除,有一天所有的人會被蚊蟲除去,佛教並不是這種不理性的宗教。有的人則會反過來說,你除蚊蟲有因果嗎?那麼我反問他,到底是因或是果呢?你除蚊蟲到底是因或是果呢?看你的動機是什麼,佛教殺生是重於動機,佛教所謂的「不故殺」,是因為廣泛的大乘慈悲思想而來的,換句話說,佛教的不殺生是站在偉大的精神主義和甚深慈悲的觀念,在行為中必須要有選擇,不是盲目,而是採取重點主義。並不像耆那教那種不可殺生的僵硬化、機械化的精神,怎麼說呢?耆那教的不殺生像是機械化似的,走路一定要掃地,要坐下來前一定要掃乾淨,不能坐到蚊蟲動物、生物,耆那教的不殺生和佛教不殺生的精神並不一樣,耆那教的不殺生,走路前要掃前面,用一個毯子掃前面,要坐下前地上要掃幹淨,包括喝水和吃水果或是吃樹葉,都要注意蚊蟲,耆那教這種頑固的態度,是與佛教採取中道的重點主義不同。所以不殺生的根本精神,是在於慈悲的觀念,並不是在行動中的頑固和形式的苦行,以及乃致否定人的生命,就是說蚊蟲不要殺讓蚊蟲吃死也沒有關係,這是否定人的生命。佛陀制定不殺生戒,是論心成罪的,而非否定生命,不論它的輕重——都是論心成罪,看你的心態動機是什麼。佛陀看自殺問題的立場,持守不故殺戒的佛教徒是必須要瞭解,自殺也是犯殺生戒的,所以佛陀認為自殺犯殺戒,並不是你自殺,就沒有犯殺戒,因為害死自己的生命,害死你自己寶貴生命已是故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持守五戒,在持守五戒的殺戒當中,一定要瞭解千萬不要亂作妄作,否則這樣果報還是在。
食如藥石 止餓療饑
如果持守不故殺的佛教徒,是否必須吃素食呢?這個問題是很大的重點,依照五戒乃至比丘戒的戒律中,並沒有素食的限制,也就是在五戒和比丘戒裏,並沒有一個吃素食的限制,素食應該在西元五一一年,當時我們中國有一個梁武帝,在華嚴殿公開發表「斷酒肉文」,由梁武帝開始提倡吃素食,從此以後建立中國大乘素食的特質。事實上,不飲酒戒是五戒之一,我們出家人必須要斷酒,梁武帝他說斷酒肉文,不飲酒是我們五戒其中之一戒,出家人不應該來飲酒。我們應該斷酒,在家眾也不應該飲酒,所以我們要斷除,以免飲酒亂性,造出種種惡業。那麼不殺生呢?也是一樣,但是肉食不同於殺生,你吃肉不同於殺生,不見殺、不聞為我殺、不疑為我殺者是所謂的「三淨肉」,三淨肉是說不是為了請我而殺,或是為了我要吃而殺,也不是別人正在殺時我看到或聽到哀叫聲,真不忍心而我們還去吃它的肉,也不是,周圍看一看也沒有屠場,為何這裏有殺生的東西,這種不疑為我殺者,叫做三淨肉,在戒律中是允許食用的,佛陀住世時,提婆達多認為佛陀老了,佛的領導權是屬於釋迦族的,因為提婆達多也是釋迦族呀!所以,那時自己想佛陀老了,應由自己來繼承佛的領導權,將領導僧伽的權勢掌握起來,不要落入別的種族(當時印度有四大種族)手中,所以,他自稱是新佛,然後向佛陀提出五項苦行的禁戒,其中有一項是要求佛陀制定嚴禁僧伽吃肉,佛陀不但沒有接受這種建議,並且又說:「僧團在可以選擇的狀況中,不妨依照自己的意願取用食物。」所以,佛陀否認僧伽一定要吃素食,並不強制要肉食或素食,也就是說佛陀並沒有強制一定要素食,佛陀沒有作這樣子的硬性規定,因為印度的沙門是過著出家托缽的生活,不像我們中國佛教,自己有大寮廚房,有廚房可煮飯烹菜。佛陀未成佛之前,印度的宗教已有托缽,就依託缽生活,佛陀成立僧團之後,是以托缽生活,他的弟子也是過托缽生活,所以,佛陀是按照印度沙門日常的生活方式而行,並沒有限制他的弟子一定要吃素食還是要吃肉,何況,佛陀教導弟子們,告訴弟子將食物看成藥石,用來治療我們這餓病而已,或者吃東西看成像拿油沾這部車的車軸,讓這部車的車軸能滑潤。所以佛教能藉此色身來集中精神,悟佛陀緣起甚深法,目的僅是在支援身心的負擔,並不是為了什麼去吃,只是為了支援我們身心的負擔,藉此健康身體來修行,向上走到解脫之道,並且將我們解脫之道介紹給別人,讓別人知道,使別人也同樣能由這麼好的方法達到解脫煩惱,免受長期生死痛苦的輪迴,因此,吃東西重點只是在滋潤色身需要而已,並不是有其他目標。
至於托缽的行止,更是以寧靜安祥的身教,來教導世間的眾生行的威儀。當時沒有為了要滿足貪欲而吃素食或吃葷的困擾,所以隨處乞食,走到哪里乞食到哪里,乞食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怎麼可能說今天我要托缽,你就拿素食給我吃或指定用肉來給我吃!這是不可能的,佛陀當時的戒律沒有這樣子的。既然我們托缽就要上乞法,下乞飲食養色身,也是讓眾生培植無上的人天福田,不可能說你讓人有布施的機會,還勉強別人一定用素食或葷的?這豈不是變成障礙別人布施的機會和因緣了嗎?況且解脫之道與頭腦所思惟及我們心裏所憶想都有相當的密切存在,但是嘴裏吃的跟我們胃所裝的與能否解脫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地方,很多人有時還起懷疑,吃素食最主要是培養我們慈悲的道德觀念,但不一定吃素食的人都有慈悲心及道德觀念,更不能說沒有吃素食的人就沒有慈悲心及道德觀念。這雖然不能這麼說,但是你吃素食,你時時提醒自己是吃素食的人,也就是說在觀念當中,藉此因緣來幫助提醒自己,讓你增加內在修養與對業力因果輪迴認識更深,所以不論是吃素食或吃葷的人,他內心的慈悲是沒有分別的,這是個人內在修養的關係,並不是因為你吃素食,就會慈悲,沒有吃素食的人就沒有慈悲,並不是這樣說的,也不是所有吃素食的人才是修行人,只有吃素食才會修得很好,才有道德,才有慈悲心,若是以吃素食來對一個人做論斷修行的高低,認為這個人吃素食就是修行,吃素食就有好壞之分,這個人吃素食就有道德,沒有吃素食他就沒有因果道德觀念,這樣是不對的,怎麼說呢?牛、羊、鹿、兔等等,都是草食的動物,它是完全素食者,比我們吃得更清,那它們的修行又是如何呢?它們的心性又如何呢?其實吃素食或吃葷,是在於我們的心是否平靜。
心的平靜是因為有智覺和正法來控制,也就是時時刻刻有明覺,用佛陀所說的內觀方法來控制我們的心。所以,靠你內觀的修持,對法體證深淺,不是吃素食而來的。我們可以看看吃素食的動物,它們的心性也沒有平靜,並不是說草食動物,它沒有經過修行,沒有經過弘法,也不用什麼意志內觀,那麼它們的心很平靜,那這樣我們可以說與吃素食有關係,可是並不是這樣,平靜的心是運用正確方法修持而來的,不是吃素食、吃肉、吃葷吃菜的差別。簡單說,心的平靜是靠你如法修行而來的,並不是靠吃而來的,當然如果我們能發心吃素食,是非常好的,在我本人的立場上,我也提倡吃素食,包括自己也吃素食,二十幾年來吃素食,我也沒有分別在吃素食、吃葷,這本身是自然的東西,只要吃得營養對你色身夠就可以了,不是我們在吃的問題下功夫才叫做修行,也不是在吃的方面下功夫,我們的心就能平靜,這是不可能,當然,吃素食是好事,我們應該提倡,來鼓勵別人吃素食。若是大家都吃素食,那是很好的,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證悟阿羅漢的聖果,阿羅漢聖果者已經不必再所謂的謹慎內觀,或專心修持,他都不用這樣,他平常就自然了,因為他已經沒有執著一切,他們做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會做事情當中又產生顛倒,或被他的貪瞋癡所感染,將來也沒有沾粘執著,甚至涅槃也無所執著了,因為他們已經認清宇宙的真相是緣起,已經體證到了,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境界,所以必須時時刻刻內觀,依佛陀的正法行持在八正道當中。並不是說吃素食或研究吃的事,這樣就能達到心的平靜和沒有憂悲苦惱,不可能的,這是我們隨時可以試的,也隨時可以想的,並不用等到死才知道,這不是標新立異,很多人說:「大願師說的話跟別人不太一樣,他就是在標新立異嘛!」沒有關係,若是你有心研究,以後就知道是否我本人在標新立異,每一件事情當下你都可以去思惟體證。我們說話並不是為了要爭辯,真理也就是如實,本來也就是這樣,但最重要的是說,因為我們自己最初修行尚未達到阿羅漢者,所以每一件事情隨時都可能會影響你的身心,對你的行為,對你的思想,都有相當的關係,我們初修行者還沒證到那境界,我們未證阿羅漢,就必須隨時來觀察,隨時觀照「什麼是什麼的因,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果。」我在法語裏說一句話:「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因果同看。」現在生活豐富、富裕,又是化學、農藥污染泛濫的工業社會,吃素食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又可以減少別人殺生,這種美德是非常好,大家都能提倡吃素食,這是很好的,何況吃素食也是戒殺精神進一步的具體表現,你能吃素食,大家都能吃素食,那麼社會上殺生、殺動物的機會就減少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吃素食,一起來吃素食,但是千萬不要誤解吃素食就是修行,沒有吃素食的人就沒有修行,佛陀他沒有這樣。佛陀隨順弟子的需要,尤其我們寺院本身有大寮,自己能買菜,信徒雖然買菜來供養,他不可能買魚、肉給你,所以我們可以儘量吃素食,但是再提醒各位,雖然吃素食,我們仍須注意身體的營養需要,千萬不要簡單吃一吃,吃醬瓜,吃花生啦,以現成花生簡單應付一下,吃得人一直消瘦下去,營養不夠會產生身體生病,惹出後遺症,反而讓人譭謗,身體不健康,全身都是毛病,精神怎麼集中呢?你若不能精神集中,又怎麼去悟那麼深的緣起法呢?怎麼思惟呢?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吃素食簡單吃一吃就好了,也不要為了你自己勉強來吃素食,因為如果家中有十個人吃葷,都沒有人吃素食,只有我堅持要吃素食,或家中沒有吃素食的環境,你自己一個人勉強去吃會影響大家而產生痛苦,不如你吃三淨肉就可以,不要去勉強,但是你若是受菩薩戒的人,最好能持素食,若是受五戒的人或你沒有受戒吃素食,我們當然也很讚歎你,但如果環境不允許的話,我們自己也就不要過於固執、勉強,勉強反而產生內心不安以及跟別人不能和樂,讓別人說我們佛教是執著、是怪人,而是取擇你所需要的中道最為重要。所以,吃素食和修行證道沒有直接關係。但千萬不要故殺。故殺說到這裏,若是不能說到很圓滿、很清楚,希望自己再去研究,因為大願不是專門研究戒律的人,所以,對戒律也不是有相當的清楚,只不過依我所瞭解的,並提出一些經論引用和各位做研究而已。
舉離本處 不與而取謂之偷盜
現在來說五戒第二條戒偷盜戒,偷盜就是「不與而取」的行為,就是說沒有經過允許而去拿他人之物的行為,就是偷盜,偷盜戒的犯戒,也有輕重之別,輕罪和重罪之別。若是違犯具足六個條件者,便成不可悔罪。一者他物:他人的財產。二者他想物:想這是別人的東西,明知這是別人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三者盜心:你有起個偷盜念頭起來,亦即存有偷盜的預謀在先。四者興方便取:假借種種方法達到偷盜的目的。五者值五錢:這值五錢是當時佛陀制戒的,這值五錢,我們是怎樣來衡量呢?我們照常提出來解釋一下,偷盜之物的價值依當時印度的價值為五錢,這也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羯度國的國法(國家法律),依照當時摩羯國的法律制,偷盜價值五錢以上的價值物者,就判犯死罪,對偷盜戒非常的嚴,你向別人偷拿值五錢的東西,那你就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盜值五錢以上價值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六者離本處:將所盜的財物,所偷盜的東西,離開原來的位置,讓主人找不到,其中包括移動位置,變動形態,變動顏色讓主人找不到,凡是惡心使物主損失財物者,都該稱為離本處。自己不去做派人去,或自己去拿取別人的財物,皆為偷盜。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未經同意取得別人的財物都是偷盜,你偷取別人的東西,價值五錢以上者,即成不可悔罪,所以,佛在中阿含經十五思經裏說,若有故意造業,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意造業者,皆不必受報。
身故作有三業,三業就是說:殺生、不與而取也就是偷盜、邪淫。口分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為:貪、瞋、癡、邪見,這也是佛陀所說的身、口、意造業。自不做惡業,惡業何有生呢?是依男女在家、出家,常常勤修慈悲喜捨心解脫。阿含經思經裏這段就是在跟我們解釋,我們時時刻刻要思惟,故意做業必受其果報,所以,身的行為、口的語言、意的心念,三種業中,以我們意業的影響最為深遠,為什麼呢?因為故意做業必須經過你內心反覆思量,我故意要做什麼事,我要去偷拿,我要去殺人,我要去騙人,都要經過你自己內心思惟,由你內心的意識產生記憶,就是在這個記憶中,對自己的習性惡業產生長養,比較深刻的緣故。所以經中所舉例的包含了身、口、意十種的惡業,惡業中時時刻刻以貪、瞋、癡以及錯誤觀念邪見,也就是邪見「癡」的一類。在這三種中哪個影響我們最深遠呢?最深遠的是你的心念。佛陀在增阿含經七十二有說:「雖為極惡源,悔過漸複薄,是時於世間,根本皆消滅」也就是說你假使犯錯,坦承你錯誤了,並時時熏習不去犯錯,在這時間上加長起來,那麼我們的業根本會消滅的,他又說:「莫為父母、妻子、沙門、婆羅門施行於惡,皆為其惡行;」這段經過也就是這樣,怎樣呢?因為波斯乃王,他當時為了要爭奪王位,殺死了很多同父異母的兄弟,親近佛教之後內心感到不安,過去的殺業使他內心不安,而來問佛陀,他在佛陀面前懺悔,因此佛陀為他說這段經,這個意思就是為惡不管理由有多麼多,也不管你是為自己或是為什麼事情的緣故,你受的果報終歸還是自己的,別人是不能替你分擔,因為惡行會造成內心的不安,也長養自己為惡的習性,若是知錯發自內心真誠的懺悔,能激發你自己時時刻刻離犯過錯的決心和毅力,經文有說:悔過可以使惡業影響力隨著時間的長短而漸漸的轉薄,甚至完全的消失。時間到了,我們下星期再繼續講下去,祝福各位身心輕安,下禮拜再見。
大願語錄:
「他人過犯,非真本意,業力障故。菩薩行者,必行悲心,心包太虛,不加惡意,識緣助之。」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晚安。
正業正命遠離偷盜之過患
我們前集說到偷盜,若是你犯戒後,從內心流露真誠的懺悔,懺悔以後你不再去犯,那麼時間一久犯罪的習性,便會隨著你改過的心態,慢慢的消失,而你的罪業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淡薄。偷盜戒就是我們要這樣東西,沒有經過主人同意,而你去拿取,這是犯偷盜,不論用什麼手段騙取,包括搶、強、偷、霸佔、甚至借來占為私有,凡是具足以上所說,這幾個條件者都屬偷盜,皆成重罪不可悔,偷盜重罪就是說:去搶、去偷、去騙、向別人霸佔、向別人強取,這種屬於重罪,不可悔罪,除了不合理取得之外,其他都可以謀取。就是說用不合理手段,去謀取他人財物,這都不合法律的制度,等於就是犯了偷盜。其中還包括不得走私,像現在社會走私很嚴重,他不知道走個私之後,危害了社會多少的家庭,為了暫時的走私卻破壞家庭,導致社會混亂等等,真恐怖呀!可是你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段奪取自己暫時的財物,你花費在喝酒、賭博,錢花完了,不知道你走私了這麼多毒品,害了多少家庭,害了多少人墮落下去,包括家庭的破裂、社會不安等等問題很大,所以佛陀當時除了禁止不得走私之外,也包括不可賣淫。所以抓魚、打獵、做酒、屠宰業、販賣毒品、走私,包括賭博都不可以,這是違犯道德法律的事,我們千萬不能做,除了這些不能做的之外,另外其他可做的正當職業,正當的買賣還很多,也可以做正當的耕作。不論是地面上或水面上的或是水中、高處、低處、樹下、空地、動物、植物、礦物或行動中或靜止中的一切財物,不論是私人的,公家的或是佛教的,或是屬於某某團體的,只要它有所屬主權者,皆不得偷盜。意思是說,凡是這東西是屬於有主的,我們都不能拿,去拿者為偷盜。
盜戒的範圍,包括損壞他人的財物在內,如果存心使別人的東西白白損失者,這也都包括在偷盜戒律裏,不論用何種手段,只要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若損害的財物有值五錢以上者這是重罪不可悔,損害別人的財物或拿取別人財物有值五錢以上的價值者,這是屬於盜罪,重罪不可悔。所以,盜戒的輕重分別有:價值五錢以上者,是重罪不可悔,你拿取別人的東西有五錢以上,包括五錢的價值,這是重罪不可悔。假使你偷取五錢以下,這是輕罪,中罪可悔,這有分輕重差別。不論你用什麼方便來達成你偷盜的目的,這都屬下罪可悔,但若是漏稅或損壞,罪責與偷盜是同類,也就是你損壞別人值五錢以上,或是逃稅有價值五錢以上者,都屬於偷罪,重罪。你所做的一切在佛陀所說的教戒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掩飾偷盜,不可用什麼藉口來掩護偷盜,比如說:肚子餓、生病、天災人禍、為了孝養父母、奉侍師長、為了讓兒子吃、孝養妻兒,而行偷盜,一律成罪。不能說今天為了孝順,父母親生病,我不去當賊是不行的,這有犯罪嗎?照常犯罪!佛陀說這照常是犯罪,一律成罪,如果真有困難可以向別人乞求,受人歡喜自願布施者則無罪,像現在假的出家人,都在街頭巷尾托缽,穿個出家服很簡單,花錢去買就有了,佛教界也沒有一個規律說非出家人不能穿這種衣服,這種衣服屬於禮服,我們中國設立的一種禮服,凡是穿這種禮服的都說這個是出家人,這樣而已,並沒有一個法律明白規定在家人不能去買這種衣服,只要你有錢去買這件衣服穿著,買一件袈娑,袈娑又不是佛教才有的,別人有錢去買就可以穿了。有一次,有一個佛教徒的警察,發現菜市場有一個人,他坐在警車上看見一個出家師父在那裏托缽,就把窗戶搖下來跟他合個掌,這個托缽的師父,外表看起來是師父,但是看起來很像出家師父的這個人頭怎麼低下去,因為他們的眼睛很銳利,咦!這個人有問題,怎麼有問題呢?因為平常正當的人,我們跟他合掌點頭,他會很高興的回應,但是看他舉動有點心虛的樣子,於是他就叫他的同事將車開回來,然後看一下,那個人已經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們就開始找,結果在菜市場的廁所裏找到就問他說:師父為什麼你看到我會害怕,你是不是有問題,一直盤問他,才知道他賭大家樂輸錢,欠了人家很多錢,所以去買這套衣服,自己就用香在頭上燒戒疤,燒完戒疤後他去托缽,後來要把他送法院,就帶他去詢問附近的人,但卻沒有一個人說他受騙,都說是隨喜給他的,因此無法將他送辦,所以這個問題是說,雖然你去向人乞求,但是別人高興給你,現在社會法律上並沒有一條可把他送法院判罪的法律,歡喜情願的布施卻變成這樣,產生外面很多人誤解,認為外面托缽的都是佛教界的人,往往把這個問題推到佛教界裏,這也是使得真正佛教被人誤解的地方,甚至有的人托缽時,專門利用人慈悲的心態,包括去騙人的也很多呀!個案也是很多呀!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他去菜市場時看一個人在那裏托缽,他就將買菜剩下的五十元放下去,放下去後這個出家人就開始一直跟著他走,跟到他騎摩托車的地方,就跟他說:「哇!今天我看一看你是最有福報的人!」他說:「怎麼說呢?」這位出家人便說:「我們寺院讓人認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手,全部讓人認捐完了,我還留五隻,一隻十萬元,這五只是找有緣的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報的人才有」,就半硬半軟的一直跟他糾纏,他說:「我身上沒有帶錢」,那人說:「沒有關係我跟你去銀行領」,他也分不出這個是真出家或假出家,就去領了十萬給他才發現被騙了,我感覺到類似這種的情形很多,假使你真能確認,我們就沒有話說,若沒有的話,你這種慈悲,將會縱容社會上犯錯的人更加有機會去犯錯,所以偷盜別人的東西包括利用這種沒有根據的事實騙人,也等於是你用不正當的手段騙人,都是偷盜,為了養我們的身命,而去違背八正道中的正命和正業,這都屬於偷盜,說起來這偷盜罪實在很嚴重,不要認為騙得來就好了,要騙人一定要先騙我們自己的心,要去騙別人,一定從自己的心先想一個我要去騙他的心出來,這樣怎麼能走出自己的業力呢?走不出自己業力的果報、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在的。曾經我親眼看到,在慈蓮寺草創初期,還只是鐵皮屋(矮房子)時,那時經濟很不好,不像現在有得吃,當時寺內有個木制的功德箱,讓人隨喜布施,我剛好睡在鐵皮屋大殿旁邊,我聽到有人撬功德箱的聲音,起來時看到一對年輕的夫婦,一個在外面把風,一個拿個鐵錘將功德箱撬開,把錢藏進夾克裏,我親眼看到呀!看到時我又能怎樣呢?他也是裝成一個佛教徒的樣子呀!看到後我咳了一聲,他瞪著我看,連功德箱的蓋子也還沒有關,我藉機會跟他開示:「年輕人應努力工作賺錢,千萬不要走偷盜路,假使你真正需要,先向人借用等到以後有錢再去還人家,這是沒有犯道德因果的偷盜戒,不受別人的同意偷三寶物,這罪很重的,這是十方布施來的東西,布施這麼多,你偷走,簡單說欠了這麼多人的債,你要怎麼來還呢?」兩個人聽我說完後便起身一齊跑了。我也沒有跟他說什麼,我希望藉此機會點化他們,結果三年後,我做法會時看到這對夫婦來,不是偷盜了,而是很虔誠的來參加法會,所以世間的事實在是很多呀!有時這些犯了戒的人聽你開示後會改,有的不會改,會改是很好,不然你將他抓去關也沒辦法,出來之後也是一樣當賊,會改的人只要你說兩三句,他回去良心發現後,他就改過了,社會也就不用鐵窗做一大堆了。但若是借用而不還者,侵佔為私有,也是犯了偷盜罪,但是在偷盜戒之中,也有有關開緣的,如誤認自己所有物而取,也就是說自己看錯,是誤取東西的情形,這東西不是我自己的,但是誤認為這東西是我的,其實並不是我的,因為跟別人的東西在外觀上都是一樣,錯認為自己的把它拿回來,事後發覺不是,呀!這東西不是我的,把它拿回去還人,這種是開緣。或是你的精神受到打擊刺激,精神失常無法自己做主去跟別人拿東西者,這種無罪。
偷盜戒介紹到這裏已經說很多了,若說得不清楚,自己再去研究,但是千萬不要研究戒,反而被戒綁死,而是要重視戒的精神如何運用,不要拿繩子來纏死自己,認為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一天到晚變成煩惱重重,這樣你持戒一段時間後若放棄,反而會比以前更變本加厲。這是你持戒不走中道,不瞭解戒的精神,像我們做一件事太過於積極,一段時間後卻放棄了,這是不好的,所以最好是走中道。
邪淫亂靜損德障菩提
現在我們來說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法律認定的,都稱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許在家弟子,正式夫妻間正常生活,但是禁止非夫妻關係的生活,以免社會造成不安以及教團的複雜,這是佛陀當時制定的,如果大家按照這規律的話,那麼社會就不會有桃色糾紛的問題一大堆了,事實上,人間的和樂與夫妻男女正常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如果維繫正常夫妻生活,沒有亂淫,就不會帶來感情問題,嚴重的會演變成家破人亡,造成社會悲劇,為了感情自殺,為了感情的問題而殺人報復等等的事情太多了,若是大家能深入瞭解佛陀所說的五戒,是非會減少很多,人人能在安樂中生活,自古以來有很多悲劇都是出自不正常的男女關係演變而來。越看這個社會越有問題,有關男女不正當關係的問題越來越多,如果人人都能安份守己,在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中不亂邪淫,那麼家庭、社會的和樂就不遠了,如果無法做到這樣,那麼社會永遠都在亂,家中的糾紛一大堆。一個能持守五戒的人,先生、太太都不用太掛慮,今天太太穿較漂亮出去,做丈夫的也不用煩惱說:「嗯!今天我太太穿得這麼漂亮,是不是外面有問題,是不是外面有約男朋友?」疑東,疑西,甚至跟蹤等等或是稍微一些懷疑的事,就發生家庭糾紛,若是大家能持守這不邪淫戒,太太要出去先生不用煩惱,先生要出去太太不用顧慮,不要說今天太太看先生穿了一件西裝,打個比較花紅的領帶,皮鞋擦得亮一些,晚一點回來就問:「你今天幾點下班,為何到現在才回來,這段時間去哪里?」像刑事辦案一樣,引起家庭糾紛家中便不會和樂,大家若持守這不邪淫戒,先生晚下班因塞車等等影響,回來跟太太報告一下,事情就好了,不會導致大家無法互相信任。若大家持守不邪淫戒,那麼家庭、社會都和樂,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然的話這社會感情糾紛會越多,感情越開放、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可從報紙,新聞等等,聽到或看到發生情殺、奸殺、強姦、誘姦、和奸的家庭問題,可以說非常多,不但破壞社會和樂、破壞家庭,還害了下一代子女,這實在恐怖!還害了下一代,影響下一代的青少年。佛陀為了這個世間社會及家庭的和樂,所以制定在家男女信徒不可邪淫,以免造成身心的不安產生痛苦,為什麼邪淫會造成身心不安呢?丈夫在外面養個細姨(小老婆),養個細姨後,提心吊膽,而太太在外面養個男人,跟他發生男女感情糾紛,犯了邪淫戒,怕對方到處宣揚,事情泄漏出去,內心不安,一些小事情就提心吊膽,那麼你怎麼有精神修行呢?哪有精神做事業呢?哪有精神教育子女呢?所以,這種的邪淫問題,引起很多痛苦和不安,雖然往往是一時沖動,但是下場是很痛苦的。所以,我時常開示我們常住住眾包括在家居士,凡做一件事情要因和果同看,你種下這個因以後遇緣會成就什麼果,要不然,你只是說持戒,持戒,嘴巴有持戒,但內心不知因果觀念,你若了解在做的因當中,以後會成就果那麼你就會慎重考慮了。
邪淫戒具足四個條件成重戒罪不可悔:第一非夫妻,也就是沒有授證為正式夫妻的一對男女。第二有淫心,見色起淫念的心。第三是同性戀,這一條問題很重要,現在社會很多同性戀,同性戀也是犯邪淫呀!這也是犯邪淫戒,你看,佛陀當時就發覺社會以後會有同性戀的產生,所以制定一條戒。第四是造成事實,造成行淫的事實,這都是犯了重罪,即成重罪不可悔,若是受五戒的信士,持五戒的信士,除了正式的妻室之外,與其他女人行淫,或是在家持戒的優婆夷,跟先生之外的男人行淫,都屬於犯戒,重罪不可悔。如果在我們行為當中,犯了以上的四個條件,這樣都是重罪不可悔過;若是男女雙方發生了感情糾紛,但是沒有犯邪淫,這是中罪可悔;起了欲心而未男女行淫,犯下罪可悔。在家居士,除了自己正式結婚的丈夫或太太之外,不得和任何男女發生肉體關係,否則就犯戒,所以,佛教說戒,是否犯戒主要在於你的心念,如果你沒有邪淫之心,就不會主動犯邪淫戒了,都由我們的心念開始起個欲望,這種欲望的心態,你才犯了邪淫戒。假使萬一被強暴或是被姦污強姦,是被人用暴力手段而你自己本身無法做主或反抗者,且你沒有受樂。這樣雖然你被強暴,但你沒有破戒,因這不是自己要的,是不得已的。佛陀時代,聽說印度有一些比丘、比丘尼已經修到很好的境界了,有的人已經達到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就是斷除一切憂悲苦惱了,所以當然他沒有貪瞋癡了,他可以說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的意思),或是因為他在病中或是有其他特殊的原因,不能反抗而被淫女以及被暴徒強暴,印度有這個現象呀!但因為阿羅漢他已經離欲,斷無受樂之境了,他沒有感覺到什麼,沒有受樂之境了,所以這種是沒有犯戒,像現在很多人被人強暴或是被人拿刀押著強暴,這都沒有犯戒,在我們這裏可能有男眾去強暴女眾,但女眾強暴男眾倒是少見。如果是被強暴,非自己樂意的都沒有犯戒,以上所說的是開緣。
邪淫範圍除不准與非夫妻間發生男女關係之外,即使是自己的夫妻也有所限制,不是說夫妻就沒有限制,比如:佛菩薩紀念日、每月六齋日、父母生日、兄弟姊妹眷屬死亡的日子,最好不要行淫,這種行淫都是犯邪淫。邪淫的罪過也有分為三品,與母女、姊妹、父子、兄弟六親行淫者,犯上品大罪;與夫妻之外,非夫妻間男女邪淫者是為中品罪;與自己太太非時非日行淫者犯下品罪,所以,以此三品輕重來分別下墮三途,地獄、餓鬼、畜牲。在一切邪淫戒中,以破淨戒人的梵行者罪最重。所謂淨戒者,也就是已經受了比丘、比丘尼戒,或是受了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戒者,已受過這種戒的人,乃至受八關齋戒同日受戒的信女信男。破淨行戒亦稱為污染了梵行,污染了別人的梵行,但須是第一次,若是過去這個人已經犯過這個戒了,假使他已受過了沙彌、沙彌尼戒,卻這樣被人破戒了,這就不是第一次,然後你再次跟他犯淫,這就不是破淨戒,但為邪淫罪,雖然不是破淨戒,但事實上屬於邪淫罪,若沒有受五戒而破他人的淨戒者,雖未受佛戒,而沒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所以,不要說我是沒有受戒的人,我又不是佛教徒,我去做壞事情沒有關係,嗯!這並不是這樣子,所以有個受戒罪和性罪,有說過了,戒罪可懺,性罪不可懺,如果你有受戒,你犯錯只能懺戒罪,但是你犯錯的事實,你就不能因悔過而消滅,只能懺悔以後不要再去做而已,因你做這件事已經成了事實,不能收回來了。所以,若真正犯戒者,是會被拋棄在佛法大海外邊,也等於你有這種行為,不檢點不改過,你就無法來學佛,永離佛法,所以稱為破淨戒者為邊罪,被棄佛法旁邊的邊罪,邪淫戒除了以上所說之外還有很多,無法解釋得很詳細,比如說:不得說粗魯的話,包括不得說一些淫欲雜語,讓人聽了心理會起欲念等等,一些引起人去動邪淫的心念和動機等等的細節,都屬於邪淫戒裏,這也都和邪淫戒有牽連,所以希望各位時時刻刻要自攝心,邪淫戒說到這裏,大家若能專心一意守護,不犯邪淫,社會就和平安樂,每天就不會為了社會桃色糾紛的事情很多而來煩惱,如果每天擔憂桃色糾紛你要怎麼去修行呢?簡單說,家庭都不會和樂了,時時刻刻都提心吊膽,你怎麼會有安定的身心來精進,悟佛陀甚深的緣起法呢?這是不可能的。
妄語誑惑人心不堪入道
現在我們再來說妄語戒,妄語是指虛妄不實語言,現在社會不安,妄語的禍首最大,比如說:詐欺罪、支票跳票等,處處從妄語產生,由個人到家庭、社會與國際之間都充滿了妄語的話,就會引起社會、世界的不安。你對我說妄語,我也對你說妄語,大家都在妄語生活當中過活真可怕呀!這個社會,這個世界,變成用妄語互相來你騙我、我騙你的過生活,這種生活要怎麼過呢?彼此互相欺騙,用欺騙達到自私自利的目標,殊不知要騙別人前,必須要先騙自己,因為想要騙別人的動機,是從自己妄想心而生的,你要騙人妄想心就生出來了,假如我今天騙了一個人,以後若再遇到這個人,心會碰碰跳提心吊膽,心想:「這個人我有騙過,是不是我騙他,他已經知道我騙他了?」是不是會這樣呢?所以我們的心就會不安。雖然現在社會進步,科學發展,但也正因科學發展,社會進步,妄想的層次也隨著社會進步而提高,這種妄想演變,便我們時時刻刻只為了達到自己的自私自利,比如說:文字做為妄語的媒體,科學進步造成越來越多的影響,因為科學越進步,讓你做妄語的機會越多,過去是用嘴說而已,現在不是,你說妄語寫一句話或經過答錄機錄音帶擴張出去不知騙多少人?所以,科學一發達,這個妄語戒不守,罪業越來越嚴重,過去只有一個騙一個,現在一個可以騙幾千幾萬個,是不是這樣呢?沒有幾百萬人至少也幾十萬人看你騙多少人,罪業算起來看有多重!所以說話一定要老實,千萬不要用妄語來騙取別人對你的尊敬,對你的供養,這種都是罪業很重。每天報紙媒體裏,都可以看到呀!像是廣告類等等很多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多病的世界社會也就不知道應該怎樣來醫治,要醫治它最好是大家來持守五戒,社會這個病就都沒有了。
妄語在佛教的說法,分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大妄語若是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者,即成重罪不可悔過,第一所向是人,對人說大妄語。第二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非人現在沒有了,戒律這樣說,我不這樣說是不行的,非人就是天龍八部以及夜叉,惡鬼之冥眾叫做非人或畜牲。第三欺誑心,蓄意行使,騙對方的心態。第四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者,自己未證果位卻欺誑說已經證某某果位了,你來供養我功德最大呀!欺騙自己,其實自己沒有,但是你欺騙自己,未得四禪定,未得果呀!還未學到那種境界,卻說我已學到了那種境界,你要來供養我,你供養別人沒有功德,供養我功德最大,這種罪是大妄語。所以一個人若這樣時,就算別人不知道,你自己也知道,哦!我現在有看到鬼來,神來,菩薩來等等,我已學到某某層次了,這個就是不知道妄語的定義,全部是你自己所講的話,到底怎樣你也不知道呀!可是你本身就亂講,甚至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所講的是什麼?所以妄語很多,我們若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否則知道說不知道,不知道說知道,這都是妄語。明明知道可是你說不知道,明明不知道你說知道,看到你說沒有看到,沒有看到你說有看到,沒有感覺到你說有感覺到,有感覺你又說沒有感覺到,聽到你說沒有聽到,沒有聽到你還說有聽到,所以叫做自欺欺人。凡是存心騙人者,你有存心騙人的話,不論是運用何等手段達成妄語的目的,即成妄語罪,就是犯了妄語罪,借用別人互相標榜,這也是妄語罪,甲說乙是聖人,乙說甲是聖人,為了取得別人供養,取得別人對你讚歎,就利用別人說你學得多行,以此手段使第三者不知而恭敬供養,其實自己是不是聖人自己心裏有數,這種都是犯了大妄語罪。但若是為了護教或維護眾生,可作方便妄語,比如說:看到別人追殺,這個甲要殺乙,乙跑過我旁邊,甲來問我:「某某人,你有看到某一個人跑過去嗎?」你不可以說有,要說沒有,因為你的動機是要保護他的,出於要保護他的慈悲動機,所以千萬不要看到甲要殺乙時,你有看到乙躲在哪里,當甲找不到時,你卻說,乙在那裏啦!因為我不能妄語呀!因為我有看到呀!有不能說沒有呀!所以在此處一定要知道,千萬不要為了你自己不瞭解戒,變成害死了一條生命,雖然你知道他躲在哪里你也不可以跟甲說,有看到不可以跟他說有看到,雖然有看到但你可打個方便妄語說沒有看到,就是說:為了利人救人的妄語是無罪的,為了利人救人的動機,並沒有威脅別人,也不是為自利的,為了救人利人妄語都是無罪的;雖作大妄語但因言詞不清或對方不解者,就是說你雖作大妄語但你說的別人聽不懂或不瞭解,不會被你所說的影響,是犯中罪可悔,假如向天人、鬼神做大妄語者,戒中也這樣中罪可悔,若不解者犯下罪可悔,向畜牲作大妄語者,犯下罪可悔,如果不以大妄語騙人者,一切欺誑,皆屬於小妄語,皆為可悔罪,妄語之中也包括了兩舌、惡口、綺語,雖犯,不失戒,但犯可悔罪。
兩舌是挑撥離間,現代人犯兩舌也是很多,現有福報他不會把握,以福培福,藉此機會來修行,體證佛陀所說苦、空、無常、無我,斷離一切憂悲苦惱,反而有空閒時就東說西說像長舌婦,我時常開示一句:「口語不離一切法」,修行人要口語不離一切法,在一起時不說法卻東南西北亂說,沒有的事說一大堆,這都是犯戒,也可以說每天都犯兩舌的戒。惡口:就是開口就是罵人、譭謗人、攻擊人等等刺激人、刻意諷刺人的語言都是。綺語就是花言巧語,說一些花言巧語,情歌豔詞等言語。所以妄語之中大妄語罪,除非是不知業力的人,不知道因果業力,不知道懺悔的人才會來胡言亂說,不知因果如影隨形,知道因果的人是不會亂譭謗人的,他是不會亂說妄語的,因為譭謗越重本身所得的罪也越重,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其實,真正修行人口語是不離一切法的,他不會亂講話,修行若沒有自己親身證得初果(斷除我見、戒禁取見、疑,這都稱為初果)我們普通凡夫,初地修行凡夫是很難做到不妄語戒的清淨,你不要說持妄語戒簡單,持五戒有人說很簡單,在我本身,我不敢說五戒持得很清淨,往往當中也會犯,所以不要說持五戒簡單,現在受五戒、菩薩戒在家居士有多少,你知道嗎?一次都好幾百人好幾千人,結果看一看每天都在犯五戒,那麼他受戒的動機不曉得要做什麼?只是要得到一件披衣,共修時排最前面,自不知他去受戒,又多犯了一條戒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犯了一條戒罪!你想想看,不懂的不知道怕,真懂的才知道,希望我們要受戒時,一定要知道受戒的動機就是守戒,千萬不要認為我去受戒,得到一件披衣回來,共修站在前面比較大方,哦!現在求大方,以後死了因果報應也較大方,大家要瞭解,我們修行時時要檢討自己是否犯了口業?若犯了立刻馬上懺悔,經過時時持戒提醒自己,一天、二天、三天以後變成大自然了,你就不會再犯這條戒了,清淨妄語戒總有一天你就可達到,若認為沒有關係天天原諒自己,一直原諒到你死了還在原諒,你沒有一項持守得好。必須時時刻刻在你心裏,覺得不對了,就馬上改過,發現立刻改過,妄語戒說到這裏。
佛教的特質——不飲酒
現在來說飲酒戒,這個飲酒戒是佛教的特質,別的宗教飲酒戒比較沒有在說,為什麼呢?因為五戒前四條戒其他宗教都有,比如說:在印度信徒最多的宗教叫做耆那教,耆那教也有五戒,他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淫和離欲,我們五戒是不飲酒,他是離欲。瑜伽派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同相,但是飲酒沒有,不一樣的就是不貪。基督教也有五戒:勿殺、勿盜、勿淫、勿妄證、勿貪他人之所有。其他宗教有五戒的也很多,但是只有佛教有一條不飲酒戒,其他都沒說不飲酒戒,怎麼說呢?這是佛教的特質,由以上我們比較其他宗教,我們就可發現,其他的宗教大都有不殺生、不妄語、不偷、不淫,只有佛教有不飲酒的特質,其他的宗教都沒有這條戒,戒酒的戒,我們佛教有這條戒,為什麼呢?佛教持不飲酒戒的原因是佛教注重智慧的解脫,如果沒有智慧怎麼去解脫呢?因為飲酒會使人昏迷和沈醉,酒也是一種毒!它使你腦筋昏亂,不能集中精神思惟甚深的緣起法,且飲酒過量會亂性,產生造惡業,所以佛教五戒跟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就是這一條飲酒戒,包括五戒、菩薩戒,包括沙彌……,只要你走入佛教三皈依以後你就不可以喝酒了,這是佛教的特質,既然我們是三寶弟子就必須戒酒以免亂性,除了不得已之外,如做生意需要,真的沒有辦法或生病的需要,這都有開緣。我們下禮拜再來說,今天時間又到了,祝福各位時時刻刻持戒清淨,持戒越好,福報就越好。祝福各位福報圓滿,再見!
大願語錄:
「修行是要打掉自己最執著的習性,不可放逸縱欲。」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今天我們又見面了。
飲酒亂性五戒墮
我們前集說到五戒的飲酒戒,不管是根本佛教或是後期的佛教(大乘或小乘佛教),其實大乘和小乘,是因為部派佛教才開始分為大乘、小乘佛教,部派佛教以前,根本沒有所謂小乘和大乘的區別,都是大乘,但是,不管大乘或小乘都必須持守五戒中的「飲酒戒」,佛教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薩戒,都必須有這條戒酒的規範,因為佛教重視智慧解脫,並不是重視創造修功德而解脫,也不是重視你持守修苦行而解脫,重視在中道智慧解脫,五戒之中飲酒戒屬於遮戒,因為酒的本身是沒有罪惡,很多人認為酒是米做的,酒不是葷。為什麼不能飲酒呢?因為酒可以讓你亂性,為了飲酒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很多,家庭破裂、社會不安等等,都是飲酒亂性所引起。喝酒時第一杯是人在喝酒,第二杯就變成酒在喝人啦!迷迷糊糊一直醉下去。酒本身當然不是什麼罪惡,但是飲酒亂性會導致你惹出了罪惡,所以酒是一種遮戒,為了遮止飲酒亂性造成其他的錯,為了避免犯罪,所以我們必須要制飲酒戒,佛教不准飲酒的動機是在這裏,飲酒雖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在經律中有流傳一個故事,在迦葉波佛時,聽說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淨,有一天從外面回來,因為他很渴,那時有一種酒,沒有顏色,也沒有什麼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為他口渴以為這杯酒就是水,哇!很渴就把它喝下去了。因為他很渴的關係,所以,一口就將桌上這杯酒當做白開水把它喝完,但是喝到肚子裏沒有多久,酒開始在肚子裏作怪,哇!嘰哩咕嚕酒性開始發作起來了,當酒性發作起來時,由於酒精的刺激,神經系統起了興奮,茫茫渺渺失去理性,產生一股衝動。沒有理性傾向,失去理智的控制,導致連續犯了很多的大戒,犯了什麼戒呢?第一就是在他無法控制理智飲酒亂性時,看到隔壁有一隻鴨(有說鴨、也有說雞,都不要管,就有一隻屬於這種家畜)從隔壁走過來,走過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鴨抓來,把它殺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鄰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鴨沒有回來就去找,到隔鄰受五戒信士家去問說:「哎呀!我的一隻鴨今晚怎麼沒有看到,是不是跑到你們這裏了?」這位誤飲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為酒精的刺激使他產生了沖動、興奮,所以見到隔壁太太來找鴨又起了欲念的淫心,在衝動之下把她強暴了,這強暴是邪淫。事後隔壁太太將事情說出來,很多的鄰居便合力將這個人抓起來,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時因為他還在酒醉便開始打大妄語,不承認他有偷鴨,也不承認他有強暴她的罪行,都不承認,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為誤喝了一碗酒,竟然連續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他怎麼犯了五戒呢?只因誤喝了酒,導致飲酒亂性、竊盜,抓別人的鴨,殺生、殺鴨,邪淫強暴人,又妄語,所以,只為了喝水而誤飲酒就造成了這麼大的罪業,各位可知喝酒的問題是相當大,雖然喝酒本身並不是什麼犯罪,但飲酒之後亂性,可使你造罪,這是事實,所以佛陀才制戒不飲酒。
現在社會因為喝酒亂性而犯罪的人,不知有多少,因為喝酒破壞家庭而產生了很大的悲劇,所以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應該戒酒,不論你有受戒或沒有受戒,對於這個酒戒我們不可以不謹慎,因為飲酒會產生社會的不安,因飲酒亂性而產生家庭破裂的個案很多,怎麼說也說不完。佛陀時代也有一個名叫莎伽陀的阿羅漢,他已經達到了脫生死,他對世間貪、瞋、癡、無明均止息了,聽說他的神力可以降服毒龍,有一次,在他乞食時有人故意用一碗白色酒來供養莎伽陀,莎伽陀不知道,認為是水而把它喝下去,不久托缽完後要走回精舍途中,已經酒醉躺在那裏了,醉倒了,佛陀看到之後,藉這個機會便對他的弟子開示,因為佛陀當時制戒乃是應緣所制,很多是因僧伽裏犯什麼戒,這條戒會影響大眾生活,那麼他發現了,便立即制定,然後佛陀藉著這個機會開示告誡弟子說:這莎伽陀他以前可以降服毒龍,現在呢?簡單說連一隻螞蟻、癩蛤蟆都不能降服了。由以上兩個個案來看飲酒的過患,我們就應該瞭解不可對飲酒不慎重,飲酒最重要的是怕你飲酒亂性,但是有很多人他會說一句什麼呢?「啊!我這個酒量海量喝酒不會醉啦!」這種人最會醉,認為自己最有本事的人,往往最會失誤,若謹慎的人就不會,所以很多在家居士在事業上必須要應酬,對酒的問題憑良心講實在很難,但是,切記!一定要謹慎不可亂性,最好不要喝,沒有辦法者應該要注意千萬不要飲酒亂性。什麼叫做酒呢?在四分律中有說:酒者木酒(用果汁做的叫做木酒)、粳米酒、餘米酒、大麥酒等等,反正有很多辦法做出酒來,有產生酒精讓你喝下去會亂性者,我們都解釋為酒。那麼如何算是犯飲酒戒呢?在四分律中有說,酒色、酒香、酒味,不應飲、不能吃,在十誦律中也有說:飲酢酒、甜酒、若麴、若糟,一切能醉人者,每一口都是犯婆羅夷罪,婆羅夷罪是墮的意思。佛教重視智慧解脫,你喝酒亂性,頭腦不會清楚,何況說修行呢?世間事做不好,更別說修行?所以就是墮的意思,不管怎麼做,只要你喝下去可以使你亂性、刺激,這種都是犯婆羅夷罪墮的意思,若單獨作酒色,沒有酒香,沒有味道,看起來應該沒有酒香已經沒有味了,讓你喝了不會醉,飲者不犯,所以這一條的意思是要我們瞭解重點在酒醉、亂性的過患,若但作酒色,無酒香、無酒味,不能醉人,飲者無罪,四分律中也有說:以酒為藥,這是不犯,像今天我們身體需要,必須要用酒來做藥,那你喝了也無犯,所以假使你肉體生痔瘡、生瘡、生一些皮膚病或者受傷必須要用酒者,你用酒也無罪,所以有很多開緣的地方,我們濃縮起來,是要瞭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並不是被戒綁得死死的,否則說一大堆理論做不到,還使人起煩惱,對人沒有幫助,反而讓人起煩惱,終歸一天放棄,為什麼放棄呢?哎!反正難試我就放棄了。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持守戒的精神,和瞭解佛陀所制酒戒的重點是不超越道德的行為,因為你超越道德行為就是犯戒,做事不能違背道德,道德規範也就是戒,這我們一定要知道,佛教是重視實踐,以理論來幫助實踐,無法實踐的理論對我們沒有幫助,但是不要別人可以做,我們卻無法實踐,這樣就不對了,五戒的內容就講到這裏。
五戒十善與沙彌十戒
通常有很多人,都會將五戒和十善分別來解釋,區分為有一個五戒和有一個十善,也有將十善稱為十戒,十種戒,但是在佛陀戒律之中,並沒有將十善列為一個戒品,如果說受十戒者,一定是指沙彌十戒,什麼是沙彌呢?就是說你剃度要學出家人,包括年齡未到的,全在未受戒之前一定要守沙彌十戒,這沙彌戒建立好,教界裏僧伽的質就高,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住不到三天就想剃度出家,不要說沙彌戒,連出家的意思他也不知道,出家的意思他真的不知道呀!不知道出家的動機是什麼,來寺院看到:哇!出家人大家都穿一件僧服,看他剃一個光頭,別人都叫他師父,讓你看到後感覺很莊嚴,產生好奇心,要不然就是在社會上暫時看不開、壓力大,或是對社會生活感到格格不入有不平衡的心態,當他(她)來到寺院,看到寺院環境很好,大家都滿臉的微笑。嗯!他認為這生活很好,那麼就出家了,這種對佛教質的提升並無幫助,佛教的僧伽要受人尊重,必須重視質的提升,而非重視量的增加。當然質好、量好這是最好,只求量不求質,對佛教是沒有好處的,若僧伽的質都良好,那麼任何人看到我們就會尊重,若僧伽的質不好,雖然有很多的出家人,但這還是害了佛教,害了社會,坦白說是這樣。所以,沙彌十戒相當的重要,沙彌十戒建立好以後,他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不難的事,也可以說像一棵樹沒有把它的根照顧強壯,颱風來一下就倒了,若是你把樹根照顧得很強壯,那就「不怕樹尾刮颱風」,所以沙彌十戒是很好的,當初我有一個構想,想要來開一個沙彌學院,也就是不管社會任何人,只要他們對出家有興趣,就可以來讀這沙彌學院(這當時也是圓光佛學院性運法師,包括南普陀一些法師聽說我要辦佛學院,所以建議說是不是可以來興辦一個沙彌學院)。我當初想,這沙彌學院,也就是說只要僧伽的基礎建立好,不論到哪里都不用怕他怎樣,基礎建立不好,僧伽的素質則會很差,所以沙彌十戒,就是平常我們說的十戒,但沙彌十戒的內容,與十善有不同的地方,那麼沙彌十戒就順便介紹: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五戒在這個地方是不邪淫,但是沙彌戒在這裏叫你不淫,斷淫戒這裏不一樣,第四不妄語、第五當然不可以飲酒,沙彌十戒前面五條和五戒一樣,不同的一項是五戒是不可邪淫,因為五戒針對在家居士,所以佛陀制定不可邪淫,但是沙彌十戒有斷淫欲,這是不同的地方,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要說出家了還掛了一大堆叮叮噹當的東西,這後面會說到,在八關齋戒的地方會說到,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第八不坐臥高廣大床,第九不非時食,這像受八關齋戒一樣,跟八關齋戒一樣了,但和八關齋戒分開講,最後一條就是不捉持,就是不拿金銀財寶,這條戒是當時在佛陀時代制定的,但這一條戒現在難以適用,如果說出家人不能去拿財寶不能拿錢,當然這戒律是很好,像印度,或像泰國根本佛教裏,有很多出家人出門,就有一個在家居士會給他買車票坐車,但是他們佛教國家坐車不用錢,在我們這裏坐車一定要錢,出門若沒有帶錢,像我在山上,如果要走去蓮華精舍,或走去妙音精舍就需要好幾天,所以必須要開車,開車必須要有汽油錢,而且出去要吃飯,都需要錢,因此這一條當時佛陀制定的戒,到了現在是很難來持守。
那麼十善的內容是不一樣哦!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不一樣就是在這裏,所以和沙彌十戒裏的不淫,不一樣,第四不能妄語這都一樣,第五不兩舌,第六不惡口,這會說到,第七不綺語,第八離貪欲,第九離瞋恨,第十離邪見,邪見就是癡,其實這十善它是包含在五戒中間,也可說五戒裏包含十善,怎麼說呢?我們以上所說的十善,它都包含在五戒裏,將五戒拓展解釋就是十善了,也就是五戒包含了十善,就是這樣。所以五戒十善通常都是連在一起說的,十善實在是五戒分化只是細說得比較清楚而已,離開五戒就無法說十善了,也就是說離開了五戒就沒有十善。比如說: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都是從不妄語中細分出來的,所以修五戒十善就能得到人天的果報,也可說五戒十善能感招人天果報,前面在說妄語戒時有說,妄語戒包含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若說五戒就具足十善,這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五戒具足十善了,所以五戒來配十善的情形,第一就是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妄語裏包含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第五不飲酒,不飲酒包含什麼呢?因為飲酒就容易亂性,你若不飲酒不亂性,就遠離貪欲、瞋恨和離邪見,所以五戒能說成十善,十善也是五戒的細分。因此五戒包含十善,具足十善戒也就是持守五戒清淨,就是具足十善清淨了。
功德導引入門 隨分證、隨分得
那麼受持五戒有什麼功德呢?說到功德,有很多人會說唉呀!時常都在說功德,其實佛教是重視涅槃究竟解脫的價值,並不是重視功德的價值,凡是應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一切,都是佛教徒必須要去力行的戒律,為何還要落入個功德,是不是這樣呢?當然佛教它是講三輪體空,做善事的人,所做善事的物件,包括所做的方法,全部都不可以去執著,簡單說也沒有所謂的功德,因為你心有想修功德,那麼你會感召人天果報,但是佛教重點是在涅槃究竟解脫,並不是在功德價值的觀念,我們應該知道,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也是我們的責任,何況我們既然有經濟力量,多做一些利益別人的事,並沒有什麼,回饋社會嘛!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相當的因緣關係,這在以後還會說到,現在我們不要離題太遠。我們應該知道,去做一切我們應該做的事,這也是自己的責任,不應該有求功德的心態,這種持戒行善精神,才是真正學佛,才是真正的目標,所以行一切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應該是沒有執著在功德,但是話又說回來,在我們初學凡夫來講,修行有次第,要做到這樣的功夫,並不是那麼簡單,一開始若跟你說沒有功德,就有人會將它變成斷滅,反而變成斷滅法,像很多人不瞭解佛法,我說覺性隨五蘊生滅,那麼他認為這是斷滅法,他們再創造了有一個覺性不變,有個覺性不變存在等等,若是覺性不隨五蘊生滅時,那就不用修行了,修行要做什麼?修行是要離苦的,記清楚!修行不是要落入神格化的,我們這肉體的五蘊有覺性沒錯,但是五蘊消滅後覺性也隨著消滅,這是五蘊覺性消滅而已,若是認為還有自性的覺性沒有生滅,那麼請問這種因緣如何來?自性的覺性因緣如何來?所以這是違背佛陀所說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說,如果認為自性的覺性沒有生滅,那麼根本他的出家或是修行學佛動機,並不是為了離苦,這種誤認為另外還有一個清淨地方的觀念,並不是離苦的修行,有很多人抱持著這種觀念,事實上要悟緣起甚深法真的比較難,這是難免的,所以修行不是那麼簡單,只有這地方就很難了,何況說修行有很多次第,剛初入門的凡夫你叫他修卻說沒有功德是不可能的,告訴他布施沒有功德,幫忙別人也沒有功德,他不可能來修,所以凡是任何事情都有次第,學佛也是一樣都有次第,世間學問也是一樣都有次第,將有功德的觀念慢慢引導進入達到三輪體空,這是一個次第的過程,這都是一種修行層次,修行過程我們不可說沒有,也不可說不對,由修持三皈戒來做入門修持五戒的準備,以後依次第進入五戒、十善、八關齋戒,甚至菩薩戒,都有一層一層的次第。並不是說你沒有經過這一層一層的次第,就不能修戒,就不能夠瞭解修行,當然你可以不用經過這次第完全做到好,這是最好的,但是這已經是果地的人了,既然是解脫果地的人也就不需要說什麼戒了,他的心不管什麼時候都不用持戒,不用說戒,自然他就是按照戒律去行持了。這個戒是有層次,修行也有層次,從持守戒律一層一層的引導,藉由一層一層的引導由淺入深,這樣大家才有辦法,才能接受,所以從出發點的心態去瞭解,我們也就不可以否認這是沒有功德的,但是只要慢慢體證到佛法的意旨,當然你就可瞭解,所有功德非功德的心態在哪里。
若是我們持守戒律,在持戒當中再產生個出離的心,出離什麼心呢?是出你貪瞋癡煩惱等等的心,執著等等的心,因此可以證得涅槃,也就是說我們本身,從初地慢慢到果地都是個過程,佛教重視持戒,做我們究竟解脫涅槃的資糧,並不是持戒就能得到解脫,這樣佛陀只說戒就好了,不用再叫我們生出智慧,不可以認為持戒就可以得解脫,持戒是你解脫的資糧,解脫的助緣,不能沒有戒,也不能沒有定,我曾聽說:持戒修定是傻子,真正先修智慧再來持戒,修智慧以後,你的定和慧自然而然就生出來了。這種本末倒置的說法,到底他是根據什麼來說我都不知道。大概書看太多,沒有實踐,也沒有次第,頭腦迷糊了才亂說一場,你沒有持戒心不安,心不安定如何來開智慧,提心吊膽每天都煩惱。佛教重視消滅你的煩惱,止息你的煩惱,達到究竟沒有煩惱,並不是你沒有經過持戒,你的心會安,每天吃飽了,做壞事情你的心會安嗎?危險喲,稍為動一下,看到一個人眼睛一直看著你就怕了,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做壞事他有看到,我昨天做壞事情他知道?」那時你的心就會蹦蹦跳了,不見得說你有定,不見得那時你會攝心,不可能,你看報紙在報導,很多哦!年青逞強等到做違犯大事情要把他槍決之前,他不可能有多麼英雄,那時兩腳都軟了不會走了。所以人平常都喜歡賭一口氣,那一口氣值多少錢?能夠好好的來持守戒律,就是最大的自由,也是最大的根本,也是最大福德,所以剛入門的人對福德,我們不可以把它否認掉。如把它否認掉,往往就架空,如果來持五戒只求人天的福報,或是持戒力量比較薄弱的人平常會被環境影響,意志比較不堅強的人,也可以因此不必來墮入三途苦,意思是說我們能來持守五戒和十善,但是你若無法將五戒十善持守得圓滿,至少我們持守一、二、三條,隨分持、隨分得,至少也這樣呀!你都不去持,你就沒有機會了,隨分持,隨分得,以後你的果報就隨分受。這麼好的事,大家最好積極來隨分持,最好能持到圓滿,即使不能圓滿,以你的力量和在你工作當中隨分得、隨分持。無法持戒的人,他就是因為不瞭解持戒的好處,也正因我們能隨分持,至少我們不會墮入三途苦,若是持戒種子因緣成熟,再更進一步,進而繼續超越三界,如果五戒不能每條持守沒有關係,持一條有一條的功德,至少以後可以保住你的人身,不要死後落進地獄、餓鬼、畜生,要學佛的機會就難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現在我們有正見的種子,假使你這一世能學到解脫最好,不能解脫由你的業力輪迴演變產生來世,你一定比別人更好,至少你能保住人身,不用墮落三途苦,持戒那麼好,所以持戒至少可以決定你捨此一身之後的人天境界高低,和你以後來出生人間的好壞。瞭解這種叫做業力的輪轉,業力的輪回,我們生死的輪迴,現在和以後都不出自己,由於自做自受而產生,沒有人可以給你的,也沒有別人操縱你,也沒有別人替你承擔,都是由自己的行為感召一切苦樂,都由一切行為感召一切來世的好壞,當然我們修行不要想修來世,這是最好,因為你想有來世,你就想求生、求存、求再生就落入靈魂種子裏,可是我們假設努力用功精進不能達到這境界,我們還是有持一分一分的功德,持二分二分的功德,持三分三分的功德,以後來世的好壞,是你現在所做的一切行為。所以我時常開示,我們認真做事,認真持戒,認真修行,千萬不要為以後鋪路,假如你只想要為以後鋪路,現在沒有認真腳踏實地,那麼這都無法為以後鋪路,都空說而已,也就是說我們未來的好壞,完全是依現在持五戒清淨多少而定,因為正報若好,依報當然就好,比如說我現在握個拳頭,往桌上打多大力,當然我的手就有多痛,打大就大痛,打小就小痛,一定的道理呀!所以,凡事都依自己的行為所感召,現在痛苦的輪迴包括以後生死的輪迴,全都由自己的業力牽引故,所以能持戒多少,我們儘量持多少,最好能持清淨,不能持守清淨就認真去持守多少就算多少,這都沒有讓人佔便宜,也不是佛祖得去,也沒有什麼人得去,我們自修自感受、自修自體證,不用等到時間到叫天叫地抱怨也沒有用。
持戒為悟道的資糧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當你精神集中就觀察思惟,觀照思惟身心的變化,來悟證緣起甚深法,來消除你的貪、瞋、癡,止息一切生死煩惱的大苦集,重點在這裏。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升天雖然是好,但是升天不如人間,怎麼說升天不如人間?因為天上也有它的壽命,福報享盡之後,他又必須墮入三途苦,怎麼說?我講一個故事,把它當作故事,有時不講一些故事,大家會感到很無聊,反正在因地當中,必須要說一些來做參考,印順導師說一句「正直捨方便」,只要方便不引導別人走不好的,所以我勉強說一些故事,這個在律中有記載,目犍連尊者,他有一個在家的弟子,這位在家弟子叫耆婆,是印度當時最有名的醫生,很能幹,但是他皈依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這個耆婆自從皈依三寶後,免費為僧伽看病,治病不用錢,他這種發心的功德,慢慢的累積,累積到有一天,耆婆死去了,肉體已經壞去,並不是他做醫生就不會病死,他也是會死的,這因緣和合的東西會生、老、病、死,佛陀也是會,有的人會說呀!出家人不會生病,開悟的人不會生病。佛陀也會生病,佛陀也有病呀!大家也有病呀!因緣和合的肉體,誰說沒有生病,有很多人說:「開悟的人就不會生病呀!」誰說不會生病哦!會死去呀!所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左右的,只是你心裏生老病死的痛苦會解除而已,這肉體的生老病死大家都會經過,生老病死有二項,一項就是身體的生老病死,一項是你心裏的生老病死,而你心裏的生老病死能用佛法來消除,但肉體的生老病死是沒有辦法用佛法來消除的,所以耆婆死後聽說感召去天上三十三天,有一天目犍連他也有一個弟子,怎樣呢?生了一種怪病,醫不好。那麼目犍連那時想生病既然醫不好,當時醫術很好的耆婆已經不在了,是不是來找耆婆問看看這種到底是什麼病呢?聽說他用他的神通去三十三天找耆婆,那時剛好看到三十三天裏面的天人,每天自由的享受,開著他們天上的工具,都要去樂園玩,看到目犍連都不理,也沒有半個人理他,由此體會天人的福報是不錯的,後來耆婆看到目犍連,也沒有停下來,只用手比一下而已,又享受去了,看到這裏以後,目犍連就去追他,就問耆婆說:「奇怪哦!你見到我為何沒有停車呢?也沒有停下跟我打個招呼呢?」耆婆回答說:「哎呀!我們來天上生活享受最要緊啦!因為生活太好了,身不由己,不能自主呀!」並且說:「我已經算是最好的了,我還舉個手跟你打個招呼,你看其他人看到你,連理你也沒有。」哇!事情大了,這個故事不論是事實,或是假的,還是一種啟示都好,也就是說生在天上的人,他沈迷在欲樂的享受中,那麼就會忘記了苦,不知道苦,所以說,天人享樂不知苦,難學佛,地獄極苦難悟道,難悟出佛道,所以從耆婆的故事裏就可以瞭解去天上到底要如何修行呢?何況天人有他的福報,去到那地方沒多久,已經忘記三寶了,他忘記苦也忘記三寶了,這個故事,說明天人享受而忘記了修行,那麼等到天上的福報享盡後,像存在銀行的錢你拼命把它花完了,再要去銀行領錢不可能給你,借錢還要擔保且生利息,不可能你銀行的錢領完了,銀行還讓你領,也就是說你在天上的壽命終了還是要墮落下來。
所以五戒的功德可依各人的志願,但是佛教對持五戒的功德,只是增長我們悟道的資糧而已,千萬不要誤解我修持五戒有功德,就是能解脫的,並不是這樣,持五戒的功德是增長你悟道的資糧,這句千萬要記清楚,也千萬不要來修行後想要去什麼地方享受,人間最好修行,人間有苦,你才瞭解要出離苦,所以佛陀說苦集滅道,你沒有苦,怎麼去悟道,怎樣想去離苦呢?學佛就是要離苦,沒有其他所求,離一切苦,一切苦全部離開,你就涅槃了,學佛是涅槃最高,涅槃以後沒有,涅槃以後還有東西那就不是涅槃了,在回歸自然裏有說很多。雖然持戒是依各人志願,不能勉強你去持戒,像社會的法律,法律叫你不要去做的事情,你犯了法律後將你捉去關,然而佛教卻不是,它是自由的,你持不持是你的事,不持是你自己去受苦呀!你要持就不會受苦了,你就自由了,所以持戒本身就是自由,沒有持戒就沒有自由,而且佛教持戒最大自標,是在增長悟道的資源,也跟其他的宗教完全不一樣,其他的宗教都想要求天,求去天上,求去另外一個地方,何況現在持五戒的人,他當下得到家中的和樂,得人緣,子女孝順,因為上正下就正,上歪下就歪,以身做則,這種家庭讓人看起來整個氣氛就不同,包括可得到眾人的因緣,走到哪里,就讓人讚歎敬愛,你說的話讓人喜歡聽。那麼你說話不符合道理,嘴裏說沒有這樣做,或許別人比較不會聽,但也可以減少很多沒有必要的麻煩、是非等等,內心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得到安靜,所以持守五戒的好處很大,從我們持守五戒的功德力,可以來親近善知識,就是說你來持守五戒,慢慢福德善根因緣增長,你就會親近到正見的善知識,正信的善知識,然後你可以聞到他所說的正法,然後思惟、修行、悟道,這必須有個次第,悟道後,按照悟道的過程來修道實證,走入涅槃,斷滅一切憂悲苦惱,免受長期生死輪迴痛苦的壓迫,止息了生死輪迴,所以這有個次第,希望各位一定要知道,持戒就是增長我們悟道的資糧,很多人說持戒會解脫,我敢說只有持戒沒有運用智慧思惟教義是不會解脫的。依據經典所說:每持一條清淨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隨身保護,也就是說你有持一條戒,那麼就有戒神跟著保護你,當然,這樣說對很多初入門的人,比較會用功修行,所以可以運用很多方便法引導,但是不要太離譜了。若是持五戒清淨者,就怎樣呢?每一條戒聽說有五位善神隨身跟著保護你,你若能持五戒,五五就二十五了,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著你,當你出門一些善神把你保護著,其實要保護是要靠你自己時時刻刻生活謹慎,做事謹慎,要不然的話有這麼多神在保護,開車時眼睛閉起來,要保護到那裏去呢?若我都不用去賺錢,只坐在那裏等神的保護,肚子就餓死了,經營事業神在保護我啦!那麼你的事業就倒下去了,所以真正要靠自己,以自己本身的正見確實認清當下,認真經營事業,這樣才是真正的大保護,會這樣說的原因是為引導一些初學者,引導一些求功德及平常信外道、神界的人,慢慢引導他們走進佛教的方便法,所以聽說這二十五善神都會跟隨你的出入,照顧你的起居生活,讓你逢凶化吉,現在社會很多人要改運,那麼要改運時你就不用改了嘛!時常要去改運是浪費錢的,你本身來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了,這麼好,那我要來持戒,持戒有那麼多神保護我呀!就是在改運了,來庇佑我們逢凶化吉。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下星期再來介紹持守五戒還沒有說完的地方,感恩諸位,祝福各位都逢凶化吉,祝福各位時時刻刻持戒清淨得安樂,再見!
大願語錄:
柔和忍辱,無有窮盡,相反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若能忍一分,便有一分的成就。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學佛證道的第一步
我們前集說到持戒有護法神在護持,那麼,講良心話,保護自己還是要靠自己,別人能夠給你的,同樣也能夠收回,往往產生一種依賴性,過份的依賴變成不會精進,因為自己沒有腳踏實地,只過份依賴別人,自己往往產生懈怠,在此處必須要注意,那是因為我們看戒律這樣說,我們拿一點出來比喻就好了。持守五戒也可說是學佛第一步,不管在家或是出家,也不管是佛教,非佛教徒,應該都要持守五戒,所以,持守五戒也就是學佛第一步,也是學佛證道的基礎。起點也就是終點,因為你沒有持五戒,心就不能常住於安靜。戒不是束縛,戒是自由的,你有持守五戒,不論到何處心就會安,我們沒有持守五戒,一有犯錯,就時時會提心吊膽,心神不安,這不安當中,會使我們的精神無法集中,所以,持守五戒是我們學佛的第一步,使我們的心能安靜。心不安靜我們就難生起真正智慧,安靜是很重要的,持戒就會生定,有定你才能有慧,否則你要悟入佛陀所講甚深的緣起法,四聖諦苦集滅道是很難的。佛法說起來簡單,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卻認為很複雜,假使你按照佛陀所說的次第用功修行,其實並不複雜,世間讀書如念醫學、念哲學等等,這麼難,卻那麼多人念,所以,佛法並不是深,是因為次第抓不好,不知道怎樣來修行,現在大多數修行的人都像在念藥單。只念藥名,念藥單,其實念藥名、藥單並沒有效,真要治病必須將這張藥單拿去藥房抓藥,熬後吃下去才有效,所以佛教重視實踐力行,並不是重視嘴說的理論,嘴說的理論,對我們來說像在念藥單,藥名而已,對病不可能有幫助的,所以佛教是重視力行實踐的宗教,並不是只重視理論的宗教。要解行並重,按照理論所瞭解去行持,這兩項不可或缺的。若是你缺少一項,你就沒辦法了,不知道方法,也無法行。那麼你知道方法後,你不去行,也是沒有用的,我常常在說一句:知(台語音——栽)歸知,不去澆水也不會成長的,知道歸知道,不去除草,草會越來越多,除我們的心草,你的心草不除,越來越多,知道歸知道,必須要除草、施肥、灌溉,好好照顧讓你智慧生出來,要不然智慧會被你的煩惱、妄想、執著阻礙無法生出來的。
內觀是很重要的事情,若沒有內觀,你就無法發覺四聖諦,苦、集、滅、道,這緣起法,所以持五戒能夠得現世的安樂,怎樣說你持五戒能夠得現世安樂呢?因為你有持守五戒,就不用處處提防,你處處心裏很安,所以這叫自由。如果你沒有持守五戒,犯五戒時,犯五戒就是犯社會法律,那麼社會法律就把你抓去關,就算社會法律沒有抓你去關,沒有發現到,但你自心的法律,自己本身所騙人的法律,也騙不過自己的,因為要騙人應該先騙自己,想要騙人那就是騙自己,你有想要騙別人時,你落入什麼種子呢?落入欺騙別人的種子意識裏面,所以,要騙別人必須要先騙自己,這法律永遠都無法消失的,在此處我們應該要瞭解,持守五戒現得安樂的原理就是在這裏,也可以使我們發心向上修持來達到解脫,因為修行必須要有次第呀!那麼你無法持守五戒,你自心的宗教情操悲願不會生出來,悲願不會生出來,你的心就會產生一種非正常性的狂,狂、狂性,沒有定力,沒有耐性,沒有慈悲,往往什麼事情你就不能為別人設想,所以,有持守五戒的人,慢慢培養會顯露一種慈悲心出來,也可以簡單說善良的心會顯露出來,包括你有戒就有德,所以,你的福德慢慢增長,福德慢慢增長時你的智慧就會顯露,心身安靜,你就想探討佛法,你就會從佛法悟出來,悟出什麼來呢?悟出佛陀所說的苦集滅道法,苦的根本來源,所以,持戒不是只持戒而已,因為培養人天福報能夠引導我們超越生死向上解脫,永遠離開煩惱,永遠沒有憂悲苦惱,也可以到達究竟的涅槃,持守五戒雖然說是簡單,其實是修行最重要的基礎,也可以說五戒若沒有持守好,要再往上去持什麼戒,難啊!但是千萬不要誤解說,唉喲!我只要修行修好,我何必持五戒呢?不錯!那是在果地的人,已證果地者說「心淨何用戒」,心清淨,我們就不需持戒,但是,在因地未到究竟之時必須用戒來提醒我們,何況戒是必須要持的,因為那也是道德的專案,尤其身為一個人一定要保持你的道德專案,你沒有持守道德的項目,社會就亂了,那麼我們的心也會亂呀!因為你沒有所謂的道德來安住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怎麼能安住呢?所以,持五戒的清淨,也就是我們用功、福德最大的根本基礎。現今社會若是人人能持守五戒,那麼每一天我們看報紙就不會看到那麼多殺、盜、淫的事,人間當然也就變成了淨土,所以,淨土是由大眾建立起來的,並不是天、神、什麼人賜給你的,也不是什麼人能為你創造的,而是由大眾持守五戒。在我的看法,人人持守五戒清淨,人間淨土即現,大家安和樂利在一起非常快樂,人間淨土即生,三皈五戒我們介紹到這裏就好。
八關齋戒乃是解脫道的起點
現在再來介紹在家居士如何利用時間加班的精進法,持守五戒是基本法,那麼八關齋戒簡單用世俗語來說叫做「加班」,利用時間來加班,五戒像我們做工作,幾點上班、下班,一定要做的,但是八關齋戒就像我們去加班,啊!今天來加班一下,利用這時間加班,所以八關齋戒,也就是佛陀為了在家居士,設立一個相當方便、相當好的「加班」方式,八關齋戒的風氣雖然慢慢有人在提倡,慢慢在持守八關齋戒,但是可能是因緣條件等等的因素,不能達到很圓滿、很如法,若是能按照佛陀所說的如法來持守八關齋戒,那麼對在家居士相當有幫助。所以,學佛修行必須要有次第,將你的次第一段一段漸漸的向上增進,像我們讀書也一樣,要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層一層上來的,不能說從小學跳到大學,雖然有的智慧比較好,他有跳級向上的能力,這就如我們佛教所說的頓悟,頓悟的人,但是要頓悟也必須要有漸悟,意思說要有相當的基礎才可以。所以,皈依三寶只是信佛學佛最初的入門,那麼皈依後開始來受持三皈依戒,你來受持三皈依戒後,再進一步來受持五戒,五戒就是包含了十善講過了嘛!這樣才是真正實踐學佛的開始。
過去佛陀時代受持三皈五戒是一起受的,而流傳到現在可能為了方便居士、為了社會方便法,變成三皈和五戒分開來受,要不然的話按照往例三皈五戒是一起受的,也就是說受三皈依必須一併受五戒,否則只有受三皈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受時間、環境、文化、背景等等影響,卻演變產生三皈依先受,再來受五戒的情形,這不是說不可以,因背景、環境形成如此,其實,佛陀時代在律典之中,凡是受三皈依的人都一定要受五戒,這是事實!所以,三皈五戒應該是沒有分開的,只是到後來變成受三皈依卻沒有連五戒一起受,這是環境的影響,也有可能是一種方便權巧的引導,引導什麼呢?引導在家居士來親近佛法,也可能是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等等的演變產生出來的,所以,只要我們依止於佛陀,沒有離開佛陀的正見,沒有違背佛陀教義就可以,學佛最終目的是要了生脫死,大家都知道嘛!學佛要做什麼?要了生脫死,要了生脫死一定要離一切大苦集,不然什麼是生死呢?生死在法方面則區分有兩種生死——一種是身的生死,一種是心的生死嘛!所以,眾生持守三皈五戒就不會墮入三途苦,因為你有持守三皈五戒,就沒有地獄,沒有餓鬼,也沒有畜牲,這叫三途苦,這只是了生脫死的一種權宜之計,方便權巧,引導層次的次第而已,修行雖然還沒有成就,至少不會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牲),還可以保住人身,只要這人身保住,我們就已經有學佛正見的因緣了,等到我們因緣成熟就可繼續受持,來達到解脫。所以由此可見,修行是漸次修行的,根器比較利的,我們今世就來修到解脫,不要想還有來世的希望,不要這樣想,但要這一世盡力去修,並不是我們要怎樣就怎樣,說要解脫就解脫的,還需要靠你的正見力行,佛陀叫我們不要求生、求存、求再生,那我們就希望我們這一世要有把握,自己下功夫勇猛精進,一定要解脫,不要想:「啊!我希望這一世種個善因下世再來修!」這樣你輪迴的機會就特別多,那麼你可預先知道你輪迴的情形是怎樣嗎?所以,我們最好不要走不可靠的路,最好用可靠的方法,藉用現在今世這個因緣,當有辦法生活在沒有戰爭,生活又富裕,又可聽聞佛法的時代,我們何不來把握現在,勇猛精進,何必寄託在以後的未知數?這樣是很危險的,也是很冒險,不可靠,想要保住人身就很難。所以,現在我們有幸獲得人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呢?現在環境因緣成熟,你卻沒有把握今生當下的本錢,而讓努力精進的時間失去,雖然你擁有很多世間財產,但是我敢說一句,名和利再多,只要一口氣進去卻沒有出來,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所以,你想想這種無常性,有多恐怖!因此我們要知道,既然這種無常變異迅速,我們就不要寄託未來,在這一世就精進,要好好用功,假如真正因緣成熟,就可達到今世解脫。若是因緣沒有具足,我們在這一世沒有辦法得到解脫,也不用怕,你有持守五戒,至少你不會墮入三途苦,你還可以保住人身,保住人身還有機會修行,這是我們為了解釋所說的,並不是勸你們來世再修,不是這樣,千萬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因為受持三皈五戒,戒律的意念便會在心中紮根,我們身心又可再向上發展,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最後走出解脫生死的大苦集,所以八關齋戒便是這種解脫生死的門徑,因為八關齋戒和五戒有點不一樣,而八關齋戒也可說近阿羅漢住,近解脫,走上解脫,五戒基礎的建立能增長持受八關齋戒的信心,所以,八關齋戒也是邁向解脫生死之路的起點,持八關齋戒也是我們眾生出世的種因,而非出世之果。假使我們建立八關齋戒的種因,那麼種因慢慢的發展結果,我們便可以進入出世,種得出世之果。
待緣制戒與不待緣制戒
什麼是八關齋戒呢?首先我們來介紹八關齋戒制立的因緣,為什麼佛陀要制立八關齋戒?制定八關齋的原因在哪里?佛教的戒律大都是佛陀親自制定的,有的則是佛陀入滅後才編的,我們用佛陀親自制定的戒律才是學佛,對於祖師所說的我們可以拿來做參考,如果有志效法祖師,我們就去學祖師,然而,既然發心學佛,就須依止佛陀所說的,將佛陀所宣說制定的拿來做參考,再來研究,這才是真正學佛,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環境、背景等等文化不一樣,但是佛陀所說的法和他的戒律都可以符合各種不同的環境和背景,因此佛陀他要入滅時跟阿難說:「小小戒可以捨。」小小戒是說無關於修行斷除生老病死的一些戒我們可以免除,這在佛陀最後遺教中也有說過,佛陀是一個人,所以,他所制定的法一定沒有違背人的生活,大家不要誤解佛法認為佛教只會說一大堆道理,籠統一大堆,無法實踐。無法實踐的原因,是因為後面的人慢慢把它變複雜了,慢慢加鹽添味素、畫眉毛、擦口紅,改變了原有的模樣,越說越玄,越說越離譜的緣故。佛陀是人,所以他制定的戒律是讓人來推行,是讓人來實踐去做的,若不能讓人實踐去做的,請問定這個戒做什麼?定這個律做什麼?說這個法要做什麼?這樣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要瞭解八關齋戒是佛陀親自制定,為了讓人來實踐,以邁入解脫生死之道的。這些雖然都是佛親自制定的戒,但是區分待緣與不待緣二種戒法,一種等待因緣,一種不等待因緣而制,二種制法因緣各自不同,待緣是等待因緣而制,屬於聲聞律儀。不待因緣制戒是屬於菩薩三具戒,「三具」就是說一切眾生都能夠體會,都有辦法親身去實踐,三具戒的意思,就是聚該一切眾生,就是一、正定聚,必定證悟者,二、邪定聚,畢竟不證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間有緣證悟,無緣證悟者。證三聚之義通於大小乘,這是通於大小乘的。那麼什麼是待緣而制呢?也就是在僧伽生活律儀中,有了某某人,有了某些因緣所做的行為會來影響僧伽團體的生活,其中包含了居士的和合,佛陀他才開始制定這條戒,也就是說這樣的行為影響僧伽生活,在家居士也是一樣,有這行為會影響社會生活,和自己的家庭生活,那麼佛陀就來制定這條戒,所以沙彌戒有沙彌戒制立的緣起,比丘戒有比丘戒制立的緣起,在家戒有在家戒制立的緣起。現在我們所要說的八關齋戒當然也有它制立的緣起,八關齋戒制立的緣起,就是大乘菩薩戒。佛陀當時沒有所謂的大乘、小乘,大乘、小乘是佛陀入滅後,走入部派佛教才開始分出來的。當然我們也不可以把菩薩戒否認掉,我們應該以菩薩精神來追思佛陀,他當時利益眾生講經四十九年這種菩薩大精神,效法他這種精神當然可以。佛陀是在一次因緣下,針對所有大乘菩薩所說的,但是在此處佛陀他所說的法,是對一些根器較高的人說的,因為這些弟子的智商比較高,領悟力比較好,也都能夠信受奉行,而制戒的緣起並不是這些大菩薩弟子們犯了戒才來制定,若說不是他的弟子犯了戒才來制定的,那又是如何制定的呢?這是等待因緣才制定戒的,待因緣就是說等待有犯戒後,犯了這個行為影響僧伽的生活,不論在家和出家都一樣,只要有影響自己修行和影響別人,佛陀發現到就制定這個戒,制止他不能再做,其實戒律要求的事,我們本來就應該要做了,不用等到去違犯之後,才由佛陀來宣說何者可為,何者不可做。
佛為我們制八關齋戒的因緣是什麼呢?求受八關齋戒,嚴格來說,本來沒有限定時日,受持八關齋戒什麼時候都可以去持,如果能夠天天受持固然是很好,也可以說受八關齋戒越多天越好,這是加行戒,加行戒就如剛才所說像我們去上班加班,你加班越多越有錢賺,同樣的,受八關齋戒越多,你就會越精進,越精進就越能幫助智慧解脫。所以,當然你受越多越好,對你的身心都有幫助,但是,因為一般世俗人事情太多了,居士實在太忙了,為了賺錢,養妻兒,又要服務社會,又來護持佛教等等,事情實在太多了,實在很感恩,所以他的時間比較少,現在出家人也很忙碌了,有的人認為出家人是米蟲,其實他是不瞭解出家人也是很忙碌的。在時間的安排上,出家眾為了利益別人就像社會上的老師一樣,必須先充實自己才能教育別人的子女,引導眾生步上解脫之道,所以,有的人譭謗佛教,說出家人是米蟲,實在是真不應該,他沒有親身嘗試過,也不明了實際情況,如果他親身嘗試,跟我們一起生活過,他就不敢這樣說了。在家居士他忙碌在哪里呢?忙在事業、家庭、應酬等等雜事實在太多了,但是有的人不是,他是把時間浪費掉,雖然這是個人的業力,我們不可以說對或不對,因為他有他個人的業力、個人的因緣嘛!你叫他不要這樣,他就會一定聽你的話嗎?不可能。一句法說出去,一樣的教義說出去,有的人能體悟,有的人無法體悟,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卻不接受,有的人對他說有幫助的事,他不接受,對他有害處的他反而偏偏接受,其實這並不是他故意要這樣做的,這是業力故,就是他的智慧福報因緣不夠具足,所以,才被業力牽著打轉,他一轉念就消業了,轉念就是消業了嘛!但是要他轉念哪有那麼簡單,若不是有相當冷靜且具有大智慧、福德因緣很好,轉不過去哦!只要稍微一個念,只為了賭一口氣卻搞得家破人亡的一大堆哦!所以,他的事情太多,根本就不能放下一切時間,事實上,不能放,也無法放,因為他有家庭責任,所以,時時刻刻叫他空出時間來受八關齋戒,那是不可能呀!這是事實。
佛陀為了適應在家居士修行的需要,乃制定每月的六齋日來受持八關齋戒,在優婆夷墮舍迦經有說:「天下人多憂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日六齋持八戒。若有賢善人欲得阿羅漢者,若欲急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齋亦善,二十日齋亦善,人多憂家事故,為一月六齋。」這是優婆夷墮舍迦經所說的經文。佛陀制定六齋日受八關齋戒,可以說完全是為在家學佛的人設想,因為在家居士非常忙碌,現在所謂工業發展社會的今天,時間真的不夠用,時間就是本錢,自己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將它調整好,只要稍微浪費一下,時間過去就不能回來了。所以,我懷疑有些人為何有時間說一些閒話,有的人怎麼那麼有閑去做一些沒有用的事,因此,我在法語裏說:「口語不離一切法」,一個行為者除非他生意需要、家中需要之外,利用空閒的時間討論佛法,這樣就沒有時間去說一些無關於佛教的事情,無關我們生活的事,不關於我們正念的事,對我們來說那些完全是沒有幫助的。尤其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每天就像走馬燈一樣,一大早開始出外奔波忙碌,直到很晚才回來,搞得很累,倒下去就睡了,明天一早起來又開始奔波。搞得很累,晚上回來倒下去又睡了,一天過一天就這樣一直過下去,人就一直老、病、死啦!以後卻怨歎、看不開,哇!一天又起瞋恨又墮入三途苦了,說起來做人實在也真可憐呀!簡單說不會知足,不會運用時間,不懂得瞭解佛法來活得自在,這樣實在很可憐。一大早開始沖闖、爭鬥!鬥一鬥晚上累了,如有做惡的人又須提心吊膽,慎防他人的報復,明早起來又爭又鬥的,爭鬥的目的最多為了吃,但是吃飽也吃不下了,睡飽了也睡不著了,那麼玩久了也會腰酸背痛。你想他到底來這世間的目標是要做什麼呢?盲目啊!沒有目標啊!茫茫然每一天都活在大苦集當中,甚至怨天怨地、報復等貪瞋癡一大堆產生出來。所以現在真的在這工業社會,說起來人要修行會越來越難,怎麼說呢?由於他時間因緣的關係,社會污染引誘很多,一失察覺就掉進去了,就會被社會污染給拉下去了,所以,一個月六齋日受八關齋戒就很不容易了,有時甚至一個月叫他受一次八關齋戒他就很難了。
那麼有的來受八關齋戒也只是應付而已,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八關齋戒,有人說要去受八關齋戒,唉喲一窩蜂,一大堆人熱烘烘地大家受就跟著去受而已,你問他受八關齋戒是什麼他不知道,為什麼受八關齋戒,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認為去受八關齋戒就很有功德,但是不瞭解受八關齋戒功德在哪里,要怎樣去受功德呢?並不是徒具形式就有功德,是要轉念行為實踐力行才有功德啊!如果說沒有轉念,也沒有用行為實踐力行就有功德的話,這是不可能的事呀!在過去的農業社會,雖然生活上不如現在物質這麼富裕,但是我敢說他精神道德方面都很充實的,簡單說比現在還好,看一看現今社會每一天人人都在忙碌,而且緊張,不只是緊張而已,甚至忙到自己都不曉得為什麼忙碌,你要叫他去受八關齋戒,一個月一天,就不容易了,像我們常住舉辦八關齋戒,我就感覺這個士氣不好,原因是對於受八關齋戒,很多人只空求應付,以一個空殼來受八關齋戒,是為了什麼呢?就是要得功德而已,他不瞭解實踐力行轉念才有功德,否則功德何來?在社會生活當中,只要你時時能持戒都是功德,處處能利益他人,都有功德呀!但是佛教重點不止於在功德而已。培養功德、受持功德的目的,是要做為悟證緣起、解脫生死的基礎,如果只求功德並不是究竟,何況佛陀有說升天不如人呀!所以在修行學位上就是這樣子,而所謂的六齋日,究竟是指哪六日為六齋日呢?以我們中國國曆和農曆來說,就有不一樣,現在在我們這裏,大多數都用農曆來講,國曆和農曆本就不一樣呀!何況是外國呢?外國的六齋日也是不一樣呀!因此,現在所講的六齋日是按照我們中國的農歷來說,也就是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而在我們中國農曆也有分大月小月,月大有三十日,當然他二十九、三十來受戒,如果遇到小月沒有三十日,就依二十八、二十九,要是有的話就是二十九、三十,所以簡單說就是用月底兩天嘛!佛陀為了在家眾制定每月六齋日來受持八關齋戒,主要的因緣當然也是為了讓在家居士、在家眾,能向上出離而為解脫種下善因,若對世間沒有感覺苦的人,他不可能會學佛,因為學佛最主要目標是為了要離苦。你對世間沒有感到苦,你就不用學,很多人修行不明了這點,就如同小孩子你叫他學佛,他實在不知道要去學什麼,也不知道學佛有什麼意思,只有培養個宗教情操跟著人走而已。所以真正要學佛就要瞭解世間有苦,那麼世間有苦嗎?事實上是有的,先不談求不得苦等緣起苦,就我們人的自然苦而言,什麼叫做自然苦呢?有這肉體,就有病、老、死這叫做自然苦,這種自然苦人人都有,沒有人能逃得過,也沒有人能夠不用感受。所以,這自然苦只要肉體存在就能感受到的,若是能夠明白這樣,人人都應該來學佛,修行,來離開苦,因此,佛陀制定八關齋戒的原理,就是為了引導在家居士,使他(她)出離心越來越強,讓他有個出離心,所以到六齋日那一天應該到僧團當中,請出家人來為他受八關齋,藉著這短短一天一夜的時間,遠離一般社會紛擾雜亂的業務生活,專心一致來修行佛法,增益自己學佛出離的決心,才能漸漸向著解脫道來精進,這樣是很好的。佛陀對在家居士一般信眾的度化,則考量他的生活時間來作安排引導,所以佛陀對在家居士用兩種方法,一方面顧慮到他家中生活的時間,因為在家居士工作忙碌,時間安排上較為短少急迫,另一方面則顧到他不能只有為社會忙碌而忘卻自己的修行,所以用很多方便權巧的事,來引導在家居士如何向上、向善、向解脫。這是佛陀對在家居士的悲願,並不是像一個機器的形殼,刻板僵化,叫你一定非要怎樣不可,對於做不到的還要勉強他去做,這就沒有辦法。佛法的度化,不論在什麼環境當中都不離開佛陀的正法,而且還必須清楚要運用什麼方法來引導,才能使人接納,所以佛陀度化在家居士用很多權巧的方法來引導,但是權巧方便者,不能離開佛陀所說的緣起,和佛陀所說的戒律,簡單說不可缺少「戒」,也不可缺少「法」,一定不可以離開這兩項,也可以說法、律兩項要具足,要是沒有法和律的配合就沒有辦法修行,所以,對於佛陀指示我們的修行方式,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的力行,按照佛陀說的方法去行持就能達到解脫。
六齋日的淵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我們在前面已經有說過了,但是受八關齋戒,為什麼要定在六齋日這個時間呢?關於這一點,根據經論則有很多說法,但是有的說得很離譜,那麼我們就不找出來講,我拿一些較符合理性的來解釋給各位聽,第一龍樹的智度論有提到:說佛之所以定於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是因為依據印度固有宗教相傳,在這六日當中,世間有一種惡鬼,經常追隨在人的後面,一有機會就會奪取人的生命,即使他不能奪取我們的生命,也能帶來很多的災難瘟疫,怪病,要不然,他日也會發生種種不如意的事,因此在古代的人,智慧未開時,人民認為這六日是最不吉祥的日子,大家到了這六日時,心裏就非常的恐怖、不安。由於一般人的誤解,便傳說過去曾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聖人,為了要消除人民內心的恐怖和災難,於是教他們在這六日中首先必須做福,而當時的持齋、修福,和現在我們佛法受持八關齋戒是不一樣的,只教他們在六齋日整日都不吃,一天都不吃,斷食就對了,他們以為這種作法可以避免惡鬼的迫害,他們之所以斷食的理由是,惡鬼見人間在吃東西,那麼它會肚子餓嘛!因此便生起一種餓的感覺,痛苦難受,在這當中它比較會想要來報復,若是比較善良的惡鬼,它雖然肚子餓得非常難受,也只是忍受而已,不會想去加害別人,禍及人民,但是比較兇惡的惡鬼,它就不是這樣子了,會生起一種錯誤的感覺,它以為人類有得吃,為什麼它們沒有得吃這麼餓呢?這是它不知道業力的緣故,所以它會起一種瞋恨,找人麻煩,人民為了避免這種麻煩,古聖人叫人們在六日時,在這一個月六齋日當中不要吃東西,不吃東西這個餓鬼就不會來找我們,這是印度古代宗教固有的傳說,所以古代印度宗教一向就有這個六齋日子,一直流傳到現在,仍然盛行於印度。在印度六齋日的傳說他們都知道,印度對這個六齋日持守很多人都很用心,所以佛陀成佛之後,他所組成僧伽的集團,發現以前的固有六齋日,持齋修福是一件很好的辦法,佛陀很多教化的方式,都為了適應當時印度的環境,因為佛陀想度印度人,而他們的印度文化是這樣,很多印度環境和印度文化,本來就如此的。他就用權巧方便,用因緣方法將它改善過來,所以在經典中經常看到佛陀借用他們固有的方法,將它重新改造,把它拼裝在佛教,以佛陀的思想把它扭轉過來並且引導他們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度引了很多人。佛陀認為印度的舊有生活不錯,值得保留,便在僧伽集團成立之後,思考如何幫忙在家人修行時,就認為這六齋日在過去固有是一件很好的辦法,也可以借用此種風俗,用巧妙的修正,引導他們從迷信的持齋修福,轉為福慧雙修的八關齋戒,所以佛陀就向大家開示,說什麼呢?說以六齋日首先做福,我們以六齋日首先來做福,持守這種善事,好事,但不一定一天都不吃,除了不用一天都不吃之外,還要受持淨戒才能做到消災免難,換句話說,佛陀就把他改一下,將古代印度宗教中的六齋日一日不食的風俗,改為過午不食,所以「八關齋」中的「關」就是關閉惡門,而「齋」就是過午不食。很多人說吃素食就是持齋,其實吃素食不可以說是持齋,持齋應該是什麼都沒有吃,持齋戒就是說沒有吃才對,現在很多人都說他在持齋,哦!你每天都吃那麼多,還叫做持齋?這種是不對的,持齋就是說我今天持齋戒,今天我就過午不食,這應該是佛教的術語大家都聽懂嘛!不要你吃素食卻把它說成持齋戒,這是不對的,佛陀將過去固有的一天都不吃,改為一天吃兩餐,過午不食再加上持守幾條戒呢?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此處跟五戒不一樣,五戒是斷邪淫,這裏是不淫,所以這才稱為出世因,而這個原理有個因素,因為這地方比五戒進一步,五戒只是不邪淫而已,這裏卻是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離香花瓔珞香油塗身。第七離高廣大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第八不非時食。所以佛陀加上這八條,關閉這八條受齋日不應該去做的事,如此一來不僅可得消災免難,修福增慧,也可以藉此機會攝心來受持六念,簡單說,受持八關齋戒不只是持守八條戒,並且須加上這過午不食,最重要的則是安住在六念來得到涅槃。因為五戒只有持戒而已,而八關齋卻不是,受持八關齋戒一定要受持六念,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這裏,我們在後面的比喻會說到。由此可證六齋日的持齋,這個宗教儀式,並不是佛陀開始才有的,在佛陀之前就有了,是屬於印度固有的一種儀式,佛陀為了轉變這種持守六齋日的風俗,才將古有加上修正,成為佛法中特殊修持八關齋戒的齋日。
佛陀出生在宗教複雜的印度,迷信的宗教儀式很多,所以佛陀就借用了這些迷信的宗教儀式,將它加以改良,而這種改良的個案,我們則可時常在經典上看到很多。比如雜阿含經四卷九十三經有說,曾經說什麼呢,婆羅門所教的祭祀,祭祀火,用三火來火供,可是婆羅門教的祭祀在佛陀看來完全是一種迷信行為。佛陀為了要教化婆羅門,要引導婆羅門入於正信,就運用善巧的方便,沒有直接明說:啊!你用三火來火供是沒有用的,這是迷信呀!佛陀厲害就是厲害這樣,智慧就是這樣好,他沒有說你們這樣是錯誤的,沒有,他反過來說什麼呢?唉!你用三火祭祀雖然是很好,但是在佛法中,在我的法當中也有三種火,什麼三種火呢?若是能像我所說的這三種火,它的功德更加殊勝,佛陀他就是很有智慧,用方法來引導,不會說你們這樣不對,這樣不行啦!這種我們還做不到,我還做不到,有時我感覺別人的用法不對,我就說,唉!你用法不對!可是佛陀不是這樣說,佛陀慢慢引導他,把他引進來,這樣子就是有所差別的地方。所以,佛陀說三種火,他說:你用我這三種火功德就會特別殊勝,婆羅門教教徒聽到之後感覺到奇怪:「好神奇呀!我們婆羅門教有三種火,用火火供的三種火,而你們佛教裏竟也有這三種火!」佛陀便藉著這個因緣機會跟他們開示:「有呀!在我教法裏也有三種火,就是一、供養父母叫做根本火,二就是供養妻兒眷屬名居家火,第三供養沙門婆羅門叫做福田心,福田心就是福田火,有個福田心種這個福田,就是福田火」,婆羅教事火的目的,無非是希望獲得天人的福報,但是只有用火來燒東西,燒一燒讓天人收到,以此來求得升天的福報,其實是不可能的事,一切業力是由自己的行為所感召而來的,不可能由天人賜福給你,這全是自己業力的感召,而非由他人賜給你的。所以,佛陀認為求天賜福,不是用那種迷信的方法,來將東西燒一燒讓天上收去,這是不可能呀!佛陀說這不符合求福之道,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才設定了三火,以不一樣的原理重新給予三火新的定義,也就是這樣子。所以佛陀重視在家庭中奉養自己的父母,對家庭盡責任,並促進夫妻之間的和樂、及教育子女,這才是佛陀的重點,能夠做到這樣你才有功德,你這種功德才能升天嘛!我們時間又到了,我們下一集再來繼續說佛陀所說的婆羅門教的三火和他的三火。感恩,我們下一集再見,祝福各位吉祥如意。再見!
大願語錄:
自求佛心,捨棄執著,滅除煩惱才能解脫。必須專研教理,專精修持,親近大善知識,解行並重。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正直以圓智 方便導正法
我們前集說到婆羅門事火的事情。事火就是火供,火供就是以為將東西燒一燒之後天人就可以收到,就會賜福給我們,當佛陀看見之後,認為要將它轉變過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他們認為這種火供對內心具有一種相當的寄託。所以,佛陀就跟他們開示事火的功能,運用他們那一種習慣,將它轉換成有意義的事。佛陀說在宗教方面,必須要有恭敬虔誠的心,專心尊重供養沙門,沙門就是指出家的修行人,只要是出家人均可稱為沙門,當時印度婆羅門,也稱出家人為沙門,這是當時佛陀由婆羅門轉換過來的,所以並非指佛教的出家人而已。因此,如果能夠供養沙門,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婆羅門教聽到佛陀這種開示之後,他認為:「嗯!有理哦!佛教裏面也有火事、火供的方法呢!」也就是說婆羅門教聽了之後說:「咦!那麼佛教裏也有這種火事呀!但是他的火事和我們的火供不大一樣,儀式不一樣喔!這樣才是最合乎情理也是真正的火事之道。」所以,佛陀當時將很多原有印度的名相和禮俗給轉變過來,就是說雖然外表的名相一樣,但是裏面的含義卻不同,相當符合情理,不可一次把它否認掉,所以,實在很讚歎佛陀的大智慧!比喻來說一個故事,摩登伽女本來相當愛阿難,因為阿難聽說長得很莊嚴,有一天,佛陀在大眾前打坐開示時,摩登伽女就去跟佛陀要人,就跟佛陀說:「喂!你將阿難藏在哪里?」(若是現在的人,就會問:「你這野女人來到這裏亂來,阿難到底是你什麼人?」)但是佛陀並沒有這樣,佛陀問說:「你找阿難有什麼事?」她說:「我很愛阿難!」佛陀說:「好,你很愛他可以,可是阿難現在修得很高了,你跟阿難不論在修養、修道方面距離相差太多,即使結婚你們也不會幸福呀!起碼也要相當,才差不多可以,你若真的愛阿難,回去徵求你媽媽的允許,准你留在僧團裏修學,等修學跟阿難差不多時,才准允你跟阿難結婚。」你看佛陀這種慈悲智慧,他沒有用那種攻擊的方式,也沒有用那種粗語嘲笑排斥,更沒有使用暴力,以瞋恨的心去對待摩登伽女,反而用智慧勸摩登伽女修學,結果摩登伽女說:「好!我一定修得跟阿難一樣,才和阿難結婚!」嗯!結果怎樣呢?一天、二天、一個月、二個月的過去,等到摩登伽女不斷的精進之後,發現到這一切都是由自己內心的欲望貪著心態在作祟,這永遠都是苦的,所以摩登伽女瞭解之後,向佛陀懺悔,從此之後便修得很好。所以我們想到佛陀的待人處事、他的人格,內心就起了相當恭敬的心,我們學佛也是要學他這樣!掌握適時因緣觀機教化,摩登伽女的個案之外還有很多的個案,例如事火,六齋日等等,都是佛陀以這種方法轉變產生出來的,我本人就是還未達到那種智慧和柔和,總認為無理就是無理,仍無法做到圓融轉化,所以我們還要學佛,來增進智慧柔和及慈悲圓滿不足的地方。
佛陀開示印度婆羅門人,勸他們放棄過去形式的事火。事火就是用火來燒的火祭,把這種轉換過來,轉成佛教的實質事火,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培福!否則大家以火焚燒來進行火祭,以為用火燒一燒天人就會收到,其實這種方法非但浪費損福報,而且又勞人傷財,於是佛陀將它轉變,大家也感到,嗯!這很合乎道理啊!所以對於有道理的事,人們就可以接受,當接受之後便依照佛陀所開示的去實行,所以佛陀為了要度印度一些外道,方法並不是沒有,經由佛陀的方便引導使他們離開了迷信,並且慢慢走進佛的正信知見,所以這種巧妙智慧的運用,是相當有智慧的人。那麼我去探討這至少要具備三種條件:第一要有很大的包容心,第二要有相當高的智慧,第三處理方法一定要相當的圓融,能掌握時機和因緣,以便如何在當下能夠恰當圓滿,這是以我主觀建立的看法,至少要能達到這三種條件才可能。印順導師曾說過一句話,這一句話在我心裏一直相當的認同,並且是有理和值得恭敬讚歎的,怎麼說呢?印順導師說:弘法利生的法師和居士,需要適時地「正直捨方便」,我們一定要深深思惟,就我對印度佛教史的論究,方便適應雖利於佛法的傳佈。但是方便適應不能離開佛法的大綱。講述方便法的目的就是要將佛法傳播出去,也是要方便讓所有的人從迷入悟,這是一個重點,這樣也才不會因為時代、環境及時間的變更,使得佛法喪失其實用的價值性,現在我們的生活和當時印度的生活,當然這兩者不能相比,是不是這樣呢?在不能相比的過程當中,將那個時代的那一套硬拿來我們時代套用,不僅死板板的不能接納,也不易叫現代人去接受,佛教重視在人間的生活和修行,若是你不能適應就會慢慢被淘汰,所以印順長老說這一句話是沒有錯的,為了弘法,為了將佛陀的佛法傳佈出去,不能說不用方便法,雖然是方便,但是如果已屬過時而且在時間上不能再適應者,則應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以方便法傳佈,但也要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就是說對於無關於我們離苦,無助益於信徒離苦,或無關於使眾生開智慧,或對解脫無幫助的事,說得太多是沒有辦法使人有所體證,並加以使用,這種可以說是沒有好處的。所以說要以正直捨方便的精神,應用利益人間、淨化人間的方便,來傳揚佛法的真義,印順導師這幾句話說到我心坎上,無疑是對現在弘法的法師和居士包括我在內,打了一針強心劑。因為方便不可以沒有,但是要「正直捨方便」,對於無關於幫忙別人、利益別人,也無關於體證苦集滅道,換句話說,無關於修行的事,無關於修德並助益身心的事最好不要說,因為越說越會歪曲佛陀的教義越多,印順長老說的這一句話讓我感觸良多。佛教在長期的發展中,經過二千多年時間,必定有所流轉變動,這是難免的事情嘛!二千多年時間,有時候不要說二千多年,光是交代一句話,等一下經過另一個人的傳達,一句話出去,哇!錯誤了,差一個字就整個都不一樣了,何況二千多年流傳至今呢?難免因為環境、背景等等流變因素,產生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們如果能依止印順導師所說,正直捨方便的這個精神,佛教必定會更加發展,更加被社會的知識份子所肯定,也不會讓一些知識份子罵我們佛教,只不過與其他多神教一樣,拿著香跟著拜,熱鬧一陣就過去了,說簡單一點跟印度一樣,遇到事情之後,一股力量來就散了,若能讓你真正體會佛法時,無論是什麼環境都無法左右影響你,完全都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用什麼代價交換的,真理就是肯定嘛!
佛教是用真理來領導別人、吸引別人,並不用其他任何不屬於真理的方式,例如用騙的手段,或是用勉強的手段、或用任何不正當的引誘手段來讓人承受,因此佛教是重視真理的,是用真理來服人。所以,不管時代怎麼變,也不管環境如何流轉,只要正直捨方便,那佛教絕對是更加發展,絕對會更加興旺,這是真實的事。所以佛陀當時為了要度印度九十六種外道也有運用方便法,將他們原有的名相,變個角度把他轉換過來,方便引導他走入正法,並不是引導他走入迷信、執著迷信,那就不是方便,而是變成隨便了,更不是將方便變成事實,方便只是引導他走入正見而已。並非就讓方便左右下去,也就是說這方便只是引導他進入佛法的正見而已,像我們的手指月,或像我這手指電燈,說:「盛諦呀!那裏有一盞電燈呢?」原理就是叫盛諦去看電燈在那裏,這只手並不是電燈呀!所以方便法只不過是引導你到達正確的目標,所以佛陀也說一些作為引導的方便法,但是我們不要方便之後卻變成隨便,反而讓人引導去,讓人左右,這樣就不對了。
六齋日的第二種說法,依據四天王經所說:佛說六齋日受八關齋戒修福德,就是因為六齋日當中諸天下來巡查人間的善惡,因此佛對諸眾弟子說,每六齋日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這是引導人走入善念,棄除惡念。如果心生善念則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心生惡念一定要把它制止、改善。話說回來,佛教徒哪須諸天審察呢?就算不是六齋日本來也是應該好好的精進,斷惡修善呀!反倒說天上會來審察這一件事,把它變成一種迷信,非要依靠有人在看才來做善,那沒有人看就做惡了嗎?這是方便說呀!所以兩種版本比喻來說給大家聽,但騙別人一定要先騙我們自己,只要想去騙人的念頭一出現,在我們的意識當中,這種有意欺騙別人的心念就已經種下去了,業的行為也已經產生了,所以因果要同時看,種這種騙人的因,以後就會得什麼果,雖然佛教說多因多果,不是一因一果,沒錯!但是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在呀!我們要做的事情並不是為了要做給別人看,而是為我們自己本身來做的,說得世俗話一點,是以我們的良心來做事,何況若需要天神來審察我們的善惡好壞,那麼我們修行不就操縱在別人的手中了?自己也就沒有辦法自由地主宰自己,因為他能給你的東西,就能跟你收回來。我在回歸自然第一輯就有說過了,佛教重視自體證,並不是由別人來賜給我們,也並不是讓別人來安排我們的生死,而是由自己的業力產生輪迴變化,不要說有人在看我,有人在對我關心,我才來做好事情,沒有人在關心,沒有人在注意時,我就不用做好事,這種就比較不圓滿。不僅對心理活動是如此,對我們身口意行為的活動,也應該謹慎防患,提防我們身心的違犯,不可有所疏忽懈怠。所以我時常開示弟子們,修行一定要隨觀身、口、意,若是有人問修行要怎麼修,你就說要隨時觀察我們自己的身、口、意,千萬不要將我們的身、口、意走向惡的方面去,這是第一步,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麼呢?修身口意而已,轉念而已嘛!簡單說轉念也就是將惡念轉為善念,讓執著、迷信的念頭轉為正念,所以修行就是轉念呀!念就是業力呀!有意的行為就是業力呀!這很重要。大家千萬不能疏忽掉。
不了義法須依止於了義法
當時印度宗教修行目標很多,大多數由於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都想死後求生天上,或認為祭祀能得到天神的賜福,佛陀為了要改正他們這種迷信的宗教儀式及思想,所以有時會順應民間的思想,加上一些不了義的人語,想藉用這個機會加強他斷惡修善的觀念,讓他們能夠真正地斷惡修善。所以有時也談一些天上的事,其實天上的事,並不是佛陀所創造發明的,當時在印度複雜的宗教思想當中,他們一直認為,印度人所說的語言是梵語,是梵天的話,婆羅門種則是大梵天的子民,是所有位階中最高級的,那麼他們的目標就是說死後我們還要回去梵天所屬的那地方。那時候的古印度就深信有天上的說法,但是佛陀為了要度他們,當然不會一開始就否認呀!說:「呀!這天是不存在的啊!」其實這只是一種方便法而已,為了度眾方便嘛!你們說有什麼天,我就跟你們說有什麼天,他們說有天我就說有天,因為不管是什麼天都是由我們的心所產生的,應該都是屬於唯心造作的「唯心論」,佛陀當然瞭解這不過是個唯心論而已,但是佛陀為了要引導他們,讓這些婆羅門教走進一個正見的思想,才借用他們的梵天說來比喻說明,以便使這些人持戒修福斷惡修善。而受持八關齋戒最大的目的是要能悟緣起法,並不是修行以後只想求去天上享受而已,並不是這樣的。最大的動機目標是為了達成體悟緣起法,親證涅槃,這才是最終的目的,不然的話我們永遠都在天上、人間中往返,去到天上,等到福報盡了又溜下來,像我們爬樓梯一樣爬上去溜下來,跑來跑去的,爬久了我們也會累啊!因為有些初入門的人必須要有所依靠,借助依靠的力量,才能讓他由淺入深,否則頭一次你就馬上跟他說空性呀!緣起性空呀!這些緣起甚深的法,他是聽不進去的,聽不進去反而會遠離你,所以必須要讓他先有依靠的心態,慢慢引導他,像我們也是一樣,做一件事情也是先要慢慢的引導才可以,比如讀小學就先教他ㄅㄆㄇㄈ……注音符號,教英語則從ABC……字母先教,慢慢地引導;引導,才能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碩土、博士這樣出來的呀!不能一下子你就教他博士的課程他會聽不懂呀!學英語你不能不先教他認識字母,他就能夠聽懂呀!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種引導的方法,但是最大自標也是要他們達到涅槃,涅槃就是斷除一切輪迴生死,也就是讓他們滅盡貪、瞋、癡,因為有一些人必須找一些依靠呀!所以我們要說依靠的方法,然後他才能去研究或是修行,他才會懷疑,咦!學佛豈是這樣而已嗎?這樣才能慢慢深入佛法的研究,追究到底是為什麼?所以佛教裏才有這種有漏和無漏的區分,有漏法就是世間法,無漏法則是出世間法,也就是了義和不了義,共法和不共法的說法,共法就是跟一般宗教的說法一樣,不共法就是跟其他宗教所說的不同,因此,佛教有兩種法,一種共法叫做人語,另一種不共法就叫做出世語,了義法,也就是出世法,為了能夠讓你瞭解了義法,有時難免不能離開不了義法的引導。就如同我今年五十歲,不可能我已經五十歲卻沒有走過八歲呀!別人問你:「大願師父呀!你今年幾歲?」我說:「今年快五十歲啦!」那麼快五十歲的人有沒有走過九歲呢?你不能否認沒有呀!雖然九歲時是九歲當時的智慧,當時的理想和身材,而現在五十歲則有五十歲的理想和身材,這是生活緣起緣滅的變化過程,但是你也不能否認你沒有經過五歲、八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是不是這樣呢?這都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了義法必須要依止不了義法,除非他是個大根器的人,聽到佛法之後他馬上瞭解,若不是的話,了義法也是不能缺少的,為了方便引導也是必須的。
佛教修持戒、布施、精進、禪定,這別人也有,其他的宗教也有持戒、禪定、布施、忍辱,並不是我們佛教特別獨有的,唯一不一樣的就是重視智慧的解脫,這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叫做共法和不共法。如果聽到能賜福給我或是賜福給別人的說法,那麼這是無法取信的,他們到底要憑什麼賜福給我們呢?像我們在銀行存錢,你沒有拿錢去銀行存,如果要錢你就得向銀行貸款呀!誰能賜給我們?只有自己而已!禍福不是別人賜給我們的,禍福是由自己行為所感召來的,絕對不是坐在那邊別人就會白白地賜給我們的,因此,並不是什麼人賜福或賜禍給我們,福禍全是由自己的業力行為來造作感召,要不然佛教就變成多神教了。所以有一些人後來經由經典來做參考,我們看經典是拿來做參考的,哪里是了義,哪里是不了義,你一定要判別明白,千萬不要將你所看的經典全都當做是了義法,像在回歸大自然中我有說過,並不是「如是我聞」這樣就代表佛說的,如現在度法師和盛諦你們大家也都能說如是我聞呀!一時是說一九九幾年,我在慈蓮寺的諦觀園如是我聞呀!聽到大願法師所說的什麼話,所以「如是我聞」是說按照我本人所聽到,此和彼所說的實際的話,並且按照他的話一句一句不增不減地說出來,沒有加油添醋,原原本本地說給你們聽這才叫做如是我聞,不能說離開二千多年了還可以聽到佛陀親口說法。佛陀他的世壽也只到八十歲而已,是不是呢?所以這如是我聞,應該只有佛陀他最初的弟子才有資格說「如是我聞」。以後的人不能斷章取義,把如是我聞全都推給佛陀,認為只要有「如是我聞」就一定是佛陀所說,這是不可以的,所以看經書不能像工廠接訂單一般,啊!只要人家跟我們捧場我們就跟他買賣,我們也要考慮這個人,買賣數量夠不夠,公司接下訂單之後會賺錢嗎?是不是以後他會倒閉?對方是否營運穩定,有沒有風險?這都要具足考慮的事情呀!世間法都這樣了,何況是學佛呢?不要別人一說馬上就聽,經典原本就是讓我們作參考用的,千萬不要照單全收,否則就會把佛教變成神格化了,會產生這種情形是因為不當運用一些方便法所造成的,方便一多的結果反變成一個聽二個聽三個聽,剛開始時前面的人沒有歪,慢慢後面的人就愈偏愈遠了。換句話說,就是前面的人這樣說,但是他的動機其實不是這樣的,然而後面的人加個鹽,加個味素,卻慢慢地將裏面整個滋味都變了,以後的人不知道,錯認為這是真的,便這樣子一直誤解下去。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直捨方便的精神,方便是要引導人從迷進悟,突破迷信,而不是引導人走進迷信,這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反而會變得更嚴重。如果要說真正另有動機除非是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是沒有話說,若是自己本身知道還用這種機會騙人,就是有意來斷人慧命,這說起來實在是很嚴重的呀!
受八關齋戒的目的主要是在「六念」,佛陀和其他宗教主要的不同就在於動機,也就是說:過去的印度在受八關齋戒時,他們想說我們都不要吃,佛陀將他們這個想法給轉換過來之後,就把重點放在六念清淨的修法,若是能夠持戒而使六念清淨,當然惡魔就會退出呀!當你持戒清淨時,魔怎麼敢來找你呢?因為你有定呀!慧呀!你的心念並不會隨順業力被它牽著轉呀!所以我們就是定慧不夠才被外魔來引導,心念起心動念就是魔,起心不正念就是魔呀!起心正念就是天人呀!起心善念就是善人呀!起心惡念就是惡人呀!所以在起心動念當中,全看你的動念是什麼,如果你起心動念都是正見,你就是佛呀!就是差別這樣而已嘛!對不對呢?所以當你的念頭正確就有正見,就有福德因緣,魔怎麼敢找你呢?不敢啦!看到你自然就跑的老遠了!那麼你住的地方自然就會平安和吉祥呀!並不是求別人賜給我們平安吉祥呀!平安吉祥全是操縱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比如說你要平安,開車出去卻將眼睛閉上,不管紅燈綠燈胡亂闖,那麼誰能保護你平安吉祥?那是不可能的!所謂的「平安」就是平常叫你處事小心,言語小心,行為小心就是最平安,而「吉祥」則是做事要有因果律,知因識果,並能夠與隔壁鄰居和睦相處,人人和樂,人人和藹,那麼這就是吉祥,就是「安吉」——平安以及吉祥,如果自己為非做歹卻希求平安吉祥,這怎能獲得平安吉祥呢?這是不可能呀!現在社會上有的人吸食安非他命等毒品,就是受到了毒品的污染,他們在怕什麼呢?就是做壞事怕被警察抓到,來到寺院便說:「師父,你能幫忙我,保佑我,教我一個方法,讓我不要被人抓去關!」若是發現這樣我會馬上打電話叫人把你抓去關,你做錯事情應該要受法律的制裁,何必還要求菩薩保佑你不用被抓去關,這種沒有道理呀!這樣你本身就不對,你犯錯事菩薩保佑,菩薩豈不是更加不對,這樣說菩薩不也就是魔就是鬼呀!是不是這樣呢?你不對它還溺愛你,還掩護你,你錯了它還幫你,像這樣的菩薩是什麼菩薩呀!我說它真的是魔呀!鬼呀!最恐怖的就是這一種啊!所以「安吉」是由你自己創造而來的,要是沒有自己創造的話安吉從哪里來呢?所以若能在受持八關齋戒之外,並時時刻刻地來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希望天人來巡視、觀察時,我們才規規矩矩,想到:「哦!今天是六齋日,天上要來巡查。」這時你才規規矩矩不做壞事情,這種就不對,等到一過了齋日之後你又馬馬虎虎,又做一些壞事情,做一些不好的事,這都是不正確的。誰要保護你呢?唯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我們應該瞭解一切行為都是由自己負責,所以佛教主張業力輪回,這也就是說一切行為由自己承擔,並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幫忙和負責,所謂的「幫忙」也只是教你、引導你而已,不能代替你作主,所以你做給別人看,做給天人看,但是業力行為所感召的業果,簡單說誰能有辦法幫你負責呢?因緣成熟還是必須要自受,自己做自己來承受,沒有一個人能替你承擔,不可以說不知道呀!反正我做給人看,雖然別人說我是好人,但是卻在暗中做壞事情,你做壞事情可以騙得過自己嗎?等到因緣成熟時,仍然是要自作自受的,除非你學得很好,已止因了,雖然你面對現實的一切,但是你瞭解這只不過是因緣,你如實承擔並沒有再感召貪、瞋、癡,否則,不論你行善或行惡,在業力輪迴當中總歸仍會遇到的。佛陀說:「人的業力輪迴生命,並非一期就結束。」除非你這一世學到成功圓滿,要不然你還有來世的可能呀!在「業力輪迴」當中我就有說過,若是不瞭解可以參考「業力輪迴」的說明。
漸次戒與頓立戒
什麼是八關齋戒?戒在佛教大體上分為有二大類,這二大類分別是:漸次戒,頓立戒。什麼叫做漸次戒呢?漸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彌,沙彌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說過,過去佛陀時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來受五戒,其實三皈依五戒應該一起受,要不然的話三皈的動機要怎樣力行?而你沒受過沙彌、沙彌尼戒的十戒,那麼你就無法受比丘、比丘尼戒,這是有個漸次,有個層次的,因為受戒的過程必須要有個漸次級級來增加的,所以稱為漸次戒,像讀書從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高中。而在家二眾加上出家五眾,總稱為佛教的七眾弟子,所謂的在家二眾就是說優婆塞和優婆夷,那麼出家五眾就是說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眾之一,解釋為「學法女」,「正學女」,這有很多不一樣的名相,將七眾弟子結合起來,便是佛教的組織架構,所以是個大團體、大組織,這是由漸次戒得名,非他的層次次第,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瞭什麼叫做漸次戒。現在再來介紹頓立戒,什麼叫做「頓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網經、瓔珞經所說的菩薩戒,但是「菩薩」一詞照理說應該是於佛陀滅度之後才出現的,因為在部派佛教階段才開始有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本來佛教在佛陀時代,並沒有區分大乘和小乘,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菩薩戒,但是在現在基於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對於流傳至今的菩薩戒卻不可以隨意否認的,然而菩薩戒應該要依照理性,我們去學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嘛!所以這兩種戒是在七眾之外,屬於特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前面所說的漸次戒不同,因為七眾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應受漸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樣可以直接受八關齋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去受八關齋戒,可以不用經過三皈五戒,不用先經過漸次戒,這就是頓戒和漸戒的不同處。
現在我們來說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屬於什麼戒呢?它是屬於頓立戒,並不是漸次戒。非七眾漸次戒就是八關齋戒嘛!而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它分有八條,分開為齋戒,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各位請留意八關齋戒和五戒不同處,其中的區別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關齋戒則是不淫,差別就在這地方,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第七不坐臥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以上所說八條戒,前面是防備不可犯的,後面是指吃的東西,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所以很多人說:我吃素食是持齋,這不是正確的,因為照理研究起來,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才可以說我吃齋,因為我過午不食嘛!中午過後不吃叫做吃齋呀!不可說你吃素食就說你在吃齋,可以說你是吃素食,也千萬不要說我在吃菜,以前因為不明白「吃菜」的意義,讓我把這個身體給搞壞了。在二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在家居士修行時,起初並沒有真正瞭解佛法,在一次探討修行的過程中,當我在打坐時真正感到不可再吃眾生肉,有了這種體悟後,便戒葷食。那時候聽人說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並不像現在那麼豐盛,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素食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當時販賣素食的人很少,別人也不能特地煮給我吃,於是自己便去菜市場買菜,將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買回來,再買新的鍋子,用油爆香倒水進去,每一樣菜洗一洗後全部放進鍋子裏煮,每天吃飯只吃菜而已,這樣吃了三個月、五個月身體卻敗壞了,所以最好我們說吃素食,不要說吃菜,吃葷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誤解吃菜的情形下,身體一直衰弱下去,腸子也產生毛病,別人才跟我說: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樣,不吃肉類的東西,才是吃素食的。因為一句話卻讓我們沒有智慧的人受到影響,所以我鼓勵大家不要說吃菜,要說吃素食,因為吃葷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說吃葷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調配嘛!所以「齋」是過午不食才可說是齋。
安住六念 清淨梵行
我們從以上的八條戒來看,就我看來除了六、七、八條及第三不淫之外,其餘和五戒的戒條都是一樣的,五戒是不邪淫八關齋戒卻是不淫,這個是不一樣,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改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已經都說過了,對於這幾條我不需要再來作解釋,這樣很浪費時間,也就是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都說過了嘛?這在五戒裏有說過,所以在八關齋戒不需要再說這些了,現在我們必須要解釋的是八關齋戒的第三條,就是不淫戒,在受八關齋戒當中必須一日一夜斷淫欲,因為淫欲是障道法,會障礙你修道開悟,障礙你悟道的障道法,何況在淫欲當中,會產生以後生小孩等等事情,這會阻礙你修行,所以淫欲是障道法。佛陀所制定的八關齋戒除不可淫欲之外,在齋經裏有說:一日一夜心如真人,心像如來清淨,不思淫欲,不念房事,除不淫欲之外,在受八關齋戒還不可想男女間之情事,一心修治梵行,梵行也叫做清淨,修治梵行清淨的意思是說身心清淨,不興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一心一意專注。這也就是說一日一夜中的八關齋戒是要學佛陀,效法如佛陀一般身心清淨的梵行,身不患淫行,口不說淫語,心也不想淫事,就是說你們的身體不犯淫行,口不犯淫語,不說一些讓人引起綺念想入非非的粗語、綺語,在一日一夜之中心不想淫事,安住在六念,那麼重點就在六念的安住,如果你沒有安住,就像我們的手沒有拿一樣東西就會想亂拿,我們嘴裏含個東西,就不想,也不會想再去含東西,拿個東西之後,你就不會再想去亂拿東西了。同樣的道理,心若不用個東西把他安住一下,一個還在初學的人,你叫他都沒有雜念,且又以正念安住這是不簡單的,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將過去他們原本一天都不吃的習俗轉化,引導他們以便走入佛教,但也只有限於過午不食而已,這是基於考慮在家居士的忙碌生活,身體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唯有身心健全、精神充足才有心來悟道。所以佛陀才叫他用六念,一日一夜必須安住在六念之中,不要說一日一夜,凡是精進的人長期安住於六念中這是最好。但什麼是「六念」呢?「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有一淫念浮現起來,或是回想過去的淫境,或是憶想未來的淫事,便是不持淫戒的清淨戒了(即破了淫戒),另外第六條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這八關齋戒,就這一條來說,因為現在電視很方便,很多人吃飽就坐在電視下,那麼要怎樣來解釋呢?其實對於這種問題,佛陀當時的印度並沒有電視可看,所以從這事相看來,只是屬於自求解脫生死的小乘法門,對於這小乘和大乘的說法我們再簡單補充,其實本來在佛陀時代並沒有派別之分,這是到了後來部派佛教時期才產生的,我們參閱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了,但是在度別人之前必須要自度,這應該才是正確的作法,我們不可以說他這樣就是小乘,像初出家的人,必須要一段時間研究佛法,親近善知識,有的人他不知道方法,自己躲在小茅棚裏要怎麼修呢?當你自己錯了你也不知道呀!沒有大眾的熏習也會容易懈怠,所以有的人說自己要去一個地方靜修,其實靜修必須先要瞭解佛法,一定必須先親近正見的善知識接受他的引導,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他會給予你指正,慢慢等你智慧開啟,認為你要親身體證按照理論來實踐的時候,那麼就可以找個清閒之地來實修,否則你初出家什麼都不懂,好的不學,壞的卻學一大堆,糊里糊塗地不知道,白白將時間浪費過去,唉!時間一過去是挽回不來的,很可惜,所以就像教學一樣,當你還是一個小孩時,以學生的身份來接受栽培、教導,等到讀完書、做了老師以後,就要將你所知道的來教導別人,但是眼前要先能夠獨善其身,要預先充實自己呀!要不然的話以後他怎麼來教導學生呢?對於剛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樣,不可以說他住山上就是獨善其身。不是這樣,他是在充實自己,等待他充實自己有所體證之後,再去教導別人,才不會錯誤,才不會自誤誤人,不能說將自己的眼睛閉上,連過馬路也不知道,這樣盲人領導盲人就會發生一同跌入斷崖裏的危險,不可以呀!所以你不可以貶說他是小乘,這是因為他明白必須先充實自己,然後才能去教導別人,何況大乘、小乘,也是因為佛陀入滅後,至少差不多一百年以上左右,有部派佛教時,才有分大乘和小乘,這個原因就是說當時佛陀滅度後,等到時間一久,有的人認為仍應按照佛陀的修法,有的則為適應社會環境,兩方面就互相爭論,按照佛陀生活方式在山林修行的人跟都市生活的人說,說什麼呢?說他們是現代佛教,認為自己是大乘呀!度別人的,像一隻船要載別人呀!那麼自稱大乘的人就毀謗過山林生活的人,說是獨善其身的小乘呀!在那時才開始有大乘小乘的差別,在佛陀時代並沒有所謂的大乘小乘,都是大乘,全都是自利利他,假如佛陀沒有自利利他,當他悟道之後就不用講經四十九年了,佛陀弟子個個都是為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要不然怎麼能將佛教延續到現在已兩千多年呢?不可能,所以這是從以後部派佛教時產生下來的,有的人根本一點正見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常常說別人是小乘,總喜歡貶低他人說:「啊!你那小乘是獨善其身呀!」小乘大乘是悲願大小的差別而已,你有悲願只有你自己瞭解,你教導別人,你就是大乘,你要去教導別人自己先要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你不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帶錯了,就不是什麼大乘、小乘了,而是帶去地獄,帶去外道。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大乘小乘之差別,簡單說就是他的悲願,悲願大你就是大乘,沒有悲願你怎麼說你是大乘,雖然你研究很多,你不教導別人,不回向給別人你就是小乘呀!差別就在這裏,但是為了悲願度眾生,自己必須先了解體證。否則你不懂怎麼去帶領別人,危險哦!若沒有的話不知會害了多少人走進歧途、走進邪見,你知道嗎?說起來實在是不懂不怕,不知斷了多少人的慧命,實在可惜,無常嘛!短短幾十年過去,浪費了實在可惜,而所謂的香華鬘是印度一種化妝的裝飾品,用香花把它串一串做帽子呀!做掛在脖子上的花串啦!去印度看什麼節慶,都用鮮花串成一串去供養佛,他們用很香的花串成一串,或是用金銀財寶結成的飾品,掛在頭上作裝飾,有的掛在胸前,或是掛在耳朵,掛在手上,全身掛的鏗鏗鏘鏘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香華鬘。現今在我們社會經濟富裕的地方,已沒有用花串成一串戴的叮噹響,大多數都是戴金子,耳環、金鏈子,掛得全身都光亮叮噹的,所以耳環,鑽石戒指,這都是裝飾品,這一大堆裝飾品都是屬於與香華鬘同樣的性質,當時印度環境差經濟也不好,所以他不能用這麼多的金銀財寶等等做香華鬘,都用鮮花,自然的花鬘來做裝飾,而香油塗身則是源自印度本來的習慣性,因為印度屬於熱帶氣候,天氣幹熱,皮膚要是乾燥,就時常用油來塗身滋潤,所以有錢人不論男女,都有養成有擦油的習慣,當然,經濟不好沒錢的,生活三餐都不濟了,要怎樣去買來擦呢?所以比較有錢的人,每洗一次澡就擦一次油,他們是這樣,現在我們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下次再來說香油塗身。祝各位能夠身心安樂,吉祥如意!天氣比較冷了,大家要注意早晚要多加衣服,不要讓你的法體不舒服,就很可惜!所以祝福各位時時吉祥安樂,我們以後有因緣再見!
大願語錄:
「對於佛法僅止於瞭解,不力行修證,雖然廣聞,反成障礙,錯失因緣,人生無常,一失難得,警策精進。」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適度香飾 身心莊嚴
我們今天又再見面了!我們前次講到印度的天氣比較熱!所以當時的印度人當洗完澡後都要塗油,這樣皮膚比較不會乾燥,但是貧窮的人塗不起,有錢的人才塗得起,由於沒有錢的人塗不起,所以佛陀在經濟方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等到我們以後講到律儀時,講到戒律的律時,就會講清楚。修行沒有經濟也是難修行的,在現今的社會,塗油的人,實在比以前的印度還要多,雖然我們不是很炎熱,但是塗油的習慣在現代,就是變成化妝,現在化妝比以前還要多。這是因為生活的水準提高,在社會演變的過程中,以後會有愈來愈多的花樣產生,這也是難免的,因為人若欲望一多,貪就多,煩惱就多,業就多,所以社會糾紛就多,這是事實。所以無論是香水、香皂、香油等等的化妝品到處一大堆,不像以前的印度是貧窮的國家香水有限。像我們當孩子的時代,當洗衣服的時候,看到媽媽要到溪邊洗衣服時,還要去砍樹藤,把它打破用其中的黃目子在洗,哪像現在用洗衣粉,而且還指明要用最好的洗衣粉來洗,這就是社會演變的結果,我們不能說是過去可憐,其實過去並不可憐,怎樣不可憐呢?人家過去有他們的業力和他們的福報,他們那時候的業力,就是物質較不充足,不過他們精神很充足,現在的人,雖然物質享受,但是卻容易患有神經質,每一天都要競爭得很激烈,不禁讓人生活得頭昏腦脹,可是在過去卻不會,只需動勞力,現在的人動頭腦,比智商,我說以後的人可能頭很大,身體很小,以前頭比較小,身體很大、很健壯,以前的雜病,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多,那都是過程。所以現在若要說香水、香皂、香油的問題,這種化妝品到處一大堆,再怎麼高級的也有。但是在受八關齋戒的日子,是不可以使用化妝品,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佛陀當時在印度的環境,只制定了一日的八關齋戒而已,他不要你將時間浪費在那裏化妝,制戒的動機在於我們身體有了真正需要,也就是有病的時候,這時才可以藉著塗油來治病養身,若是無病,我們就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塗香化妝上面,因為這種不必要的塗香化妝,有時候裝飾得太過火,讓人看起來似有挑逗性,使人看了,內心產生欲望,雖然我們無心,但是卻因我們所作的行為而影響別人,這樣也是不好的,所以佛陀說八關齋戒的日子你們不要化妝,化妝是怕具有引誘別人的淫意色彩,讓人想入非非就不好,引起別人不安,容易在內心胡思亂想。現在社會化妝是可以的,不是說社會上的人都不能化妝,可以,但是在八關齋戒那一天,最好不要化妝。因為在家弟子有時為了工作或應酬的需要,也是可以化妝的,你不要說,我是個佛教徒,不可化妝,假如我們的丈夫是個董事長、總經理,或是一個在社會上相當有知名度、有名望的人,必須要出外交際應酬,但是你當太太的人,穿得讓人覺得很寒酸,也沒有稍微化妝一下,讓人看了似乎很落魄,並不是這樣,佛教徒出門,也是要讓人說:「嗯!佛教徒非常的莊嚴!」讓人看了之後,覺得你身心真的都莊嚴,不要只是心莊嚴、身卻不莊嚴,或是只有身體莊嚴,心不莊嚴這樣都不圓滿,都不好,要能夠心莊嚴而且身體也莊嚴,這樣最好。所以適當的化妝,對佛教徒而言是被允許的,但是在受八關齋戒的日子,最好不要太浪費在化妝的時間,不要早上要去買菜,只是化妝的時間就花了一個小時,你想想看,一小時的時間過去了是不再回來的!真可惜!所以在受八關齋戒時,禁止香油塗身,是要我們不要把這寶貴的時間浪費掉,集中精神一心一意,清淨修六念。律中對於香料的運用也有些指示說明:當時在印度,如有需要時,可將香料塗在佛殿旁,也就是說,假使這個地方濕度很強,塗了香油會讓人聞了覺得很莊嚴。像我們現在,燒一些好的檀香,散佈芬芳的氣氛在空氣當中,雖然我們的鼻根還沒學到好壞無分別的境界,其實你鼻子若學到好壞無分別,那麼你的嗅覺功能可能就有問題了,好聞不好聞的差別則在於不要沾粘、執著而已。當時在戒律中允許在佛殿裏、僧房裏,或是住眾寮房的地方,有了臭氣,可以塗香,亦可燃燒一些好香來將臭氣薰除殆盡。假如患有眼睛方面的病症,或是有身體醫療方面的需要,醫師在處方開立時,需要用香料,這都是可以允許的,並且可以用香料、香油來塗我們的身體,那是患病時,醫生處方需要,這時可以用,並不是很硬性地說通通不可以。戒律也就像法律一樣,必須就不同的情形而有輕重不同的權衡,比如說:我們不能喝酒,是怕亂性,但是當你有病時,醫生說需要用酒,你來用酒,這並沒有犯戒啊!所以這個問題,是重視戒的精神,不要讓戒條束縛得不能動,每一項都不可以,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每一個都變成怪人,變成機器人了,出門有聽人說:「佛教怎麼修到都變怪人?」事實並不是這樣。佛法本來就是要來適用於人間的,包括戒律也是一樣,這樣才符合戒律本來制定的原意,要不然還要什麼戒律?這樣全部都變成機器人了,所以要瞭解它的精神所在才可以。
出世法喜乃為最勝
我們再來說「歌舞倡伎」,這是一種娛樂,以世間法來說,人生對於娛樂是不可缺少的,佛教並不是禁止你都不能去娛樂,可以娛樂,因為適當的歌唱與舞蹈,這種是正當的,是可調劑人類生活的品質和增進團結的。正因娛樂有它的好處,而娛樂本身的範圍很廣,其中的唱歌跳舞也有善與惡的分別,假如你用正當的理念和方式來推廣跳舞和唱歌,那麼這就很好啊!對於我們人的品質、團結等等方面都會提高,今日的社會環境與以前已經有所不同,大家生活忙碌,所以來提倡正當的娛樂,用正當的娛樂來陶冶身心,這是不可缺少的,不可以沒有。但對於娛樂的素質、品質方面,必須要有利益於人的身心,否則對於有害於身心者,我們就應該取締,像現在每天報紙刊登出來,在娛樂場所引起的種種社會問題,都對人的身心有所損害,這樣就不好。簡單說,不要為了我們自己要賺錢,利益自己卻損害到別人的子子孫孫,損害到別人的身心,這就很不好,是很損道德的。這與佛陀所說業力的因果有相當的關係,業力的輪迴、因果的輪迴,這都是不能否認掉,不要認為這都沒有,怎麼沒有,有一天你就知道,不要認為那看不到,今世就有很多現報都可發現,現報都有了,怎麼會看不到?所以這不能說沒有,也不能否認掉,因此對於人的身心有害者,千萬不能去,也不能經營,以免社會不安,社會若能安定,我們的生活就安定。社會若不安定我們就不安定,因為社會是一個共同體,不是政府的,也不是總統的,更不是國王的,都不是,而是每一個人民百姓由上至下共同來建立的。社會安和樂利並不是建立在政府而已,政府有政府的德政與政策,任何人都要在本身的崗位上做好,所以維護社會的安寧人人有責,大家都有責任。不要說這是警察的事,或是政府的責任,不是這樣,我們大家都有責任,因此對於身心有害的地方,我們大家通通不要去,他就停業了,既然他沒錢賺就會轉業,是不是這樣?所以,並不是一定要政府用法令來束縛,壓制他,這都不究竟,真正究竟的,只有提高人民百姓的素質,瞭解何種可以不可以,有無危害身心沒有?這樣之後,對於不應該去的地方,我們不要去,不應該做的,我們就不要做,如此他的生意就沒得賺,沒得賺,他自然就會轉一個正當的職業來做,這是很重要的。並不是用所謂的政治壓力,拼命地去壓制,壓制這兒,跑到那兒,壓制那兒,跑到這兒,像一根草在地上長,你用一塊石頭壓住它,想要不讓它長,卻變成從旁邊出來。總之,只要它稍微有一個生存的空間,它就會去爭取,你若是以大眾求生力量的觀點來看,就會很瞭解,所以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什麼叫做可以?什麼叫做不可以?將它規律得很清楚,規律清楚後,大家不要去做惡的事,社會就自然安和樂利了,政府法令固然很重要,但是人民的素質提高,也是很重要,正確的理念更加重要。所以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不要「歌舞倡伎」呢?因為做每件事情,我們都必須經過思惟考慮,思惟考慮這樣做是否有危害別人、危害我們的身心?若危害到別人的身心,就停止不要做,會危害到自己身心的事也不要做,而對自己身心有幫助的要去做,對別人的身心有幫助的更要去做,必須要這樣,否則我們要如何來維持這個社會的共同體呢?要如何能使社會和樂呢?因為經過了想像就會落入經驗意識,而這種的經驗則會產生記憶,也就是說我要做一樣好事、壞事都要經過思惟,思惟是一個記憶,是一個經驗,那麼這個經驗好、這個經驗壞,也就會形成我們善和惡的業力指使行為,當落在我們的經驗當中,這個經驗意識,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正思惟,所以我們都應該具備一個正當的思惟,也就是正式的思惟,唯有具足正思惟,才能對法有更進一步的體證,何況你來體證緣起空性的法是甚深微妙的,佛陀剛剛成道時,也自問說:「這麼深的道理要說給誰聽?」所以他當初有一段時間,對於自己所悟得這麼好的東西是很好啦!雖然這麼好,但如此深奧的東西要說給誰聽呢?誰又聽得懂呢?因為甚深的緣起空性法,並不是粗粗魯魯,粗糙不堪,也不是散亂心可以思惟到的,不是這樣,甚深的緣起,是非常的微細,既然想成為一位修行者,那麼,怎麼還會有時間去享受人間的娛樂呢?
娛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的娛樂,一種是心的娛樂,若是真正能夠沾到佛陀法味的人,也才是真正所謂的法喜充滿,你看看,這種身心的娛樂不是隨便講講就可明白的,要不然這句法喜充滿怎麼說?能夠體會到法,瞭解到這個法的好處,就瞭解這個法能夠離苦,能夠斷除煩惱,那種自在清淨的身心,並不是用嘴巴能夠表達出來的,所以世間的娛樂,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害到我們的身心,你若用正當的方式來娛樂,對我們的身心有所幫助,這種適當的調劑是可以的。若是真正要修行,那麼他就不會想要享受世間的這種娛樂,他的追求是享受法喜充滿這種身心究竟的喜悅,所以初地發心修行想要出世間的行者,絕對不能隨順世俗的心去生活,你還未有足夠定力,你還不能觀察清楚,就很容易隨順世間的生活,讓世間的生活牽走,若能瞭解到這點,對於成就道業,就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若沒有的話,對成就道業就有影響。因此對於成就道業的聖者,雖然已經成就道業,但是他不可放棄掉,而執著於自己的自由享樂,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不能說他成就了,但是卻不顧沈迷的眾生,放棄了渡眾的信願,所以成就的覺悟者,是要能弘法利生,為弘法忙碌,畢竟是人弘法而不是法自動會弘人,正因為法好,我們才要去推廣,這東西好,產品好,我們要推廣出去,他怎麼還有空,怎麼還有時間去享受世間的娛樂?如果是一位未證聖果果位的人,自己還未親證到,還未達到那個究竟,還未瞭解到,他不可再以廣度眾生的理由,藉機會來說,我這樣是要來度人的,說來賭博是要度賭博的,去喝酒是為了要度喝酒的,跳舞則要度跳舞的,結果怎樣,你知道嗎?結果自己度人不成,反讓隨緣世俗度去!假使你要度人,你未到那境界,你想去度人,卻反而被人拖走,這不可靠,有時候自己藉這機會說要度人,其實自己心念想說這樣比較容易逃過法律的漏洞,否則若今天想要和人喝個酒,家中的人卻反對,但是只要說我要去度喝酒的人,我再怎麼喝也不會醉。可是不知哪一天躺在那裏連螞蟻在咬也不知道哦!所以很多人未到境界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說要去度別人,往往世俗生活之間要很注意,處處都是陷阱,稍微一失覺察就會落入陷阱,陷下去要再爬起來是很難的,染上惡習要改好較難,好的要變壞的卻是很簡單,所以我們要瞭解這種道理,不要被世俗眾生的惡習所污染,要不然我們就會隨順世間的生活,流於世俗化而迷失,然後就被外境拖走了。佛教被神格化後造成了一些附帶外道的佛教,他們還利用佛教的生日慶典叫人在寺院前唱歌跳舞,有時候還很不正當,穿的不男不女,嗨喲!穿這樣跳舞,還說要讓佛陀看,要讓菩薩看,佛陀明明制戒禁止「歌舞倡伎」,你還唱歌跳舞給他看,這是違反戒律的,不要說要讓佛祖高興,佛祖若是真有靈,他是不會高興的,我看爬起來打你的頭也說不定!明明叫你們不要這樣做,你們卻偏偏這樣做,你說這樣他會高興嗎?會不高興的!但若是佛祖的生日,大家彈佛教的聖歌,讚歎過去佛陀的事跡,像我們中國佛教的寺院,有時候會辦個法會,在佛陀的生日時,大家來唱個贊偈,誠心地以梵唄來讚歎佛,讚歎佛過去為人處事的法很好,當聽了之後大家會覺得身心寂靜,有時候眼淚還會流下來,哇!這種我覺得是比什麼都好,這種贊偈梵唄是不違犯的,反而比較好,要不然叫團歌仔戲在外面演戲,歌仔戲並不是不好,它也是一種世俗的娛樂藝術,但歌仔戲只是讓我們以世俗的心態來調整自己的身心而已,並不是說可以叫來寺院的前面做,這是不可以的,佛陀的戒律裏說不行。
貪執名利物享 難成離苦道業
我們再來說第七條戒,不坐臥高廣大床。這條戒的重點在淡薄物質的享受,因為簡單的物質生活,我們才能勇猛精進於道業,物質生活太過享受,對道業就不會精進,並不是說修行人一定要過著刻苦的生活,其實不是這樣,佛陀沒叫我們修苦行,也沒有叫我們一定要過著刻薄的生活,他並沒有這樣說。因為你若對物質要求太高,便容易沈溺於物質的享受,這對道業會有所影響,而且對你精神層次的提高也就有限,若初修行者,精神不專,無法放下感官,放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種的貪著,你對物質用品追求越美好,你內心對於物質就會越執著、越沈迷,如此難免影響到我們的出離心,產生了沈迷執著、我慢我執。比如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管它是真是假,我聽說有一個人,學到很厲害,禪定很行,禪定後連牛頭馬面也抓不到他,找不到他,這是故事的比喻,但是有一天他的死期到了,牛頭馬面要去找他時,卻找不到人,問到一個地頭神說只要他一坐,在打坐後都找不到人,要找到他,除非就要等到他爬起來,牛頭馬面就說:「嗯!這樣我就不能交差了。」地頭神他就說:「要不然這麼辦,他旁邊有一個缽,他很執著這個缽,他什麼都看得開,就只有對這個缽看不開,聽說那個缽是皇帝賜給他的,所以他很執著這個金缽,放不開,你若從金缽敲打下去,他就開靜了,也就會爬起來。」結果牛頭馬面一打下去,他聽到敲缽的聲音,心想:「咦!誰在動我的金缽?」執著嘛,物質太好,及對物質的執著,影響到他。等他爬起來之後,牛頭馬面說:「我要來帶你走了,你的時間要到了!」他說:「我的禪定這麼好,最後還是不能離開你們兩位牛頭馬面。」這個故事就是在啟示我們,若是對於世間的物質太過執著,你就無法脫離這種業力的生死輪迴,所以佛教重視智慧解脫,不是只有禪定而已,不可以只求偏定。
我們再來講一個例子,唐朝有一位很有名的悟達國師。這位悟達國師,應該各位都有聽說過,悟達國師是因為皇帝皈依他,拜他做師父,所以稱為國師,皇帝自從皈依師父後,便想說到底要拿什麼東西來供養師父呢?何況出家師父和世俗人生活不一樣,要拿什麼來供養他比較好呢?想一想說:「好!就來做一個寶座吧!」於是皇帝就特地為國師製造了一座正沈香寶座,來供養悟達國師,悟達國師看見高貴的寶座之後,哇!一時生起了名利心,竟然遭受了冤親債主的報復。我們在前面說到,悟達國師他生起名利心後,卻遭受了冤親債主的報復,竟然從膝蓋上生出一個人面瘡,什麼人面瘡呢?生出了一顆腫瘤,這腫瘤有眼睛、有鼻子、也有嘴!嘴裏也有牙齒。也有舌頭,等於說生出一個人頭,所以叫做人面瘡,這若是真的聽了很恐怖。所以三昧慈悲水懺記載,由於過去唐朝懿宗在位時,有一位比丘法號悟達,當他初出家,未有知名度時住在京師,當時有一位比丘法號知玄,患了一種怪病人人看見時都會避開他,因為這種怪病名叫做迦摩羅疾病,全身會散佈出臭味,所以大家看到他後,都遠遠地離開他。悟達法師那時尚未被封為國師,未有德行之時,他和這位知玄比丘毗鄰而居,悟達比丘就時時刻刻照顧這位重病的知玄比丘,有可能悟達國師就是這樣,並沒有看不起這種人,因為他有慈悲心而且能夠慢慢地用慈悲心來培養德行,德行的成就有可能就是這樣來的,持續經過很長的時間,一般人都討厭的事,可是他都毫無怨言地去做,一直盡他的努力來照顧這位病患,所以知玄比丘感覺悟達國師很不簡單,雖然那時他未當國師,但是他那種慈悲、忍辱、喜捨及耐性實在很好。悟達比丘這種風範,及做人處事的道德觀念,真的是很好。所以有一天知玄法師就說出一句話,告訴悟達比丘,以後若是他有困難,則可往西蜀彭州九隴山相尋,這個山上有兩棵大松以此為標誌。就是說知玄法師見到悟達法師對他那麼好,忽然間從內心說出一句話,意思是說,我們總是要分別離開的,在要離開之前,以後若是遇有困難時,你就往西走。那裏有一個九隴山,九隴山很壯觀,但要怎麼找我呢?只要看到兩棵大松為標誌,你到那裏就可以找到我。當然,悟達比丘是想:「你全身重病,我儘量照顧你就是了,現在既然由於因緣要離開了,我也只是儘量做到,那就可以了!」他聽了就記住,也沒有把他的話特別地放在心上,後來,悟達比丘他就住在安國寺,因為悟達比丘修行勇猛精進加上他很有慈悲心,德行很好,這也就是說他時時刻刻攝住身口意,都沒有在做壞事,凡是利人幫人的事都有做,所以他的德行很好,感召大家對他很讚歎。當時皇帝懿宗聽了之後不僅親自拜訪並且還皈依在悟達國師的座下,所以悟達比丘就變成了國師,皇帝為了供養國師,就賜一座正沈香雕刻的貴重法座,作為悟達國師講經時的法座,而悟達國師在受到皇帝寵愛後,卻慢慢地生起名利心,怎麼會這樣呢?可見悟連國師過去只對德的方面修,對緣起緣滅的東西,那時未確實建立,所以慢慢會被名利心所影響,要不然他若是確實了解緣起性空的東西,就不會被名利心所影響,是不是這樣?否則說修得很好,時間一到還是被名利心拉走,所以有可能悟達國師只有德行很好,感召皇帝來皈依,沒有多久名利心一生起,卻在他的身上生出一個剛才講過有頭、有臉、有牙齒、有舌的人面瘡,而且是生在膝蓋上,這個人面瘡很特別,不但有頭、臉、舌之外,聽說還有眉毛、牙齒和人一樣人頭具足,而且也會吃東西,不曉得有沒有這回事,經典上是這樣說我們也就照說,這人面怪瘡會吃東西呀!悟達國師得此怪病,哇!束手無策,聽說肚子餓時,也會叫說要吃東西,可是這個人面瘡又偏重吃肉,悟達國師吃素食,它偏偏要吃肉。這是三昧水懺中這樣記載的,然後,他自己找名醫,皇帝也下令找名醫治,因他是皇帝的皈依師父,但是找盡名醫,也都無法治好這種怪病,這時悟達比丘忽然想起昔日知玄比丘和他在京師一起修行時,知玄比丘告訴他的話,他就入山相尋,按照所說的方向去找,到了山上天色已漸漸晚了,但是天還不怎麼黑,他看到山上竟然真的有二棵大松被山上自然的煙霧掩蓋著,看了如同在天堂一般,就相信知玄法師所說之語,悟達比丘心想:「嗯,沒有錯,他沒有騙我哦!」就走到二松處,發現一棟非常大、又莊嚴,讓人覺得金碧輝煌的建築物,使人看了覺得很壯觀,那時也看見知玄比丘立於壯觀的大殿前,很親切的與悟達國師合掌與握手、跟他打招呼,因為那時天色已漸晚,所以知玄法師就留下悟達國師說:「天色晚了,今晚留下,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兩人相見,泡茶、說話,講離開這段時間的話,當然會談到來找他有什麼事,悟達國師就說人面瘡使他非常痛苦,身為一個國師卻染上這種病,將這件事講給知玄比丘知道,知玄比丘聽了之後就說:「無妨,小事一件!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在這個山邊有一個石岩,大石岩下面有流出一種自然的水泉(像我們慈蓮寺旁邊有一個水井,自然會留出一些水泉,但是水井能夠喝而已,不能治什麼大病)然後,明天早晨你去洗一洗,怪病就好了。」悟達國師聽到這句話之後,當然也抱著相當的希望,那晚就特別睡不著覺,希望能夠早點天亮。當天一亮時,雲霧慢慢散去,就看見一位童子前來引導悟達國師,來帶他到泉水邊,正要掬泉水洗人面瘡時,忽然間這個人面瘡大聲呼叫不可以洗,人面瘡當時就開始說:「考究古今(就是說你研究過去或現在),曾經讀西漢書,有沒有?袁盎晁錯傳否?」又說:「你知道當時袁盎和晁錯,這個故事及這兩個人物,你知道嗎?告訴你啊!你就是袁盎,我噢人面瘡就是當時的晁錯,你知道嗎?錯斬於新東市,那時冤仇為如何?你還記得嗎?累世都要找機會報仇,但因為你(悟達)經過了十世都出家修行,很有知名度,很有名望,而且你也很精嚴地一直持守戒律,包括你的德行很好,對人很好,所以我沒機會報復,你身口意攝受很行,我無法報復你,你一直都沒被名利拉走,等到你遇到皇帝賜你法座時,你卻名利心生起,當然定力失去,因為有名利心呀!那時對你的德就慢慢損了,無德,德捐故無福,那時我正好找機會害你,今天已經承蒙迦諾迦尊者(就是知玄比丘)用三昧法水來洗我這人面瘡,自此,我們過去的冤仇就到此告一段落,不再跟你追究了。」悟達國師聽完人面瘡講這番話之後,可以說滿身的汗都流出來,一時魂不住體,嚇到了,假使是我們說不定也會這樣,就連忙掬水洗人面瘡,洗了之後他感到非常的痛,痛得都快昏過去了,後來因為痛徹骨髓於是就昏迷了,但醒來的時候人面瘡已經不見了,好了。此時悟達國師才知知玄比丘非普通人,是聖賢混跡,聖賢混跡在世間裏面,非是凡情所測,不是世間普通的人,再欲回頭看寺宇,結果寺宇不見了。我們先不管這故事是如何,因為這對我們物質享受的正當節制有幫助,所以我才提出讓各位作參考。在我們的三昧水懺裏,尤其在中國大陸,對於三昧水懺,很多人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在拜三昧水懺,這意思及動機是要啟示我們修行必須要持戒修德,但是由於中國大陸地廣人多,加上過去有摻雜一些道家、儒家的信仰、天人的說法,所以傳說故事特別多,不管是真或是假,我們聽了之後,對於有義意的重點,或是對我們有所幫助的,是可以拿來作參考,否則,我們千萬不要落入迷信,落入迷信對我們反而不好,所以這段人面瘡的重點是要提醒修行者,名利是何等恐怖,德行是何等的重要,你若無德無行,你講人家不要聽。雖然道理很好,別人也是不要理你,所以名利相當恐怖,德行相當重要。過去還有很多的修行人為了貪執高貴物品而產生退道心的個案很多,或是放不下自己貴重的物品而感受苦果等等的個案也很多。所以,我們要睡覺的床是用來休息的,我們的身體每一天一定要做事,當工作完畢身體疲累時便可以利用臥床來休息,所以床的功用是來消除疲勞用的,否則的話,我們這個脆弱的身體,是不容易生存的,但是座床是用來打坐、或是讀書、辦公所用的,不必要太過浪費。古代的中印兩國富有的人家,對於所睡的臥座及座床,是非常講究其精致的,雕龍刻鳳,做工非常的細緻,以此代表富貴,代表家裏有錢。除了雕龍刻鳳之外還油漆彩繪讓你看了覺得很華麗,掛了很多珠寶在床上,代表很有氣派,以這些奢華的擺飾來誇耀自己的財富,這種是會增長我們的我慢、高傲、我執,及對世間的物質產生執著、產生驕慢心。所以佛制定修行者不可坐高廣大床,否則會產生執著,如果有錢,是過去因為你的善因加上了今世的經營努力所成就的,不要浪費在沒有用的地方。如果要求氣派,你就布施在社會,利益於社會大眾,回饋社會,對大眾有利益的事業,這種才是真正有氣派,也才是有智慧的氣派。千萬不要有錢沒地方花,用到沒智慧的氣派,如果能以福養福回饋社會造福人群,我們這輩子有錢能富有,就是因為過去廣結善緣,過去的善因,加上這世的努力經營,產生出來的結合品,所以你就是很富有,很有錢。那麼你必須以福養福,不要拿這錢來享受自己,過份享受、浪費,這是損福,你將錢回饋於社會,造福人群,這種就是以福養福。
在這裏,我們睡覺用的才叫做床,睡床,起居坐的椅子叫做坐椅,但是在西域的社會,床的含意比較廣,睡覺用的叫做床,起居、讀書、辦公、打坐所用的,也稱呼為床,叫做坐床,所以才有坐床及臥床的分別。在家居士,如果發心在受八關齋戒的日子中,應該遠離高廣大床外,最好是夫婦分床睡,只有受八關齋戒的日子而已,這樣就不會影響夫妻的感情。若是長期分床睡,或是長期夫妻感情沒有培養,在家居士也會發生社會或家庭糾紛的,佛陀並沒叫你這樣做,佛陀只有叫你們在家居士不能邪淫而已,他沒有叫你們去斷淫欲。但是過份的縱欲對身心不好,這是我們人人都知道的,所以佛陀對在家居士生活考慮得很清楚,設想得很理想,從戒律來看就知道,他對在家居士的生活制度照顧得很好,一般人很少瞭解,所以他也考慮在家居士的生活要如何,他的時間忙碌,如何讓他兼顧賺錢及護持佛教及回饋社會,教育子女及能夠修行,他都設想得很清楚。他想的事情都很合乎在家人的生活,如果家裏只有一張雙人床,沒有單人床怎麼辦?那麼你就看你持戒的道心及定力,但千萬不要為了受八關齋戒,回到你家,本來只有一張雙人床而已,叫木匠來鋸開,變成二張床,這樣家庭會起糾紛,這種家庭會起革命的,這樣就不對。如果是這樣那沒關係,夫妻也可以一起睡,那晚不要胡思亂想就好了,假使你受了八關齋戒,若是一個月才幾次,譬如一個月才一次,這哪會對家中產生什麼影響呢?不會,這對夫妻感情不僅沒有影響,反而有時候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如果受了八關齋戒後,最好能夠在寺院過夜是最好,大家都來受八關齋戒,都住在寺院過夜,這是最圓滿的。這就沒什麼顧慮,沒什麼困擾,但是要來受八關齋戒,先生要來,太太要同意,太太要來,先生要同意,這樣家中才不會起革命。不能沒有同意,跑來就住寺院,這樣家庭是會產生糾紛的,這樣不對。佛教重視和樂美滿,在家居士首先一定要能夠維持圓滿的家庭,才能來建立修行,這是一定的事理,僧伽也一樣,僧伽一定要建立和樂、和合,要不然如何來說和合僧眾呢?所以最好在受八關齋戒那天,在寺院過夜,這當然最圓滿。聽說泰國的在家人,如果在六齋日,大家都很主動,明天是六齋日了,就很多人自動到寺裏求受八關齋戒,泰國求受八關齋戒的人多,而且都很自動。(不像這裏,要受八關齋戒,還要人去邀,這麼好的事,又沒人去做,若要去逛街玩樂,做壞事都不用邀,所以這是很好的事,對我們身心有幫助的事,為何要邀?)都不用邀,大家就自動要去了,泰國就是這樣,寺院都擠不下,受戒那晚就沒回去了,夜間住寺院裏,但是寺院的寮房有限,沒地方睡,那要住哪里?他們就住在寺院旁邊的巷道裏面,只要有地方鋪了就睡。你想想看,看人家泰國那種受八關齋戒的精神,和這裏比起來,哎呀!實在無法比,我們要受八關齋戒還要邀,還要請遊覽車讓人坐,這還不要緊,還像整群在迎媽祖,也不知道在做什麼,其實不是說你受八關齋戒就有功德,重要的是在六念,要記詳細啊!你若無法時刻安住身心,只是一個形殼去受八關齋戒有什麼功德,講是非、造惡業都有,造口業及犯戒都有,哪有什麼功德可生。真正的功德是你一日一夜放棄社會的生活,專心一致修持六念,這種功德是最無限量,一念的清淨,功德最無限量。否則你只是人走跟人走,一張嘴嘰嘰喳喳,法師在開示也聽不懂,講戒、開示、領眾,叫你修行也聽不懂,心只有散亂,包括夜間在寺院睡,人家都安板了要睡了,還在那裏嘰嘰喳喳,影響大眾不能睡,這種非但沒功德還損德,還造業,還犯戒都有。所以在一個月內不管一日、二日都好,六日也好,受八關齋戒,這對在家居士來講是很好的。
八關齋戒中 不非時食
我們再來說第八條戒!不非時食。這條就是齋,這條戒是屬齋,屬於吃的方面,吃的方面就是齋,但受八關齋戒者不持「不非時食」,固然就不成八關齋戒,就是你來受持八關齋戒,「關」就是以上所說的七條,「齋」就是這條,所以你去受八關齋戒,不持過午不食這條,你就不算受八關齋戒,是否這樣?不非時食,是說過了日中之後,除了飲水之外,不得再吃任何食物,同時平常日中前也應該不可隨意吃零食,不是說我今天持齋過午不食,但是卻一張嘴從早吃到中午,所以你晚上不吃肚子也不會餓了,有的人不是,我聽很多,我說:「你怎麼吃那麼多?」「我今天六齋日」,你看看,六齋日晚上不吃,今天中午吃一臉盆,這樣不就是弄壞你的身體,弄壞你的胃腸。這並不是這樣,這樣卻變成將身體弄壞,你做什麼都不知道,來受八關齋戒,中午過午不食之外,不要隨便吃零食。飲食本來就是要維持我們的生命生存主要的動力,讓我們的生命能生存,讓我們的生命有動力,無論是任何的動物,何等的高級生命,如果沒有飲食,生命當然會消失。也就是說吃東西是要養色身,讓我們的色身足夠滋養,像車,將這車添油,這車才能夠運轉,這是一樣的道理啊!像我們的車沒油,開到加油站加油,讓我們這部車有油才能夠運轉,當作我們的腳力,也才能夠代步。而我們吃東西也是一樣,就如同車加油一般,讓這車有足夠的營養,才有生命保障,才不會說你沒吃沒營養而餓死了,所以飲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生命問題。所以吃的方面千萬不要疏忽,有的出家人隨便吃一吃,每天吃醬瓜、過去吃豆腐乳,每個人吃得瘦瘦的、黑黑的,看了像非洲人,別人會說吃菜吃得很可憐,以為我們都在修苦行,以為佛教都是在虐待人。佛教絕對沒叫你虐待自己,而是叫你每天都活得很自在快樂,要不然來學佛卻每天學佛學到煩惱,整天憂愁滿面,是在學什麼佛?所以真正的學佛是每天學得很自然很快樂。若每天學得憂愁滿面而要離苦,如何離苦?佛教就是重視要讓你離苦,你修到憂愁滿面,如何去離苦?每天都與苦一起睡,要怎麼離苦。每天要了解苦但是我們要出離苦,不是叫你瞭解苦,就浸在苦,和苦一起睡,和苦一起生活,就是因為有苦,所以我們來學佛修行就是要瞭解苦,出離苦,讓苦沒機會生出來,這就是我們在修,所以吃的方面不能隨便吃一吃,吃有營養就好,不要太浪費!我們今天說到吃。時間又到了,近來天氣轉冷,早晚溫差變化大!所以各位早晚要多穿衣,生活要正常,千萬不要影響你的身體,以後不能聽師父講戒和律,那就很可惜哦!
感恩各位!感恩各位諸山長老!感恩各位法師、居士。辛苦你們,祝福你們能夠吉祥如意!四大調合!所求皆願!再見!
大願語錄:
「人生在最困難的歲月當中,才能磨練出充滿大丈夫風範的偉大人格。」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我們又見面了!
飲食乃以養身命為目標
我們前集說到飲食部份,飲食就是說到吃的東西。比較窮的國家,人民百姓時常為了吃而起鬥爭,像非洲國家,很多都是為了吃而爭鬥,因為他們沒有東西可以吃,快要餓死了,他們吃東西最主要的目的是來充饑的,否則的話,會活活餓死。所以貧窮國家的人民為了生命的問題,也就是為了他的生存問題,時常會為了吃而起爭執,但是富裕國家的人民是為了飲食每天忙碌,為了想哪里較好吃,哪里不好吃,哪一個比較有知名度,別人說到哪里吃很好,這就不是為了充饑,不是為了存活生命來吃,全都為了吃知名度而來吃。你看為了吃的享受產生了很大的問題,但是那些沒得吃的人為了三餐溫飽從早忙到晚,像我們小孩時代也是一樣,物資匱乏沒得吃真是很可憐,看到一個木瓜還沒黃熟,就採下來吃了,番石榴未成熟也照樣採來吃。相互比較下現在的人實在很富裕,雖然富裕可是有的人仍不知足,不只要求吃飽而已,還要向外求好吃、營養多,其實現在的人就是營養攝取過量,所以毛病特別多。和樂從口,是非也從口而出,吃東西也從口入,所以吃的東西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學問,並且希望每一天都吃得很豐裕,結果吃得豐富營養過多,造成百病叢出,很多人為了吃東西造成營養過剩所以產生很多毛病,像現在的社會很多怪病,大多數都是由飲食而來的。雖然我們在學佛,但仍是世間人,就必須借助飲食來維持我們的生命,也就是我們吃是為了要維持我們這身命,維持我們身命是要做什麼呢?要借著這個身體來修行,既然我們已經生來這世間了,就不可以厭惡這世間,也不可以看到這世間的亂象,每天吃飽都在這裏痛苦地過日子,既然來了,來者則安之,來者就是說來修行,你就沒有那麼多苦了。所以我們吃東西,不論你肉體有多健康,如果在精神上你不能集中思惟,你就無法來悟證緣起甚深的教法,也就是我們吃東西,就是要照顧身體營養充足,不要認為吃素食的人隨便吃一吃就好了,這樣會把身體搞壞的。佛陀沒有叫我們修苦行,也沒有要我們以隨便吃東西來刻薄自己,最好該吃的就把營養調配好,才有精神來做事,否則每天都軟綿綿的,像耆那教每天都為了吃的問題而困擾,要不是吃不飽而餓死,就是無精打采,他們認為使我們的精神,使六根向外攀緣就不會了,其實不是這樣,心的欲望嘛!你心的欲望生出來嘛!假如沒有什麼欲望生出來,你這肉體還能怎樣?這都是由我們心的欲望產生,才指使你這肉體去做事情,所以我們吃東西,就是為了讓我們吃得營養就夠了。佛陀的修行法是中道,這是叫我們要處在中道來悟證,也教導我們在家弟子要修中道,不是只有出家人修中道而已,在家弟子也必須要修中道,因為佛陀對於苦和樂兩邊都有修過,但是他卻不能在苦和樂的當中悟到真理。說到苦就是他曾經修過苦行,那麼樂就是他當時在王宮當太子時的享受,每天唱歌,聽歌舞,要什麼就有什麼,盡情去享樂,可是在修苦行當中不能悟出真理,一天到晚享受快樂,也不能悟出真理,後來他才去掉苦和樂兩邊,走在中道而體證真理苦集滅道緣起正法,所以悟苦集滅道來成正覺。飲食目的是為了養身命為目標,所以既然要受八關齋戒,我們就應該要來持守,何況一個月才六日受八關齋戒,即使每次都去受,一個月也才六次而已,有的一個月受不到一次,有的一年受不到一次,有的好幾個月才受一次,應該對你的身體不會產生問題,就是說雖然過午不食,對你的身體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現在依我們日常生活的營養攝取,照理說一個晚上不吃,真的也是不錯,這可以讓你胃腸的東西調適清理,哪里有什麼不好呢?所以一夜一日受八關齋戒而過午不食,我們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如果你身體真的需要,因為你有病一夜不吃,手腳就會開始發抖,或者沒有體力,為了治病或身體虛弱,那麼可以開緣,以喝果汁及吃流質的東西來補充體力,包括現在有所謂的牛奶,你把它當作開水喝,假使還是沒有辦法時,也是要開緣呀!那麼過午不食有什麼好處呢?依吾人的經驗是精神上比較能統一,晚上若吃太飽,打坐則容易打瞌睡,頭腦不僅容易昏沈,精神也容易散亂,所以晚上如果我們沒有吃,或吃少一點,那麼我們的身心都可以輕安。若是你身體有需要,那你就不必過於勉強,像我本人,十幾年的時間,都過午不食,慢慢的身體一直虛弱下去,醫生診斷後都說這是營養不良,晚上你方便一下,吃個東西,這無所謂呀!所以這一條關於吃東西的戒,並不是在戒律裏規定得很嚴,但是當你受八關齋戒時,應該持守好,尤其你偶而過午不食精神會比較好,現在社會流行一種斷食療法,這就是受到日本斷食治病法的影響,很多哦,但是以我曾經試過斷食治病法的經驗,如果真的要斷食的話千萬不要亂斷食,因為要斷食時必須經過專門的人或是有經驗的人指導,否則斷食之後,將來身體是容易產生很多後遺症的,本人也有經驗過,一定先要瞭解斷食的過程後,才能清楚斷食後必須的節食和複食,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當做實驗品,簡單說,說錯話可以重說,但是生命若是死去時就不能說:等一下,我要慢一點才死,讓我重新活一次,然後再死。做錯事可以重做,可是生命只要一失察覺就不能回來了,所以千萬要注意,我們最好經過專門的人來指導,不要斷食演變的最後卻產生斷命。
受持八戒學五思念
我們來受八關齋戒的功德到底有多少呢?初學者做任何事情,他第一都是執著於功德,其實這是難免的,我們都不要計較那麼多,有的說:唉呀!什麼功德、不功德的,因地和果地不同呀!果地也要從因地起來,沒有說他一出生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就是佛陀了,他也是由一個悉達多太子開始來修的,並不是這個人一出世就已經成佛做祖了,並不是這樣,所以修行必須要有個次第,起先一定要培養宗教情操,然後認為做任何的善事都有所功德,修行就是要有福德因緣做為背景,這也是難免的,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見到有正見的善知識,由於你因緣福德善根不夠,你就無法遇到正見的善知識,若是因緣福德具足的話,才可以來修得正法。才不會自己盲修瞎練,否則亂修亂搞浪費很多時間,結果煩惱、痛苦、執著反而更多,所以佛陀他也有輪迴說,但是佛教輪迴說是業力召感,佛陀也有說,我們的生命並不是這一期就結束的,若是想要這期就結束的人,你一定非要證得究竟涅槃不可,若是沒有的話,業力仍是會感召的。所以你現在所做的善業,只有善的因果,就是說做善業,因緣成熟會感召樂果,做惡業當然他會感召苦果,除非他已經證了涅槃,斷除了一切煩惱的執著,要不然是難逃業力因緣成熟的招感。所以很多人求功德,這只是初學的過程,我們不可以說不對,其實也是難免的,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受持八關齋戒,雖然只是一日一夜,如果我們能如法受持,使我們的身心能夠清淨功德就很大,乃至不可限量的。其實你受戒、持戒無論你持哪一條戒,受哪一類的戒,必然都有他所應該得的功德,你不想得功德,但是事實也有呀!所以說你不要認為:唉呀!我只要得功德,不要這樣想,真正的功德是因為你自己本身持守你的戒律和你的行為才會產生有功德,而且功德並不是用嘴念來的,是由你持守力行而來的,所以就在家學佛的信徒來說,受五戒有五戒的功德,受八關齋戒有八關齋戒的功德,但是受持是最重要,不是只有去受而已,力行持守才是最重要的,假如你沒有持守,只是看別人走就一窩蜂地跟著別人,一邊受戒一邊造業,一邊說是非。這哪里可以求什麼功德呢?反而造口業,造業,因此,我們來受戒並不是只有形式上受戒就可以了,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受戒,但你並沒有持戒力行,這反而會多了一條戒罪的,我們已經說過了,有一條戒罪和一條性罪,你明明去受戒,但是卻沒有按照戒律來受持,你反而多了一條戒罪,本來你沒有受戒也只有性罪而已,現在受了戒,卻不依戒奉行,這叫做明知故犯,千萬不能不知道。不要只想去得一件披衣,或手燒三個戒疤,燒一個疤出門遇人就說:「我是受過戒的人了!」其實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持守,尤其佛對於八關齋戒曾說:「受持八戒學五思念。」其實這也就是六念,也有說六念的,佛法、齋,佛法裏的八關齋戒有持戒和齋,所以在這過程中,就是讓我們了解時時刻刻要持守六念的安住,你若沒有持守六念安住,那麼我們怎麼說呢?所以持戒並來持齋,我們的功德就很大,不僅能滅惡也能增長善,你受八關齋時,專注六念來攝受你的身口意,行住坐臥間又能注意你的身口意,所以死後可以終生得到泥洹,來升天,最後終能達到涅槃。升天的意思,就是說當下你能得到安樂,雖然受持八關齋戒可以生在天上,但也必須等到你因緣成熟具足之後,你才可以慢慢修行得到解脫。那麼可以生在天上的天也是因為你沒有煩惱、福報好、減少是非的關係,這是因為你有持戒少造業、心安、沒有造是非,因此可免掉一些事情來煩惱,所以生在天上,而事實上當你當下安樂,沒有煩惱當下就是活著生在天上了,你每天很快樂,你就是天人享受,亨受世間盡有的享受,這也是和天人的生活一樣呀!所以不要想說,我死後才去天上,佛陀為了當時的印度文化環境,因為印度其他宗教都想求生天上,佛陀利用這機會,跟他們說你來修我這種法死後也可以到天上,這是引導他們的方便法,我們不要認為真的死後要去天上,活著的時候不快樂,死後怎麼會有快樂呢?佛陀曾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裏有,那裏就有,這裏沒有,那裏就沒有,這裏生那裏就生了,這就像在我們家明明很煩惱,即使到了別人家裏哪會沒有煩惱呢?這是不可能的,假如有的話也是暫時的,煩惱也是會生出來呀!所以我們應該要瞭解,這種功德,這種果報有多大呢?就是你必須要持守戒律,包括時時注意六念,若能這樣,那麼八關齋戒的功德就很大了,否則的話,你跟著別人走,跟著別人受,跟著別人拜,做什麼也不知道?一邊受,一邊造業,你看會有功德嗎?不但沒有功德,還犯了一條戒罪,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
我們可以再用一個比喻:有一天,天帝聞到佛法說八關齋戒功德殊勝時,就很高興地來讚歎一句話,說什麼呢?「六齋神變月,奉行八戒齋,彼功德殊勝,則為與我等」,意思說:唉喲!佛陀說這個八關齋戒,功德這麼大,你若能持守六戒日,這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就會和我一樣大,所以天帝讚歎說持守八關齋戒的功德,是有多麼大,功德的殊勝是能和天帝一樣的,當佛陀聽到之後,就罵他,怎麼罵他呢?立刻罵天帝說:你這種說法是不合乎道理的。為什麼他不合乎道理呢?我們要瞭解,天帝是沒有資格說這種話的,唯有阿羅漢才有資格說這種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天帝是還沒有遠離貪瞋癡等三毒煩惱,又沒有解脫生老病死輪迴的大苦集,所以還有種種的欲望在牽絆著你,你只有享受天樂而已呀!怎麼可以說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和你是一樣的呢?你沒有資格這樣說!佛陀馬上這樣罵他,這時佛陀又說:「你天帝釋所有的功德,老實說只能感受天帝釋果報而已,是不出離三界苦的,可是你受持八關齋戒所得的功德卻是近阿羅漢住。」什麼是近阿羅漢住呢?就是他已經慢慢接近了脫生死的阿羅漢果位,是三果至四果的阿羅漢,已經捨去生死重擔能證得出世的三果聖者了,所以這不一樣,你天帝釋說受持八關齋戒功德和你一樣,不能這樣說,因為受持八關齋戒也等於是受持出離煩惱貪瞋癡等,所以功德也漸漸要與阿羅漢一樣了,你天帝釋只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並不能以出離心得到苦集滅道法來證得涅槃。聽完佛陀的這番開示之後,我們就能很明確地知道,天帝釋的福德和無漏福德相比之下實在是相差太大了,這也因為天帝釋所修的,只不過是感召人天的福報而已,那麼受持八關齋戒卻不一樣。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是以出離心來培養無漏福德的,要不然怎麼會說近阿羅漢住,這是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才可以。有關我們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讚歎很多,實在無法一一的說明,並不是只有以上所說的個案而已,另外在戒經裏的讚歎也是很多,我們舉個比喻來說,拿幾點出來作參考,但這都是給我們作作參考而已,像文師問經說:「世間菩薩,八關齋戒者是!」處胎經也有說:「八關齋戒者,是諸佛父母」,優婆塞戒經卷五中說:「受八戒者,除五逆罪,與一切罪,悉皆消滅」。你看受八關齋戒的功德有多麼大!其中又說:「善男子,是八戒者受了八關齋戒者,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瓔珞也。」瓔珞掛在身上有多麼莊嚴,可見受八關齋戒功德有多麼大呢!在阿含經中說:「若於六齋日,奉持八戒一日一夜,福不可計。」不可計量,就是不可計算的意思,這也代表了受八關齋戒的功德有多大,先不管戒經中所說的對不對,在菩薩處胎經中也有說:「八關齋者是諸佛父母。」受持八關齋戒功德和五戒功德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各位要先瞭解,否則的話是不能明白佛陀怎麼會罵天帝釋的,因為五戒是不邪淫,八關齋戒則是斷了正淫,兩種差別就有不一樣。八關齋戒,也有一個名詞叫做「近住律儀」,也有稱為「長養律儀的」,就是說一個發心受持八關齋戒的行者,他出世善根本來是很薄弱的,但是經常受持八關齋戒之後,他對出世的善根也會一天一天的增長出來。簡單的說,五戒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就是人人應該持守的,那麼八關齋戒就不一樣了,他叫做加行戒,像我們加班一樣,五戒就像我們每天要上班是應該做的,上班大家都要做滿八小時,但若是受八關齋戒就不一樣,這像你又再加班的意思一樣。所以八關齋戒和五戒不一樣,若是你能經常受持八關齋戒,你就能慢慢學習出家的生活,雖然只有一天一夜的時間,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培養,你就有成就的一天,就算沒有大成就,你也種了出家的種因,因為受持八關齋戒畢竟是和平常的五戒不一樣。
六念持齋戒 圓滿悲智法
現在來說六念,因為八關齋戒除了在受持當中持戒持齋之外,最重要的是在一日一夜中安住六念,如果你無法在一日一夜安住六念,而以散亂心去受持的話,你也只不過是種下人天福報而已,假如你能安住六念,那麼你的功德就不一樣了。所以簡單說,受持八關齋戒也就是佛陀他為了當時印度存有整天都沒有吃的習俗,為了要轉形引導他們來受持。因為印度當時的文化是貪著在功德的獲得,他們認為這是很好的,過午一夜沒吃而已,沒有什麼,引導他們來的目標就是要讓他們修六念法門,使他們從修身心的人天福報之外,可以再進一步培養他內心的清淨,訓練他內心的受持,有關於八關齋戒的問題,也說很多了,現在我們繼續來說八關齋戒的持法,受持八關齋的戒條之外,必須要有受持的方法。什麼受持方法呢?也就是說我們在一日一夜當中不能只是去受戒,去受一個儀式完之後,就在那裏白白空過,心中亂打妄想,八關齋戒日跟其他的受戒法有一點不同,也就是說,受其他的戒時,只有受持戒法而已,但是在受八關齋戒日時,除了受戒之外,還必須有修行的方法。也就是除了正授的時間外,必須修六念法,這種做法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要不然你來受持個戒和齋,這其他的宗教也都有了,如印度婆羅門教本來就有了,所以佛陀用這種方便引導,使大家除了持齋受戒外,也能有很好的佛法受用,佛在齋戒經中跟我們說:「受戒一日,應當修持六念」,什麼叫做六念呢?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現在我們分開來解釋,一條一條來做簡單解釋。
第一念佛,佛是人間的大聖者,也就是已經達到圓滿體證人生的實相即緣起性空的人,佛陀的正覺是將自己證悟後的法,用他的悲智推及世間,使能徹悟自他,便眾生徹悟出自己都是由因緣生因緣滅的東西,也就是說佛已經是真正瞭解中道教義的人。佛陀他不但自己得到究竟解脫一切憂悲苦惱,來斷滅貪瞋癡等等,簡單說已經滅盡生死輪迴的大苦集了,他才能確實在這世間教化眾生,也就是他自己在自利之後,不是獨擁享受,並包括教化別人,讓別人知道,讓一切眾生同樣和佛陀一樣,能依教奉行,按照佛陀所說法來修持,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佛陀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清淨功德,包括如此悲願,所以修行者不管你是不是受持八關齋戒,必須時時刻刻念佛陀的智慧、念佛陀的人格,我們來信佛陀並不是落入跟其他神教的信仰一樣,我們所說的信是追隨著佛陀偉大的人格,追隨著佛陀的智慧,以他慈悲智慧的精神來做為我們修持的模範,並不是跟佛陀拜、求、賄賂,並不是這樣子。所謂的念佛,也不是像現在一般人所認為的想法,因為這種思想,只有嘴念佛號,那麼心其實是散亂的,念佛必須憶念佛陀的智慧、想佛陀的人格、偉大的智慧以及他的無量無盡功德,你光是嘴念,心卻無法瞭解佛陀的偉大,也無法來讚歎佛陀,那麼空念有什麼用呢?所以念佛,最主要是憶佛,想他,像我們想我們自己的小孩一樣,當爸爸媽媽的人想孩子,只有嘴裏念著兒子、兒子、兒子,有什麼實益呢?不是這樣的。念佛就是憶佛,想佛陀偉大的精神和智慧,這我們應該要瞭解,所以念佛所種的實相,念佛所說的法門,念佛的十種德號,佛有十種德號,就是說:佛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什麼叫做善逝呢?就是說行一切八正道而入涅槃),第六世間解,第七無上士,第八調御丈夫,第九天人師,第十就是佛世尊,念佛就是要念他十種偉大的聖號,偉大的精神並不是空嘴念,要時時對佛生起崇高的敬仰,那為什麼要專心念佛呢?因為佛具足兩種,就是圓滿智慧和慈悲者,我們如果能時時刻刻用真正的誠心來念佛憶佛,想他崇高無量的功德智慧的話,那麼我們的智慧會慢慢開啟,所以佛陀過去走過的路,我們跟著想,在我們的意識當中,也就會種下善的種子,慢慢地追隨佛陀的教法,力行來修持,所以慢慢地能夠體悟出真理,我們就有辦法真正和佛陀一樣,能斷除一切的煩惱,並且善用佛陀他的智慧弘法做利器,使得悲智雙運,福慧具足,每一個學佛行者均不可缺少六念中的念佛,因為佛教的解脫是重於智慧而不是重視在平常的信仰和迷信,雖然平常的信仰能夠培養出宗教的情操,但這只不過是做為我們來悟緣起教法和開顯智慧的助緣而已,所以我們要增長智慧必須時時刻刻來念佛陀的清淨功德,然後依教奉行,不可以只有空嘴念而已,一定要時時刻刻依止於佛陀的教法,確實來依教奉行,因此常常念佛清淨功德並依教奉行,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念佛既不是空念,也不是迷信、信仰的念法。
第二念法,「法」梵語叫做達摩,法是如來(佛)所說的言教,什麼言教呢?就是他的經驗,佛陀所說的言教就是將他經驗過的來教我們,佛陀運用修行來觀察體證,並發現自體證過程的方法,所以這並不是他自己的幻想,或是憑著自我主觀意識,或思想想出來的東西,佛陀他實證,實體證自體證這種法,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道的規律。唯有按照佛陀所走過的方法,他的規律來體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因為佛陀是過來人,所以他說的法當然我們可採信,因為他是自體證的覺者,佛陀親身發現這種秘密,他立刻公開於大眾,讓人知道什麼叫做諸法的真理,什麼是道的規律,能讓人人按照這種規律向著真理之路精進,最後終能步入體證真理,包括證得涅槃,斷滅一切生死憂悲苦惱。如果你在修學佛道過程當中沒有依佛陀的法來行持,是不能得到真理體悟完成正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做一件事情必需要有他的次第和引導法,佛陀他就是摸索出次第,也就是他已經走過了,教我們的方法,就是依止他這樣走,絕對能達到滅苦,所以規律的道則究竟是什麼呢?也就是指中道的德行,法就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中道,這中道德行則重於身心的躬行實踐,佛教不是重視理論而已,佛教也不是重視自我主觀的建設去說一些理論道理,佛教不是這樣,佛教重視理論和實踐並行的,也就是解行須並重,所說的理論不能實踐,對我們沒有幫助,這就不能說是佛法。所以他實踐中道法,向上向善向解脫,說明白一點就是八條正道,就是八正道,人人若能將八正道實踐向上,即是具有正確知見可以達到離一切苦的目標,假如我們無法依止八正道修行,那麼就會偏離了,若依止八正道修行,就可達到不偏不邪的正行,達到向上向善向解脫正見的究竟解脫,簡單說若沒有依止八正道修行,就容易偏了卻不知道而空過歲月,所以八正道是我們解脫的唯一道路,這種實現究竟解脫的路也稱為法,也就是引導我們修行達到究竟解脫的方法,那麼依八正道老實實踐者,他所證得的是什麼呢?當然也是緣起正法,緣起正法是側內側外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他說他已經看清楚,人生宇宙都看清楚了,所以成為自覺,自證解脫自在者。所以佛要我們經常思惟法,他的動機也就是在這裏,在生活當中常常憶念法,做一個自由解脫的人,若無法將佛陀所說的法,時時刻刻來思惟,想他的方法,我們就容易散亂也容易產生邪知邪見,我們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拿出佛陀正見的法和八正道來思惟力行,就能使我們時時刻刻走在正行當中,當然就可以得到自由解脫了。因為你有依止八正道,身口意就能安住,一切行為動念都是正見如法,一天一天慢慢的熏習(熏習就是不斷的繼續用功),終歸可以得到解脫。
第三念僧,僧就是三寶之一,大家應該都知道(三寶就是佛、法、僧。),僧伽是承擔如來家業者,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在佛法中有他特殊的地位,僧為人天的福田,怎麼說呢?佛陀已經入滅了,但是僧伽就是專精研究佛陀的教義,僧伽就是依教奉行,代表佛陀弘法,所以僧伽很重要,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有的人認為在家居士和僧伽一樣,就修行而言是一樣,不錯,在家居士認真精進也是一樣,可是,不是說在家居士學到究竟,僧伽也學到究竟,兩個一起走出去,別人看到在家居士,不知道他是有法可問的人,那麼在家居士胸前必須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說我是在家居士,然而僧伽他就不一樣了,佛陀他有設定,他的生活,別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出家師父,所以你有問題就可以問他,差別是在這裏。並不是在家居士不能修行和出家人一樣,可以,但是,至少僧伽是專職,在家居士他無法專職,所以佛經所說在家居士可能只能證到三果,僧伽可以證四果,但是在家居士,若是他的生活、修持和僧伽一樣,也是有很多證四果的個案。簡單說在家居士無法按照僧伽生活來修持,卻可以證得四果,真是更加的不簡單,僧伽在佛教當中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僧伽的質很重要,不要自己本身教別人錯誤,卻來誤導了別人,很多在家居士聽到師父所說的都對,因為他初學不瞭解什麼叫做三法印,他不瞭解什麼對不對,聽起來好像對又好像不對,聽一聽每一條都對,因為他是初學,所以認為出家師父所說的都對,在不斷增進之下才發覺,哇!不對了,這樣已經浪費很多時間了,因此僧伽的質很重要,他的地位在佛教中也是很重要,依據佛說齋經記載:所謂的念僧是念真實的僧,清淨的僧伽,乃是證得四果的聖者、聖僧,雖然現在要找到證得四果的聖者很難,但我們時時刻刻念僧伽的清淨,也可以。四果就是第一須陀洹初果,第二斯陀恒,第三阿那含,第四就是阿羅漢這就是四果,這也是修行的次第。但是對凡夫比丘僧也應該恭敬和供養,此處所謂的「念」,乃是念其功德,為承擔如來家業,將他的身心奉獻於佛法中,專心研究修證佛法以自利利他者,所以你念勝義真實僧,平日依止學習,能離一切大苦集,證得不生不死的大涅槃,何況僧伽是僧團的和合眾,利用身心來奉獻佛教,以大眾力量和合僧,除專心研究佛法之外,包括來推行佛法,因為是人弘法,而不是法弘人,也就是佛法雖然很好,但是也必須我們去推廣,簡單說僧伽是推廣佛法的團體。
念天持戒積福 增長解脫資糧
第四念天,佛教的修行目的並不是想求生天,啊!修一修到天上去,並不是這樣,那麼若是這樣,佛陀為什麼叫我們去念天呢?因為佛教的目標重視在解脫,並不是重視死後求天,因為死後求天就是印度婆羅門教,印度其他六道很多,很多印度思想,也都想求死後念天,不要說印度,現在我們中國佛教裏也很多死後想求生天,其實佛教修行的目標,並不是求天,而是求解脫,天人雖然有福報,但是也有享盡的時候,所以天人不如修行人,也不如我們在人間修行,修行的目標也是在這地方,為什麼佛陀叫我們念天呢?佛陀他再三開示我們,不要以升天作為學佛的唯一目標,因為諸天是不究竟的,各位我們應瞭解,當福報享盡後也必須要墮落,所以念天的目的並不是貪執天上的福樂,並不是這樣子,而是念諸天人所有功德,記詳細,念天就是念諸天人所有的功德,想到他們一切因地的行為,就是說他在因地修善的時候,而感召天人的果報,回想自己是不是依止具足如此行為功德沒有?這樣的念天思惟,可以加強持淨戒的信念,因為福,持戒積福,也就是持戒就是積福,能時時刻刻念天人,因地修行的福報,能助長聽聞佛法的信心,包括行一切向善的功德,增長我們修福的助道因緣,最後能成就道業,簡單說念天不是想死後升去天上,不是這樣子,不要誤解了。念天目標是念天人的福報,那麼我們有依止天人的福報的目標行持沒有,這樣會使我們時時刻刻安住在戒,因為持戒而生福。所以念天是念天人的功德,並不是念天的享福,求升天上的美好,在此處要記詳細。
第五條念戒,戒是道德的規律,要做為一位佛陀的弟子,就必須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合於道德規律,所以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佛教的弟子,若沒有合於道德規律,我們就不要去做。不合於道德規律去做者,那你就是犯惡業,只有如此我們身心才能得到安住,所以修行必須時時刻刻隨時觀察我們的身口意,身口是否安住在道德範圍裏,意根有沒有時時刻刻安住在八正道裏,若沒有的話我們到底要怎樣修行呢?所以關於修行的次第我安排一個德目,那就是:修行隨觀身口意,行住坐臥悉明覺,口語不離一切法。不要利用空閒的時間來說長說短,說別人的是,說別人的非,當然最好是能夠談論佛法,大家在一起談論佛法,能相互慢慢熏習,使我們提起正念,所以真正有修行者,他平常對於不是有關於修行的事,他比較不喜歡說,他對修行的事比較喜歡說,因為你嘴要說心就先要想,所以當你心想時,就已經種下意識,因此便能培養我們平常落實於八正道當中,所以佛教修行有次第,所受的戒當然也有層次,但是不管你受的是什麼戒,既然你去受戒了,我們就必須要持戒。不能只有受戒而不持戒,持戒也叫你一定要瞭解戒的精神,千萬不能讓所謂的戒條綁死,很多人受戒之後,卻被戒條綁死,演變成有的戒師所說的戒是不能如實修行,是不能落實生活的,到最後反而一些在家居士認為不如不要去受,反正做不到我去受戒做什麼?其實佛陀所說的戒是大家都能做得到的,他不是談玄說妙,大家按照他這樣做都能做得到,所以受戒一定要持戒,要不然你去受戒要做什麼?不能別人走跟著別人走,這樣不可以,前面曾經說過你只去受戒,沒有持戒又多犯了一條戒罪,不要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已,不可以認為這沒有什麼,業力的力量是很怕人的哦!雖然佛教是主張多因多果的,但是等你有種下這項惡因,因緣成熟時,機會成熟,機會特別多,果報自然現前了,不要認為這無處可以看!怎麼看不到!你用手往地上拍打看看會不會痛,當然大力打就比較痛,小力一點打就比較不會痛,因果當下就可以知道,不用等到死後才來談論因果的事了,現世就可知不用等死後才看得出因果,當下就知道了。假使你種下惡的因,你的心會不安,這就是因果了,不用死後說因果,佛教說因果有現在的因果,也有死後的因果,所以叫做業力,那麼你去騙人時時刻刻你心不安,然而你每天做善事利益別人,你的心就能感覺到知足快樂,所以假如你每天能夠依佛教的八正道來修行,那麼你就會清淨,這就是因果呀!當下所做的因果呀!若你跟隔壁鄰居處不好,當然隔壁鄰居處處找你麻煩,你一看到隔壁你的心就不安,這也是因果呀!這因果現在就可以明白,不用比喻死後的事,我們看不到,也不容易接受,因此,死後的事不要說,現在說現在的因果就可以了。所以有關於受戒,我們必須要持戒,否則只是空談受戒無用,像現在受戒的人很多,但是當下一邊受戒,一邊造業的人,憑良心講也是很多,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他不瞭解受戒的意義,也不瞭解受戒的重要,戒就是讓我們依止的道德規範,瞭解超越道德規範的我們不可做,所以叫做戒。
時間很快的又過去了,一眨眼又到了,真的是「歲月無常」,感恩各位吉祥如意!再見。
大願語錄:
修行要腳跟著地,不能狂妄急躁。要知因識果,如果沒有因果律,任何宗教都崩潰瓦解。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我們又見面了。
布施捨慳貪 利己兼益人
時間實在過得很快,新的一年又快到了,所以我們想到這樣時,就感覺到這一輩子能夠遇到佛教,體證到佛陀所說教法的人,那麼他就沒有空過,不然一輩子隻為了吃、穿、住啦!浪費時間,也不知在做什麼,若是你為了吃、穿、住而忙碌,但是內心卻保持著沒有貪瞋癡,能這樣很對,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等到眼睛一閉,五蘊體又要敗壞了,所以到底以我們業力的輪迴來說,還有沒有來生?還有來生又要做什麼?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地方,所以必須要持戒,不管你是受什麼戒,持戒的重點也就是不管你現在持戒以後又要如何?你現在不持戒,那麼當然業力現前時會提心吊膽,我昨天去做了一件壞事,是不是鬼在驅使我?我死後是否會下地獄?內心會不安,你既然持戒清淨那又怕什麼!何況是地獄、餓鬼、畜生,那都沒我們的份,持戒清淨哪有地獄、餓鬼、畜生,所以受戒、持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根據毗尼義鈔說:在家二眾,什麼在家二眾呢?優婆塞、優婆夷,受了三皈五戒,聞佛所說可證初果及二果,受八關齋戒,聞佛所說就能進一步證入三果及四果,那麼若這樣天帝釋說: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跟他一樣。難怪佛陀會罵他,這是不同的!持戒清淨的功德,當然是無量的,因此持戒最殊勝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不可以小看一日的受持八關齋戒,看不起認為具足一天一夜有辦法受持清淨者,所以這功德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出來的,八關齋戒是具足一切無量的功德,如果我們時時刻刻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你的身、口、意就不會違背犯戒了,所以戒是菩提本,一定要專心持守。何況你又來受持六念,所以講到六念中的第六念——念施,普濟一切眾生,眾生的貧困都是從貪而來的,那麼貪就是吝嗇,一毛不拔,我來說個一毛不拔的故事,讓各位聽聽是否有理,這說起來實在有理啦!但故事雖是故事,其中的真理還是歸真理。有一個人死後來到閻羅王的面前,閻羅王叫他去當畜生,其實良心講當畜生並不是閻羅王派的,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先說給各位調整清楚,不能讓各位聽了,以後認為師父只是說法而已,不太說故事,事實上我們六道輪迴,不是別人派給我們,也不是別人指使我們的,不是閻羅王或天人派的,更不是神、佛、菩薩來派的,而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感召而來的。那麼這個故事也就是說,有一個人在閻羅王的面前,閻羅王叫他去當畜生當豬,他活著時一天不做事,只是吃,希望別人拿東西給他吃,整天就只是吃睡而已,所以果報感召去當豬,那麼他就不願去當豬,他不服抗議,舉手抗議說:「閻羅王你這樣不行,為什麼我等這麼久你就叫我去當豬,很多人都出世去當人,為什麼叫我去當豬?」閻羅王就跟他講說:「好,你要去當人,不去當畜生,但是你要瞭解,人是沒有全身都是毛的,你全身都是豬毛滿滿,所以,如果你要去當人我可以答應你,但是必須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你要把全身的毛拔掉,要不然人哪有全身都是毛,那怎麼能看呢?你若是真正想要去當人,你答應我拔掉全身的毛,只須頭髮的毛留著就好。」他說:「這簡單,我甘願去當人,甘願拔毛!」但是當他開始拔毛,很痛時就說:「不了,我甘願去當畜生。」閻羅王就說:「你這一毛不拔的人,你哪有資格去當人!」這個故事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會窮就是因為我們吝嗇,但是為了以後出生當人而要去布施,布施必須量力而為,不應時時刻刻貸款借錢而去布施,拿飯錢去布施這是不對的,這違背佛陀真正的教義,佛陀他說「四分法」:以後在我們律方面會說到,經濟方面也會說到布施一定要適量,千萬不可影響你的環境,不影響到你的身心,不影響到你的生活,要不然你布施反而會變成煩惱施,布煩惱施要做什麼?不如你不要布施,所以眾生的貧困是從貪來的。
布施既然可離貪,也可實際利益別人,所以既然我們會窮、會貧困不知足,原因都是從貪來的,如果你可以捨去貪,你就可利益別人,那麼你就不貧困,這樣就能知足了。有些人貪求不盡,永遠都是在貪,過去在印度,貧困的人很多,所以佛陀就教導他的弟子們,廣行布施,而現在我們,貧窮的人很少了,真要找到窮的人實在很難。社會福利方面做得非常好,因為只要你肯努力去賺錢,吃穿住就能非常富裕,人家說「錢淹腳目」,雖然近來經濟不好,但這只是個過渡時期,我們想想看,雖然我們的經濟這麼好,還是有急難的,還是需要大家廣行布施的,像近來水災、火災頻傳,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布施,去回饋社會、利益社會。況且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因為取自社會就應該回饋社會,施捨人家需要的,這才是最不簡單的,不要在人家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如趁人家在火災中還去偷人家東西,當別人有困難我們要去幫助他,不然的話,你又藉機會去敲詐或偷,或是為了得到利益卻來做危害他人的事情,這都不好,我們看到別人可憐時,當下應該要用慈悲的心去施捨給他,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去廣行布施,原理就是要叫你捨慳貪,簡單說不是叫你布施卻一天到晚想去得到功德,雖然初發心的人有功德可得,但不管你有沒有想要得到,或是不想得到功德,這並不是用嘴說想要得到就能得到,而是由你的力行去做出來的,何況學佛並不是要得到什麼,因為布施就是要你去捨慳貪的,你不捨慳貪卻想布施得功德又多一個貪,當然這是稍有境界的人在聽的。所以我們要瞭解這裏所謂的布施是要捨我們的慳貪,一來是要捨慳貪,二來也可以布施貧困的人,做社會慈善事業都是布施,不是只有拿錢去寺院才叫做布施,也不是拿錢去供養出家師父才叫做布施,不是。對於社會慈善事業把握最適當的當下去布施最好,因為很多人現在有一個讓我們調整不平衡的地方,那就是很多人認為助印哪部經典的功德最大,大家馬上印一大堆,其實功德在哪里?寺院堆得幾乎沒地方放,就是說市面上的流通量已經飽和了,大家已經都有了,這部經典等於沒有作用了,浪費布施,所以布施一定要看是否需要,不要說印經就有功德,有什麼功德?印了一大堆沒有人看,隨便放的一大堆沒有用,讓蟑螂、蟲咬壞掉了,最後送到古物商,那功德在哪里?如果這部經書很好,市面上沒有,而且對人相當有幫助,那麼你印給別人看,這才叫做有功德,因為你發心一元、二元來布施,讓別人看到這本書,讓別人體證佛法,這功德是無量的。那麼當社會貧困我們看到之後,認為有所需要去幫助,當下利益他人,我們即能捨慳貪而且又能利益他人這是最好的,所以一定要用的恰當。
貧困可分為三種:第一財產的貧困,第二學法方面的貧困。財產貧困也可說是物質的貧困,而學法方面的貧困,也就是知識的貧困,第三做人處事社會知識的貧困。物質的貧困和知識的貧困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知識,另一種則是出世間的知識,所以貧困分為這三種。所有社會上所說的老師,教導我們做人處事就是屬於世間知識的範圍,然而所謂出世間的知識,卻是學佛的善知識,以他們走過的智慧經驗來教我們,雖然有的人可施捨財物給別人,但是對於其他物質的貧困仍是要靠自己努力去對治。所以說布施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財施,財物的布施對治貧困,第二種法施,佛法的布施,也就是佛陀所說的布施法為最,用佛法來教導別人,這就是要讓你運用出離世間的知識來行法的布施,第三無畏施,就是做任何事情均經歷過相當的經驗,那麼就不要怕也不會怕什麼,因為我們自己既然沒犯任何的戒律,且又都按照佛陀的教理去如實修行,不論在世間法也好,或是在做人的道理方面,我都做得非常好,利益別人本來就是應該要去做的,我怕什麼!所以財物的施,可以供給貧困的人以改善物質生活,而佛法的布施,可以讓眾生的精神生活充足,至於無畏的布施,則是可以讓眾生從事善法,來做善,勇猛精進,不怕一切。佛法的行者必須依佛陀的悲智去行持,因此學佛的人一定要學習佛陀的兩種精神,兩種什麼精神呢?一種是弘法利生的精神,一種就是用自己親身的經驗去體證緣起法,所以學佛一定要學兩種——「法」與「律」,佛陀的法與他的戒律,若是經濟方面允許,我們就應該用自己剩餘的財物,或是能力範圍內做得到的財物,多做有利社會人群的公眾福利,讓這個社會上真正有需要的人包括苦難的人可以得到溫暖,這才叫做真正的財施。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取之於社會,那麼就應該用之於社會,東西是需要運用的,這東西如果需要就很好用,那麼就好好地加以運用,否則不需要的話放著也沒用。錢財也一樣,不要做守財奴,我們的東西,如果沒有去運用,有時放太多,心罣礙得要死,放也放不開,那麼這就是在做守財奴,所以我們應該用之社會,不可忘記社會貧困的大眾,這種功德才真的是無量。比如說,有的人在世活著時相當節儉,不懂調適錢的使用,四處藏著,放在床鋪底下,等到要死的時候還跺腳,跺腳意思是說床底下有放東西,死後跺腳沒有關係,但是內心對這東西產生有意的行為執著,執著這個地方我已經放錢了,在死之前沒有處理好,如果再輪迴出世為一條狗,它也會流浪到這個地方,真的哦!因為你有業力的行為,認為還要到這個地方來看顧這些錢,這些錢是我的,放在這個地方,所以這種有意行為的執著意識,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常念布施,自己心中的慳貪將會漸漸減少,且可以廣結善緣,真正是功德無量,所以六念法門,是要在家學佛的弟子,一定要依六念方法來行持,因為初學佛者,他對於佛法修行的次第瞭解有限,且對出世生死的觀念也比較薄弱,所以一定要有層次的引導,讓他從一個方便的層次漸進。在家居士為了生活及事業、家庭的責任等等,大都不能專心深入經藏,又不能落實行持達到體證,大部分隻記得功德,所以叫他們念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的功德,念自己布施的功德,念升天得到安樂的功德,然後慢慢對生命的無常,世間一切感受是苦,內心瞭解苦惱,並對出離苦惱有信心,因此更可深入研究教義,體證緣起法,離一切生死煩惱大苦集。
修行必須要先具足幾項,在我們律篇裏會說到,這地方先稍微說一下,即信具足,慧具足,戒具足,施具足,這四項是有次第的,一定要知道,八關齋戒就是在家學佛信眾不可缺的法門,因為它是加行戒,一方面有功德可得,一方面又可種下出世的正因,時間不很長,持守又不困難,且又不會影響我們的事業及家庭生活,加上所得的功德又很大,實在是很適合在家居士來修行。但是不要只求形式的受戒,必須如法持守奉行,這樣才是真正受戒,如果在一日一夜的持守八關齋戒中,遇到有其他特殊的情形時,譬如說:餓得肚子沒辦法,或因身體問題沒辦法過午不食,或者說逆緣現前,沒辦法如法受持過午不食,那麼你都可以捨戒,因此八關齋戒捨戒可說是非常簡單,怎麼說呢?本來受持八關齋戒只有一夜一日,不需要所謂的捨戒不捨戒,但是假使你在一夜一日的受戒當中,不得已必須要捨戒時,當然也有變通的方法,因為既然你受了,就不應該要捨戒,一夜一日而已,用不著捨戒,但是為了預防萬一,有其他意想不到不能繼續受持八關齋戒的情形現前,那麼就向一個懂事的人說,唉呀!「我因為因緣環境未具足,沒辦法受持八關齋戒」,這樣就算是捨戒,有夠方便吧!在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之中有說,也有捨八戒許可,是這樣說的:「若受齋日,欲捨齋者,不必要從五眾而捨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捨」,就跟一個懂事的人說,說我肚子餓得沒辦法,我逆境現前,我實在沒辦法持守下去要去吃東西,這樣你就是捨戒了。這意思就是說,在你受持一日一夜當中沒辦法,不要想說我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就準備要捨戒,這樣你就不要去受持八關齋戒,也不要想說我受持八關齋戒功德很大,去只跟著人家念,而不知道在受什麼?一天吃飽不知持守六念、受持六念,當然也不是每項都同時受持,你若根器沒辦法就受持一念清淨就好,要六念同時持守清淨會感覺非常複雜,方法不只一種,很多,但是這最主要方法是出迷入悟,不要入迷出悟這就不對了,出迷不可執著,要離開執著,所以引離迷走入悟這都是方便,方便不可變成是隨便,引導人走錯路這是很可悲也很可惜。所以有特殊情況而不能繼續持守齋戒,就向懂事的人說一聲:我不能持守齋戒了,這就是捨戒,要不然八關齋戒只一夜一日而已,不用再去捨戒,這範圍在一天一夜裏。八關齋戒就講到這裏,如果有不詳細或不瞭解的人自己可再深入去研究,要不然你去受八關齋戒時,當然有法師會開示,引導我們繼續增加瞭解。
自覺佛道 下化眾生
現在來談菩薩戒。八關齋戒之後就是說菩薩戒,其實佛陀時代,並沒有所謂的菩薩戒,但是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又不可否認,佛陀時代只有三皈五戒及八關齋戒,所以要說菩薩戒之前,首先來介紹何謂菩薩。菩薩我們時常聽到,人家說你是菩薩,菩薩的稱呼時常聽到,你是位大菩薩,聽到菩薩一般人都認為是相當崇高偉大的印象,甚至大部分人會聯想是佛堂上所拜的觀世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菩薩,都會這麼想,菩薩是簡稱,應該稱為「菩提薩埵」,解釋為「覺有情」的意思,因為菩薩在部派佛教裏開始就已經有了,這個「菩薩」的名詞是從部派佛教引進中國佛教裏,有些人認為菩薩兩個字是我們中國才有的,其實不是,在部派佛教早就已經有「菩薩」的稱號了,所以菩提薩埵也就是覺有情,「覺」是覺悟,人家說你覺悟了嗎?覺悟了,覺知、覺見的意思,覺分為覺知、覺見等意思,那麼覺悟什麼呢?當然覺悟苦集滅道因緣法,覺悟我們的苦,從貪執來的,有所執著,有這個五蘊身,有這個肉體,有這個肉體就有眼、耳、鼻、舌等等,沒有這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人就不成為人了,父精母血來生成這個肉體給我們,有這個肉體就有精神及物質,精神和物質則統稱為「五蘊」,也就是說「人」,也可說是五蘊體。那麼有精神和物質就是說有眼睛可看到外面,今天喜歡看,大家聽得很喜歡,大家聽得靜靜地,聽得很有精神,講得很好,讓他們聽得精神集中,今天講得大家都在打瞌睡,這裏打瞌睡,那裏也打瞌睡,就說無聊了,講得口幹舌燥一看大家都在打瞌睡,這樣你心想就不要講了。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好與不好,快樂與不快樂產生累積起來的,今天講得大家精神集中聽懂,明天要講時心會想我講得大家聽懂,嗯!再來講,如果又邀請去講看大家在打瞌睡,我講他們聽不懂,講得口沫橫飛他們卻睡得打呼,你內心就會感到不想再來說法,所以在這個地方慢慢累積善惡好壞,和不好不壞的心態,在這個心態之後,有了意志,產生意志行為,這好與壞的行為,就感召你快樂與不快樂。
覺悟就是了解,不是神賜給我們苦與樂,更不是佛菩薩賜給我們苦與樂,也不是任何人賜給我們苦與樂,就像現在社會有很多人都得到幻想症,要不然就是憂鬱症,都認為快樂給別人,痛苦都給自己,其實在佛法來講,世間沒有一個人有力量能讓你快樂與痛苦。假使今天那個人講經講得很好,你如果聽不懂,別人可以快樂那麼你會快樂嗎?你不快樂呀,假使這個人,真的對你很好,但是你沒有領受,那麼快樂從哪里來呢?所以這個快樂,是自己本身所分別出來的。別人要讓你痛苦,假使他罵你,你不感覺他在罵你,痛苦在哪里?你無所痛苦啊!所以快樂與痛苦,絕對不是從外面來的,體悟佛法、瞭解佛法、修證佛法,最主要的是你在活著時,就已經在超越生死、快樂與不快樂的情景下,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那麼多方法,就是要引導你達到這個地方,我時常說涅槃並不是死後的事情,不是啊!涅槃是真真正正在活著時就瞭解人生宇宙的真實相,瞭解透明性你就無所恐怖,就像這個月會錢又到了,而你銀行裏面的存款足夠付會錢,你哪會怕呢?假如你銀行裏面錢不夠,等到會錢應繳的期限到了時,你就開始煩惱緊張,當然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瞭解宇宙人生生死的本來實相,就是緣起空性,你哪有什麼緊張煩惱的事,沒有啊!所以覺悟苦,就是「集」來的,我們要滅苦,就一定要修道,要修道一定要按照戒律,依戒與律慢慢來親近法,了解法來修道,但是要瞭解修道、體證,這有個次第嘛,循次第漸進而上,就能瞭解生死的本來實相,覺知宇宙人生本該因緣生因緣滅嘛!簡單說這個身體也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東西,世間一切也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東西,沒有一個無因自生,無因自生就是說沒有因緣而自己能生出來的,這是不可能的,那麼覺見什麼呢?覺見宇宙人生一切都是生滅無常的,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就像今天大家來結緣,大家來這裏聽我講,因緣具足,等一下時間到了,一個小時過後,我做我的事,你們也要回去做你們的事了,這次聽法的因緣就散了。等到因緣又
到了,大家又來聽我說法,所以不是你永遠坐在這裏聽,我永遠在這裏講,我們這個身體,五蘊身也一樣,都在無常變化,心念在變,肉體也在變,肉身在變什麼呢?變老,出生那一天就漸漸開始衰老了,簡單講,從在媽媽的肚子裏,有這五蘊身,我們就開始成長,到達一段時間後,就開始老化,這就是無常變化,不要聽到無常之後,就開始緊張,變得消極,你瞭解無常,體會時間寶貴你才會更加積極把握,利用時間更加努力、精進,努力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聽到無常腳就軟了。聽到無常之後,你會更加意志堅強,我要不是瞭解無常,我實在不要這麼拚命,一天忙到晚,因為我們瞭解無常性,人身難得,時間不長,所以更要積極,這才是真正瞭解無常。瞭解不是消極的,而是要積極的,瞭解無常的人是積極的,若因無常而消極的人,他就是對無常不瞭解,無常是不能永遠存在、不變的意思,所以叫做無常。
有情就是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而所生之意思,五蘊身眾緣和合的意思,也可以說眾生就是眾多生命和合之意思,但是在眾緣和合,很多生命當中來說,有的是有情愛的,有的是無情愛的如植物乃至礦物,樹木也是眾緣所生之物,草木也是眾緣所生的東西,一切礦物也是眾緣所生之東西,就像前面那台錄影機,它雖然是個物質也是眾緣所生,由電線、電源等等所合而成的才能攝影,要不然怎麼能攝影呢?所以包括有情、無情,一切皆是眾緣所生的,沒有一樣不是眾緣所生的,植物、礦物都是一樣,現在我們要說的只是有情愛的生命,有情愛生命,所以稱為有情,那麼我們將覺有情合起來講,也就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為覺他,自覺覺他的意思,這也是所謂菩薩的意思,我們學佛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成就智慧,亦就是成佛(覺者)。但是要成就覺者,成佛也就是要智慧開啟,那就必須要經過很多修行的次第,菩薩是成就的正因,佛則是菩薩的果,我們可以這樣說,要成佛必須要有出離心,你對世間一切享受執著不捨,那麼你要如何成就呢?你就是執著這個地方,所以不能體證苦集滅道,你對世間苦有認識你才想要出離苦,你才會想去瞭解苦的原因,所以你也才能體證苦集滅道,瞭解四聖諦,瞭解十二因緣,瞭解八正道等等。
學佛乃為知苦以離苦
現在常有很多人來找師父開示,我問開示什麼?他說他要學佛,我說:「你為何要學佛?」他說:世間有苦。那就有資格學佛,假如說學佛就是要保佑兒子、女兒考上大學,保佑不生病,保佑一生不會死,那這個人不夠資格學佛。他不具備學佛的動機,不是針對要離苦而修的,他就是要求保佑感應,雖然有些人可以由求感應心態轉悟入正見,可是有些依然被迷信拉走了,再說得簡單一點,若我們不生病,醫院醫生再好也跟我們無關,那麼你如果生病,醫生在哪里你就追到哪里,原理就是這樣,學佛就是你知道苦,而想要出離苦才有希望,那麼你不知苦,感覺世間很寶貴活得很快樂、很好,永遠想要來當人,那你學佛要做什麼?所以學佛就是要做出離苦惱無煩惱者,出離不是說要趕快死,死後要生到其他世界,不是這樣,這樣就有求生、求存、求再生,如果有想求再生的心態,你要如何出離?永遠只是在換一個地方生存輪迴而已,不能真正出離一切生死的痛苦,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在我們學佛當中一定要想求出離,出離就是要有捨除一切煩惱痛苦的決心,你有這種決心,你也有慈悲喜捨的大願心,當我們要出離生死之後,我們還有一個大願的心,將體證之後的心得教導給別人,所以叫做菩薩,時時刻刻念眾生長期生活在苦海中,思惟如何來救渡他們出離苦海。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要度人必須先度自己,假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下水時要將他救起來,自己不會游泳,你跳下去自己也會死,反讓別人增加麻煩,是不是這樣?所以要先救度自己,你無法救度自己,要如何去救度別人呢?要救度自己必須要深入佛法,包括要修持法之前,一定要先持戒,在戒中不犯惡,所以你內心就會定,不犯壞事,心理自然就會產生定,「定」就會思惟佛法開智慧。但是不要誤解只持戒就會開智慧,持戒本身不會,也不要誤解修定的本身會開智慧,這都不會,這要相依相緣的,因為你持戒之後心才能安,安才能定,定才能思惟佛法。並不是持受戒而已,你不修定,或是只修定,卻不思惟教義,這都不會開智慧,不要說持戒自然就會開智慧,這種說法不圓滿。也不能說修定就會自然開智慧,外道修定的人一大堆,有些人禪定功夫非常好,強強滾都有喔!這樣是否會開智慧,若會開智慧佛陀就不會以一大事因緣來成就佛,來建立一個佛教,佛教是自體證,並不是別人賜給我們的,是佛陀親身體證的。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瞭解佛法,以佛法的戒律行持,達到自己體證,將自己體證離苦的方法一一來教導給眾生,讓一切有情的眾生同樣得到解脫,所以菩薩是由於實踐成佛之道而得名,成就佛道是因為他實踐了菩薩之行而得果,簡單說菩薩是因,成佛是果,其實說回來應該是怎樣呢?要先有自體證之後才行菩薩道,這樣說才對,無體證怎樣行菩薩道,這樣就誤人了。你自己沒成佛,怎樣教給別人,所以說菩薩這種解釋是叫我們平常既然要修行,就要開始培養菩薩自覺覺他的心,你培養自覺覺他的心,有出離心及有度化眾生的心,這兩種也就是要學佛的法、律,學佛的方法,成就的方法,就像佛陀所說應該必須要做的戒律,所以學法和戒律,兩種的意思就是這樣。千萬不要認為我去行菩薩道這才會成佛,不是這樣,不能誤解,這樣就變成錯誤了,要能利益眾生必須要學佛,智慧開啟了,覺者才能教導別人,否則就容易把別人帶偏了。所以這是提醒我們,要如何在菩薩的因地當中培養我們出離心,培養我們慈悲心,出離就是要對治自己,以慈悲心來思念眾生,跟我們息息相關,不忍心看他痛苦,要培養慈悲心,就一定要想到我們人並不是獨居的生活,而是群居的生活,今天我有衣服穿,也要有做衣服的人,雖然你用錢去買,但是若沒做衣服的,我們有錢也是沒有用,吃也一樣,住也一樣,所以在群居的生活當中,大家都不能被否定的。我們不可瞧不起他人,我們一定要瞭解跟大家都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依佛法來說,我們在還沒有學到究竟之前,並不是一期生命就結束,如果依據業力的輪迴來說,我們有緣見面說不定是過去具有親戚關係,也可以這樣說,培養你自己本身,有一種慈悲的心態,不要把它誤解了,因此菩薩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的結果。
菩提道次第 三十七道品
這地方我再補充一下才能更加瞭解,如果要行菩薩道,就必須要清楚法與律,若不知法與律要如何去行菩薩道,若是行世間善,只是世間的善人而已,佛所說的離苦方法很多,但是依三十七道品受持才能成就道業,三十七道品是修行實踐的次第。三十七道品是什麼呢?簡單解釋分七段來跟各位說明,第一是四念處,四念處當中,第一就是身念處,第二受念處,第三心念處,第四法念處,所以四念處就包含四項;第二是四正勤:一、已生惡令斷滅,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念令生,四、已生善念令增長,四正勤重修精進;第三是四如意:一、欲神足:樂修、持戒解脫之法,二、勤神足:一心正念精進佛法,三、心神足:安心一境,四、觀神足:觀察五蘊生滅變化,四如意足重修禪定;第四是五根:一、信根:信正信的道理,二、進根:精進正法,三、念根:一心念無常苦,四、定根:心不散亂,行住坐臥悉明覺,五、慧根: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此五種就是慧根能生聖道;第五就是五力,一、信力,二、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此五種慧力能入聖道;第六是七菩提分:一、擇法菩提分,二、精進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輕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行捨菩提分,這七菩提分能由凡夫地由迷而達到悟,由未覺悟而成覺;第七是八正道:一、正見:見四聖諦真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走向正道,二、正思惟:思惟四聖諦真理,來斷滅惡的欲念及我執等,生起正當的正念,三、正語:攝口,攝口不是什麼都不說,開口都說善語及法,說出和善真實話,不離正法的語言,口語不離一切法的意思,四、正業:常攝行善,時時刻刻要攝住心,來行善持戒不要去造惡,努力行正當的行為,五、正念:以正業來維持我們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為了自己生活,為了自己物質享受,做一些不道德的生活,這都不是正業,六、正精進:一心專精不間斷的向了解體證苦集滅道方向去努力,七、正念:憶念道精進正業,不要使我們的心經常思想而行為偏向邪見,八、正定:身口意保持清淨,觸境不染,你的身口意時時保持清淨,根塵觸境不會被境染,自在生活,你會過得生活自在。
我們為什麼不自在?十二因緣所說的觸受落入愛取有,在回歸自然中有講到(若要回歸自然,我們常住有,從演講集當中做成書,可打電話來索取,我們可以幫你寄去),所以行菩薩道除了瞭解佛法以外,也必須行持體證苦集滅道四聖諦,更要瞭解戒律,因為菩薩戒是菩薩應受持的戒律。簡單講菩薩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來的,那麼什麼是菩薩戒呢?就是菩薩應持守的戒,菩薩戒是一切成佛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要受持菩薩戒,也應該學佛陀當時弘法利生的精神為根本,梵網經有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菩薩是根本,是大眾諸佛之根本,菩薩戒是佛陀入滅後,經過部派佛教才產生出來的,所以我就不介紹菩薩戒,因為我是將菩薩戒來引導大家,要學佛陀出離的精神,和利益眾生的精神為根本,所以菩薩戒也就是學佛陀當時利益眾生四十九年弘法的精神。因為菩薩戒不是佛陀當時所說的,是佛陀入滅後,有分山林派及都市派,經過部派佛教時,才有菩薩戒的出現,菩薩戒以提倡佛陀一生弘法利生的精神為出發點,若不是這樣,我們就沒辦法跟佛陀的精神結合。今天時間剛好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樂,所求皆願,時時刻刻活在自在清淨當中。再見!
大願語錄:
「妄想欺騙別人,必須先欺騙自己;不信因果誑眾生,最可憐者莫過如此。」
回歸根本佛義
我們這個在家居士戒律篇,已經講到菩薩戒了,菩薩戒我沒從戒條講,前集已經講過,菩薩戒應該是佛陀滅度後,在部派佛教才開始產生菩薩戒,所以我們一定要來提倡佛陀度化眾生,弘法四十九年的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就稱這種為菩薩的精神。戒本有很多種版本,希望各位有興趣去探討,我們不能說,對、不對,好或壞,這種對、不對或好壞是相對待的,是依各人現在所需要的解釋分別法來區分。因為各個時代的生活,文化等等都不同,也就是說當時印度的文化,和現在我們的文化及生活習慣已經有所差異,何況說離開了二千多年至今當然一定會有所不同。佛教是印度悉達多太子由於他感歎人生很無奈,對生老病死不能瞭解,所以才來離家出走,為了追求我們人的生老病死到底是何因,徹底來自體證,最後發現到法的自然,那麼我們堪稱為緣起法,後來傳遍了全世界。印度的生活文化,和我們生活完全不同,何況佛陀當時為了想要度一些印度原有思想的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佛,從心外去追求,認為說藉由天人、什麼人的幫助可以讓我們得解脫的方法,這種稱為外道法。要借用印度現有的沙門生活甚至將舊有印度的一些習慣、方法,戒加以轉變它的內容,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夠用他們過去執著的方法,來轉化、引導他們走入正信。因為很多人,既然他要出家作沙門,或是修行的主要目標是想要離苦,追求解脫,但是畢竟他們找不到門路,無法找到一條解脫的路,既然是這樣,佛陀當時想說若一下子全部改掉,他們會覺得難以接受。像我們現今社會世俗有一種俗例講說「新例不設,舊例不滅」,有人若這樣拜,我們跟著就這樣拜,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盲目跟從的習慣性,所以佛陀他,當然是大開智慧的人,認為說我就不要設立什麼所謂的新例,只須利用他們舊有的風俗習慣,來轉化它的內容就可以了,藉此慢慢引導他們走入正信,所以佛陀用很多方法來應機教化。但是傳到中國,當時,因為佛法要傳過來之前,已經有大乘與小乘佛教的區別,大乘佛教取道較快的沿海路線傳入東亞,而且也很快的就傳遍中國,另外原始佛教則順由斯里蘭卡路線較慢地傳佈於各地。所以當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當然有中國人的生活、文化方式,印度的生活方式,與我們中國的生活方式,當然不一樣,因為它的天氣、生活、歷史,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通通不一樣,所以為了要將佛法傳佈,等於也就是要將印度佛法傳在中國裏把它傳佈推廣出去,就必須一定要運用方便法。過去傳法的祖師,為了順利弘法也一定必須運用。所謂的「方便法」也就是現有的中國文化,用中國文化加入我們佛教思想,來作方便的轉變,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迷入悟讓他們走入正見。但是後來,時間愈久,方便法卻愈來愈多,有的人以方便法作轉變卻不能將他本有的宗旨穩住,反而隨順了方便,慢慢離正見愈來愈遠,就如我在回歸自然第一輯所說,我們眼睛遠遠的看,若要看到一棵樹的樹枝及樹葉較簡單,那麼若要看到這棵樹頭,就必須要走近一點了,同樣的道理,我們已經離開佛陀二千多年了,只能見到枝葉,要見到樹頭較難,所以若要真的見到樹頭,我們一定要研究探討根本佛教。既然我們要學佛,就應該好好地來學習佛陀的身教及言教,這才堪稱是學佛,我們不能否認其他的宗教,也不能排斥其他的宗教,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智慧,各人也有各人契機的方法,要信什麼我們沒資格去要求別人,也沒有資格去希望別人信什麼,但是既然我們已經要來信佛了,我們就一定要來學佛。雖然佛離開我們二千多年了,難免我們離這棵樹的距離愈來愈遠,看不見樹頭,那麼若要真正看到樹頭你就需要走近,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走近並親近佛陀以前的根本佛教思想,這樣我們就有辦法徹底瞭解佛陀在說什麼,既然我們要學佛了,我們就一定要學佛,這是我的希望。各位思惟看看如何?所以離開根本佛教愈來愈久,離開正見的生活當然會愈來愈遠,雖然外型看起來是佛教,但法門的傳佈卻是已經偏離了佛法,初學者往往智慧不能具足,當然也就不能夠對佛法徹底瞭解,不能分辨出什麼叫做真?什麼叫做假?何況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漏與無漏?再就當時印度複雜的宗教派別中,各個宗教都宣揚其法門均是究竟解脫之道,尤其耆那教所講的法門,他們完全與佛教看起來似是而非,好像與佛教相同,也好像與佛教不同,你若不是真正有用功過,瞭解研究過,是分不清楚這到底是不是佛教,對不對,所以往往外表是要學佛,結果所走的卻是走向印度外道的宗教,這樣的現象很多,也很可惜,如何可惜呢?我們想學佛,結果無法學到佛的教義,卻學到印度婆羅門教的教義,這樣你想想看,我們可憐嗎?實在很可惜,講起來也真的很可憐,他有心,但是初學者無法選擇對與不對,所以不知不覺就走錯了,他有要學的心,實在很好,但是因緣不具足,卻自己誤解佛法,學到印度的婆羅門教,及印度其他的宗教外道,這樣實在可惜。所以佛法現在傳遍整個世界,其中當然涵蓋很多各國的文化色彩,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根本目的、根本思想一定要與佛法的根本教義完全相應及契機,若無的話,只有外形是學佛,內在的涵意已經偏離,那樣就太可惜了。所以此處我們一定要瞭解,千萬不要盲目的信仰及盲從認假為真,否則,經過長時間的認假為真,要轉變就沒那麼容易。也等於我們慢慢養成那個習慣,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他就無法扭轉過來,卻隨順我們自我的主觀,隨順人說我們就去聽,不去分析對或不對,所以產生演變成佛教多元化。各人講各人的話,一百個人講一百個人的話,所以很多被稱為名嘴的人,名嘴就是很會講話的人,那麼就受人稱讚、及擁護,讚歎及供養,但是時代不同,真正的明師卻反而被遺棄,明師就是他真的有修行,他講的法真的正確無誤,並且能與佛陀真正的教義相呼應,這樣的修行者結果反而被人遺棄,不能得到像名嘴一樣地受人讚歎供養,因此產生了很多的後遺症,所以這是現代社會的共業吧!
法爾如是 提升教眾素質
因為社會的轉變,不是過去多子多孫的時代,過去的人一生就是生十幾個,像我父母生我們就總共生十個,現有的人生一個、二個,三個已經就太多了,社會在變、環境在變,以前農業社會走入現在所謂的工業社會,所以演變慢慢不同,從前是追求多子多孫,現在則是一個、二個恰恰好,有一些佛教裏面的團體為了道場人員需求,不得不勉強來收僧眾,這是因為道場廣及道場分院多,所以若無法多納一些僧眾,就無法掌理寺院,寺院也等於是無人照顧,所以就比較不去注意這項,任何人來都不拒絕,來就收,不依照佛陀的教誡,因為依教誡來說應該先留在寺裏面,經過見習兩年的規定,導致引起了一些社會不滿和誤解佛教的問題。我們常常在報紙上都可以看到,這些也是社會在變、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的一種現象,這也是很如實,因為時代環境,走到每一個地方當然都有每一個地方的傾向出來。如果女眾欲求出家,應該先住在寺院兩年學式叉摩尼法,如此不僅可提升僧眾素質,也可避免被誤解產生很多是非出來,而影響到整個佛教。談到式叉摩尼法的因緣,就是佛陀當時為了女眾出家而規定的,所以我們應該不能放棄佛陀當時規定女眾出家的式叉摩尼法,若是放棄式叉摩尼法之後,往往會產生很多後遺症出來,甚至讓沒有真正瞭解佛教的人產生誤會。何況廣收僧眾素質不足,當然若素質高、出家眾愈多,對社會、對佛教都好,能夠將正見的佛教傳佈,能夠讓社會安和利樂,能夠讓大家過著人間淨土的生活當然是最好的。但是質的方面若不好,也是很容易導致整個佛教界產生是是非非的問題,包括讓外面的人誤解,師徒失和氣等等……。如果因此演變出很多的是非,對自己或是彼此都不利之外,包括對佛教團體通通都不利。其實佛法不怕我們去考驗,因為真正被誤會的不是佛法,佛法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辦法去否認掉,它是緣起自然法則,這是真正的真理。因為就是傳法不對,就是僧眾的素質不夠,才是引起別人對我們佛教誤會的最大原因,法的方面絕對沒辦法讓人否認掉,因為佛法是考不倒的,簡單講,法沒問題,有時候是因為人為的問題,所產生出來的而已。所以說到出家,出家並不是佛陀成佛之後才建立的,也不是佛教專用名詞,出家沙門並不是佛教的專用名詞,在佛陀以前,也就是說在印度佛陀未成佛以前,印度的文化就有很多種的外道沙門了,沙門也叫做出家人,是印度人對各類出家者的通稱,意思是「淨志」或「息心」兩種的解釋。也等於是佛陀未成佛之前的印度,就有很多所謂的沙門團存在,在印度的生活當中,追求佛法,是為了要瞭解真理,佛陀於自體證悟道之後,創立佛教僧伽,也依著印度文化沙門生活的方式生活,所以印度人就對佛教的出家人,稱為「沙門釋子」。同樣是沙門,但是加了一個沙門釋子,因為佛陀是屬釋迦族出生的,所以稱為沙門釋子,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座下的出家弟子,就是這個原理,也等於說原本在印度就有出家生活了,並不是佛陀才制定的,意思就是這樣。
世界上各類宗教出家的目的,都是想解脫達到自在,不錯,出家的動機都對,都想說要解脫達到自在,但是以出家形態來達到究竟解脫,雖然是很多宗教之共同的思想,但是想藉用出家來實踐禁欲的生活,以達到真正解脫生死最高境界的,卻只有佛教而已。意思就是,雖然出家的沙門團很多,大家的目標也都是要解脫生死,可是以出家生活達到這個目標的卻只有佛教,只有佛教才有辦法達到真正了脫生死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宗教現在還沒發現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其他宗教僧伽團外表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出家的內容卻都完全不同,就其他的宗教出家而言,雖然也有他們的宗派,而且也各都有一套道理及修行法門或修持的方法,我們不敢否認沒有,但那都是屬於似是而非的理論及修行法,好像能夠真正解脫,也好像不能究竟離苦,不像佛陀能夠有個相當明白的次第安排,所以他們就不能按照次第來修行,演變到最後卻變成盲修瞎練,希望死後能夠生到天上,做天人來享樂,去那裏喝好茶,享受雲遊四海的樂趣,就像我們中國過去所講的八仙那種自在的生活。有的想說,我來修行就希望天神能夠賜福免難,沒有災難,求神賜福給我,讓我永遠沒有災難,永遠平安自在,絕對沒有這種東西,有的話除非就只有深信因果而已,我們詳細來參考佛教的起源,或印度佛教史,就能夠瞭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不再講到那裏去,因為我現在是在講戒,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希望各位拿印度佛教史,或是我本人有講過佛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及「佛教的緣起」作參考。所以他們所修的就是沒有一個根據,也就是說不能用如實的根據來成就,來體證,這也等於說是假相觀。有一種叫做如實觀,一種叫做假相觀,假想的假相、幻想出來,佛教所講的並不是幻想想出來的,而是真正如實,有憑據、有證據,你若是能夠按照這樣修就能夠活著的現在馬上去體證。並不是沒有證據,沒有根據的狂熱,屬於一種偏執的迷信,佛教一直都是主張破除迷信,才能走進悟,唯有破迷才能轉迷成悟,並不是叫你走進迷信裏,走入迷信就如同走入一條死胡同,不僅對自己本身的慧命沒有幫助之外,還會在我們的生活裏面,產生受人矇騙的情形,更嚴重的有時候還引起家庭糾紛,甚至導致社會不安。所以佛教一直是叫我們要破迷信,不談玄,不談妙,無怪力亂神,這種的傾向,只有佛教的宗教生活才能完全具備,因為佛陀是建立在人性理智上來體悟真理,相當有憑據及依據,人人按照佛陀講的方法去行持,人人都是能夠體證的。就好像說捏手會痛,你捏就會痛,這是如實,並不是說捏不會痛,這就不是如實觀的,絕對的真理,是佛陀親自體證,由自體證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並不是如一般苦行的極端禁欲,也不是無因果論者的極端縱欲,乃是依自然法則,順著人性的實際生活,透過出家捨離世俗雜務,然後專心來修行,如實體驗並觀察身心種種正負面生命的現象,以證悟出究竟的離苦解脫道,這絕對的真理,並不是用假相觀,而是用如實觀徹底來觀察體證。因此佛教所說的絕對真理,即是所謂「世上一切無有永久絕對」的,並沒有一個是永遠絕對的東西存在。因為皆是相對的,均是緣生緣滅而無常的,你有苦當然有樂,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惡,有富就有貧,有智慧的人當然就有愚癡者,這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當中所來成就的,並不是愚癡的人永遠是愚癡,也不是貧窮的人永遠都是貧窮,並不是有錢人永遠都是有錢人,關於佛陀的講法,是有一個業力。當一期的生命終結之後,除非你已經學到斷滅一切煩惱執著,無所謂的求存、求生、求再生的心態,對貪瞋癡完全百分之百的消滅,不然你這期的生命盡了之後還有你的業力,依你的業力輪迴,這個地方我們要瞭解,所以不是永遠絕對是這樣,無論你內外(內外等於身心)絕無所謂永恒不變的實體存在。譬如說:靈魂或是梵我諸神之類。這等於也是因緣生滅,並沒有一種永遠不變的。譬如說:「梵我」,梵我從何而來,「靈魂」、靈魂從何而來?當然一定要有一個起因與結果,絕對不能無因自生,若是無因自生,我們就不能成就一個東西。佛教終極真理即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終極的真理。也就是說佛陀所講的教義,終極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對此絕對真理的了解體認,亦即如實知見一切事物而無妄念或無明等所蓋覆,也就是渴愛滅與一切苦滅。若要瞭解涅槃回歸自然第二十集以上就有講到,可能拿來作參考。
佛教的出家生活,並不是只有身出家而已,其實若無道念堅固者,是很難保持下去的,況且有很多人出家沒多久就還俗,也有很多人出家不久就走入歧途。佛教雖然希望人人都能夠來信佛、學佛,但卻絕對不勉強人人都能夠過出家生活,也不勉強人人都一定要去出家,實際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夠過著出家的生活,因為各人的業力、各人的觀念、環境、思想不同,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夠過著出家生活的,實際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過著出家的生活,這是事實。現在佛教的出家,有純正、正見理想的,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不純正理想的出家者,純正理想的出家者,就是他痛感人生是苦,他能夠瞭解,體會人生是苦,是無常、是空、是非我,所以他對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產生無奈感,而且也是一個謎。所以世界上所有最大的財富,權力、名利、恩愛等等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只要你的呼吸斷掉,我們世間人有講一句世間語言「一命嗚呼哀哉」前氣出去、後氣沒進來,生命就完了,一切名利等等,也隨著結束了,居家生活雖然很有保障,經濟很好,但是只要你遇到這段生命結束後,一切的名利也都隨之結束了。因為在家居士社會生活比較有障礙,有種種不可去避免的事,而出家生活專精一心奉持禁戒,他體會這之後,就心想說我去出家修行一心專門來研究生老病死苦等等,佛陀所體悟的法,按照佛陀所講的修行漸次來修行,藉自體證的經驗之後,再布教利益眾生。簡單說就是身心必須都要出家,身住於山林寺院裏,是屬「身出家」,心裏一心專精修行,不再戀慕世俗的五欲之樂,即是「心出家」。何謂「五欲」?當然是色、身、香、味、觸,對名利的得失他都不沾粘,對世間五欲的名利,也不會去起貪執,不會再去執著「我」,因此就會專心一致安心樂道,這種身心出家者,就是真正精純的出家動機,也就是為了要了脫生死,也為了要來徹底瞭解生老病死的原因是什麼?包括自己自利之後,再利益他人。
出家的動機及目標
當佛陀的僧伽勢力愈來愈強時,僧團的規模也愈來愈龐大,也就是說「沙門釋子」愈來愈多,所以依附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因為這個緣故許多懷有不單純的出家動機者,當然也有機會依附於佛陀的僧團裏,藉這個機會,我們簡單講一句俗話,就是湊熱鬧的人,混入了出家的僧團裏面,這是難免的,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因為佛陀當時五年前開始弘法之初都沒制戒,五年後才制戒,可見一些不單純的人,已經走入當時印度佛教的僧團裏了,這是不可否認的一件事。現在也有很多身心出家的人,但是也有少數一些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存在於當今的佛教團體中,這也不能說無,一些人雖然他剃了光頭,穿了出家壞色衣,就是說剃發染衣的人,雖然他已經至戒場受了具足戒,也住在寺院裏,或獨居或二、三個住一個地方,本身也做到潔身自愛,但是他的內心和外表,都是不一致。外形是出家,但是內心一直是被五欲所染,一直都是在追求世間的一切五欲,外表是出家相,但是內心卻是渴求五欲,他們是為了生活,為了名利地位,而來出家,並不是為了離生老病死、世間一切苦來出家的,也不是為了要發悲心,來專心研究佛法,以便將瞭解的來傳佈給所有的人知道,能夠在那裏斷了一切苦,他的動機,在起先要出家時就不單純了,所以這種人看起來其實很可憐,因為他得不到現實生活五欲的樂趣,又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後還會感召業力的輪迴,講起來實在很可憐。這是佛陀時時刻刻呵斥的一種出家人,在佛陀的時代就有了,時代轉變至現今世界社會裏,雖然我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但這對身心出家者,我們剛才有說很多,只有身出家而心沒有出家的人,當然也有少數。我們不敢說沒有,佛陀的時代就有,現在時代怎麼會沒有呢?社會上有一些人對出家人不了解,反而會誤會佛教的出家人,是因為在社會上遭遇到種種的失敗,甚至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對社會前途已產生心灰意冷,沒希望,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所以才走上剃發出家染衣的,他們不瞭解所以才會這樣誤解。如果是這種的出家動機者,絕對不是佛教的出家生活目標。譬如說:有一次我去參觀佛牙,但是有一位大學生就問說:「你出家是不是在社會生活沒有飯吃,或家庭、事業等等失敗才來出家?」當他這樣問我時,我就答覆:「不管你有得吃、沒得吃,這是其次,因為你們不瞭解現在的生活是如何的豐富與富裕,現時社會所欠缺的是內心,並不是物質,所以我說你不瞭解。但是有一樣東西必須要瞭解,你回去看你媽媽或你奶奶,或是看你本人,你現在看不見你自己,以後你能夠看到,但是你看你媽媽以前與你一樣,但現在為何與你不同,你奶奶以前也和你媽媽一樣,和你一樣,為何現在不同了呢?所謂的會老、會病。」那大學生智慧相當高,一聽之後,就說已經知道我們出家的目標。出家的目標是世間沒有一項是永遠不變的,他很聰明,馬上能夠知道,既然是如此,我們要追求不變的原理,所以要對世間的一切徹底來體會,很不簡單啊!
現在也有很多人誤解佛教出家人是消極的,或是遭遇什麼,這是他對出家不瞭解的緣故,但現在及過去也不可否認都有很多的出家人,都是他本身的動機不正確,而進入佛門內。現今的佛教,因為有些出家人動機不正確就慢慢的直接影響到佛教的團體,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這是難免的事。比喻說:佛陀在的時候,雖然佛陀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人譭謗他,罵他、加害他……等等,從過去流傳下來的經典就可看的很清楚,簡單說就是因為環境及各人思想不同的緣故。慢慢僧伽的素質若不好,就容易被社會一些人誤解佛教是消極的,他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反而看不起僧伽,認為僧伽是一盤散沙,僧伽本來是六和敬的,卻被誤認僧伽是散沙,不值得尊敬。其實出家人放下一切,不是什麼都叫你放下,若什麼都放下,吃飯也要放下,對不對?睡也放下啊!所以是應該放下的放下,不應放下的要積極去力行,應該放下我們就一定要放下,應該放下的也就是我執及貪、瞋、癡三毒,不做是非之爭,不介入無關於斷苦修行,或是對社會無利益的事,因為如此,所以才會被一些人誤會,出家人是一種消極思想的表現。其實出家人絕對沒有一種消極思想的表現,若消極時,為何來出家呢?就是因為起先出家動機不正確,否則出家人真正是一個很積極的人,其實佛教的出家人,自己應該放下我執,息滅貪、瞋、癡,如此利己的積極修行外,還要負起積極的教化,教化別人,讓別人能夠放下一切貪瞋癡離開一切大苦集。世界社會的是非罪惡禍亂起源,豈不是全由於我執、我們的貪、瞋、癡、放不下,而產生無明癡見而引起的,所以佛教的出家生活目的,是想自求解脫及助別人解脫,這才是真正佛教出家目的,而不是像一般人認為佛教出家是專對事業,愛情等等失敗,而走入佛門逃避的消極生活誤會,佛教出家是意志堅強思想正確,他有利己利人的大丈夫精神。所以若要出家,一定要先瞭解出家生活的情形、自己出家的動機是否正確,要出家一定要先瞭解,千萬不要盲目。否則別人說出家好就出家好,別人說在家居士好就在家居士好,別人講這好你就跟著走,那麼你就是自己沒主張,沒有主張的人怎麼有堅強的毅志、毅力來精進修行呢?何況修行要有長遠心,若無長遠心,你是無法馬上修行就馬上得到什麼?現在社會就是因為產生一種速成風氣,希望要得到速成,所以才有讓別人騙的機會,才會被別人騙走,若是你腳踏實地,沒有速成的思想,那麼你絕對不可能會被人騙,這就是因為共業的緣故。假如個個都能瞭解,世間並無不勞而獲,絕對無速成的東西,一定要靠我們自己努力才能獲得成果,何況修行是一件比平常世間事還更艱難的事,那麼你無正確的思想,要如何去成就呢?這是不可能的情形。出家的動機正確,你以後才能夠成就,出家的動機不正確,那麼你成就就很難了,所以佛教的形象,知見是否相同?就是說你出家的動機,是否與佛陀當時出家的觀念統統一樣,佛陀未出家前身為太子時,是因為對生、老、病、死苦之謎不解,對於我們人生,從哪里生?人出生後,為何會老?會病?會死?來世間為何有如此多痛苦,對眾生不平等遭遇,互相殘殺,為了解開這些謎團而出家,探討這原理,追求這真正本來的面目是什麼?經過了數年的修證,自體證中來確實瞭解,瞭解生出苦的根源,是由我們自己本身執著而來,無明故,有無明,所以我執,所以才產生互相殘殺,產生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等等的苦現前。所以他已經真正徹底瞭解了,從此建立僧團,然後,他開始頭一次度五比丘,再四處弘揚自體證的佛法,佛法,法就是緣起法、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我們在佛教的起源有講到,希望各位參考佛教的起源及回歸自然系列講座,在這其中都有詳細的講述。因為建立了僧團,之後就開始傳佈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真理,所以要出家者,也必須一定要具足佛陀出家修行的正見,確立出家的動機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不要盲目,否則只有身出家心無出家,也只是一位光頭俗漢而已,外表像出家,而內心卻與世俗無差別,這樣對自己及佛教團體都沒有好處。
佛教的組織及教徒
佛教的團體是由七眾弟子所組合而成的,教徒有分優婆塞(在家學佛男眾)優婆夷(在家學佛女眾),式叉摩那(學法女,學法女必須住寺院經過二年學式叉摩女法),我們會講到,我們會在戒律裏講到。然後沙彌(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童)沙彌尼(未受具足戒出家女童),此處在我們講戒的時候,式叉摩女與沙彌戒,我會再跟各位做介紹,其他比丘、比丘尼我就不介紹了。因為現在講的是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所以我就不介紹沙彌與沙彌尼,只說到沙彌講到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我們都說過了,比丘(出家具足戒之僧伽)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之女眾)。教理有分:一、五戒(包括十善):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五戒包括十善,這是屬人天乘;二、四聖諦:苦、集、滅、道(回歸自然就是在講四聖諦),這是屬緣起法;三、八正道:八正道包括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實踐的聖道,也是說主要的道品,八正道也是唯一修行實踐的道路;四、十二因緣、三法印等……,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包括涅槃寂靜,若加上一條諸受是苦就是四法印,共稱四法印,所以也有說四法印,也有說三法印。教主是釋迦牟尼佛,由佛、法、僧、信眾共同組成僧伽集團,佛教的組織就是如此,所以被稱為佛教的三要素。「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法」簡單說就是緣起、八正道,還有僧伽,起先就是五比丘為僧伽,所以如此三要素及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以後慢慢演變僧伽當中產生沙彌、沙彌尼又加上式叉摩那法,所以佛教是屬於七眾弟子。簡單說佛教的形成是由七眾弟子來架構組成佛教組織,並不是只有佛、只有法,也不是只有僧,佛、法、僧三項就像香爐的三隻腳,缺一不可。所以有的人認為說皈依佛就好,不用皈依法,不用皈依僧,這樣就是不健全,所以在我們的三皈依裏有說,希望我們能夠多參考三皈依。因為佛教有如此健全的次第教法,及如此健全的組織教團,正因為這個原理,所以才能夠將佛法流傳遍佈整個世界。
現今世界不知有多少信佛之人,由於信佛的人很多,就必須要有它的組織,來加以凝聚彙集,而在外型的組織之外也須有內涵如實的教理,這樣才能夠利益自己,利益別人,要不然慢慢就會被社會淘汰了。尤其社會漸漸地水準提高,人的智商愈來愈高,在這原則下,若不是真正具有利益社會、利益自己者,那麼慢慢就無法立足,所以談玄、談妙、談神格等……,這種都騙不了人,雖然暫時騙得了,但騙不了永久,還是要如實按照佛陀的教義,腳踏實地修行,這才是真正的究竟,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離苦之外,往往還會誤了自己、誤了別人,可惜白白走這一趟人生。現在藉此因緣來介紹沙彌,很多人不瞭解出家必須要經過沙彌,我們現在來介紹沙彌和各位互相研究什麼叫做沙彌?「沙彌」二字是梵語,在中國解釋分為兩種「息慈」,止息的息,慈悲的慈,「勤策」戒律也有這樣說,亦有稱呼「求寂」共三種,息慈者即是息惡行慈的意思,也就是熄滅世俗污染,慈悲濟世眾生,那麼要慈悲濟世眾生,必須要修行,修行一定要隨觀身口意,行住坐臥悉明覺,口語不離一切法,不要講世俗話,一些世俗話講多,就容易被世俗的環境影響。勤策者,意思是對修行精進,真正的猛勇策勵。求寂者,意思是說求滅苦入寂滅之道徹底瞭解苦,而來修行離苦達到圓寂之果的意思,圓寂就是修行,透過修行達到圓滿寂靜,簡單說,也就是究竟涅槃解脫之道。所以此處我們要瞭解。時間過的很快,又到了,所以在此處跟各位說一句:「再見!」感恩各位的護持,感恩!再見!
大願語錄: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精進。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過去潛意識的習性所牽制主宰。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今天我們又見面了!
三品沙彌的緣由
我們說到這梵語,梵語是印度以前古時的語言,他們認為印度的梵文,是梵天所作的,所以稱為梵文,以梵文所發的語音,則叫做梵語。所以沙門、沙彌是梵語,沙彌是出家之道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出家須從沙彌開始。沙彌在佛陀初期僧團當中,本來是沒有的,沙彌的出現應該是佛陀未出家之前還是太子時,他那時有娶妻,並親生了一個兒子名叫羅侯羅,後來佛陀離家修行,證悟真理成佛後(佛就是覺者),羅侯羅也隨著佛陀出家,在那時才開始有沙彌的。所以在羅侯羅未出家之前,無所謂沙彌,羅侯羅出家之後,才有沙彌的,因為羅侯羅九歲出家為沙彌,因此就稱九歲出家者為沙彌。當時佛陀叫舍利弗為羅喉羅受沙彌十戒,也就是從這裏開始,有了第一位沙彌的產生,第一位受沙彌十戒的人,就是羅喉羅。所以說印度的沙彌,就來供奉羅侯羅為祖師,因為羅侯羅是第一位,當然就是祖師,這也是印度沙彌供奉羅侯羅為祖師的緣起是這樣來的,佛陀為什麼不做羅侯羅剃度的恩師呢?為什麼佛陀不為羅侯羅剃度呢?因為羅侯羅要剃度時,佛陀叫舍利弗為羅侯羅做他的剃度恩師,這原理也就是佛陀不想讓佛法僧三寶混亂不清,所以那時叫舍利弗做羅侯羅的剃度和尚,而目犍連為阿闍梨,羅侯羅的名字也叫做羅雲,他出家三寶當然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他親生的父親,法寶當然是沙彌十戒,他出家的僧寶是舍利弗為和尚。沙彌可分為三品,第一、從七歲至十三歲,叫做「驅鳥沙彌」,因為這種沙彌年齡比較小,無法承擔任何的職務,只有從事為僧團看守食品等等微量工作,「驅鳥」就是來驅趕鳥,怕鳥來偷吃東西,對於過去在原始佛教時期,佛陀過去的生活中,沙彌是否有這一種說法我們也不太瞭解,這地方是依戒律裏的沙彌律儀說出來的,所以我們也就按照沙彌律儀來解釋。沙彌那時的年紀小,只能幫忙僧伽做一些簡單的事,他從事這種辛勞的職務,就可以在這裏慢慢種了善根,為沙門僧伽團服務,因為年紀小,所以稱為驅鳥的沙彌;第二、從十四歲至十九歲,叫做「應法沙彌」,這種沙彌能隨順,順應沙彌行法而做,就是說他可以做沙彌的職務,故名應法沙彌;第三、二十歲至七十歲叫做名字沙彌,這種沙彌本應受比丘戒,但是他出家的年齡比較晚,或是有其他特殊的因緣,不能一時來受具足戒,他有具備了比丘的年齡了,但是又滯留沙彌之位,所以叫做名字沙彌。沙彌雖然分為三個等位,但同是受持沙彌十戒法,既然你是真正的沙彌,不管你在哪個等位,都要受沙彌十戒法,所以均稱為沙彌的緣故,就是因為你受沙彌十戒,所以稱呼你為沙彌。若是剃頭改裝,就是說剃頭穿出家衣服,叫做染衣,但未受沙彌戒者,我們不能稱為沙彌,應該稱為「形同沙彌」,外面形態雖然和沙彌一樣,外面形態,就是穿著、剃頭都是和沙彌一樣,但他卻沒有具足受沙彌十戒的資格,所以他沒有具足沙彌資格。就是說沒有受沙彌十戒者,仍是屬於一般社會世俗人的本質,所以稱為形同沙彌,就是說看起來像沙彌,但是其實他只是看起來像沙彌這樣而已,所以只稱為形同沙彌,不能說是沙彌。若是已受過沙彌十戒者,則稱為法同沙彌。這是由於受持沙彌戒法,而成真實的沙彌,因此,法同沙彌者也就是說他已經受持沙彌十戒了。律中也有規定,七歲以下有力量做驅鳥(驅鳥是一種鳥名)這力量,雖然他七歲以下,可是,擁有七歲以上的力量者,不能度他做沙彌,不應度,七歲以上無力,雖然年齡七歲以上了,但是沒有力量去驅趕鳥,這也不能度他為沙彌;七十歲以下可以照顧自己生活的,可以出家為沙彌,但是七十歲以上者,不管能不能照顧自己生活一律不可度。主要的原因是比丘大家都忙於弘法利生,忙他修行的道業,所以並沒有時間去照顧年紀小,或是年紀大的弟子,因為對於年紀太老、或是太年輕的,是沒有力量忍受出家這種嚴格的生活,他無法自己照顧自己,所以佛教界不希望他們出家。但是出家的老人一定要盡力去照顧他,什麼是出家的老人呢?已經出家,已經受出家沙彌具足戒的人,對於出家以後的老人,一定要盡力去照顧,佛陀對僧團長老的尊敬,在我們律篇裏有說到,所以我們可以參考律篇的說明,其中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佛陀對長老是很尊重的,包括很嚴格地教導比丘,一定要尊重長老。沙彌十戒在八關齋戒中,已經有介紹過了,其中九條只有執持金銀寶物戒,我們沒有說過而已,所以我們必須來做,這一戒的介紹,沙彌十戒戒條,順便來跟各位簡單念一下,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不一樣是不淫,不同在家居士不邪淫,他是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第八不坐臥高廣大床,第九不非時食,那麼這在我們八關齋戒裏面有說過,但是第十條不捉持,就是說不拿生像金銀寶物。這十條戒內容、意思,在八關齋戒之中有說明過了,只有第九條沒有而已,那麼八關齋戒八條,為何在這裏變成九條呢?這是因為九條,這地方是說,在一條當中加成二條,只有八條,八戒中第六條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但在沙彌十戒中將他們分成兩條,也就是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第七條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也就是一條變成二條,這原理是在這裏。沙彌十戒和八關齋戒差別的地方,是他的時間上不同,沙彌十戒一定要久持的,但是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而已,沙彌戒是屬於終身必須去受持這沙彌十戒,一個是終身持,一個隻受持一日一夜,所以沙彌戒和十戒和八關齋戒,除第九條之外,前面沙彌戒和八關齋戒差別只有在受持時間的長短。
簡樸生活以制貪執
沙彌戒第十條,我們現在來做個介紹,不捉持,就是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條戒,通常稱為銀錢戒。銀錢戒,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依照印度的文化習俗沙門是過著乞食的生活,和我們現在中國佛教是不一樣的。他們的乞食生活是日中一食,也就是一日才吃一餐而已,是沿街托缽而得,也就是說,從這條街沿路走去,手中拿著一個缽,民眾看到之後就知道佛陀的弟子,或是印度沙門要出來托缽了,是要用東西來供養的,於是就將東西放在他的缽裏,因此他吃的方面是從托缽而來的。可是他住的環境呢?卻住在樹下,所以他們這種生活實在是非常的簡單,也可說到處都可求得安身之處,到處托缽,隨處睡樹下,是這樣子。印度環境是屬於熱帶的地方,印度很熱大家都知道嘛!依地球的地理位置而言,它是屬於熱帶地方,因為天氣熱,樹木生長較快而且高大,所以樹葉很寬很茂密,晚上住在樹下,過夜之後自然涼爽,感覺很自然。其實佛陀跟大自然生活是沒有分開的,佛陀在公園裏出世,在樹下悟道,他入滅也是在雙樹下,包括佛陀的弘法,除了後來慢慢有精舍之外,在孤獨長老來建精舍之前,大多數都在大自然的樹下弘法。這是當印度熱帶天氣的時候而言,如果就天氣較冷的時候來說,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冬天,佛陀依其自己親身的經驗和體證,也只需要三衣,三件衣,就可以阻擋寒冷了,可見印度的天氣是很熱,冬天並不是很冷,所以,我們佛教才說三衣一缽。不論出家或是在家,我們吃、住、穿都是不能沒有的,簡單說,是不能缺少的,假如我們缺少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佛陀時代的沙門,吃是由托缽而來的,那麼住則是在樹下,或是屬於現在我們說的屋檐,也就是燒磚的棚底下住,那麼他的衣呢?他穿的三衣從哪里來的呢?印度當時的風俗,跟我們中國佛教生活不一樣,人死後大多數怎樣你知道嗎?都抬去要不是放在樹林裏(那山裏樹林全部放死屍的),要不然就是抬去放在洞裏,那山裏的樹林、山洞都是葬放死屍的場所,並不像我們將他埋起來,他們大多數都沒有,或是以火化的方式來處理,他們都抬去樹林,所以這樹林就像墓園一樣。抬去丟在那裏,或是丟在洞裏,露天放在那裏或是放在洞裏,順其自然任由他腐爛,等到屍體腫脹腐爛時就任由鳥獸自動去搶食吃他的屍肉,等到將死者送葬完了之後,死者的家屬也有將送葬時所穿的衣服,或是他的衣服丟在墓地的地方,當死人的肉被鳥吃完了之後,所留下來的衣服,動物是不會吃的,出家人就可以去把它撿來利用,將衣服重新洗乾淨,曬一曬之後再染色,染成壞色做成他們披在身上的三衣,這就是佛陀時代比丘所穿的糞掃衣的來源。這樣佛陀僧伽的生活,包括他的吃、住、穿的問題,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簡單說,也就是這麼簡單的生活。但是對於行的問題,在印度的生活,尤其是僧伽出家人,更應該要行腳,行腳是打赤腳用走的,他以行腳遊化為本分,走到哪里餓了就托缽到哪里,走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隨順因緣的成熟來弘法,來傳佈佛陀的法,當時傳佈佛陀法的人,除了佛陀之外,有證果的弟子,也都可以傳佈他的佛法。所以,佛陀在當時的印度方式,四處遊歷弘法,此外就是說用行腳的,佛陀還有一個很嚴格的規定,假使你不是身體生病不健康者,那你就不可以坐車,一定要用走的,所以他說不得無病而乘車,無病而坐車者,是不被允許的,假使你沒有生病而去坐車,這樣是不可以的,所以,佛陀對生活的規律很嚴格,好處是能經行,他走的時候,像我們四念處走法,腳抬起、移出、踩下去清清楚楚,藉此來觀察我們身心的變化,所以,印度出家沙門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這樣,我們不需要有所謂的財富,因為財物過多就容易貪,你若是沒有所謂的財物,對於吃穿住和交通器具,都是用最簡單、最原始的,又怎麼會貪呢?所以說起來財物對佛陀僧伽、僧團來說,是沒有用處的,財物怎麼有用呢?是不是這樣呢?更何況財物能使人增長貪心呀!因為你財物多自然容易會產生貪心,自古以來,我們記得嗎?世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人就是因為這地方而產生互相爭鬥,所以對物質要求過度,是容易使人增加貪心的。不來捉持生像就是說,佛陀禁止手不能去拿生像金銀寶物,也就是讓出家人能破除財富的貪心,不用為了財物來產生罣礙,雖然財物能造福人群,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像現在我們的生活,你如果沒有財物,沒金錢,那麼你連日常生活都有問題,但是在當時印度的生活,他就不是這樣子,印度的生活是對財物的問題,要求程度低而且簡單,如此一來,他就無所掛礙了。所以當時修行比較好修行,是跟環境有關係,所以財富可造福人群,這是不可否認,但是,你如果沒有好好運用財物,也有可能財富是害人的。佛陀主張不蓄積財富,乃至不可去拿財物,這是屬於犯戒行為的現象,也就是,還讓我們對財富起執著,包括為財富問題來累積財富,因此產生越多的貪執,但後來佛教的出家人越來越多,在越來越多的當中,不管在素質方面,或是身體健康方面,都會產生問題。出家人的身體,當然有的很強壯,但也有人的身體體弱多病,後來佛陀為了事實的需要,就漸漸的准許出家僧眾有僧房,就是說在家居士發心來建精舍,因此就開始有了僧房的出現。所以現在中國和過去的印度不一樣,過去在印度時的僧房,是由在家居士供養的,在家居士建的,所以,他們出家眾不用為了來建僧房而煩惱。有時候佛陀最多也只是派他的弟子去做監工而已,監工就是說是他所做的僧房規劃要符合佛陀僧團的所需,這樣才符合佛陀的制度,當時也只有這種做法而已。然而在中國佛教卻不是這樣,寺院由出家人籌建,難免出家人摻雜沾染在金錢裏,這是因為文化、環境慢慢演變,變成現在出家人不能沒有金錢,若是沒有金錢,連他的生活都有問題,所以,這也就是文化慢慢演變的原理,時代環境不一樣的關係。因此,佛陀那時候准允出家人有僧房,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寮房,所以他就要有生活必須的日用品,將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儲蓄起來,才不會在雨期時無法出外托缽而演變成沒有辦法生活。漸漸地後來因為辦道的需要(辦道就是有人要來聞法,佛陀就到那個地方講經,所以那個地方就有個道場,有個精舍,過去叫做精舍,這個精舍大家都會集合在那個地方,聽佛陀開示,聽佛陀的教化),所以,慢慢的就有接受財物的必要,應付大家的開支。金錢是人類文明的一種產物,也可以說是在相當文明社會中產生的媒介,我用金錢跟你買東西,你東西給我,銀貨兩訖,尤其現在佛教對金錢的需要,可以說是無法免除的。後來佛陀為出家的弟子們製作了一種,一種什麼呢?說僧法,所謂的「說僧法」乃是出家人沙門旁邊要跟著一位白衣,白衣淨子,凡是接受人家布施金錢財物,便由那位俗人代收,也就是說,不是我的東西,是淨主的,這個淨主的,現在我們若去泰國或是根本佛教國家,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淨法是可以警策出家人不要為金銀貪執而起,所以,這是很好的一個現象。什麼叫做生像金銀呢?生色者,生字生像是自然生出來的,意思就是這樣,生成的黃金就是稱為生色,以銀鍍成金色,我們稱的色澤一樣,所以這種我們稱為像的意思,簡單來說,自然生出來的黃金,本來是黃色的,不需經過加工製造或將它染色原本自然的色澤,叫做生金,本質以白銀,以石黃煮染色而變成黃色,這叫做像金,又叫鍍金,生就是說自然,生像以後才用染色鍍金產生出來的,那麼寶物就是七寶,七寶者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珍珠、瑪瑙等七寶,大多數都說這七項,這是財物,這種東西是屬於我們每個人過去對這種金銀財寶貪求不盡。就是無始以來我們這種相當嚴重的習氣來指使我們貪得無厭,就是說越多越好,越多越好都貪得無厭,永遠都無法滿足,世間沒有人說我已經太富有了,我們金銀財寶已經太多了,沒有一個會這樣說,這就是貪求不盡,永遠永遠都在那裏貪執追求,有時追求到快要死了,他還對金銀財寶看不開,這有很多,也是事實,因為他不管一切都想追求到他需要的貪著,所以,永遠都是無止盡的。這種不計營求,便產生我們對修道的道心慢慢消失了,包括影響我們的修道的道心,因為它是來增長我們的貪心,廢除我們的道業。所以佛制出家人不得捉持金像,捉持金銀,是來訂定出家人不能去拿金銀財寶的東西,來防制我們的貪心,貪求不盡的心,而影響我們的道業,所以沙彌十戒最後一條戒的原理就是在這裏,現在這一條戒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為環境嘛,時代、社會的演變嘛!只要這種形式而已嘛!簡單說就是不實際。
式叉摩尼戒不可偏廢
我們八關齋戒、五戒說到三皈,三皈戒和五戒十善,八關齋戒,說到沙彌戒,我們現在要來說的是式叉摩尼,這條在佛教中過去就有了,應該不可廢,但這一條很多都被廢了,所以為了這條戒被廢,因而會產生社會等等一些是非,簡單說也從這地方演變出來的。我順便介紹式叉摩尼法,什麼叫做式叉摩尼法,式叉摩尼法是梵文,中國有好幾種解釋法,比如說:式叉摩那、式叉,式叉摩那尼或說式叉摩尼,這都是一種名稱,在好幾種戒本裏稱呼不同,但這都只是一種名稱,它的意思是學法女或正學女兩種。式叉摩尼是佛制定女眾出家前必須要修的過程,簡單說,式叉摩尼法是佛陀制定的,這是佛陀時代,由佛陀親口制定的一種法,並不是以後才來制定的。這過程被中國佛教慢慢遺忘,將它忘記了,所以才有為了剃度的風波,引起社會對佛教的制度有所誤解,甚至也有剃度完之後,因為家長、家屬的不同意,產生很多讓人誤解佛教是不顧親情的、佛教是無情的、佛教是一種消極逃避等等後遺症出來。若是我們將式叉摩尼法這種制度加以保存,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會發生,而引起社會對佛教制度有所誤解,所以,式叉摩尼乃是沙彌尼與比丘尼必須經過的一種過程。
女眾出家和男眾出家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裏,也就說,女眾要出家必須要經過式叉摩尼這種階段,男眾就不用。因為女眾出家若不先經過式叉摩尼這種階段,那麼在你沙彌尼,這種階段是無法進入比丘尼的地位,也就是說一定要經過這樣的層次,若沒有經過這層次,應該不可以受具足戒。照理說受具足戒等於沒有得戒,戒本是這樣說,但是男眾要出家,他就不用,他只需走過沙彌就可再進入比丘,這差別在哪里呢?因為女子出家就是要經過一個式叉摩尼法,佛陀當時為何要來定這一條式叉摩尼法呢?因為女眾和男眾的生理不一樣,不得不先經過式叉摩尼的這一個階段,不是佛陀不平等有看輕女眾之嫌,或是認為女眾要出家就比較麻煩,要經過式叉摩尼法,並不是這樣,再說,佛陀本來是不准允女眾出家的,後來他經過阿難尊者再三的請求,阿難尊者再三地跟佛陀請求,經過他請求之後,佛陀才答應,但是必須依據八敬法,才能成為比丘尼。所以,佛陀當時要收女眾出家須先依據八敬法,簡單說,最初女子出家時,她是依據八敬法才成為比丘尼的,那時根本無所謂的式叉摩尼,沒有經過沙彌尼,也當然沒有經過式叉摩尼的規律了,為什麼呢?就是後來出家的女子漸漸多起來了,越來越多,意思是說當時的出家的女眾素質很好,所以不會產生一些問題。我們在前面有說過,佛陀制戒有兩種制戒緣起,一種是因緣成熟遇到僧團中有人影響僧團時,一種是必須制好在那裏等著,制戒就有兩種的戒法。當慢慢地女眾出家的人越來越多時,難免素質就會慢慢的不齊,難免人多質就差了,當然是人多質好,這樣是最好,我們的要求也是這樣。有些女子自己出家沒有多久,自己認為已出家,可以來度眾了,竟然她就來度別人的女眾來出家,就是說她自己出家後,又去度別的女眾,那麼慢慢在這出家的過程,她自己出家沒有多久,又在這度別人出家的過程裏,這師資的問題以及師資條件,並沒有很嚴格的要求,因此產生很多的問題出來。甚至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女子來出家,那麼她一出家就去受比丘尼戒,就變成比丘尼,在身心未能妥善安頓前,難免對出家的生活不習慣。現在我們也有,出家的生活不習慣,竟然沒有多久她就自動離開僧團了,簡單說還俗去了,離開僧團還俗去了。這是因為出家過程的限期也發生問題的緣故,怎麼說呢?就是說佛陀制定了很多沙彌尼戒,原理就在這裏,受了沙彌尼戒後才能成為比丘尼,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的女子來出家,那麼要度她的比丘尼,不瞭解女子還沒來出家之前,她的一切生活,她不瞭解是不是已經有了小孩,肚子裏有沒有小孩,要出家之前,要度人出家這比丘尼她完全沒有去查明。所以,這女子來求出家後,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小孩,加上當時的印度環境很複雜,並不像現在我們的治安社會風氣那麼好,甚至強暴的很多,到處都有像土匪強暴等等的情形產生。那麼女子被人強暴之後,自己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懷胎有了小孩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她遭遇這種變故後,認為世間無常是苦才出家,動機正確。但是當她自己出家做比丘尼以後,沒有多久竟然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了,那麼這種後遺症會怎樣你知道嘛!出家人大肚子,當然會受別人的誤解,出家人竟然會大肚子?是不是她沒持戒而犯戒呢?這真是尷尬的事情,其實她並不是出家後才犯錯的,這是因為未出家之前就被人家強暴,大家對於她的遭遇不瞭解而產生質疑。但是,誰會瞭解呢?尤其在當時印度其他宗教很多,都儘量藉機會找麻煩,不是來譭謗,就是運用其他各種不正當的方式來打擊僧團。我們曾經看過很多這樣的個案,甚至要譭謗佛陀啦,要害佛陀啦,你看,堪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也是被耆那教的人打死,被耆那教的人打得受重傷,然後才死的。可見當時印度文化,他們沙門出家的宗教複雜一般可見,我們就可以瞭解。所以,難免別人抓到這種毛病之後,就大作文章,藉機會要將佛教污染,甚至來譭謗,所以,以為比丘尼出家之後才犯了淫戒。這還有個問題會產生,那就是這個小孩子出生之後要怎樣處理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對僧伽團體問題影響最大,所以佛陀為了女子出家,增加了式叉摩尼法,就可以運用這段時間做觀察期,觀察什麼呢?觀察期間為兩年,這兩年時間也等於是磨練期,除了觀察這女子性情使她漸漸能習慣出家的生活之外,也可以來觀察這女子的生理,是不是未來出家之前曾經有了小孩,是否有受孕沒有,有沒有受胎,有人強暴或是她已經結婚之後才來離婚是否有小孩,這都是佛陀當時考慮到的事情,這些層層的顧慮及觀察,都是為了避免出家後又來產生這個問題出來。所以,有人以為兩年的觀察期太長了,其實,所謂的兩年在僧祈律卷三十九中有說:二年者二雨時,二雨時,經過二個雨期,也就是將今年的雨期開始到明年雨期為止就是二雨時,這意思也就是說今年到十二月三十日到後年的正月初一日,就算是兩年了,實際上,它只有一年零二天而已,甚至零一天而已,在我們的僧祈律裏,就是這樣說的。現代的科技很好,但是式叉摩尼法也不可捨,因為現在的人要驗明出女子有沒有小孩很簡單,應該是很簡單,現代科技發達嘛!使女子住道場,是要她能漸漸地習慣出家生活讓她體驗出在家和出家的生活不一樣,這不一樣地方就是需要考驗的地方,並可藉此看出她是不是有正當出家的動機。所以,出家前二年的式叉摩尼法,不可不重視哦,這不可以不重視哦!這若不重視會引起很大的問題。
式叉摩尼戒之內容
什麼叫做式叉摩尼戒呢?是說式叉摩尼除了持守沙彌十戒之外,又另外加上六法,就是說沙彌十戒者,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第八不坐臥高廣大床,第九不非時食,第十條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剛才我們已介紹。六法,第一、不與污染心男子身相接觸,所以它有限制,不要跟有邪念心的人親近,因為他有污染的心態所以你不能跟他親近,親近恐怕產生問題,在這地方佛陀當時制立式叉摩尼法的緣起。第二、盜人四錢以下,價值四錢以下乃至一針一草,都不可以,式叉摩尼法就是要清淨受持。第三、不故斷畜生命,也等於不可以殺生的意思,故意殺害異類眾生使之死亡者這個問題。第四、不妄語,也就是相反而說,對於無說有,有說無,有看見說沒有看見,沒有看見說有看見的情形,都必須要制止,所以不可以說妄語。第五、不非時食,不非時食就是說不是吃的時間你就不能吃,那時候,就是說日影過中而進食者,由於過去並沒有像現有的科技,現在有表啦!鬧鐘啦!那時都看手紋,早上看手紋,中午看太陽,看太陽就知日影過中,日影過中就是中午已經過去了,所以,那時候的時間判別是用這種為標準。第六、就是不飲酒,當然乃至不能一滴沾唇,沾唇就是來喝個酒,這式叉摩那法當中,這六法當中沒有准許我們去喝酒,式叉摩尼若是犯了戒律就不可以。式叉摩尼戒的十戒前面有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這四條戒就是四根本罪,就是說任何人必須要把他逐出僧團叫做(滅),他犯了這四條叫做「滅」,但是犯了以上所舉的六法之中的任何一法者,必須重新羯摩,羯摩就是說懺摩、懺悔的意思。簡單說作授戒懺摩等,業事之一種宣告的儀式,就是集大眾,在大眾當中坦白說,我今天犯了什麼戒,我犯了哪一條戒我犯了式叉摩尼法戒哪一條,所以叫做羯摩。在根本說一切有芻尼毗奈那卷十八中,又有一種說法,式叉摩尼六法的說法,但是它裏面的內容和四分律的規定有一點不一樣,因為我們的戒本很多,佛法流傳到現在戒本很多。第一他有說不得獨在道行,就是不能一個人走,佛陀為何要制定這一條戒呢?這原理我們應該來想想看,應該是印度生活水準不好,治安不好,當時的土匪很多,暴徒也很多,所以,恐怕一個人走,你會被暴徒強暴,因此就是說不可以一個人走。第二不得獨渡河水,不可以一個人走大馬路,不可以一個人過河,也就是恐怕你要過河要坐筏,以前都坐竹筏,竹筏在海上的時候,藉機會把你強暴了,所以,那時的動機是這樣子,假使你一個人坐筏,在筏上你也沒有辦法應付他,所以被人強暴。第三不得觸丈夫身,也就是不能跟男眾在一起,不可以摸丈夫身。所以,在現在印度,泰國,我們去泰國知道了,印度我本人沒有去過,那麼泰國我曾經去過,泰國在家人,看到出家人都要讓他,包括都不敢摸到他的身體。可能過去跟這一條戒律影響有關係,因為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上車坐或很多人的地方,對於出家人都會跟你保持一個距離,恐怕在無意中觸到你的身體,可能跟這條戒律的習慣性有關係。第四不與男子同宿,不可以和男人睡在同一房間。第五不得為媒嫁事,就是不能做媒人,不能說你已經做個式叉摩女,你要去做修行的人了,還來做紅娘,這是不可以的。第六不得覆藏比丘尼重罪,不能說看到比丘尼犯了有錯誤的戒律,我們應該要說出來,我們要說時,就是佛陀當時的半月說。人家說誦戒的原理也就是像現在人的檢討會,現在人就是說,半個月一次大家來檢討,將這十五天來的得失,或是有任何人犯了什麼戒律,我們把他揭發出來,把他說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他有改過的機會,從此不會為僧團的和合來產生煩惱,為了僧團引起僧團生活的不安,所以,由於這緣故,叫做不得覆藏比丘尼的重罪。那麼,綜合講起來式叉摩尼法,應該現在社會環境不同,這自由的社會,人人生的小孩越來越少,過去生很多,現在很少,爸爸媽媽難免對他這子女疼惜溺愛,若爸爸媽媽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者,那麼他聽到小孩子要出家,有的人則是產生激烈的反對。因為他們就是希望我生孩子養孩子,就是期望他(她)將來養我,那麼你出家了,我就好像變成沒有生小孩子一樣,唯有這觀念,出家者,若是經過式叉摩尼法,經過二年住寺院,不可能兩年住寺院,他爸爸媽媽不同意還能讓他在寺院兩年,所以,這種社會問題就止息了。我將自己本身對戒律的研究,及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律,說給大家參考,說到這地方也應該告一段落了。怎麼一段落呢?就是說在戒的部份,若是我沒有說得很清楚,也沒有說得很圓滿,那麼希望各位自己去找戒本來研究,因為本人不是專門研究戒律,只是將我知道的跟各位做一番介紹而已。所以你要更加詳細自己去找戒本,自行研究,但千萬不要走入神格化,不要走入迷信,我們研究戒律,一定要將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或是我們可以力行的,或是對自己、對社會、對修行有幫助。不要研究戒律到最後變成怪人,變成機器人,變成不自由,慢慢產生精神分裂,甚至消極下去,這是我們曾經有看見過。所以,我們戒律說到這裏告一段落,以後我們在戒之後繼續來說的就是律,戒說到這兒就告一段落,現在開始接下去要來說律,戒就是禁止不可以做的,律是應該去做的,這是在家居士必須修行的,不要說在家居士,出家人也應該說人人應該要做的事。時間已經到了,在這地方祝福各位諸山長老,祝福各位護法居士,祝福各位善士能持戒清淨,能持戒積福,持戒越清淨,你的福報越好,讓你們福報圓滿,再見!
大願語錄:
人若以執著心處事,則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勞身積福;勞心積業。
三藏浩瀚輒難入門,三學詮證亦非易事,然教理行證實為依緣互攝,偏廢不可,為求次第之隨順悟入,首應以戒行為進道之耳目,嗣後始足以明思辨惑、持定修慧,成就住持佛法,自惠利人之道業。
論及戒行雖廣則八萬四千,但實以五戒法者為其根本,隨持受者之身分及修學之調攝嚴淨,更制立漸次遞進之戒學,以利行人檢點身心,策勵正行。如來曾親囑以戒為師,意衷實祈七眾弟子得以本份因緣,盡形壽受,以為解脫生死之津梁,趨證涅槃離苦之終徑。
近來受授皈戒之風氣甚盛,然觀諸現今習受戒法者,雖有求趣菩提之發心,但每多不解行持義理,致多流於形式,重於事相上之講究,或側重經論研習,輕忽律儀戒相之資育,致有心口相違、言行相悖之情事迭生,待至違戒犯律之際,亦多昧於業行輪迴之省思,人心頹勢,敗壞日甚!
吾師上大下願法師,深覺戒行實為眾善之本,清淨三業五欲之利器,為求在家居士得以在俗繁瑣之際,了然戒律儀規之義趣,以貫行法義之親證,遂將多年研習經律之實修心得,擷其精髓,依義解義,用資講解明分,祈以七弟子眾得以端賴佛恩,漸趨正法眼藏,並臻淨人心,證佛果之效。爰此緣由,承蒙師父囑咐,謹立此跋文,如實翔述,願閱後人人得以循此準繩,戒行清淨,獲自在法喜!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曰皈依弟子圓智敬跋於慈蓮寺